- 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2019(下)
-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等
- 1798字
- 2021-02-08 18:07:43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拓展了转移支付体系的整体性,基于CFPS2016入户调查数据,利用多维贫困AF测量方法刻画了流动人口多维度贫困状况。从政府—社会—居民间的多层次系统检验了公共转移性支出对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流动人口在收入、医保、健康、教育、生活状况5个维度上具有长期多维贫困。2016年流动人口家庭的多维贫困比非流动家庭严重,约有50%的流动家庭存在多维贫困;医保维度、教育维度上的福利变化更能影响家庭的多维贫困。第二,在不同流动方向下,乡乡流动群体和乡城流动群体的多维贫困状况较为严重;在不同流动区域管辖下,省际流动群体经受的多维贫困更加严重;在不同流动数量下,独自流动群体和半家庭化流动群体的多维贫困不容忽视。第三,从政府—社会—居民转移性支出系统来看,政府补助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多维贫困起到负向的降低作用,并且对单维的收入贫困、医保贫困和生活贫困有降低作用,亲友帮助其次,而社会捐助最弱。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为今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十三五”规划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①健全扶贫相关制度。准确识别贫困群体是保证救助资金发挥减贫作用的核心与关键。不仅需要及时更新年度贫困线,建立健全多维贫困体系,更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资金瞄准的准确度,防止扶贫资金被滥用。②健全转移支付相关制度。可以考虑设定多方面的公共转移支付受益,实物或现金形式转移支付的作用在于兜底性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从本质上来看,转移支付更希望达到提高贫困家庭人力资本水平的目标。得到救助的家庭往往会将救助资金用于改善短期窘迫的生活,所以受益条件可以从教育、健康、就业等方面来设置,增强公共转移支付的长期减贫能力。③推动户籍制度的根本改革。已有不少城市实现了居民户口统一登记制度,打破了乡城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间的屏障。但是,与户籍制度相匹配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保等问题未能实现整合与共享。可以考虑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对于流动人口救助的一体化。扩大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形成一体化保障系统,完成城乡社会保障等信息的衔接,为符合救助条件的流动人口大开方便之门。④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地方民生财政建设。流动人口的贫困特征表现为在城镇得不到合理的社会保障,深层贫困原因在于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从流入端与流出端着手。⑤发挥第三方的救助作用。虽然政府补助是最好的减贫办法,但扶贫资金的运用以及审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而社会捐助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一问题。作为政府补助的补充,社会捐助和亲友帮助分别从市场和人文的角度出发,对困难群体给予物质关怀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蔡昉.边缘化的外来劳动力 [J].开放导报,2004(6): 37-40.
[2] 刘明慧,侯雅楠.财政精准减贫:内在逻辑与保障架构 [J].财政研究,2017(7):9-22.
[3] NOLAN B, MARX I. Economic Inequality,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M]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Inequ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4] SHIMELES A, MOUMMI A, JOUINI N, et al. Fiscal Incidence and Poverty Reduction:Evidence from Tunisia [J]. Commitment to Equity(CEQ)Working Paper Series, 2016(1).
[5] OZAWA M N. Antipoverty Effects of Public Income Transfers on Children [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995, 17(1-2): 43-59.
[6] CAMINADA K, GOUDSWAARD K. Social Expenditure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Eu15 and Other OECD Countries [J]. Mpra Paper, 2010(3).
[7] 卢盛峰,陈思霞,时良彦.走向收入平衡增长:中国转移支付系统“精准扶贫”了吗?[J].经济研究,2018, 53(11): 49-64.
[8] 徐爱燕,沈坤荣.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分析 [J].财经科学,2017(1): 122-128.
[9] 苏春红,解垩.财政流动、转移支付及其减贫效率——基于中国农村微观数据的分析 [J].金融研究,2015(4): 34-49.
[10] 秦建军,武拉平.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考察 [J].财贸研究,2011, 22(3): 19-27.
[11] JACOBS G P. Impact of Social Cash Transfer on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 Case Study of Social Cash Transfer Program in Senjeh District, Bomi County in Western Liberia [J]. Social Policy for Development, 2015, 12.
[12] 李丹,裴育.均衡性转移支付能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吗——基于国定扶贫县的实证研究 [J].财贸研究,2016(3): 91-98.
[13] 王曦璟,高艳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与转移支付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多维贫困分析框架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 38(2): 92-98.
[14] 储德银,赵飞.财政分权、政府转移支付与农村贫困——基于预算内外和收支双重维度的门槛效应分析 [J].财经研究,2013, 39(9): 4-18.
[15] ALKIRE S, FOSTER J.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1, 95(7): 476-487.
[16] BROOKHART M A. Variable Selection for Propensity Score Models [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6, 163(12): 1149-1156.
[17] WEITZEN S, LAPANE K L, TOLEDANO A Y, et al. Principles for modeling propensity scores in medical research: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 2004, 13(12): 13.
[18] 马小红,段成荣,郭静.四类流动人口的比较研究 [J].中国人口科学,2014 (5): 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