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古代钱币

吴荣曾

[演讲者小传]

吴荣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为:先秦史与秦汉史,古代铭刻及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主要论著有:《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中国史纲要(先秦部分)》(人民出版社,1979)。

中国最早铸造和使用金属铸币,大概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到现在,正好是2600年。特别是有些王朝,像西汉、北宋,铸造过大量的铜钱。像北宋最多的时候每年要铸50亿枚铜钱,有人统计了一下,就等于国家一年为全国每个人铸造了207枚。

从宋开始,白银也作为流通手段而投入到市场。到明、清时,白银的使用更为普遍。经过中外学者研究,他们认为从明到清前期,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白银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提起这个问题呢?我们研究历史嘛,以古为鉴,古代的历史要和当前现实联系起来。因为我们知道,最近十几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扭转了近一百多年贫穷落后的历史,出现这种情况也并非偶然。现在从货币史的角度来看,漫长的中国古代,一直铸造和拥有大量的货币,显示出中国的富庶和繁荣。历史不能割断,中国既有辉煌的过去,也必定会有辉煌的今天和将来,因此我们今天重温古代中国钱币的历史,会有助于我们对过去有更正确的认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我今天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的钱币。中国漫长历史上的货币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商周时期,包括春秋早期。当时使用的货币就是海贝、铜块等等,严格地从货币学角度来讲,这些不算真正的货币,只是一种货币早期形态、原始形态,本身还是实物。海贝,考古的都知道,有很多使用价值,可以做装饰品,因为比较值钱,所以大家都喜欢。同时,它又具有另一种性能,可以作为交换媒介。为什么提这一点?我们现在很多人对货币的认识,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翻开很多书,常说商周时有好多海贝,似乎就是货币经济发达的标志。这一说法不对,贝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当时货币经济的发达,相反,标志当时的不发达。因为海贝不是一种真正的货币,搞历史和考古的尤其必须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

第二阶段是刀布阶段。从春秋晚期到战国,中国出现了青铜刀布,这应该是真正的货币。所有人类历史上的货币,必须具备下面几个要素。首先,必须是金属铸造的,从这一点上讲海贝就不能算;另外还必须要有一定成色,烂铜烂铁是不行的;还要一定的形状,像用铜块那样,把三角形的、长的、方的都作为交换媒介,那是称量货币,而真正的货币要有固定的形态,圆的就是圆的,长的就是长的;还要有面额,钱有大有小,大的代表多少,小的代表多少,都要固定的。中国在春秋末到战国出现的大量刀布,都符合上述的几要素,而且很重要的是有政府铸造的标志,货币总不能老百姓自己来铸。当然,这种情况历史上也有。战国时期的货币,像常见的各种铜布,上面都有铸造城市的名称,有的布上还有面额,有半釿、一釿等这些面额。

第三个阶段是方孔圆钱。中国从公元前3世纪以来一直是用圆形方孔钱,这是一个进步。以前的刀布在使用上有不方便的地方,特别是像这种孔首布,它两头很尖很尖,很容易断,你要搁到兜里,不小心就把衣服给刮破了,把手也扎了,因为它很锋利;刀币还好一点,不过在使用时,你放几个刀在口袋里也不方便。所以比较理想的货币形制是圆钱。

在圆钱使用阶段,根据早晚可以分两期;早期是标值的,古代钱币标的是重量,这个重量就是意味着值多少钱。比方秦用的是半两钱,钱上铸有“半两”二字,就表示着这个钱重半两,古代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那这个钱就重十二铢,秦钱比较大,汉朝也铸半两,但变小了,这就出现“名不符实”,当时的“半两钱”实际上最多重四五铢,半两的一半都不到。后来汉武帝做五铢钱,使得钱的重量和钱上标明一致,五铢就是五铢,它比半两的一半还少一点。汉武帝在五铢钱之前还铸过一种小钱,叫三铢钱,实际就是半两的四分之一,很小,但也是名实相符的。五铢钱的使用一直从汉武帝到隋炀帝为止,差不多有六七百年时间,当然这期间也用过别的钱。

后期的圆钱,面文上不再标值,取而代之的是通宝或元宝。从唐开始出现开元通宝,以后如宋初做宋元通宝。唐也有标出年号者,如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等。北宋从太宗开始到北宋亡,凡通宝或元宝,前面必冠以年号。后来的南宋以及元、明、清都如此。就是说中国后来都是年号钱,这对我们研究历史、从事考古很有帮助,因为它有年号,我们就知道它的时代。以前像五铢钱用了好几百年,就只有“五铢”二字,你不知道是哪年的五铢。以后有年号就好办了。

我们中国一向用铜铸钱,里面还要掺点铅锡,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币材,铜比较软,但加点锡或铅就可增强度,这种钱就比较耐磨,而且不易折断,手掰不会断,如果是其他金属,像铅或锡就不行,因为它们太软,手一掰就弯了;另外,铜还不容易长锈,铁碰点水就生锈,铜在水里泡个一两天也无妨。所以,用铜铸钱比其他金属要好,而且铜比较值钱,刚才提到的铅、锡、铁都不太值钱——相对而言吧。所以用比较小的铜钱可代表较大的值。不过中国的历史上除铜之外还有其他金属为币材者。

第一是铁。我们发现,在文景之治时就有铁的半两了,看来好像是地方用的,可能在湖南这一带,其余的地区则仍用铜钱。以后,特别是到南北朝的萧梁,因为缺铜,大量铸造铁的五铢钱,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梁朝铸过大量铁钱,就在今天南京附近一带使用,范围也不是太广。到了五代十国,因为分裂割据,相互打仗,经济一般都不太好,因为很多地方政府穷,不可能花很多钱买铜,就放低标准,拿铁铸钱,所以现在我们发现,湖南、北京(燕,刘守光父子)的房山都铸造过很多铁钱。房山的铁钱,个头挺大,上面标着“永安五百”或“永安一千”。北宋统一全国后,不像五代那样乱七八糟的,于是又用铜钱,而且很规范。但它也有些例外的情况,当时的四川因为缺铜,铜钱就进不去,宋朝就开始在四川建铸钱厂专制铁钱,所以北宋时铁钱主要在四川流通。后来也影响到附近的陕西。陕西是当时受西夏威胁最大的地方,所以陕西要对付西夏,军费开支就要上升,政府又没这么多钱,怎么办呢?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取巧的办法,就是大量发行钱铁。铁不值钱,价钱比铜便宜得多,所以铸钱的时候,个头铸很大,而且当时大概十个铁钱才顶一个铜钱,所以买一件东西,明明一兜铜钱就够了,用铁钱就得装一筐,这当然很不方便,但是没有办法,当时铜不够用,所以像四川、陕西还有山西都要用铁钱。我们现在经常发现两宋的铁钱,多得很,一挖就挖出一堆。南宋时的江淮地区,就是现在的苏北、皖南这一带也开始发行铁钱,因为当时打货币战。我们知道南宋的北面是金,宋金交界就是在这一地区。金人想从宋朝开回很多铜钱,宋又不想把自己有限的铜钱给敌人送去,所以拼命在那里铸铁钱。金人跟南宋交易,就只能换回很多铁钱,很难得到铜钱。由于这些原因,两宋在很多地方用铁钱,所以铁钱出土很多。但铁作为货币材料终究不合适,既不值钱又容易长锈。所以中国大概在宋朝之后就不用铁钱了,元明清主要用铜钱。到一百多年以前,太平军占领了长江流域,把清朝大部分财源给断了。当时北京城里很紧张,很多东西买不到,物价上涨。清政府为对付这种局面,采用一个坑老百姓的办法,就是滥铸货币,大量铸铁钱。于是清朝晚期中国历史上又出现铁的咸丰重宝钱,而且数量不小。据当时记载,北京的老百姓非常讨厌铁钱,买不到多少东西就要用一大筐。这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铁钱吧。

第二是铅。铅比铜便宜,但不适合做钱,而且现在我们知道是有毒的——当然古人不了解这一情况。当时在条件差的地方,有时也没办法,就拿铅钱来对付。像中国历史上用铅钱最多的时候就是五代十国。这些政权比较穷弱,铜钱造不起,没办法,只好用大量的铅来代替铜。当时的广东,属于南汉政权,南汉曾大量发行过铅钱,现在看到的乾亨重宝什么的,广东多得很,广州有个阳春县,最近听说在那里发现了铸钱的遗址,里面还有钱串、铅块之前,他们大概准备要去清理了。跟广东相邻的福建——当时是闽——也是这个情况,铸不少铁钱,还有铅钱。我们现在看到很多铅的开元通宝,背后带有“闽”字,就是当时福建所造。甚至在浙江,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铅钱,估计是吴越王所造。在经济不太好的地区,常常以铅代铜来铸钱,这当然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后基本上没有了。

第三是金银。金是贵金属,同时也是比较好的天然的货币材料,因为它体积小又值钱,一点点就可以买很多东西,做货币最合适。中国用黄金做货币主要从战国开始,战国时的楚国曾用黄金作金版和金饼。战国时期的金版也好,金饼也好,说它起货币作用没问题,但它不是金币,而是称量货币,使用时要拿天平来称一下。它是可以切割的称量货币。我们看河南出土的圆的金饼,有的已经切开,有的还没有,上面画了一个一个道,准备要切开。所以现在可以下一个定论: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用金子造成的钱币,外国有金币,中国从来没有。也许大家要问:我们不是有时在博物馆能看到金钱吗?最常见的有开元通宝,现在五铢也发现有金的,做得跟铜做的一样,但它不是通货,而是类似于纪念币,有特殊的纪念性。有时皇帝一高兴起来,就赏赐给他的大臣一把一把金的开元通宝钱。它具有这种用途,但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1988年,在五台山修一个破庙,一下子发现金质的淳化元宝几千枚,后来这几千枚让修庙的民工瓜分了,公安局就去追,追回了一些。后来很多都流失到海外,当然国内的历史博物馆也都收到一些。这是我们知道的历史上佛教用的金钱发现数量最多的一次。淳化元宝制作很好,背后是半浮雕的佛像。

还有和金有关的银。从战国时候开始有银的布,但数量非常少,解放以后就出现过一两次。它具体情况如何,尚不清楚。银也是贵金属,和金差不多——当然价值比金便宜。它和金一样价值高,所以做钱合适。但中国的银和金都是作为称量货币,切成一块一块的。当然,后来的元宝就不能切割,但也是称量的。元宝用来很费事,比方你拿个元宝,要去买块地、买座房子什么的,对方必须拿去化验,当时清朝就有个叫“公估局”的专门机构,你拿个银元宝来,先看看你这东西是不是假的。如果不是,有多少分量,给刻上,就可以花了。你第二次用这个元宝,又要重验一次,所以用起来很麻烦,每次都得验真假、分量,不像银币那么方便。白银最早在市场上流通,大概始于唐朝。唐的银锭过去出土过一些。中国古代最早时候用银主要不在民间而在官府。比方我这个县里收了多少税,要把税款上交,上交时要是拉一车铜钱或铁钱就不得了,是不是?所以一定要用体积比较小的银,若干个银锭就把一年的税交了。另外还有国家的军费开支什么的,也通过银子。民间普遍用银大概在元朝以后。明清时用得比较多。当时元宝大小也不一样,有五十两、二十两、十两的。还有很小的,像珠子这么大的,就是所谓的碎银子。大家看《水浒传》,说谁从口袋里掏出点碎银子去买肉吃、买酒喝,是吧?总之,从明到清,社会上是“大处用银,小处用钱”。比如你要买田,拿一大堆铜钱,就不行,几个元宝就解决问题了;你要买几斤肉,就不好拿元宝,用钱比较方便。

那么用银铸钱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呢?当然有,跟金一样,甚至我们现在还看到仿制的银币,像什么宋徽宗的崇宁通玉、大观通宝银钱,都是仿造真钱币做的,字都一样,但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纪念币性质的。还有就是佛教的庙里,和尚也喜欢铸钱,造金币银币,敲施主的竹杠,有钱人迷信嘛。

第四是纸币。前面说到,宋朝四川通用铁钱,人们出外经商很不方便,有人就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即在一张纸上写明多少钱,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可以去支钱。这应该说是中国“信用”的首次出现,这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汇票或支票。宋朝纸币就这样发展起来了。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比其他用什么钱都方便,这样一张纸,没什么重量,可以顶多少钱用。后来还有所谓会子、关子流行起来。南宋也用纸币。但纸币有地区性的限制,先是在四川,后来在南方地区,不是所有地方都用。后来金人也学宋朝发行纸币,金宣宗时,发行了贞佑宝券,这些宝券比较科学,面额标明它值多少贯铜钱,而且还规定流通的地域。元朝统一全国以后,在世祖中统元年(1260)发行了中统元宝交钞,在中国纸币里应该是最进步的一种。因为我们前面讲的几种,使用范围都很有限,并非每个地方都能花,而这个纸币在元朝的版图之内都能用。另外,元朝刚开始发行纸币时,用现在的话讲,国家有准备金。比方发行100张纸币,国库里也有相当于这100张票子的金钱,当然就值钱。它比较晚,也就最科学、最进步。后来明朝也跟元朝一样,发行纸币,它发行了大明通行宝钞,样子跟元朝差不多,也有面额,跟我们现在的票子应该说一样了。它是一贯的印大一点,几百的印小一点,像我们现在的毛票和圆票那样。但明朝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纸币最后一个阶段了。明朝的纸币跟宋、金、元的票子一样,政府掌握了造币权,毛病就出来了。政府没钱时,就通过多印些纸币来从社会上刮钱。纸币发行得越多,平均每纸币的含金量就越低。发行太多,那几乎就没有含金量了。所以明朝人的记载说老百姓对纸币不屑一顾。政府怎么办呢?这东西不值钱,没有人要啊,于是就欺负小兵,发饷的时候给他一大堆纸币。到了清朝,就吸取明朝教训,根本就不发行纸币,只用铜钱和银元宝。在中国历史上,从两宋到明朝,纸币用了好几百年。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使用纸币最终必定失败,元朝末年、明朝早期都是这样,印太多了就不值钱。但不管怎么说,全世界最早发明纸币的是中国人,比欧洲要早几百年,这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事。

下面附带说一下,在中国还有很多外国钱。它也是分好几个阶段。早期像汉朝就没有外国钱流入,因为它的文明比周围国家要高得多,中国汉朝用半两、五铢钱时,其他地区离真正用货币的水平还差得远,所以不存在什么外国钱流到中国的现象。最早有外国钱流入是在南北朝,那时西方的金银币随着丝绸之路进入到中国。

特别是北朝后期的坟墓和遗址中出土过一些外国金银币,当时仅在河西可以流通。它在中国更多的不是当作货币,而是当作一种珍宝,今天我们只能说它在中外文化交流这方面的意义更大。

外国钱大量流入中国是在什么时候呢?大概是在明清两朝。我前面讲过,中国以前曾大量铸钱,但这样做同时存在一个问题:缺铜。我们知道中国过去产铜最多的地方之一是云南,秦汉时这地方就开始开采,后来铜越来越少,而且古代还有个很麻烦的问题:老百姓舍不得花铜钱,干脆拿个坛子装起来埋在地底下。这样国家大量缺乏新钱,老百姓又拼命藏钱,藏起来后就等于钱消失了。藏的越来越多,虽然政府三令五申,甚至对藏者还要施以重刑,但仍禁不住,老百姓随便一挖不就藏起来了?所以流通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不够了,怎么办?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五代柴周的时候甚至命令朝鲜(当时叫高丽)贡献多少铜,实际上朝鲜也不怎么出铜。中国还曾想办法到日本买铜。总而言之,铜荒确实不是个小问题。所以在明清时期,自然外国的钱就流进中国市场。所以在市场上,除了中国铜钱,里面还夹杂了相当一部分外国钱,主要是日本和朝鲜的。到清朝后期,大量越南的钱流进来,相当多,现在如果发现明清的窑藏钱币,往往能发现不少日本钱和越南钱。日本有一种宽永钱,铸造量很大,流入中国的也相当多。我过去经常收到别的地方来信问:“我发现了一个古钱,在书上查了半天,年号里没有宽永,请问这钱是什么时候铸的?”他不知道,这根本不是中国的年号,中国的年表上哪查得出来呢?是不是?这一点让大家明确,年号书上查不到,那可能就是外国钱,你到日本、越南的钱里找找,也许找得到。当然中国钱对外国影响也很大,日本也好,朝鲜也好,它们的铸钱都是仿照中国的方孔圆钱,不仅对东亚,我们对南亚的影响也不小,像南洋、泰国。好几年前,泰国的诗琳通公主到中国来,就带了一包钱派人到历史系来打听,问这钱是什么年代的。我打开一看,都是铅做的,上头的年号很多是宋朝的,这不是中国钱,可能就是泰国当地人仿造中国钱铸的。在印尼等其他很多地方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可见中国钱币产生的影响,辐射到很多亚洲国家。

还有一种叫厌胜钱。厌胜用现在的话就是辟邪。这种钱严格讲不是在市场上花销用的,应该说是一种迷信或吉祥的物品,它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很悠久的。最早能追溯到西汉。到宋以后,这个钱非常多,甚至我们现在没法给它分类,多得不得了。佛教的佛庙有,道教的道观里有,一般老百姓也铸,什么样的都有。而且还有各行业的,比如划船的船家铸这种钱保佑船不翻到水里;老百姓盖房子时,梁上了要放这种钱。过去在修故宫太和殿时,就发现檩上放了好多厌胜钱。这种钱多得很,而且有的上头有花纹、图画,现在也称之为花钱。虽然它不是正式的流通品,但很多钱谱后面都附录有厌胜钱,也把它算在钱里面。

下面我接着再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铸钱的问题。中国的铸钱可分早晚两个阶段,早期它用的是硬范,后期用翻砂法。硬范最早是用比较硬的石头抠出一个范,战国时的刀布多用石范铸造。西汉主要用铜范,我们发现不少。我们不仅发现有五铢钱的铜范,还发现范母,范母是用陶做的,就是泥上做一个跟钱一样的鼓出来的模,然后往上面灌铜,灌铜之后,做出的范,钱不就凹下去了吗?然后拿铜的面范跟背范合在一起而灌铜,就铸出钱了。到了西汉晚期,开始用泥范,而且这种技术就比较先进。不仅拿泥做范,而且它那个范很有意思,它把泥做成大概1厘米厚的薄片,薄片上印有很多凹下去的钱范,这个范两面都有,一正一反,把很多块叠在一起,上面打一个洞,一直通到底下,一般有十几层叠在一起,中间是相通的洞,所以上头一浇铜,铜液就往各层跑,等到铜冷却凝固了,把范打掉,里面就像树一样的,一排一排的钱。两个钱之间不是留有一根一根的棍吗?把钱一枚一枚砸下来,把棍剪掉,就是钱了。这可以说是个很科学的办法,灌一次铜就能铸好几十个钱,这就叫做叠铸。王莽时期钱铸得非常好,字很清楚,很多钱就是用这个办法铸成的。后来到了三国时期,孙权也用这种办法。当然,除了这个办法之外,铁铸出来的面不怎么光滑,铸出的钱就不如铜范或泥范质量好。唐朝以后——我们现在还弄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不用硬范,而改用翻砂,如同今天工厂里的沙箱。有的说从唐朝开始,但也没找到很多证据,估计宋朝是没有问题。用这种沙范铸的钱比较好,因为沙很细,可以把钱上纹路很清楚地印在沙上,所以铸出来的钱很好,以后到明清都用这办法。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

最后一点,我谈一下关于著录的情况。中国不仅铸钱的历史悠久,而且研究钱币的时间相当长远。我们现在知道,南朝梁已经有个叫顾烜的人著了部《钱谱》,当然现已失传。这说明至少在4世纪,中国就开始有人在研究钱币了。这个传统一直没有间断,后来唐朝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著作,但也都看不见了。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是南宋时洪遵作的《钱志》,这书很有名。我们现在看来,当时人对古钱的知识还是很有限的,但已经确立了中国古钱研究这门学问的基础。特别是后来的清朝人,因为当时金石学特别发达,钱币学成为一门单独的学问,不少人专门去收集钱币或编辑钱谱,比洪遵的规模要大得多。其中比较有名的如咸丰同治时期李佐贤的《古泉汇》《续泉汇》。《古泉汇》这部书继承了清朝多少年以来钱币研究的成果,所以涉及的面很广,内容非常丰富。比方说刚刚提到的钱范、范母,都已经注意到了,也收集了不少有关的材料,它著录的钱币从战国到明末,资料方面可谓包罗万象,考证也比较翔实。

到了民国时期,主要有丁福保的几部著作,最有名的是《古钱大辞典》,现在中华书局已经印了好几次了,两大本。这部书也是在清朝很多著作的基础上编撰出来的。书里对别人对某一种钱的考证,他尽量都收集在一起,而且前面附有图片。另外,他是民国时作的,搜集的钱比以前更多。他还有一本比较小的书,叫《历代古钱图说》。这本书非常有用,薄薄的一本,从刀布到清朝的钱,还连带收进了少量的外国钱。我们今天要研究或收藏古钱,这是一本最好的入门书。

中国古钱的学问,清朝民国都有,解放后怎么样呢?至少是民间的收藏和研究中断了一个时期。因为古钱作为文物考古里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社会上没人收集这个,因为古钱是文物,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根本没有卖古钱的地方,也就没有收集的途径和来源。到改革开放以后,因为中国有这么多古钱,不能没有古钱的研究,光靠考古文物的人还不行,应该调动起社会力量才行。考古文物顾不上了,就由银行来管,因为银行要研究人民币,人民币的老祖宗就是中国历代的古钱币,所以由人民银行来承担起整理和研究中国历代钱币的任务。改革开放后,就成立了钱币学会,还出了个《中国钱币》的杂志,这本杂志办得很好。所以中国古钱研究现在又恢复起来了,而且正在发扬光大。最近出的书也有不少,像上海出了一套《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比《古钱大辞典》丰富很多,是我们近几年来古钱整理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此外河南还编了《中国钱币大辞典》,现在已出了三本,搜集的资料也很多。改革开放以来,对钱币市场慢慢开放了一点,现在,据有人统计大概有上百万的人在收集钱币,当然包括现代的、外国的,很多地方就出了好多关于钱币的书。在杂志这方面,除《中国钱币》以外,地方银行如陕西、内蒙古、安徽等省区都有刊物。特别是近几十年,考古发现了不少不见著录的钱币,像南北朝刘宋的大明四铢,是过去从未听过的,现在江苏发现了,数量不多,就几十枚吧。过去的钱谱也还存在一点局限性,它比较笼统,不管有多少本,只能收进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品种,而研究者较重视不同的版别,跟玩邮票一样的。为此现在也专门有人做专题。比如,有人编写过半两钱的钱谱,专讲半两钱;也有人做开元通宝的专题;此外还有地方钱币的专题。总之,研究在向纵深方面发展,中国的钱币研究取得不少重要的成就。当然这要感谢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同时又与文物考古结合了。比起前几十年,真的是大不一样。我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大家指正。

(原载《北大讲座》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