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研究(第三十四卷)
- 袁行霈
- 6894字
- 2021-04-01 15:10:44
三 結語
通過對大量考古資料的梳理,基本可以釐清中國古代禮制文明産生和發展的大體脈絡。
新石器時代最初出現祭祀性遺跡,規模都比較小,墓葬中所出祭祀用具也比較簡單。反映了當時人們最爲樸素的宗教信仰,相信萬物有靈,認爲一些事物的發生都是神的旨意,於是就出現了對天地諸神的崇拜,出現了對諸神進行祭祀的禮俗。祭祀的目的也比較單純,祈求天地諸神保佑風調雨順,生活平安。
發展到新石器時代後期,各地發現的祭祀遺址的規模龐大,並且集中,尤其是各地發現的大中型城址内,祭祀遺址是最爲突出的建築,祭祀用的法器也多集中在最主要的大墓之中。這一切都表明,祭祀的性質發生了質的變化,由原來樸素的宗教信仰演變成了特權,即神權。掌握這一特權的應是氏族、或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們在利用神權來行使領導權,神權高於一切,這樣逐漸形成了最初的國家,也即“神權國家”。
夏、商、周三族群均是由原始部落聯盟進入最初國家文明的,强勢的政權還不十分牢固,往往沿襲先前的思維邏輯和運轉模式,依靠天地諸神、祖神來運轉和維護政權,所以將神權和祖權奉爲最高權力。這在夏都二里頭、商代四座都城遺址中以祭祀建築爲中心的佈局得以充分反映,也由殷墟發現大量祭神、祭祖卜辭得以印證。西周王朝在夏、商王朝的基礎上對神權的進一步實際運用,創造了王權神授的統治模式,强調周王受命在天,是上天之子,是直接替天行命,並制定了維護統治的更加系統的禮儀制度,進一步將神權、祖權與政權緊密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禮制性社會形態。
三代的禮制在考古學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考古學禮制文化。中國古代各區域的文化,正是在這種禮制文化的强烈影響下,進行著大融合、大統一。這不僅是物質文化的融合和統一,而且是思想觀念上的融合和統一。夏、商、周三代集中統一的政治格局的形成,禮制文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東周時期,社會處於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的時期,各階層重新分化,世襲制度得以動摇,周天子的權力衰落,各諸侯國的集權制政體逐漸形成。這樣,維護舊政體的禮制也就成了社會發展的桎梏,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最終,夏商周禮制性社會政體退出歷史舞臺,代之而來的則是集權制政體的興起。
當然,夏商周三代所創造的獨特的禮制文明並没有就此消失,在中央集權制社會中,始終是意識形態領域的精神支柱。而廣義的禮儀文明則成了人們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不學禮無以立”[149],這是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的重要社會價值所在。
[1] 高崇文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2] 《左傳·隱公十一年》。
[3] 《論語·八侑》。
[4] 郭沫若《十批判書》第96頁,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5]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禮俗原始論》第678—683頁,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6]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第二章,載《國學小叢書》,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
[7] 何聯奎《中國禮俗研究·導言》,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版。
[8] 楊寬《“冠禮”新探》,載《古史新探》第234頁,中華書局1965年版。
[9] 楊向奎《禮的起源》,載《孔子研究》,1986年創刊號。
[10] 郭建敦、郭江珍《近代以來禮制起源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平頂山學院學報》第20卷第6期,2005年12月。
[11] 《論語·八侑》。
[12] 《禮記·中庸》。
[13]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甘誓〉校釋譯論》,載《中國史研究》1979年第1期。
[14]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中華書局,1978年—1982年。凡引用此書均簡稱《合集》。凡《合集》釋文參照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15] 《詩·大雅·緜》:“乃立冢土”毛傳云:“冢土,大社也。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而後出謂之宜。”鄭箋:“大社者,出大衆將所告而行也。”载《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陳夢家:“亳土即亳地之社。”载《殷墟卜辭綜述》第十七章,中華書局1988年版。
[16]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
[17]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必》,中華書局1979年版。
[18] 李立新《甲骨文囗字考釋與洹北商城1號宫殿基址的性質探討》,《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1期。
[19]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第61頁附“商代宗廟宫室表”,臺灣,明文書局1989年。
[20] 《禮記·王制》“天子七廟”鄭玄注云:“此周制……殷則六廟,契及湯與二昭二穆。夏則五廟,無大祖,禹與二昭二穆而已。”
[21]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第562頁,中華書局1988年版。
[22] 《尚書·大誥》。
[23] 《尚書·大誥》。
[24] 《詩·大雅·大明》。
[25] 曹瑋《周原甲骨文》,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版。
[2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4261號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凡引此書均簡稱《集成》。
[27] 李學勤《何尊新釋》,《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28] 鍾柏生等《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757號器,藝文印書館2006年版。
[29]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三聯書店1996年版。
[30] 《左傳·僖公十一年》。
[31]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32] 《國語·晋語四》。
[33] 《左傳·桓公二年》。
[34] 《荀子·大略》。
[35] 《孟子·公孫丑上》。
[36] 《周禮·大宰》。
[37] 《禮記·禮運》。
[38] 《禮記·哀公問》。
[39] 《禮記·禮運》。
[4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餘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壇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1期。
[4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餘杭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餘杭匯觀山良渚文化祭壇與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97年第7期。
[42] 黄宣佩《福泉山遺址發現的文明跡象》,《考古》1993年第2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隊《浙江餘杭反山良渚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1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餘杭匯觀山良渚文化祭壇與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97年第7期;費國平《浙江餘杭良渚文化遺址群考察報告》,《東南文化》1995年第2期;陳麗華《江蘇武進寺墩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遺物》,《文物》1984年第2期;《海寧清理良渚文化祭壇和墓葬》,《中國文物報》1993年9月19日;《趙陵山遺址發掘獲重大成果》,《中國文物報》1992年8月2日。
[43] 劉斌等《嘉興南河濱遺址發掘取得豐碩成果》,《中國文物報》1996年12月15日。
[44] 黄宣佩《福泉山遺址發現的文明跡象》,《考古》1993年第2期。
[45] 鄧淑萍《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引自國際良渚學中心編《良渚學文集》(玉器一)。
[46] 張光直《談“琮”及其在中國古史上的意義》,文物出版社編《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47]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第4期;張敬國《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第二次發掘主要收穫》,《文物研究》第七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第三次發掘簡報》,《考古》1999年第1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第五次發掘的新發現》,《考古》2008年第3期。
[48] 俞偉超《含山凌家灘玉器反映的信仰狀况》,載俞偉超《古史的考古學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49] 北京大學考古系等《石家河遺址群調查報告》,《南方民族考古》第5輯(1992年);石河考古隊《湖北省石河遺址群1987年發掘簡報》,《文物》1990年第8期。
[5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發掘簡報》,《文物》1999年第6期。
[51]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玉器精粹》,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52] 郭大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載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玉器精粹》,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53] 許倬雲《神祇與祖靈》,費孝通主編《玉魂國魂——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54]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第五次發掘的新發現》,《考古》2008年第3期。
[55] 郭大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載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玉器精粹》,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56] 郭大順《從“唯玉爲禮”到“以玉比德”——再談紅山文化的“唯玉爲葬”》,費孝通主編《玉魂國魂——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57] 李伯謙《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兩種模式——紅山、良渚、仰韶大墓隨葬玉器觀察隨想》。《文物》2009年第3期。
[58] 王芬《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宗教遺跡》,《四川文物》2004年第4期;井中偉《我國史前祭祀遺跡初探》,《北方文物》2002年第2期。
[59] 國家文物局考古領隊培訓班《鄭州西山仰韶時代城址的發掘》,《文物》1999年第7期。
[6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屈家嶺文化城址調查與試掘》,《文物》1993年第12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古城址1997~1998年發掘簡報》,《文物》1999年第6期。
[61] 解希恭主編《襄汾陶寺遺址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高江濤《陶寺遺址聚落形態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石家河考古隊《石家河遺址調查報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輯,199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餘杭區良渚古城遺址2006~2007年的發掘》,《考古》2008年第7期。
[62] 解希恭主編《襄汾陶寺遺址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高江濤《陶寺遺址聚落形態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6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5年第3期。
[6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等《山西襄汾縣陶寺城址發現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築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6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等《山西襄汾縣陶寺城址祭祀區大型建築基址2003年發掘簡報》,《考古》2004年第7期。
[6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等《山西襄汾縣陶寺城址祭祀區大型建築基址2003年發掘簡報》,《考古》2004年第7期。
[6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隊等《陶寺城址發現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68]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第49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9] 高江濤《陶寺遺址聚落形態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70] 石家河考古隊《石家河遺址調查報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輯,1992年。
[7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餘杭區良渚古城遺址2006~2007年的發掘》,《考古》2008年第7期。
[72] 王明達《浙江餘杭反山良渚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1期。
[73] 杜金鵬《良渚神祇與祭壇》,《考古》1997年第2期。
[74] 林澐《説王》,《考古》1965年第6期。
[75] 李伯謙《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兩種模式——紅山、良渚、仰韶大墓隨葬玉器觀察隨想》,《文物》2009年第3期。
[76] 嚴文明《良渚隨筆》,《文物》1996年第3期。
[77]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餘杭良渚遺址群調查簡報》,《文物》2002年第10期。
[78] 高煒《中原龍山文化葬制研究》,載《中國考古學論叢》,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7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良渚遺址群考古報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餘杭匯觀山良渚文化祭壇與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97年第7期。
[80] 國家文物局考古領隊培訓班《鄭州西山仰韶時代城址的發掘》,《文物》1999年第7期。
[8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王城崗與陽城》第38—42 頁,文物出版社,1992 年版。
[82] 張學海《壽光縣邊線王龍山文化城堡遺址》,《中國考古學年鑒》(1985),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佟佩華《壽光縣邊線王龍山文化城堡遺址》,《中國考古學年鑒》(1987),文物出版社1988 年版;杜在忠《邊線王龍山文化古城堡的發現及其意義》,《中國文物報》1988 年 7 月15 日第3 版。
[83] 《國語·楚語下》。
[84]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説時代》第79—83頁,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85]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載《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
[86] 李伯謙《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兩種模式——紅山、良渚、仰韶大墓隨葬玉器觀察隨想》,《文物》2009年第3期。
[8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河南偃師市二里頭遺址宫城及宫殿區週邊道路的勘察與發掘》,《考古》2004年第11期。
[8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河南偃師市二里頭遺址4號夯土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4年第11期。
[89] 楊鴻勳《初論二里頭宫室的復原問題》,載楊鴻勳《建築考古學論文集》第78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90] 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組《商周考古》第27—28頁,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宫室·禮制與倫理》,允晨文化公司1992年版。
[91] 杜金鵬《二里頭遺址宫殿建築基址初步研究》,《考古學集刊》第16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9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隊《河南偃師二里頭二號宫殿遺址》,《考古》1983年第3期。
[93] 張國碩《夏商時代都城制度研究》第173—174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4] 趙芝荃《夏社與桐宫》,《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4期。
[9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第129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96] 許宏、陳國良、趙海濤《二里頭遺址聚落形態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9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第129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98]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9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鄭州商城》上册,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00] 李維明《鄭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辭新識》,《中國文物報》2003年6月13日。
[101] 常玉芝《鄭州出土的商代牛肋骨刻辭與社祀遺跡》,《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
[102]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載《觀堂集林》卷九。
[103]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第十七章,中華書局1988年版。
[104] 《風俗通義·祀典》。
[105] 《白虎通義·德論上》。
[10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5年鄭州小雙橋遺址的發掘》,《華夏考古》1996年第3期。
[107] 陳旭《商代隞都探索》,《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5期。
[108] 許俊平、李鋒《小雙橋商代遺址性質探索》,《中原文物》1997年第3期。
[10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考古學·夏商卷》第129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1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偃師商城商代早期王室祭祀遺址》,《考古》2002年第7期。
[111] 王學榮、谷飛《偃師商城宫城佈局與變遷研究》,《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6期。
[112] 王學榮、谷飛《偃師商城宫城佈局與變遷研究》,《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6期。
[113] 楊鴻勳《宫殿考古通論》第45—49頁,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114] 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載《郭沫若全集歷史編·青銅時代》,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5] 王學榮《偃師商城第一期文化研究》,《三代考古》(二),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116] 王學榮、谷飛《偃師商城宫城佈局與變遷研究》,《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6期。
[117] 劉緒《夏末商初都邑分析之一——二里頭遺址與偃師商城遺存比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9期。
[118] 《墨子·明鬼下》:“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爲宗廟,必擇木之修茂者,立以爲叢社。”
[11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洹北商城的發現與初步勘探》《洹北商城宫殿區一號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3年第5期;杜金鵬《洹北商城一號宫殿基址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
[120] 杜金鵬《洹北商城一號宫殿基址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
[121]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第471、477頁,中華書局1988年版。
[122] 石璋如《小屯·殷墟建築遺存》,臺北,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59年版。
[12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殷墟大型建築基址的發掘》,《考古》2001年第5期。
[124] 杜金鵬《殷墟宫殿區建築基址研究》,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2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中華書局1980年版。
[126]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第85—86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127] 戴震《考工記圖》。
[128]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四),《考古學報》1956年第2期。
[129] 石璋如《小屯·殷墟墓葬之四·乙區基址上下墓葬》,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1976年版。
[130]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0期。
[131] 龐懷靖《鳳雛甲組宫室年代問題再探討》,《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4期。
[132] 曹瑋《周原甲骨文》,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版。
[133] 徐中舒《周原甲骨初論》,《四川大學學報叢刊十》,《古文字研究論文集》1982年版。
[134] 王國維《明堂廟寢通考》,載《觀堂集林》卷三。
[135] 陝西省文物局等《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窖藏》,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136] 秦都咸陽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陽第一號宫殿建築遺址簡報》,《文物》1976年11期;秦都咸陽考古工作站《秦咸陽宫第二號建築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6年4期;咸陽市文管會等《秦都咸陽第三號宫殿建築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0年12期。
[137] 《史記·秦始皇本紀》。
[138] 《史記·刺客列傳》。
[139] 《史記·趙世家》。
[140] 秦蕙田《五禮通考》卷一三六。
[141]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第181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2] 韓偉《秦宫朝寢鑽探圖考釋》,《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2期;陝西省雍城考古隊《鳳翔馬家莊一號建築群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85年第2期;韓偉《馬家莊秦宗廟制度研究》,《文物》1985年第2期。
[14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晋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侯馬呈王路建築群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7年第12期;田建文《新田模式——侯馬晋國都城遺址研究》,載《山西省考古學會論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晋都新田》第四章第二節,附《侯馬東周社祀遺址的探討》,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6] 《左傳·桓公六年》。
[147]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148] 張次仲《周易玩辭困學記·繫辭上傳》,載《四庫全書》。
[149] 《論語·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