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看中西文化精神

辜正坤

[演讲者小传]

见第1页。

这个题目我以前没讲过,但是我觉得现在有必要讲,原因有两个:第一,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人对奥运应该进行及时的研究。第二,目前我主持了一个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准确点说,是外国古代神话史诗研究课题。对于神话史诗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有日益强化的趋势,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神话史诗研究,尤其是神话研究与人类文化本身的起源相关,因此意义重大,值得讲讲。

我今天的题目是“从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看中西文化精神”,这个题目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兼论武斗与文斗”,这在讲座的后面部分会涉及。

一、文化现象或神话现象研究与文化精神总结之间的关系

文化现象的研究和文化整体精神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做学问,不能只做死学问,还要做活学问。活的学问里面常常充满思考或思想。许多学者做文化研究的时候,往往很注重微观研究,对某一类文化现象,比方说对某一个神话的起源,考证得非常详尽,弄清了它的前因后果,提出了若干独到的见解。这样的研究当然是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因为有了这些研究作为基础,我们在谈论总体文化精神的时候,才有根有据;对于一种文化进行总体把握,理解其深刻含义和内在逻辑,才有实实在在的基础。但是仅仅囿于个案性研究,仅仅从微观上花大力气仍然是不够的,容易犯见树不见林的错误。所以有的学者成了知识袋子,脑子装满了各类知识,却不能把这些知识横向上与若干文化现象贯通起来,结果那些知识就成了一潭潭死水,未能汇成江河或者与大海相连;虽有用,用处总是有限的。归根到底,就文化研究而言,具体性的研究最好有一个大的方向,那就是把握住一种文化精神。我这个讲座正是要尝试从大家司空见惯的神话现象里,抽象归纳出某种文化精神。具体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来说,就是要把握住一种中西文化精神。因此,我这个讲座的目的和宗旨就是试图从一般的神话研究过渡到一种文化精神的概括性总结。

二、21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必要学术背景与归宿

另外想顺便提到的问题是,我觉得中国的学术研究在21世纪应该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学术背景与归宿。为什么我单单提到中国的学术研究背景呢?在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的今天,难道还有必要强调中国的学术背景和国际学术背景应该有区别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的学术研究,从1840年以来,引进的成分太大了,远远大于西方学术界引进东方学术界的学术成果。西方学术界有意无意地轻视东方学术研究成果,甚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只是对于东方经典有一定的研究,而广泛意义上的东方文化研究,还是不那么令人满意。何况西方人研究东方文化,总是不可避免地戴着西方文化的习惯性眼镜,其研究成果的片面性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近几十年来,西方学术界对东方学术研究成果也有所重视,但是远不如东方学术界对西方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在中国学术界,这种颠倒现象或不正常状态尤其严重。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大量的西方文献涌进中国,中国学术界的思想理念框架内装的差不多都是西方货。中国学者要说明一个学术观点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地要用西方的话语来表述。各高等院校的学报上的学术文章,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洋腔洋调写成的,普通人不容易看懂。一部分学者误以为学问的高深就等于文字本身的晦涩难懂,所以喜欢故意把文章写得别别扭扭,文章里刻意点缀一些外语还在其次,更严重的是,使用一些翻译得诘屈聱牙的术语来包装论文,试图用文字的别扭来暗示其价值的非同寻常。这种情况是在近二十多年来才特别严重的。五四时候引进西方学术的风气也很浓,但那时的知识分子写的文章还相当靠近本土文字风格。西化思想相当严重的知识分子如胡适、陈独秀、郭沫若等等,写的文章是很好懂的,不像今天的西化分子的文章花里胡哨。目前就连一部分反感西式学术话语的知识分子,也还不得不借助西方本身的学术话语来说出反对的话,这种失去自己的中国本土话语的现象是非常奇特的。如果找找其深层原因,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们失掉了对中国文化本身的基本精神的认同;我们失掉了对中国文化本身的认同,则又在于我们把握不住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究竟是什么。而要真正把握住自己的文化的主体精神,靠什么方法?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和什么东西比较?和西方文化比较,因为据说它是20世纪以来国际上的强势文化。中国人文学者要做真正对中国文化有用的学问,首先要把中西文化的差别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了二者的本质差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文化的主体精神。因此,中西文化比较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基础性研究。换句话说,中国人文学者应该在大的中西文化比较这个学术背景之下来展开学术研究,才会有真正的更大的有实际性贡献的学术突破。我觉得所有的中国学者(至少人文学者)都应该有这样的一个视野,否则我们就只是为了研究西方文化而研究西方文化,没有考虑到自己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该怎样应用来理解自己的文化和建设自己的文化。对当代中国而言,我们的学术研究有一个十分必要的归宿,这就是在认清把握住中西文化主体精神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来建设中国文化。所谓为学术而学术这种提法,在有些时候也是可贵的,但是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更需要学术研究本身能够发生实际的效用。所谓效用,我指的是能够对于当代的学者群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产生生理的或者是心理的正面影响。而要完成这样一个归宿,就要求我们首先对中西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精神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把握。要做到这一点,有很多途径。我今天只是选择从古希腊神话——确切点说,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神话——和中国的某些古代神话做一个简单比较来阐明我的观点。这是开场白。

我们现在回到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话题上来。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世界就其民众的广泛参与程度而言,是无与伦比的。无论哪个国家申请到奥运会主办权都被人看做一种光荣。回想当时中国赢得奥运会主办权时许多中国人从内心深处感到快乐的情景,我觉得要对奥运说一些负面的话,是很难讨好国人的,因此这是一个挑战性的话题。

中国取得奥运主办权时,我快乐吗?我也快乐,但同时也不是很快乐。我快乐,是因为一场赌博赌赢了,中国人成了赢家,这件事情本身是值得庆贺的。我不快乐,是由于争来的东西即将带给我们的精神价值未必是严肃的中国人真正认可的。争,本身就是一种并不很光彩的行为。不争,窝窝囊囊的,更不行。于是我们像掉进了一个陷阱一样,不得不去争一样未必想得到的东西,这就是出自一种学者良知深处的矛盾。这个问题我留在后边再深入讨论。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础知识。

三、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有组织性的运动活动,是尽人皆知的。关于它的介绍文字很多。网上一查,就可以查到上千条、上万条,因此我这儿就不必细讲,只想很简单地提几句。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举办的地点是奥林匹亚。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每逢四年举办一次,没有间断过。但是这个奥运会实际上有古希腊奥运会和罗马式奥运会的区别。当然它们两者有共通点,但是差别也很大。古希腊的奥运会还不是完全的纯粹的格斗,还有一种公平竞争的精神。古罗马的奥运会跟古希腊的奥运会相比,形式上可以说是倒退了,堕落了。公元前146年的时候,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以后,罗马人并不需要在和平的气氛中进行竞赛,他们把比赛的项目改为纯粹的格斗,残忍的格斗本身成为游戏,成为目的。我们都知道那时出现了罗马斗兽场这样的东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因为古罗马是典型的奴隶社会。公元前80年,罗马帝国的统治者苏拉(Sulla)把奥运会移到了罗马。大约公元393或394年,罗马帝国的统治者特奥多西斯一世(Theodosius I)认为奥运会是异教徒的异端,不许它存在,于是就把奥运会取消了。那时候的奥运会已经是一项接近1200年的传统运动了。1893年,根据奥运会之父法国顾拜旦的倡议,在巴黎举行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际会议。1894年1月,草拟了一份关于奥运会具体的步骤和需要探讨的十个问题。当年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就在巴黎开幕,在场的代表79人,代表12个国家和49个体育组织,有两千多人参加了开幕式,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决议,在6月23日宣布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这就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

这些材料大都是常识类信息,在网上容易查到,我就不详述了。

下面我正式探讨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讲讲它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它会产生在希腊,它在古希腊是以一种什么形式产生的?围绕它的神话传说与中国古代神话有些什么本质区别?从中西神话可以看出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它们在什么层面上代表了中西文化精神?真正美好正确的体育运动目的及理念是什么?当代人类如何回归正确的体育锻炼理念?中国国民对即将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应持什么态度?

四、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起源

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名称,在早些时候更多地叫奥林匹克竞技会。它和竞争技术、技能等直接相关。关于它最初的起源,说法各异。我这里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下有关的说法。

第一种传说认为,奥林匹克竞技会起源于宙斯与克洛诺斯争夺王位。克洛诺斯实际上是宙斯的父亲,父与子之间产生了谁来当王这个矛盾,虽然都是神了,还是争权夺利。为了取得当王的优先权,父子双方约定进行摔跤比赛。摔跤的结果是宙斯赢了,宙斯就成为摔跤冠军,晋升王位。这次比赛意味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滥觞,故后来的很多运动会都离不了摔跤比赛。

第二种说法比较典型。说奥林匹克竞技会起源于珀罗普斯(Pelops)和俄诺马俄斯(Oinomaos)争夺王位,也是争夺新娘而举行的马车比赛。新娘的名字叫希波达弥亚(Hippodameia)。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珀罗普斯也是神的后裔,而俄诺马俄斯和这个新娘是父女关系。可实际上,俄诺马俄斯已占有了他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就是他的隐蔽形式的妻子。但是别的年轻人还可以来娶她,条件呢,就是要和俄诺马俄斯一起进行比赛,比赛驾驶马车赛跑。当时不是用腿比赛,而是在马车上,四匹马拉的马车,看谁跑得过谁。具体的比赛规则是这样的:珀罗普斯这个年轻人必须和他预备赢得的新娘一块儿坐在一个马车里面,在前面跑。新娘的父亲呢,则手持梭镖坐在后面的马车上追。如果追上了,新娘父亲就可以将手里的梭镖朝着年轻人后背掷过去。如果他把青年男子杀死了,青年男子的求婚就失败了,俄诺马俄斯就仍然占有着王位和自己的女儿。轮到珀罗普斯这次挑战试图获得这个新娘和王位时,俄诺马俄斯已经杀死了13个求婚者了!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非常残忍的事情。但是对古希腊人来说,却是一件挺好玩的游戏。新娘希波达弥亚是不是甘心情愿地和她的父亲长期地以夫妻关系厮守下去呢,显然她不愿意,她愿意和别的男子结成新欢,可别的男人不争气,屡战屡败,这可怎么办呢?她再也等不下去了,决定作弊。她怎么作弊呢?原来她暗中说服了为他父亲驾马车的车夫,要他把马车车轮的销钉偷偷地拔掉。那个车夫和她结成同谋,果真拔掉了马车车轮的销钉。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珀罗普斯和希波达弥亚坐在前面的马车里飞奔。俄诺马俄斯则坐在后面的马车上拼命地追;追到半路,一个车轮因为没有销钉而脱落了,俄诺马俄斯被翻倒在地。新郎和新娘便趁机回车杀回马枪,捡起地上的梭镖,把俄诺马俄斯杀死了。珀罗普斯大获全胜,赢了夫人又得王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胎儿据称便由此呱呱坠地。

这里我想提醒诸位注意的是原始奥林匹克竞技的残酷性,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绝对没有我们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所宣称的和平、友谊这类东西。当时的竞争者不是朋友,没有友谊可言,相互间只是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要注意古希腊差不多所有的这类竞技会,都贯穿了这么一种精神。

第三种和奥林匹克竞技会相关的说法也值得注意,有的学者认为它和第二种传说相关,至少是强化了上述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论。据传有一个叫福尔巴斯的人,在通往德尔斐的大路上,总是去找那些朝圣者比赛摔跤或者是赛跑等。路人必须跟他比,打过他了,摔跤摔过他了,等于是付了买路钱,就可以通过这条路,去朝圣地点,不然就走不了路。比不过他,他就割下你的头颅,然后把你的头颅挂在路边的橡树上。那棵橡树上据说挂过许许多多的头颅。他这种通过残忍比赛来赢得桂冠一样的东西,被喻为橡树下的荣光。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因此也被学者看成是奥运会的起源之一。

第四种说法是处女竞技会〔又称赫拉(Hera)节〕。赫拉是宙斯的妻子。举办竞技会主要是纪念和歌颂赫拉,感谢赫拉。每四年一次。在这种竞技会上,一个由16个女人组成的群体给赫拉织一件裙子,与此同时举行竞技会。传说此会由希波达弥亚创立,纪念其马车赛胜利。希波达弥亚因为和珀罗普斯共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取得与珀罗普斯结婚的自由,因此她对女神赫拉心存感激,她就组织了这个竞技会。竞技会中的主要比赛项目是赛跑。但那时规定赛跑的时候年龄小者可以先跑,赛跑的距离是500奥林匹克亚尺。胜利者戴橄榄枝花冠,同时也获得一点奖金。奖金不是钱,而是一点母牛肉之类。据考证,这个比赛比前面提到的比赛还要古老,也是四年或者是八年一次。这个传说也被有关的学者看成是奥运会的起源之一。

第五种说法是枯瑞忒斯赛跑的故事。什么意思呢?原来地母盖亚生出来的孩子,总是一生出来就被她的丈夫拿去吃了。轮到生下宙斯时,盖亚寻思,这个孩子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再次吞了,她得想办法把孩子保护起来。于是她将出生后的宙斯交克里特的伊得达克坦力(枯瑞忒斯)看护。年长的枯瑞忒斯当时为了保护宙斯、造成迷惑现象,就让其兄弟们跑来跑去,这是一种赛跑。赛跑者胜利了之后戴上橄榄枝。后来有学者考证说当时戴的不是橄榄枝,而是苹果枝,是后来才改成橄榄枝的。这是又一个有关奥运会起源的传说。

第六种说法涉及克洛诺斯节,即农神节。有学者认为它也可能与奥林匹克竞技会起源相关,但是证据不是那么充分。其实证据看起来最充分的可能是我们上面说到的第二个传说,即珀罗普斯与俄诺马俄斯进行马车赛跑取胜同时娶他的女儿的故事。很多学者认为这个传说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的传说值得一提。

比如说,第七种说法说是宙斯的儿子大力神赫拉克雷斯战斗获胜,在奥林匹克举行一次体育比赛大会,用以祭祀宙斯,后来便成为奥林匹克竞技会的起源。

另外还有第八种说法。据说赫拉克雷斯与其弟兄们发生争执,为求作个解决,决定在奥林匹克比武较量,这亦是古代奥运会的雏形。

第九种说法,是英雄克库洛希打败伊利斯王奥格亚史,为了庆祝胜利,故举行体育大会,并由此演变为每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么多传说好像都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而人们总想证明只有其中一种是真正的起源,其他的都是假的。可是按照我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颠倒一下思维习惯,何妨认为这些竞技会可能大都是真的、大都产生过呢?奥林匹克竞技会只是它们的集中的凝聚表现方式而已,它承袭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来源于所有这些传说的精神。什么精神?竞争精神。因为所有这些比赛无非是要比技能、比体力、比武艺,这种竞技行为是典型的古希腊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古希腊文化精神的核心。古希腊人喜欢竞争,动不动就要跟你比,不是这个地方发生比赛行为,就是那个地方发生比赛行为。你把任何一个地方的比赛看成是奥运会的起源都是有道理的,因为从骨子里面他们就要竞争,因为竞争就是它的主流精神,非得争不可,不可能让你和平相处。

另外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竞技会最初是比较残酷的比赛项目,但是也有以赛跑为辅的不那么残酷的项目,后来慢慢地发展为以赛跑为主要项目了。

这些运动,所有的这些运动,它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有的学者想美化它们,试图证明它们并不是那么残忍,而只是纪念一下英雄人物之类的葬礼活动行为,人人都来凑热闹,举行一些好玩的活动等等。但更多的学者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这些项目归根到底是争权夺利,尤其是争夺王位,互相残杀。这是西方学者比较认同的结论。说到底,这类运动的根源就是残忍的侵占,互相的斗争。关于这一点,让我从古希腊神话中列举更多的旁证材料,并从中得出新的结论。

五、古希腊先祖提坦神家族的自我相残、相食史

古希腊神话中的种种传说印证了古希腊的先祖,或者说古希腊神的家族,有相互间自我残害的历史。举例来说,古希腊神话中最早的一辈天神如乌剌诺斯—克洛诺斯—宙斯—狄俄尼索斯、坦塔罗斯—珀罗普斯—阿特柔斯、提厄斯特斯。乌剌诺斯的后代是克洛诺斯,克洛诺斯的后代是宙斯。宙斯代表第三代神王,是所有家族当中最有名的一代。宙斯的后代很多,例如狄俄尼索斯、坦塔罗斯等等。这些后代总是在不断地互相残杀。

举一个例子。乌剌诺斯十分仇恨自己的孩子,他把自己亲生的孩子全都幽禁在很深很深的地下。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怕他们和自己争夺王位。对中国读者来说,希腊神话的这些方面是很令人惊讶的,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但是在古希腊,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这是生存斗争,对权力本身的迫切需求远远超过对所谓亲情关系的需求。

克洛诺斯也是一样,不过他采取的办法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埋起来,而是干脆就把他们吃了,吞到肚子里。他吞了自己的很多子女,生一个,吃一个。到了宙斯出生的时候,本来克洛诺斯也要吞掉他的,可是宙斯比较幸运,因为宙斯的妈妈,也就是克洛诺斯的妻子,发誓这次绝对不能让克洛诺斯把宙斯吞了。宙斯刚一生下来,她就把他转移了,同时在包宙斯的包裹里放了一块石头,冒充宙斯,克洛诺斯不分青红皂白,拿过来连包带石头地吞下肚子里去了,结果宙斯得以逃脱厄运。宙斯就在另外一个隐蔽的地方被抚养大,长大了他当然要报仇,他要推翻克洛诺斯,自己做王。最后他和他的母亲盖亚,还有他的兄弟姐妹,联手用盖亚事先准备好的弯刀把克洛诺斯杀死了。杀害的场面很惨、很残忍。宙斯等把他父亲克洛诺斯的生殖器割掉了,然后把他的肢体从天上扔下人间。这样的古希腊神话传说是很恐怖的;而这样的故事在西方世界几乎是家喻户晓,西方人从小就听说过这些故事,在这样的故事熏陶中长大。中国人听到了,觉得这样的故事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中讲呢?即使要讲,也应该讲得隐晦一点。但是西方人却不厌其烦地讲,并且在后来大书特书,产生了许多相关的经典作品。

宙斯自己的遭遇并没有使他改变骨肉相残的传统。他虽然没有吃掉自己的儿子狄俄尼索斯,但也试图毁灭他,还让他进入自己的男性子宫。何况他无情地消灭了他的父亲克洛诺斯。

另一个可以说明古希腊先祖提坦神家族的自我相残、相食传统的典型神话传说是坦塔罗斯的盛宴。当时的神也要请客,但客人们往往自带食品。一个西方人对你说:今天我邀请您,我们一块儿去吃饭。中国人以为这是对方花钱请他吃。回答说:好,我一定来。去了之后,点菜、吃饭。到了交钱的时候,请客者只付他自己的钱就走了,中国人感到困惑不解,你请我吃饭,你怎么不给我付钱呢?西方人有时就是这样的,他所谓请你,是请你和他一块儿吃,不是说花钱请你吃,所以最后还是需要个人付钱。从坦塔罗斯的盛宴可以看出,西方这个风俗习惯不是现在才有,古希腊的时候就有了。坦塔罗斯首先是在其他的神那儿吃,吃完了以后觉得他也要答谢,也要回请。他琢磨怎样才能使别的神吃得满意呢?他的做法是把他自己的儿子开罗斯切成碎片,煮熟了请诸神吃。他自己觉得这个待客办法奇特,这种食物诸神肯定没有吃过,这可真是标新立异了。后来刚开始吃就有一个神觉得味道太怪。宙斯无所不晓,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知道这大锅里的东西是人肉。宙斯下命令,把所有的肉倒回到大锅里去,宙斯略施法术,已经变成肉片的开罗斯又复活了。宙斯对坦塔罗斯的做法很生气:你怎么能把你自己的孩子切给我们吃呢?当时坦塔罗斯住在西庇洛斯山,宙斯就用雷电毁灭了整个西庇洛斯山。

煮吃孩子这样的事情,后来的西方文学当中也经常有描写。例如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剧本《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里面就写到如何把孩子磨成面、做成饼让人吃。据说看那个剧的时候,有的女观众当场晕倒在地。莎士比亚本人想必是很高兴的:晕倒了?那就是艺术效果。西方人往往强调艺术效果就是让你感到惊讶,不一定是让你感到美。对他们来说,艺术这玩意儿,不一定是要让你感到心里面特别的舒坦,而是要让你感觉很怪诞,很惊奇,很恐怖,或很刺激。他们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如果你吓得跳起来了,好,艺术家说,终于成功了!西方现代的艺术家也往往是这样的心态。就连他们的哲学家也是这样的心态,认为哲学起源于惊奇,如此等等。这里面传输的精神,跟中国的文化精神是很不一样的。中国人追求的是善,是美,不追求纯粹的惊奇感、刺激感,而追求一种具有道德寓意的戏剧效果,通过艺术,让人的人格尽可能高尚——当然,那是不同时代的人们认同的高尚。煮食自己的孩子的事情也发生在古希腊先祖阿特柔斯的身上。阿特柔斯把提厄斯特斯的儿子弄死了,也是切碎了,然后请提厄斯特斯来吃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事情多么残忍。

从这样的神话传说中,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希腊的先祖有自我相食相残的历史。古希腊神话有多起这样的记载。这种东西不可能是随便编造的,它们通常有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梗概作为原型,只不过后来披上了神话的外衣而已。

六、古希腊先祖提坦神家族的乱伦历史传统

除此之外,从古希腊神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中另外的负面的东西,这就是赤裸裸的乱伦历史传统。何谓乱伦?父女、母子之间发生性关系。这种现象在古希腊神话中相当常见。例如乌剌诺斯是盖亚的儿子,同时又是盖亚的丈夫,也就是说,盖亚是他的母亲,又是他的妻子。你只要翻开古希腊神话,就可以看到记载。瑞亚是克洛诺斯的妹妹,又是克洛诺斯的妻子,兄妹通婚。宙斯的妻子赫拉是宙斯的亲姐姐。最典型的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俄诺马俄斯,他杀死了13个求婚者,目的无非是要长期霸占住他自己的女儿。

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只是发生在古希腊呢?当然不是。如果你追踪每一个民族的远期,最原始那个阶段的话,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里面,所有的男女不分父女母子,都可以随时结合,各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历史。既然这样,那么我为什么单单强调古希腊文化中有这种乱伦历史的负面效应呢?请务必注意,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或者说关键的差别。这就是:对于人类本身来说,有的东西是只能做,不能说,尤其是不能够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长期影响后代的。而在古希腊的文献当中,以神话的形式,以传说的形式,以种种戏曲的形式或诗歌的形式,把这些乱伦现象固定下来,加以渲染,使之作为一种常识注入西方文化当中。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在其他民族的神话当中,乱伦的情况也有,但总是用很隐晦的字眼表述,并非像在希腊神话中这样得到强有力的鲜明系统的表现。从赫西俄德的《神谱》,到荷马史诗,到古希腊悲喜剧,包括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这样的情节,可以说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它们没有被巧妙地遮盖起来,而是极其明确地成为西方人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就势所必然地产生巨大的文化后果,产生巨大的乱伦暗示效应。中国也有类似现象,但是中国人从小受的教育文献中不强调这些,让你不容易感觉到。它们没有构成普通中国人的常识。中国人把这类东西遮盖起来,隐隐约约,要用很隐晦的话来叙述类似现象,一般人看不太出来,因此大大淡化了它们的负面影响。许多首次听到西方神话中的这种现象的中国读者,往往目瞪口呆。中国人知道,有些知识是不必张扬的,最好用隐晦的语言。

显然,古希腊的神话既然不遮盖这些东西,它们就必然成为西方人知识系统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必然产生巨大的文化后果,这是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客观性不一定总是好的,有时会有很坏的结果。古希腊神话的这种文化后果就产生了巨大的乱伦的暗示效应,暗示后面的人,如果前一辈的人可以这样,后一辈的人又何尝不能这样呢?所以乱伦在西方长期以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括当今西方社会的同性恋问题。其实同性恋在中国也是有的,但是没有成为普遍的现象,而在西方现在成了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连现在克里想和布什竞选总统,人家用他女儿是同性恋者来攻击他,虽然他自己认为无所谓,但事实上对于他的竞选构成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在中国文化当中,这样的乱伦文化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乱伦现象没有构成普通人的常识。这对于中国文化来说,非常重要。不是每一样真理都应该被追求,张扬出来的,有很多知识是应该被合理地掩盖起来,遮蔽起来的;除非人不是人,还是赤裸裸的野兽,衣服都可以不要了,完全回到原始社会状态,那么,就无所谓乱伦了。但既然人类已经有了遮羞布了,就要坚持到底,把那个遮羞布搞得更漂亮些。当了人就要有人的样子,不能还把以前不是人时的东西拿出来以炫耀真实性、客观性,那就不好了,就会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有些精神分裂症就是从这种状态里产生的。

七、从奥林匹克竞技会起源的神话

看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讲到这里,我可以来总结一下,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神话,抽象概括出西方文化的某些基本的文化特征:(1)竞技性;(2)竞争性;(3)尚武性;(4)残酷性;(5)乱伦性;(6)自私利己性。

如果你觉得我这六点总结是对的,那你差不多就了解了西方的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架构就立于这个基础之上。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化的主要来源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古希腊神话中的因素是和古希腊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等许多层面相贯通的,构成一种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这个传统的基本轮廓甚至在今天看来都还有痕迹可察,因为西方文化难以摆脱自身的文化逻辑。

1.由古希腊神话谈到中国神话

就像我在讲座一开头就提到的,20—21世纪的中国人做学问,必须联系到中国文化本身才有更实在的意义。因此,当我们讲到古希腊神话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看看中国神话呢?我认为非常必要。只有了解了中西神话,尤其是中西神话的本质区别之后,我们对神话本身,对中西文化本身的理解才可能比较准确。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些中国神话。大多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叙述它们,只是为了做一个比较,因为只有经过比较之后才有鉴别,才能借此窥视中西两种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主要差别。

(1)精卫填海。中国的神话很多,比方说《精卫填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出处见《山海经·北山经》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大意是说炎帝的女儿有一次到东海游玩,海上忽然起了风涛,她不幸被淹死在海里。死后她的灵魂化作了一只鸟,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嘴白而脚红,名叫“精卫”,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悲恨年轻的生命被无情的海涛吞没,因此常常口含西山的小石子、小树枝,投到东海里去,要想把大海填平。大家想想,这样的神话美不美?一只小小的鸟儿,居然想把大海填平!这样的神话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精神?顽强执着的精神,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于生命本身尊重的精神。这是一种正面的价值观,而不是一种负面的东西。

(2)夸父逐日。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一个故事。《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大意是说,夸父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竟然长成一片桃林。

这个神话的含义比较模糊,大家总是问: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有的学者研究了,追赶太阳是因为他要追赶日影;追赶日影是为了测量时间。所以有的学者说夸父是在做科学实验。另一位学者杨公骥先生则说,“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一本名叫《中国文学》的书,受到一些人的赞同。还有一个学者叫萧兵的,他提出来一个观点,认为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这样的夸父当然是太伟大了。这些研究很有趣,但多少是一种预测,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但是,不管怎么预测,这个故事本身或这些预测本身没法让你想到负面的东西上去,它的价值指向暗示的还是正面的东西多于负面的东西。

(3)女娲补天。第三个故事是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这个故事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的,当然解释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补天石实际上是陨石,陨石现象激发出女娲补天的故事。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孟繁仁研究员则认为“女娲补天”之“天”很可能指原始人类“穴居野处”所住山洞的“洞顶”,而不仅仅指日、月、星辰罗列存在的宇宙空间。所以,“女娲补天”之“天”,应该是指原始人类所栖息、居住山洞的“洞顶”。由于当时发生了空前规模巨大的地震,引起山崩地裂、洪水泛滥,人类所栖身的山洞“洞顶”崩裂、坍塌,才引发了“天柱折,地维裂”“地陷东南,天倾西北”的巨大恐慌,才产生了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伟大创举。当然,女娲氏在进行“补天”活动之前,很可能举行隆重的“祭天祈祷”仪式,让祈祷神秘的上苍保佑“补天”顺利成功,并祈求类似的灾难不要再次发生。只是后来,在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原始人类把“补洞”“祭天”合二为一,才形成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对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之举,孟繁仁先生也有自己的解释。据《论衡·谈天》载:“鳌,古之大兽也。”又《一切经音义》十九载:“鳌,海中大龟也,力负蓬、瀛、方三山。”因为这种巨鳌长有四只巨足支撑身体,并且具有巨大的神力,所以古人就以为女娲氏是用砍断神鳌四只巨足的办法,立起四极,支撑天顶。其实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是错误的。实际它是说:女娲氏面对人类所赖以栖身的山间洞穴,遭受地震坍塌致使人类伤亡的灾难,从巨鳌以四足支撑身体的现象受到启发,创造了用树木立四柱,以搭建茅棚、遮蔽风雨的原始建筑方法,从而把人类从洞穴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中解放出来。从这一点看,女娲还是人类社会第一个伟大的建筑大师。孟先生的说法,很有意思。这方面我没有专门研究,不敢说他的考证一定有道理。但是,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本身让人感觉到一位天神的雄心壮志,她为了人类,至少是为了中国人而表现出的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们不得不对她肃然起敬。这点是没有疑问的,这故事就字面意思来说,不会让我们想到别的地方去。

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也很有趣。人是用泥土造出来的,这跟基督教的造人神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女娲造人说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研究成果。中国学者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有若干因素和女娲相关。从词源学的角度入手,一些学者认为女娲这一形象和历史上的许多别的女性形象相关。大体可以如下溯源:嫦娥—常羲—女和—嫘母—女娲—西王母—女神—蟾蜍、癞蛤蟆、月亮、月神—蛙神—(产仔多—造人说)—S纹即神纹—(女阴)—可缩减为V—可变形为N—阴神—八卦一阴一阳之为道—太极图。这里涉及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各种变形。其中最奇怪的说法就是说女娲其实是蛙,青蛙的蛙,女娲实际上就是女的青蛙。学者们还从象形字里面、从一些陶器里面画的图里面找来证据,说“娲”就是“蛙”。青蛙的四条腿是弯曲的,四条腿一画出来,就是曲线。然后学者跟踪研究,发现大量的陶器上都有大量的这种曲线。最初不知道这个曲线是干嘛的,后来终于考证出来了,说这个曲线就是青蛙腿的曲线,该曲线象征着神性的东西;只要是用神性的东西,在早期古老的器皿上、陶器上往往都有这种图案,即这种形曲线。

为什么青蛙的蛙可以被看成神一样的东西呢?为什么古人,或早期中国人对于蛙这么感兴趣?学者的解释是,这要联系到为什么中国人口众多这个事实。而青蛙的繁殖能力特别厉害,一大堆,一大堆的。中国人特别需要人丁兴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代就是你的耻辱了,你要使劲发展人口才对,那么,这就要向青蛙学习。青蛙就被崇拜成了蛙神。所以这也是一种变形的造人说,蛙神的产仔效率特别高(众笑)。

除了用曲线图形来表示青蛙之外,有学者说还有用倒三角形来表示的。一个倒立的三角形,上大下小的三角形,据说可以用来代表女性。这个图案在古陶器上被变形、减缩,即上面的一横改掉了,只剩下一个V形,据称这和蛙是一脉相承的,是它的变形。既然可以这样变,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变形为曲线。最后变形成什么呢?据说是八卦图形,或者说八卦这种图案和它相关。有若干学者持有类似观点。古人也有这种类似观点。稍微靠近一点,例如现代学者郭沫若在探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八卦上的一阴一阳(阴爻和阳爻)代表着人体的某些部位,长的一横代表的是男性的生殖器,两短横则代表着女性生殖器,整个八卦都是由这样两种阴阳符号构成的。所以,你把中国传统社会简单地判定为禁欲的社会,是不妥当的。其实中国古代社会的智慧在一定的层面上建立在这个性影射的基础之上,这叫“近取诸身”,当然还有“远取诸物”,例如日、月这样的天体。你观念打通吃透了,看老子《道德经》,自有独特的理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个“道”不是一般的“道”,是可以衍生万物的“道”。如果“近取诸身”,从人体来说,类似于女性的阴道,具有生育能力,所以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是什么?可以理解为女性生殖器。老子用比较曲折的言词来寓意。他用人体的关键部分来比拟某种玄秘的道理;他从两性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天地万物生存、衍化的规律。其实孔子也是这样的观点。儒家强调“《易》基乾坤,诗《关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夫妇之际这种男女关系引申出一种阴阳之大道,它是文明发展的根本。这与弗洛伊德的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弗洛伊德在这方面落后了至少两千年。人道造端乎夫妇,夫妻之间的关系被喻为事物发展的关键。这类观念你一旦抓住了,中国文化很多的东西,你一下就一目了然了。但是古人不是说得那么露骨的,你要深入钻研才能体会到这种东西。

一阴一阳之为道的八卦、太极图都和这些东西相关。所有的这些传说、神话,对于整个中国文化来说,是经纬线,互相之间是交织在一块儿的。在河姆渡文化中的鸟图像就是一种性崇拜,后与中原仰韶文化接触而与蛙部落结缘,影响深远。阴性的、女的这一支和阳性的、男性的这一支往往有比较隐讳的比喻。“鸟”这个字代表的是阳性、阳具,蛙则代表阴性。蟾蜍(月亮)代表的是女性。后来这类形象又和中原的仰韶文化结合起来,于是鸟和蛙又有了新的结合,产生了女娲,女神。鸟神、日神的产生和阴阳这类理论,据说可以有如下两条演变线索:

蛙神—女娲—女神—月神—阴

鸟神—伏羲—男神—日神—阳

汉砖上的图案中有伏羲与女娲交尾图。交尾的尾是什么尾?蛇的尾巴,蛇也是龙,于是龙凤配偶、龙凤呈祥的传说衍变出来了。这些东西真正追溯起来非常有趣,都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阴阳的理论,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

(4)伏羲传说。传说伏羲是天上雷神的儿子。雷神则是一条威严的大龙,所以伏羲也是人首蛇(龙)身的神。伏羲周游各地,教人们制造农具,开垦荒地,种植五谷。传说那时河里出现了一只头似龙,身似马,满身鬃毛卷成无数个漩涡的妖怪,人们称之为龙马。伏羲降服了龙马,发现龙马身上鬃毛的漩涡十分奇怪,认为其中必有玄机,于是细心观察分析,终于研究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套八卦图,人称伏羲八卦。八卦互相配搭,又可变成六十四卦,正象征伏羲用了六十四天研究八卦。关于伏羲的这个方面,我们就不多说了。谈起《易经》话题,那就无穷无尽。

(5)后羿射日。我要说的最后一个神话是后羿射日,这也是大家知道的。传说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代的人。那时,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酷热无比,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残害人民。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消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所赐红弓白箭,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九个。甭管那时是不是真有十个太阳,但射日这个想法本身还是挺好的,射下来九个,是非常美丽的一个故事,一个神话。太阳本身很伟大,但是多了就不好了。所以射日是个正面故事,意义是正面的。这个故事在现代的学者眼光中怎么理解呢?庞朴先生考证尧时实行的火历是十二个月。何新据此进而推论,认为后羿射日和立法改革相关。现在彝族的文化当中发现还有一种不同的历法:一年不是12个月,而是10个月,每个月36天,则10个月共360天,还剩下来五天才能凑成一年,那就是闰。季节不是四个季节,成了五个季节。后羿是帝喾之后,他所遵行的历法从前也是十个月,每月36天,余5天作闰,使用起来不方便。后羿后来进驻中原,发现尧这个部落使用的一年12个月这种历法更先进,于是他觉得应该把原先的10月历废除。这就是所谓的“上射十日”。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道理,但还是有一点牵强,使这个故事显得不那么美。

2.从中国神话看其显示的基本的文化特征

我在上面只是提到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神话。从这里面我们想得到的是什么东西呢?这自然又要回到我们这个讲座的题目,我希望从这里边抽象出一种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出来。这是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呢?我想至少有四点值得总结:(1)救世精神(女娲补天、造人);(2)现实主义精神,实用精神(伏羲八卦、后羿射日);(3)坚忍不拔的精神(夸父逐日、精卫填海);(4)利他主义精神。

回过头来,我们得重温一下从古希腊神话里面归纳出来的六点:(1)竞技性;(2)竞争型;(3)尚武性;(4)残酷性;(5)乱伦性;(6)自私利己性。两相比较,哪一种东西更为人类所能接受,一目了然。

我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在古希腊文明当中并不是完全没有中国这样的神话,也有的,比如说普罗米修斯的神话,算是一个了。但是这样的神话并不是很多。你一翻开古希腊神话书,就会发现它们中的很多神都是很邪恶的。这对中国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中国人认为,神都是善良的,无所不能的。尤其是佛教传说当中的神,你要割他的肉吃,只要有必要,他都会毫不迟疑地割给你吃;你确有必要挖他的眼睛用,他马上就挖给你用。老百姓听到的神都是这样的形象。绝大多数传统中国人喜欢神、爱神,无条件地信神。而古希腊的神对古希腊人来说,却不是这样。古希腊人对于神怕得很,恐惧得很,知道神的神通大,凡夫惹不起,只好巴结、奉承、心里哆嗦,战战兢兢地奉上祭品。看古希腊的戏剧,例如悲剧,你有了这种深层背景知识,自然就看得懂了。古希腊的悲剧不是要你哭哭啼啼,而是要你认识到命运、认识到神的不可抗拒性,认识到人自身能力的渺小,从而使观众产生恐怖情绪,产生对剧中人物的悲惨结局的怜悯与同情情绪。这样的戏剧,古希腊语叫τραγωδíα,意为“令人恐怖的事件”,不宜简单地翻译成“悲剧”。它跟中国的真正的悲剧相比,差别较多。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悲剧,至少从戏剧效果上看,是大家看了之后会很悲哀,会哭,会“泣下沾巾”,如《窦娥冤》《汉宫秋》之类。古希腊的悲剧我们看了以后,根本就不会哭,哭不出来。为什么?一看剧里面都是些恐怖场面,杀、杀、杀,杀了多少条人命,你吓得心里直哆嗦,你哪里哭得出来!它不给你安排能让你动情到潸然泪下的场面。无论你的本性如何善良,横竖你要遭受不可避免的可怕的命运,让你感到恐怖;它就是要宣扬这么一种精神和效果。所以它跟中国的精神是两码事。悲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要名副其实,那么,我们不得不说,真正的悲剧是在中国,西方没有多少可以称得上悲剧的东西。但是有人说中国没有悲剧,那是以西方悲剧为标准来判断中国悲剧的结果。问题出现在哪儿?翻译。我们认定中西都有广义悲剧,但是可以把τραγωδíα翻译成“悲恐剧”,同时把中国的悲剧称作“悲苦剧”,不就各得其所,各显其义了?

普罗米修斯这样的舍身为人的神在西方实在是太少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大量的神显得自私、奸诈或者脾气倔强、怪诞、反复无常。宙斯有赫拉做妻子,但他还喜欢偷情,包养了许多二奶,很多的偏房。看见比较漂亮的姑娘,他就会不择手段地追求,不是变一只鸟,就是变一头牛之类的动物去接近她们,总之要把人家弄到手里才罢休。赫拉则是一个妒妇,老是坏宙斯的好事。一旦她发现了宙斯的隐私,不是把他的情人给弄死,就是采取什么办法使她它变成什么别的动物。神与神之间都这样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真让人感觉到这个大千世界没有希望了。西方世界神的邪恶实际上是西方世界人的邪恶的反映。不过后来,西方人从东方借了一个神去统治西方世界,这就是上帝,就是耶稣基督,是从东方文化中传过去的。耶稣基督所代表的正义的、善的东西要比原有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所代表的正义的、善的东西多一些。如果西方人能够借用佛陀这样的彻底的宽容、无私、慈悲、智慧的类似神一样的偶像去统治西方世界,其结果应该更好一些。这样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世界真正的希望在东方,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管是道家的,佛家的,还是儒家的教义,总是给你一种假定:人性是善的,或人性是可以变善的。这种假定极其重要。这是正面的劝善策略。劝善会促进善。而西方文化的主流往往假定人性是恶的,太多地宣传人性恶的方面,扬恶就会助长恶,让千千万万本来不太明白恶的年轻人反倒学会了作恶。这种情形尤其见于那些宣扬暴力的神话传说或大量小说、剧本、影视类文学作品。

除了普罗米修斯之外,古希腊还有没有别的比较好的半神半人呢?当然有的。例如克刻洛普斯(Kekrops)就是。克刻洛普斯是雅典的第一代国王。西方学者说他出生于埃及,并不是希腊人;他是一个移民,移民到雅典那个地方去的,时间是公元前1556年。古希腊人认为他是最开明的君王。他有许多文化改革。他倡导种橄榄树,禁止用活牲作祭品。他在位50年,懂埃及语、希腊语。他是婚姻创始人,是古希腊一夫一妻制创始人。据说父权中心的婚姻制始于此。比较之下,大家觉得他还是一个很理想的君王,但他是一个东方人,并不是西方人。他是古希腊史上唯一值得骄傲的君王。我们看他的图像,越看越有点像伏羲,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有一个尾巴,蛇尾巴。刚才我们提到伏羲和女娲交尾,那也是蛇(龙)的尾巴交织在一块儿。两个图拿来一比,很相似。克刻洛普斯有了这条尾巴,并不高兴,因为在古希腊,有这种尾巴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尽管在中国,蛇尾就是龙尾,典型的中国文化,代表来头大,代表君王。克刻洛普斯有尾巴,伏羲有尾巴,女娲也有尾巴,这是很有趣的。当然我这并非暗示克刻洛普斯一定是中国人。史书传说他是埃及人。不过,有了这样的巧合,倒也不妨研究一下,也许某些千古不解之谜可以从神话研究里获得答案。

3.中西文化精神的主流区别:文斗还是武斗?

我们有关中西神话的比较、评论就到这里了。现在可以回到中西文化精神的主流区别这个主题上来。我们可以从古希腊有关奥林匹克竞技会起源的神话及中西神话的比较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中西文化这种精神的主流区别是什么?文斗还是武斗?答案已经有了。奥林匹克这么一种运动会,竞技会,它的核心是什么?斗争、竞争。怎么斗?文斗还是武斗?动口还是动手?西方也有文斗,不单单是武斗。什么叫文斗呢?就是比文才,比写作技术。像古希腊的戏剧创作就有比赛,定期举行,一年或者是几年一次。大戏剧创作家们围绕着比赛项目拼命地创作,动不动就写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剧本,这是很值得赞扬的。可惜这种形式没有成为后来西方文化的主流,文斗竞赛少了,武斗成为主流。现在诺贝尔文学奖也算一种文斗。但是它毕竟没有成为一个像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会,所以西方社会实际上还是趋向于武斗为主。尤其在古代,经过罗马时代之后,奥林匹克竞技会强化了武斗的竞技性质。

回过来看中国的文斗和武斗。中国也有武斗,但不以武斗为主,也有武状元,武举人,连孔子时代的六艺也包括射箭这些技能的训练、比赛。中国古人有所谓雅歌投壶。例如传说岳飞就和他的属下常常做这种比赛式游戏。具体游戏规则是:拿箭投到壶里面,投进去了,得分。我投进去了就罚你喝酒;你投进去了,就罚我喝。他们不是拿箭直接把人射死,不像罗马斗兽场那样让人和野兽做拼死搏斗。雅歌投壶这种竞技,有诗意,有很文雅的色彩在里面。不过除此外,中国文化中还有更重要的文斗。其中最典型的是科举考试这种文斗。这也是激烈的竞争,规模不小于奥林匹克运动会,全国的读书人都可以参与进去的。因为古代中国的绝大多数书生都想有一天金榜题名,所以中国古代的这种竞争是文斗为主、武斗为辅。而西方的奥运会,则是以武斗为主、文斗为辅。这两种文化精神是迥然有别的。

再说一下西方的这种竞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增进人的技能完善意识,改进人的生存能力。技能又是什么?技能就是力量。

中国的这种竞争不是武力竞争,而是仁德和文采方面的竞争,是鼓励学而优则仕,让竞争者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行政管理人才。这种竞争主张仁德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你有知识,会写文章,你的成功概率就大。当然这样的考试必定有某种弊端,因为天下没有一种考试没有弊端。重要的是这种通过考试遴选官员的形式十分可贵。有的朝代把写诗也看做是考试的重要的项目,这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不过中国的科举考试形式和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并非只考做诗。总是考做诗当然也是弊端,但是从写诗的技能也可看出一个人的才华。因为人的聪明与否,有时候往往是表现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上。如果你善于使用语言文字,表明你的思维能力强;因为你的思维结构就是语言结构。你只有想得清楚,你才能说得清楚。如果你说得清楚呢,证明你就是想得清楚。你如果能够写得清楚,说明你也能够想得清楚。你想想这中间是不是有一个逻辑联系?如果一个当官的人,说都说不清楚,就可以肯定他没有能力想清楚。因此,古代人琢磨了种种考试手段,找到了一些很简单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写文章,看你的文理是不是非常通顺,看你的文字运用技能是不是上档次了,最起码你的文字应用功底要比较深才行。行政能力比较强的人,多半是能说会道、能写的人。毛泽东就算这样的人。他的文章确确实实写得很通顺、有层次、有道理,当然有的地方也不妥当。一般说来他想得很清楚,逻辑条理清晰。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只考写作这些东西,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考,比例可能有所变化。因此科举考试这种形式是非常先进的,到现在为止也是全世界所有的政体中遴选官员的最佳形式。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是最先进、最现代的。世界上哪个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通过考试的办法来选取自己的官员?没有,只有传统中国。所以我说从隋唐以来,至少是唐朝以来一千多年的社会,在行政管理方面实际上已经差不多是现代社会了,或者接近现代社会了,不应该笼统称为所谓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有封建的残余是不错的,例如汉朝有些个别时期还有封建的回潮,但很短暂,之后大部分的朝代不是封建社会了。作出这一判断的指标是什么?指标有许多种。我认为关键的指标是上述文斗形式,它侧重用非常公正的办法考察官员的德行和智力,考察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等等。所选官员能够达到规定的水准,也可以说达到了现代社会的理想目标。在这种科举考试制度下,有能力你就去考,有能力你就去当官,不需要拉帮结派,所以它确实是先进的。我不是说这种制度只在当时是先进的,其实如能够应用在当代社会,也还是最先进的,在这方面它确实是所谓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先锋。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社会在不同的层面上有许多先进的东西,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封建社会的产物,然后又以贬义来理解“封建”两个字。

4.中国近两千年来的主体社会是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

那么,你会问,中国近两千年的传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社会?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回答。中国社会经历了不同的朝代,有过不同的体制,有些体制在历史的前期、中期或后期都出现过,因此,不宜把数千年的整个社会历史阶段用一种社会性质来概括。如果硬要给秦朝以后直至民国的社会一个大范围的称呼,我认为它的主体可称之为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我这样称呼,是因为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占主要倾向的政治体制的基础主要是由知识分子精英和皇帝联合起来,共同分享权利,共同治理国家,也就是说,它的执政集团主要是由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组成。主要由公正考试出来的知识分子精英来管理社会,这在现代的西方社会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在西方社会,这曾是一种政治理想,是柏拉图提出来的理想。柏拉图提出要用哲学家来管理这个社会,他说的哲学家实际上是指大知识分子,大学问家,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家。但是他的理想一直没能在西方实现,到现在为止,西方社会的政治体制还是党派制,靠你拉一派,我拉一派,看谁的能耐大,互相之间拉帮结派竞争上去的。

如果说就奥林匹克运动会可以看出西方人热衷于比体力,比技能,那么中国人却更热衷于比脑力,比德行。中国的社会上千年来就已经采用了非常公正的脑力和德行考核方式来遴选自己的官员,用非常理性的办法,或者说完全用人,而不是用上帝的办法,来管理社会,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说确实是比较先进的。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这两大类竞技活动哪个优,哪个劣,经过比较就容易看出来了。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使西方人发狂,而中国推崇的科举考试也能使中国人发狂。过去的举人一旦考上状元了,衣锦还乡,全乡人放鞭炮,敲锣打鼓,夹道欢迎。连他走的路,都用红布来铺、来迎接。状元回来了,那个荣耀实在是难以言喻。你要是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为什么当今社会的官本位思想非常浓重。尽管现在的官不是像以前的官那样通过严格的考试当上的,但因为古代的官地位高,声望高,老百姓心服口服,所以中国社会积淀了官本位的传统意识。到现在一些人还不知不觉地沿用这种遗产,其实传统官本位和当代官本位思想是两种有明显区别的东西,我们要注意把握。

5.中西方神祇产生法则及中西对待强弱者的态度

再从另外一个方面比较一下。西方的神是怎么样产生出来的?英雄是怎么样产生出来的?互相残杀,甚至吃掉儿子,儿子推翻父亲,最后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换句话说,西方的神与英雄是在弱肉强食法则下产生的。中国的英雄、神,诸如刚才说的后羿、女娲这些神和英雄,则是在利他主义精神驱动下产生的。这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

再有,西方的竞争过程奉行Winner takes all,所以西方社会是胜者通吃法则占上风。胜者通吃的意思是,只要你打赢了,你当了冠军了,一切荣耀全都归你了,什么亚军,三名,四名,大家都不怎么理他了。其实,我们知道,第三名、第四名往往跟冠军相差很小很小,零点几,甚至没什么差距,但观众也不理他们,只偏向胜者。胜者为王这么一种法则,成为西方文化的至高原则。而中国文化呢,它的抑强扶弱的均等精神占上风,这个是不同于西方的,从神话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

西方神话是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及与之相适应的整个文化链中的产物,按照西方人的观点,在西方文化中可以看做是非常伟大的文化遗产。我这里对它的负面的东西说得较多一点,这是通过比较的结果。其实,它也有其自身价值的因素。例如有一些学者往往从文学审美方面赞扬其艺术性、其题材的丰富多彩性。我还可以补充说,它有相对于中国神话的更强的客观性和有助于学术研究的史料性等等。不赘。

6.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经济发展因素及其悖论

我们还可以从经济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例如从市场经济模式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市场经济模式极力推进奥林匹克竞技会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在全世界这么红火,背后实际上有强大的经济因素作动力,有商业利益在驱动。哪一个国家举办奥运会,这个运动马上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大的驱动力,把这个国家的经济催发起来,当然也可能有时候激励出的只是泡沫经济,但它肯定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驱动力,如果能够处理得当,也有很好的经济效果。当代中国在这方面研究得还不够,但是中国许多人现在乐于追求这种经济效应,也想学西方人那样利用市场经济的模式来激励,或者说利用奥林匹克竞技会的精神来推动自己的经济建设,这样对不对?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对的;但从文化建设方面来说,有可能是错的或不妥当的。怎么来处理这个巨大的矛盾?我们在这儿遇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追溯到奥林匹克竞技会的核心精神就是竞争精神,弱肉强食精神,是非常残忍、残酷的东西,是一种不断地鼓励人性当中让别人死,只要自己活的精神。可是我们同时知道,一旦我们好好利用这种运动会,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家,至少是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内,是有好处的,可我们同时又不想要它的坏处,于是关键问题便成了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这也是本讲座的现实针对意义。

7.真正美好正确的体育运动目的及理念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提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代意义。现代人笼统认定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体育运动,是和平、友谊的象征,与从前打打杀杀争夺王位好像不一样了,至少它打的旗号为了提倡体育锻炼。好,很好,提倡体育锻炼,并进行体育竞赛,表面上看来没有问题。那么让我再问一个问题: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何谓健康的体育运动的理念呢?答案本来应该非常明白:强身健体,通过运动会,相互交流增进身心健康的经验和技能。可是运动会是在实实在在提倡这个目的和理念吗?没有,它实实在在鼓励的东西首先是竞争精神,是纯粹的博取金牌、银牌的总数!是为了虚荣,个人的虚荣和民族的虚荣!其次,它鼓励的是让相关方面博取商业利益!诸位想必都观看过体育运动比赛,我想问问诸位为什么这么陶醉于观看运动会?是因为看了它,就进行了体育锻炼了,就身心健康了?非也。实际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因为观看奥运会而发生心理、生理障碍的观众比比皆是。说穿了,人们观看奥林匹克运动会,潜意识里只是去满足自己的争斗心、好胜心、虚荣心而已。很明显,健康的体育运动理念和目的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说健康的体育运动目的和理念是强身健体,即通过运动会相互交流增进身心健康的经验和技能,那么当代世界的绝大多数体育运动会往往恰好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这些号称促进健康的体育运动会实际上是在不健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种体育运动如果是真正健康有益的,那么按照强身健体、相互交流强身健体经验的目标,运动的比赛项目就不会把重点放在猎取奖牌数目和博取商业利益上,而应该把比赛项目的重点放在比赛强身健体的效果上,放在强身健体的手段是否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上。判断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完善到什么程度,要看通过其体育运动方式,人民强身强到什么程度了,健体健到什么程度了,身心整体改善到什么程度了。比赛,应该主要比赛这些方面,即体育运动的实际效果。效果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你声称你的体育运动开展得好,何以见得?不是看你如何比比画画做各种基本动作,不是看你把自己的身体练得变形(甚至用药物摧残)从而获得所谓奖牌的数目,而是看你如何把一个不怎么好的身体或普通的身体锻炼成了健康的身体或非常健壮的身体。比,应该比赛体育运动的结果;从生理上、心理上比赛由体育锻炼而产生的强身健体的实际效果。只有这样比赛,体育比赛才叫名副其实的体育比赛。只有这样的体育运动会才叫健康的体育运动会,才符合健康的体育运动理念,否则,体育运动比赛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赌博行为,一种现代伪装版的残忍的罗马斗兽场上的拼命搏斗!健康的体育运动比赛应该比赛体育锻炼带来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优势,而非某种纯粹的体育技能的片面发展——当代西方的奥林匹克精神实际上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从许多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状况来看,他们不是在锻炼身体,而是在残害身体;不是在升华心灵,而是在使心灵变得邪恶,变得不要命地满足好勇斗狠的称霸欲和虚荣贪婪的名利欲。说到效果,有人会让我们看某些健美运动员的不合比例地隆起的丑陋肌肉,说这就是体育运动的效果。我的回答是,人类居然琢磨出了这样扭曲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让自己的肢体协调美好地发展的歪门邪道,实在是一种悲剧!许许多多的体育运动员通过折磨自己的身体确实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体能,但那就是强健的身体吗?如果是真正强健的,就必然应该是长寿的。但是结果并不一定如此。根据调查,大多数的运动量太大的运动员,其寿命相对说来反倒是比较短的。光肌肉丰厚并不见得就是好事,重要的是要全体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适当的体育方式获得整体身心的和谐发展,这才是体育运动的真正的目的,这才是对人类真正有益的美好的体育运动理念!而不是为比赛而比赛。人们常常太执着于手段本身而忘记了利用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体育运动爱好者们、鼓吹者们常常忘记了体育比赛本身不是目的、体育要达到整体身心和谐发展才是目的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民都沉溺在这种以争强好胜、猎取虚名为目的的体育运动方式上,提倡体育锻炼要兼顾身心两个方面、提倡体育锻炼要达到使人健康、长寿、心态祥和这种目的的人古往今来是很多的,最典型的是传统中国体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们,他们是中国的道家、儒家和佛家。因此,真正的体育锻炼理念要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就必须要回到中国传统的体育锻炼的方式上去。

8.回归正确的体育锻炼理念:中国传统的动静兼练和身心兼练

那么,中国传统的体育锻炼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呢?一句话:动静兼练,身心兼练。就拿中国的传统气功锻炼来看,动有动功,静有静功。不是只静不动,或只动不静。整个心神、意识和身体的协调要全面注意。而现当代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主要是动的东西,没有静的东西。在它这一体育运动理念后面的理论支撑点是: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真理,但只是片面的真理。片面,即指它不全面,只强调动的方面,忘记了静的方面。在一定的场合,生命确实在于运动。运动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健身。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运动过头了就坏事了。运动过度了,能量消耗过度,就等于是在戕害生命,在自杀。许多运动员的平均寿命都低于普通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样的运动后果等于是颠覆了体育运动的初始目标:强身健体。如果真正静动两方面都进行,就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身心均会受益。传统中国的体育运动是动静兼练的。即使是学武功的,按理说,应该只练动功了,其实不然。中国传统武功是两样都要练的,非常强调练内功。所谓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在高层次上,实际上是内练为主,外练为辅,动的成分反倒少了。这和西方主流的锻炼方式是反向的。

如果是从静这一方面来练的话,练到什么程度最好?如果你能够练到使你自己的细胞都不再分裂了,都静得快停止运动了(当然也不能绝对停止运动),实际上你的生命就延长了。西方有的有钱人得了不治之症,就高价让人把自己冰冻起来,希望将来科技发展到能够治疗自己的病时,再将自己解冻加以治疗。冰冻起来为了什么,就是让他的身体机能、细胞不再运动了,身体里的微小的细胞都停止下来了,也就等于其生命延续了。如果你能想办法,让你的细胞活动量尽量地减少,让你身体尽量地少消耗能量,不说达到长生不老,至少可以活得久一点。人的生命能量是有限的,不能过多地消耗能量。所以说中国体育运动对静的形式的重视是很有价值的。老子也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在一定的时候统帅动。因此,人类,至少中国人,应该把这种动静并重的体育思想重新捡回来,不能只是提倡动的一方面,这样才是一种比较正确的运动理念。体育不能只走形式,要比体育的直接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来解决动静两种体育形式的特殊效果,这也是一种体育比赛。例如可以观察一组完全按照西方的动的方式锻炼的运动员和另一组完全按照东方的动静兼练方式锻炼的运动员,监测、比较他们在不同时间段的身心状况,看哪个组效果更好。体育运动不只是练体能,它要同时练气质,练精神状态,要注重整个身心是否处于最佳状态。要使锻炼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总是和谐的。心理方面要特别强调通过静功去练、去规范它。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不赘言了。总之,我认为,在体育方面,应该发扬传统中国动静兼练的理路,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修心健身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国体育界都应该反思反思,以促成21世纪的体育锻炼与体育竞赛模式有一个划时代的革新,而这个革新很可能是从回归传统中国的动静兼练、身心兼练的体育模式开始。

八、中国国民对即将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应持什么态度

我们回到对即将在我国举行的2008年奥林匹克竞技会应持什么态度这个问题上来。回答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应该尊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大胆地和外国朋友交流。可以出于礼貌依从入乡随俗的原则,在特定的条件下,遵守相关的固有游戏规则。但是中国人自己应该有正确的体育比赛观念。所谓正确的体育比赛观念,正确的体育锻炼目的,一定要落实到促成人类生理和心理和谐健康这个理念上来。这方面是可以订出相应指标来的。同时,我们要设定相应的二元伦理标准。什么叫二元的伦理标准,即内外有别的伦理标准。中国人有自己的伦理标准,但同时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能够变通地屈从他们的标准。来者是客,我们屈从其标准,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标准,而只是意味着我们姑且迁就客人的标准。我们骨子里有更好的标准,心里明白不能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标准。我们暂时迁就客人的标准的同时,尤其要防止弄假成真。去外乡应该随外乡习俗,但是回故乡还得记住故土旧俗。自己原来最宝贵的东西要继续下来,切忌久假而不归——刘皇叔和孙权的妹妹结婚,本来是出于政权上的利益因素,通过联姻,产生吴蜀联盟抗魏的统一战线,这是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刘备本来也是明白这层道理的。可是他和孙权妹妹结婚之后,就耽于儿女之情,开始昏头昏脑地恋爱起来,弄假成真了,不想回老家去了,他忘了自己的宏图大业。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在五四前后打交道也是这样,借鉴西方本应该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原则下进行,可后来喧宾夺主,成了西学为主,西学为用,乃至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这就是典型的弄假成真,久假而不归现象。和奥林匹克运动会打交道也是这样的,一定要按照客方的游戏规则来玩,但是要心中有数,牢牢守定自己的正确的运动理念的底线,不要久假而不归,弄假成真了;不要为了巴结和讨好客人就拿自己的本来更美好的价值观作为牺牲,而完全认同了他人的较差的价值观。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要借鉴利用西方的文化,但是更应该利用自己的更优秀的文化;我们应该通晓西方的文化,我们更应该侧重如何建设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我的观点,也是我觉得应该特别警醒的一个重要教训。中国人应该当仁不让地以世界精神主人翁心态来看世界的变化,使动静能够各得其宜。

西方奥林匹克的精神在西方万岁,东方科举竞争这种文斗精神在中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长时间热烈鼓掌

(2004年11月23日)
(原载《北大讲座》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