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师若水:朱善利教授纪念文集
- 陈玉宇等
- 3952字
- 2021-04-01 15:22:04
为学、为师、为人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一完人
程志强[1]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朱善利老师过世已将近一年,但我现在仍常常回忆起和朱老师在一起工作、学习、交流的日子,朱老师宽厚的背影、温暖的笑容,似乎一刻都不曾离开过我。朱老师的博学、高德、仁爱,展现了我国当代经济学大家、教育大家的风范。他的风范余香悠远。
我初识朱善利老师是2007年的冬天,在北京友谊宾馆的一个会议厅里。是年,我刚刚从董辅 老师处转到厉以宁老师名下读博士,而朱老师也是厉老师的学生,了解到我的情况,就专门跑过来和我聊天。初见朱老师便觉如沐春风,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拘谨,因为他是一位慈祥的虚怀若谷的长者,他反反复复地告诫我“做博士一定要踏下心来去钻研,要立志把学习、把研究做得更好”,他还和我讲“做学问和做人一样,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随着我与朱老师共处时间的增长,对他的了解逐渐加深,我更是深感于他醇厚和易的为人和对教育、对学术的奉献与追求。
为学:沉潜笃实、坚毅执着
朱善利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位有着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而朱老师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离不开他沉潜笃实、坚毅执着的为学态度。
我曾多次和朱老师一起,陪同厉以宁老师外出调研。厉老师和朱老师学贯古今中外,在别人眼中已经是殿堂级的学者,却依然坚持辛苦的田野调查,深入一线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朱老师夏顶烈日炎炎,冬冒风霜冰雪,一步一步地丈量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亲身探索了许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和朱老师一起下到西北的农村地区调研扶贫,一路上我们跋山涉水,终于到达偏僻的山沟里。村庄没有自来水,简陋的硬板床和聒噪的蚊虫更让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而朱老师却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安之若素,并且每日工作到深夜。有一天,我不禁问朱老师:“师兄,到这里您难道不觉得苦吗?”朱老师看了看我,没有说话。等到当天中午访问完农户,朱老师让其他两位调研的博士先回去,自己带着我向村庄的北边走,爬上临近一座荒山眺望。朱老师在山顶上指着远方一所破旧的中学,说:“志强,我当过中学教师,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以后中国农村像这样条件的中学能够少一点,我们吃这么多苦出来研究经济学,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让这些孩子多享福啊!”朱老师的这番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它激励着我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为中国的农村、为中国的下一代而努力研究和实践。
朱老师不仅有沉潜笃实、坚毅执着的治学态度和悲天悯人的治学情怀,他对经济改革的前沿和热点更是了如指掌。每每与朱老师探讨中国当下面临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国企改革等问题时,都能从朱老师独到的见解中受益良多。忆往感怀,朱老师治学严谨,不慕名利,十几年如一日地专注于经济学研究。他不仅贯通中外,而且具有敏锐的思想和独创精神,其在价格与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领域均有突出建树。近年来,朱老师更是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研究上来。这使得朱老师除了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在社会公益和国家战略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其在城乡一体化、林权改革、林下经济及低碳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对后续的制定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朱老师的一生可以说正体现了我们中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最高标准。
为师:兴学育才、鞠躬尽瘁
朱善利老师知识渊博,课堂上风趣幽默,对学生和蔼亲切,因而身受同学们爱戴。朱老师生前常说,最喜欢别人称呼他“老师”,而他也不负师者的称谓,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将毕生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读博士期间,我曾多次听过朱老师的课,跟着朱老师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起,构建完善系统的学术框架。读博士后,论文答辩,朱老师是我答辩委员会的主席。机缘巧合,我有一些机会近身感受朱老师的风范。
在我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朱老师总是耐心为我解决,他学识渊博、循循善诱,在学业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正是因为朱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我才有信心去攀登一座座学术高峰。他常鼓励我说:“你才思敏捷,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对你的要求未免完美”。他在教育学生时,也总是平易谦和。同学们说,上朱老师的课犹如欣赏一曲优美的乐章,在陶醉于他所讲知识的同时也领会了所学。朱老师深入浅出,总是采取很自然、巧妙的方式讲解错综复杂的形势问题。朱老师所讲浩如宸宇,在此只能摘一星与大家分享。朱老师是我国研究林权改革和林下经济模式的权威,他曾指导我研究林下经济模式的诀窍,这一复杂的问题,朱老师用一个巧妙的比喻就讲透彻了。他说,林下经济有点像水塘里面养鱼,一个水塘里,不同的水层是养不同的鱼的,鳙鱼(胖头鱼)、鲢鱼在水的中上层,而青鱼、草鱼在水的下层,鲤鱼、鲫鱼在水的底层。这种不同层次的利用,才能让一个水塘养出最多的鱼,并且建立起一个多样化的稳定生态。同样,一个林地看起来是一个平面,其实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只种树,等于只利用了林地的上层,而林地的中层可以种植灌木,底层可以养殖菌类、禽畜等,这等于将林地树冠层下面的空间都利用了,这就是林下经济。朱老师生动精妙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也成为我后来讲解林下经济经常引用的“金句”。
朱老师对待学生宽和有度,但对自己的要求却非常严格。他从不愿耽误学生一节课,错过一次辅导,即使在手术前,朱老师的身体已难以支撑,也坚持上完最后一堂课,甚至因此推迟了手术时间。朱老师就是这样用渗透进生活每一处的道德操守默默诠释着一位伟大的老师的价值和意义。在他病重之后,一些同学自发凑了一些钱,想帮助他进行治疗。而朱老师则坚决表示,学生的心意领了,但是这些钱他不用,把这些钱捐给公益组织,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朱老师对同学的关怀和照顾,让大家由衷敬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对朱老师高风亮节的生动写照。
作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朱老师的一生都和光华的发展密不可分,他年富力强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光华,甚至在临近生命终点的时候,还给同学们上课。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科的设计和安排,都有朱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朱老师的辛苦付出,终换得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现在遍布五湖四海,横跨政治、金融、科研等多个领域。而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为学院工作的呕心沥血,堪称光华教师的楷模。
为人:醇厚淡泊、磊落奉献
朱老师不但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时时体现出大家风范。他待人和善、为人大方、乐于助人,尤其是对于优秀人才的奖掖提携,总是不遗余力,学院的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因为朱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有了更好的发展。朱老师很喜欢和周围的学生、同事交流,经常和我们一起出去聊天小聚。我在和朱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总是能感觉到很多温暖、很多正能量。朱老师作为我们的大师兄,一直像兄长一样关心爱护我们。有时候,我们做得不好了,受到了厉老师的批评,朱老师总会耐心开解我们:“老师批评都是为了我们好,是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爱护,我们要把下一步的工作做得更好。”他都是安抚鼓励大家积极地检省自身,从而解决问题,把下一步的工作做好。
朱老师常说在做事中做人,做事做人本为一体。我在跟随朱老师做事的过程中,更加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境界。在2011年的时候,朱老师就任光华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我是博士后联合会的主席。光华博士后联合会的建立,是我在朱老师的亲自设计、安排下,并在不断的讨论中组建的,最终博士后联合会成为一个富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在朱老师的领导下,我们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论坛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冗杂繁重,朱老师手头的工作何止千条万条,可他却不辞辛劳,身先士卒,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有一次,我看到朱老师挑灯夜读,满身疲惫却又意态从容、聚精会神一刻也不停歇地处理手头的工作,我忍不住问他:“朱老师,您难道感觉不到累吗?您没有觉得有时候要放一放担子,稍微休息一下吗?”朱老师转过头来,用疲惫而又欣慰的眼神看着我,说:“志强啊,一个人如果一辈子只是为自己干,也就是那几件事,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可以经常休息。但如果一个人想要为学校、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点事情,那时间就太不够用了,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分钟呢!”朱老师就是这样,燃烧自己,点亮他人,为光华、为中国经济的未来,默默地、无私地不断奉献。
朱老师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在乎一己得失。他克己奉公,为人正直,不以权位尊卑待人,不以富贵功利接物,“上交不谄,下交不骄”。朱老师曾经告诉我:“一个人一定要有必须坚守的底线。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可以变通,也需要变通。但最后的底线是不能丢的。底线突破了,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底线,朱老师才能一生坦荡,体现了“一代宗师”的古道风骨。
作为厉以宁老师的第一位博士,朱老师是我们师门的大师兄,长兄若父,朱老师的一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经济学,奉献给了师门。即使是人生的最后时刻,朱老师仍然一心牵挂着厉老师、牵挂着我们。我深深地记得,朱老师住院期间我们去看望他,他特别把我叫到病床前,颤抖地握住我的双手,凝视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对我说道:“志强,你一定要照顾好厉老师,照顾好师门。”他对师门的深沉的爱和牵挂,既是温暖我们心灵的雨露阳光,更是激励我们勇担责任、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谦谦君子,无私奉献,这就是我们的朱老师,他“为学、为师、为人”的精神风范,真正体现了一位大师的高尚追求,永远值得后辈学习秉承、弘扬光大!朱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经得起时间,经得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检验。为学、为师、为人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一完人,朱老师的高尚品德和学术结晶必将流芳百世,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学习!
2016年8月2日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光华博士后联合会主席,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