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與國學

項 陽

項 陽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提要】 國學中的樂有其獨特地位。本文全面探討樂的屬性、樂與國學的關係以及當下社會中之樂與六藝之樂的異同。對處於禮與俗之間的琴樂、宗教用樂的意義、樂之情與樂之美以及國學中樂之中國話語問題,皆提出一得之見,指出中國傳統樂文化整體已然失去昔日風采,禮樂文化大傳統在當下是以民間禮俗形態存在。本文認爲延續數千年的禮樂觀念不應在當下主流社會或稱國家意義上消解,而應與時俱進,重新焕發生機。

國學,在當下有多種解讀,馬一浮先生釋爲“六藝之學”:“今揩定國學者,即是六藝之學,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術,廣大精微,無所不備。”(《泰和會語》)馬先生用六藝代表傳統文化中多種爲學的類型,這六藝代表了引文中國古人對文化有機構成的整體把握,其後諸學應是在此基礎上的拓展並獨立以成。無論將六藝釋之爲“禮、樂、射、御、書、數”,還是《詩》《書》《禮》《樂》《易》《春秋》,所謂六藝與六經,樂都顯現其獨特地位,成爲國學中不可或闕者。

國學不僅爲經學、禮學和理學,而是涵蓋六藝之所有,值得把握。學界對樂的把握認知顯現差異性,以上兩種前者顯然涉及技藝,後者有類型又有專書意義。需辨析樂作爲技與藝的關係。掌握技藝者有“賤工”之表述,所謂“德成而上,藝成而下”。對六藝之學更傾前者,畢竟藝與技密切關聯,或稱藝從技生,没有技也無所謂藝。從禮的視角把握也是如此,當理念形成,以儀式性表達,其中必有規範性,把握規範便是技之所在,純熟生巧是爲藝。所謂樂、射、書、數等等,無不體現技與藝的關係。對後一種學界亦以“六經”認知,若將六經與六藝等同,亦有一定道理,畢竟把握六經也需技藝,但從技與藝的視角把握,前者可能更符合藝的内涵。當然不能將六經之藝排除於外。若將國學定位爲六藝之學,爲樂之學在兩種類分中是特指還是泛指?樂有怎樣的屬性?樂與國學有怎樣的關係?當下社會中的樂與六藝定位的樂有怎樣的異同?定位六藝,樂之屬性最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