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型号总指挥的科学观与方法论
- 李明华
- 9字
- 2021-04-01 15:50:34
第一章
航天型号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航天型号研制程序
在中国航天型号科研生产过程中,航天人不断总结我国航天事业自身实践,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逐步开发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型号研制程序。
航天型号研制程序是型号研制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型号研制生产和管理工作应遵循的依据,它规定了航天型号研制每个阶段的任务划分及其相互关系。航天型号的研制阶段划分和主要工作有其共性,不同型号也有各自的特点。一般来说,航天型号研制程序可分为五个阶段,包括:论证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样阶段、试样阶段、批产/定型阶段。[1]
在论证阶段,通过论证和必要的试验,确定型号初步的技术性能指标、总体技术方案,以及初步的研制经费、研制周期和保障条件等。论证阶段是型号研制的开发性阶段,开展论证的目的是对型号研制进行综合性分析,为国家批准型号项目立项提供必要而科学的依据。
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已确定的指标要求,统一设计思想,通过对多种方案和技术途径的论证与比较,筛选总体、分系统及单机设计方案,并对各分系统进行模样设计、原理性试验以及理论计算,经模样试验确定出最佳方案;识别出关键技术,对技术难点进行攻关;对型号研制工作做出全面规划部署,其中包括确定大型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方案、验收方案以及经费分配等。
在初样阶段,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初样总体、分系统及单机初步方案;完成初样工程化设计,把理论上设想的方案变为实际的样机,对方案进行验证和补充,为试样提供准确的设计依据;完成初样阶段单机、分系统及总体的地面试验,考核方案的正确性。初样试验包括风洞、振动、晃动试验以及各分系统初样的匹配试验等,根据初样试验提供的参数实际数值,进行协调,修改原设计数据,形成一套完整的、确切的数据,作为试样设计的依据。
在试样阶段,修改初样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完成样机详细设计;完成试样单机、分系统和全系统的综合匹配试验、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为航天型号的设计定型奠定基础。
在定型阶段,需要完成定型鉴定试验。通常在试样末期,利用试样产品完成。近年来,军方要求现行的定型阶段由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改为状态鉴定和列装定型(状态鉴定和列装定型可合称鉴定定型)。
一般情况下,运载火箭与战略导弹型号按此程序研制。运载火箭研制虽没有严格的定型要求,但要求在型号飞行试验成功之后,型号产品必须具备重复生产的全部条件,满足设计鉴定的要求。战术型号和其他常规型号研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将初样和试样阶段合并,作为工程研制阶段,以简化研制程序,但在地面考核试验通过后,应增加状态确认点。一些新型号也会根据任务要求和型号特点,确定自己的研制程序,但上述几方面的工作内容均涵盖在其中。
航天型号研制程序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定义、任务与完成的标准,转阶段也必须有严格的评估与评审,这些对于型号研制来说意义重大。研制程序是航天型号研制活动的前进航标、联系纽带和质量标尺,也是型号研制项目制订研制计划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型号管理中贯彻执行型号研制程序,才能使型号研制活动协调、有效、高质量地开展。
二、航天型号研制管理
许多著名的管理学家给管理下过定义。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对管理的定义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在他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用最好的方法去工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将管理定义为“管理即制定决策”,将管理者的工作归结为面对现实与未来、环境与员工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支持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法国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这五项要素组成。这一概念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将管理理解为一种活动,并由多种要素构成,但没有给定是何种活动,并且这里的活动失去了统一的实质。基于上述认识,在中国航天型号管理领域,管理一词普遍定义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2]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是有效整合资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
航天型号具有系统复杂、技术密集、风险性大、研制周期长等特点,其研制涉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以及多个合作单位乃至成千上万的人员协同工作。航天型号研制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才能对型号研制团队及其相关单位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研制团队的创造性,实现航天型号的成功研制。由我国著名科学家、系统工程的倡导者钱学森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了如何研制一个复杂的航天工程系统的问题,即“怎样把比较笼统的初始研制要求逐步变为成千上万研制任务参加者的具体工作,以及怎样把这些工作最终综合成为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研制周期短、能协调运转的实际系统”。今天,系统工程方法已经成为中国航天型号管理的精髓,用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型号研制管理,是航天型号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管理的主线,是导弹、火箭、卫星等型号研制成功并形成系列的基础,也是建立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培育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的基础。
航天型号研制应用系统工程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概念、综合、分析、设计、试制、试验和评价的反复迭代过程,将型号技术性能指标转换为系统性能参数和技术参数要求;第二,综合系统的有关技术参数,保证物理性能和程序接口之间的兼容性,将可靠性、安全性、人/机因素综合到整个工程之中,确认系统设计最佳;第三,通过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的不断深化,实现正确决策和指挥,实施有效的科学组织和管理,使技术性能、质量、进度和经济达到总目标。
航天型号管理即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是组织管理航天型号规划、计划、预研、研制、试验、生产以及人才、物资、保障条件、经费等的科学体系与方法,它面向型号系统从方案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研制到设计定型和生产装配的全过程,在技术、计划、组织、进度、质量等方面,对人、财、物、技术、信息与知识等多个基本要素实施管理。
适用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方法是实施型号管理的保障,而中国航天型号研制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俗称“两条指挥线”,即包含总指挥系统和总设计师系统的型号管理体制。其中,总指挥是型号研制的第一责任人,总设计师是型号的技术负责人,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工作。一个型号的“两条指挥线”职责明确、协同工作、发挥作用,是完成型号研制任务的组织保证。为保障型号研制的具体实施,还会成立型号办公室,作为型号“两总”的办事机构,直接负责型号研制全过程的计划、技术状态、风险、质量、成本、物资等管理工作。
在“两条指挥线”的组织机构下,型号研制工作呈现以下典型特点。首先,由型号“两总”领导,航天型号的总体设计部作为型号研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管理者,在整个型号研制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性作用,使得总体与分系统、单机之间能够有效地协调与配合,体现出强大的航天系统研制能力。其次,多年来,航天型号研制形成了以型号总体研究院为基础,按型号配套的各专业院、所、厂,地方所、厂构成的型号科研生产配套的组织体系。型号“两总”依据型号任务的总体进度安排,做好总体、分系统、单机的接口协调,充分发挥以型号总体研究院为基础的型号科研生产组织体系的作用。第三,各个国家的航天项目的研制都遵循预定的程序,中国的航天型号研制也不例外。我国航天型号的研制一般分为论证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样阶段、试样阶段、批产/定型阶段五个阶段,是一个逐步递进的研制过程,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定义、任务、完成标准与评审要求,转阶段也必须有严格的评估与评审。只有严格遵循研制程序,在方案阶段,注重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在研制阶段严格技术状态控制与试验的充分性等,才能避免出现重大反复,保证型号研制各项工作的高效率与高成功率。
[1] 李福昌.运载火箭工程[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248-251.
[2] 花禄森.系统工程与航天系统工程管理[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