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帝国三部曲:战时的第三帝国(上下册)(理想国译丛040)
- (英)理查德·J.埃文斯
- 3585字
- 2021-04-01 16:08:06
序言
本书讲述的是第三帝国的历史,第三帝国是希特勒以及追随他的国家社会主义者在德国创建的政权,从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持续到1945年5月8日欧洲战场的结束。正如本书的内容所示,它可以被看作是战争期间的德国史。它同时也是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三部曲从《第三帝国的到来》讲起,包括纳粹主义的起源、纳粹思想的发展以及1933年纳粹攫取政权。三部曲的第二部《当权的第三帝国》,涉及从1933—1939年的和平年代,在这期间希特勒和纳粹党增强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并准备挑起战争。写作三部曲的基本方法在《第三帝国的到来》一书的序言中已经说明,这里无须赘述。简而言之,这套书的目标是全面分析纳粹德国。
写作战时第三帝国的历史需要提出两个特别的问题。第一个是相对次要一点的问题。1939年之后,希特勒和纳粹党越来越不愿将他们的政权称为“第三帝国”,反而倾向于将其称为“大德意志帝国”,以此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1939—1940年间的大规模边境扩张上。然而,为了统一和连贯,像其他历史学家一样,我仍选择称之为“第三帝国”,毕竟,纳粹党是私下里选择不用这一术语,而不是公开拒绝使用。第二个问题相对严肃。本书的焦点是德国和德国人,而非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也不是发生在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如此,当然还是有必要讲述战争的进程,了解德国人对他们所占领的欧洲地区所进行的管理。尽管本书部头庞大,但仍无法以同等的篇幅去书写每个阶段以及战争的各个方面。因此,我选择关注重要的转折点战役,包括征服波兰和法国、战争第一年的不列颠战役、1941—1942年冬天的莫斯科战役、1942—1943年冬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1943年开始的对德国城市的持续性战略轰炸。我尝试通过士兵和平民双方的日记和信件,来传达德国人在参与这些大规模冲突时的想法。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清晰明了选择这些特定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的原因。
在战争年月里,德国历史的一个核心在于大规模屠杀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纳粹党人将其称为“欧洲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本书对这种屠杀政策的发展和实施进行了完整叙述,同时也将其放置在纳粹种族政策更广泛的背景中讲述,此种族政策针对斯拉夫人,以及少数族群比如吉卜赛人、同性恋者、轻微犯罪者和“反社会者”。我尝试将受纳粹种族政策影响的一些人(既包括那些幸存者,也包括那些未能幸存的人)的证词与实施此政策的一些人(包括主要的死亡集中营指挥官)的证词结合起来。从西欧国家驱逐、屠杀犹太人的内容包含在讨论纳粹帝国的章节中,而德国国内普通老百姓的反应,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知道大屠杀的内容则包含在之后写大后方的章节中。从第一章讲述波兰犹太隔离区(ghetto)的建成一直到最后一章谈到的1945年“死亡行军”,几乎在本书的每一部分都会讨论到大规模谋杀犹太人的内容,这反映了此一事实在战时第三帝国历史的诸多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读者读到哪一章,即便是在讲音乐和文学历史的第六章,也有此项内容,这是不可忽略的历史。然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本书是关于纳粹德国全方位历史的讲述,尽管犹太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本书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但它自身并非是消灭犹太人的历史,也不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本书从《当权的第三帝国》结束的地方(德国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开始。第一章探讨德国人对波兰的占领,尤其是他们对波兰人以及波兰犹太人的虐待、压榨和谋杀,他们的恶行自入侵起一直持续到1941年6月入侵苏联前夜。对纳粹党来说,甚至对许多德国人而言,波兰人和“东方犹太人”是次等人,而且这种态度对德国本国的精神病患者以及残疾人同样适用,不过两者有显著的不同。在由柏林的希特勒总理府发起的安乐死行动中,对这些精神病患者和残疾人的大规模谋杀形成了本章最后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讲述战争的进程,从1940年征服西欧直到1941年的俄罗斯战役。这一战役构成了第三章所叙述事件的主要背景,这一章讲述纳粹党所谓的“欧洲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的启动和实施。第四章转向战争经济,并考察第三帝国如何统治它所占领的欧洲国家,征募数以百万的强制性劳动力充实军工厂,加紧逮捕、驱逐和谋杀居住在纳粹帝国疆域内的犹太人。随着德国人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重大失败(将在本章的总结部分叙述),第三帝国开始崩溃。接下来一年,在战争的许多主要领域,形势都开始发生逆转,包括德国的一些乡镇和城市因同盟国的战略轰炸而遭到毁坏,隆美尔的军队在北非的失败,以及第三帝国在欧洲的主要盟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的崩溃。这些事件是第五章讲述的重点。第五章继续探究它们如何影响德国的武装力量,以及它们对德国本国在战争中的影响。第六章主要讲述“大后方”,探讨宗教、社会、文化和科技生活如何与战争相互影响。这一章的总结部分讲述抵抗纳粹主义运动的出现,尤其是在第三帝国内部的抵抗纳粹主义运动。第七章以讲述“奇迹武器”开始,希特勒承诺“奇迹武器”的出现将扭转德国军事上的不利,接着继续描绘第三帝国最终如何失败,简要探究之后发生的事情。每一章都融入了主题内容,并都对军事行动有连续的叙述:第一章讲述1939年的军事行动,第二章讲述1940年和1941年的军事行动,第三章探讨1941年发生的后续军事事件,第四章讲述1942年的军事事件,第五章叙述1943年陆上、空中和海上的战争,第六章叙述1944年陆上、空中和海上的战争,最后一章讲述从1945年1月至5月这最后几个月的战争。
在写作方法上,本书采用单线叙事的手法,如果说复杂的话,是将叙述同描写和议论穿插在一起,适于从头到尾进行阅读。我希望随着叙述的推进,读者将会明白这种写作方法,在这种写作方法下,故事的不同部分如何相互影响。章节的标题更多的是为了引起读者对内容的反思,而非具体描述每章所包含的内容;有时,这些标题有意地进行模糊化或讽刺化处理。建议希望将本书仅作为参考文献的读者可以关注索引,在索引部分,本书的重要主题、人名以及事件都进行了详细列举。参考文献列出了本书在注释中引用的著作,它并非本书所涉及话题的众多文献的综合指南。
本书的许多内容涉及中东欧的许多国家,那里的乡镇和城市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字和拼写方法。比如,波兰城市利沃夫在俄语中拼作L'vov,在乌克兰语中拼作L'viv,而德国人则干脆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名字,也就是Lemberg;类似的拼法不同还有立陶宛语的Kaunas和波兰语的Kovno之间,德语的Theresienstadt和捷克语的Terez'n之间,或者德语的Reval和爱沙尼亚语的Tallinn之间。纳粹当局也将罗兹改名为Litzmannstadt,企图将它与波兰有关的所有要素完全抹掉,还用德国名字命名许多其他地址,比如用Kulmhof取代Chelmno,或者用Auschiwitz取代Oswiecim。在这种情形下,对地名的使用不可能做到一致。我选择使用我在书中所写年代通用的地名,或者在某些场合下使用对英国或美国读者而言最熟悉的名字,同时提醒他们还有其他名字的存在。我也简化了地名和专有名词的重音和变音符号的使用,比如,不使用波兰字母Ł,方便去除我认为将会对英语读者产生的干扰。
在准备本书的过程中,我有幸使用了剑桥大学图书馆超凡馆藏,同时也包括维也纳图书馆以及伦敦德国历史研究所馆藏文献,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墨尔本大学在2007年慷慨地任命我为米刚亚(Miegunyah)杰出访问学者,我有幸可以使用墨尔本大学图书馆购买的关于德国现代历史的极佳研究文献,这些文献是已故的广受怀念的约翰·福斯特的遗产。在汉堡的汉堡汉萨自由市州立公文图书馆以及汉堡大学图书馆慷慨地允许我参阅未出版的路易丝·索尔米茨的日记。许多读者的鼓励,尤其是美国读者的鼓励,极大地鼓舞了我完成写作,尽管最终的完成日期比我最初预计的晚了许多。朋友们和同事们的意见和支持也至关重要。我的代理经纪人安德鲁·怀利(Andrew Wylie)、企鹅出版社的编辑西蒙·温德尔(Simon Winder)和他们的团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克里斯·克拉克(Chris Clark)、克里斯蒂安·格舍尔(Christian Goeschel)、维多利亚·哈里斯(Victoria Harris)、伊恩·克肖爵士(Sir Ian Kershaw)、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克里斯廷·塞门斯(Kristin Semmens)、阿斯特丽德·斯温森(Astrid Swenson)、赫斯特·维齐(Hester Vaizey)和尼古劳斯·瓦克斯曼(Nikolaus Wachsmann)阅读了最初的几稿并给予我许多有用的建议。维多利亚·哈里斯、斯特凡·伊里希(Stefan Ihrig)、阿洛伊斯·马德施帕歇尔(Alois Maderspacher)、戴维·莫塔德尔(David Motadel)、汤姆·诺伊豪斯(Tom Neuhaus)和赫斯特·维齐检查了本书的注释,纠正了我的许多错误。安德拉什·拜赖兹瑙伊(András Bereznáy)提供的地图是清晰和准确的典范,与他一起研究这些地图极其有益。戴维·沃森(David Watson)在文字编辑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无价的,而且我很幸运地能与塞茜尔·麦凯(Cecilia Mackay)一起处理插图。克里斯蒂娜·L. 科顿(Christine L. Corton)以她熟练的校稿眼光,并以诸多方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像前两卷一样,这最后一卷也要献给我们的儿子马修(Matthew)和尼古拉斯(Nicholas),在我写作过程中,他们在无数场合鼓舞着我,本书的主题有时是令人震惊和压抑的,几乎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我深深地感激以上所有人。克里斯·克拉克。
理查德·J. 埃文斯
于剑桥,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