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感:在网络世界受人欢迎的基本能力
- 李嗲Lydia
- 19字
- 2024-11-02 14:36:09
PART 3
激活关系链,收获网感带来的社交红利
3.1 新连接,新型社交关系
网络克服了以往点对点交往的局限性,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话题和自己关心的对象进行交流。它有着虚拟性、多元性、平面性和直接性等特征。网络使人际交流更直接,更快捷,但是也因为网络特有的无序性,容易抹杀人的正常情感。(《网络影响社交》,作者:刘伏英)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社交网站的青少年用户数量达到了2.44亿,社交网站青少年用户占网民的比例达到了47.6%。这批新成长起来的“新网络人”还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他们具有独特的新型网络式人格和价值观念,在网络上生活、思考,并形成其特有的网络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社交网络对青少年认知和人际交往的影响》,作者:卢静涵)
网络虚拟社区在移动互联浪潮中不断演化发展,而用户间关系的建构可谓是虚拟社区活力与动力的源泉。人们通过虚拟社区的礼物馈赠、共享资源等各种形式的互动,不仅激活了现实社会中潜在的微弱链条,拓展了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深化了强连接网络的情感、信任与互惠关系。人际关系建构的目的与价值是要实现资本的积累与相互转化,这一价值共创的过程是虚拟社区中关系建构的独特性所在,主要通过结构维度、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来实现。(《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作者:蔡骐,岳璐)
在网络空间里,人和人的传统社交关系被打乱,而以一种新的规则产生连接,且无关血缘、地域、学校和工作,而是单纯地由网络媒体衍生出来的“以文会友”。比如,很多人会发现,“大V”们怎么好像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这太正常了,在网络空间里,“大V”和“大V”之间有着相近的体验和语言体系,也更容易拥有同样的兴趣和才情,这种“惺惺相惜”甚至会超过现实生活里其与身边人的牵绊。
我是一个拥有“大V弱关系”比较多的人,我的手机上有三个微信号,15 000名微信好友,“大V”人数可能早就超过1000名了。有时候,我觉得我对他们比对自己的同事还熟悉。我看过他们的答案,看过他们的主页、微博,看过他们的时间线,知道他们的基本信息——在哪里生活,有着怎样的三观和喜好,也知道他们各自的品性。
即使文字和现实有差距,比如,文风很犀利的人,可能在现实中很温和;比如,答案很理性的人,实际上很感性。但是,这些都是基于一个起码的核心认知之上的,所以一旦接触后很容易破冰,三言两语之间就能一见如故。同时,由于彼此都活跃在一个平台上,一来二去,就容易走到一起。
离得近的,隔三岔五约出来吃个饭、搞个聚会十分正常。不要因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就将对方妖魔化,就像相亲的双方不见得就不会产生感情,怎么认识的不重要,认识了之后的相处才真正决定了两个人的关系。
在网络上相互结交了之后,关系的演变就要看缘分和个人了,激发不出火花,关系就渐渐地断了;因为一些原因,一言不合闹点矛盾,甚至彼此拉黑的也有,但是很少很少,毕竟没多少利益关系;因爱生恨的倒是不少,很多黑粉都是由此产生的。
当然,更多的是结交了感情很深的朋友和合作伙伴。社交网络就像一个大课堂,靠得近,就更容易结成朋友,而进入了社会,就很难认识志趣相投的伙伴了。所以,在网上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和观点而结识网友,成了成年人新的社交关系的获取渠道。
要想在网络空间里结交他人,首先要充分展示自己,不论是主页的介绍,还是日常输出内容展现出来的三观和学识,都是别人看待你时最重要的评估内容。
其次要主动互动,为他人转发、点赞、写评论,这也是我们在网络世界中释放善意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发送一份诚恳的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结交愿望,询问对方的意愿。如果你之前已经做出了一定的铺垫准备工作,博主觉得你是一个用心的网友,多半不会拒绝。如果私信石沉大海,一定是你的前期输出还不够。没有人会拒绝去认识一个有趣的人,无论如何,让自己有社交价值是最重要的事。
没破裂过的友谊都是“塑料友谊”。我见过的许多稳固的关系都是破裂过几次又修复好之后才产生的。往往破裂的时候才见人品的下限,也才知情深意重,无法割舍。
感情不深的,仅仅是因为是地理关系或者其他兴趣爱好而一起同行的网友,散了就散了,不必牵肠挂肚,念念不忘。
只有真正彼此交过心的人才会在关系破裂的时候难过和伤心。该复合的时候自然会复合,不要急。
是的,谈朋友其实和谈恋爱一样费心。
朋友也是要分类的。
有的朋友适合一起逛街,喝下午茶,因为她总是惦记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的朋友适合深夜谈心,因为她既有很强的同理心,又有迫切的倾听欲;
有的朋友就是你单方面崇拜他或者他单方面崇拜你,关系不平衡,但是彼此也乐意;
……
人的一生至少需要108个朋友,不要去要求同一个人满足你所有的愿望。
如果你明显觉得对方跟你说不到一块去,鸡同鸭讲,不要勉强,不要试图包容和迁就,因为你的嫌弃和不认同一定会不经意间渗透出来。没有接触就没有伤害,大家做个“点赞之交”也很好。求同存异的友谊,只发生在成年人之间。我指的成年人,是心理层面上的,而不是年龄上的。
多倾听,少给建议。别人和你聊天讲述困惑的时候,多半是来寻求心理认同的。如果非要你给建议的时候,需要慎重。最后想告诉大家一定要学会独处,你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