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跷为病
秦越人《难经》曰:阴络者,阴跷之络;阳络者,阳跷之络。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笺注】 《难经·二十六难》原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也。”《灵枢》以十二经脉各一络,加任、督、脾三络,合为十五络。《难经》无任、督脉络,而有阴络、阳络。阴跷为病,阳脉弛缓而阴脉拘急;阳跷为病,阴脉弛缓而阳脉拘急。
王叔和《脉经》曰:“阴跷……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阳跷……脉急,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
【笺注】 阴跷脉发生病变,会在属阳的外侧表现弛缓,而属阴的内侧则表现拘急。阳跷脉发生病变,会在属阴的内侧表现弛缓,而属阳的外侧则表现拘急。
又曰: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又为“癫痫”,“僵仆、羊鸣”。“恶风、偏枯”,“ 痹”,“身体强”。又曰:“微涩为风痫”,并“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附阳穴也)”。
【笺注】 阳跷脉的发病,在寸口之脉,就会出现前部左右弹动的脉象,其临床表现为:活动后腰背疼痛;或为“癫痫、僵仆、羊鸣、恶风、偏枯,身体僵强;或为顽固的痹证。脉来微涩的为风痫证。并取阳跷的附阳穴。”附阳穴在足三阳交附近处,位于足阳明、足少阳之后,相并与附丽而行,故名“附阳”。治霍乱转筋,腰立不能立,髀股胻痛、痿厥、风痹、头痛、四肢不举、屈伸不能。以上数穴,俱有关于筋,以其俱近腨肠也。此肌名为腨肠肌(腓肠肌),治疗上可知其有关于筋也。
又曰: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窌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笺注】 阴跷脉,足少阴之别,主一身左右之阴气,主卫气行于阴,行于五脏。寸口脉后部左右弹动,就会发生脑病癫痫。阴跷感其邪,也会发生病皮肤淫湿痹痛。阴跷通贯五脏,脏气衰减,气滞络闭,卫气留阻,就会出现里急少腹作痛,女子漏下,阴中痛,男子寒疝等证。
又曰:癫痫瘈疭,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
【笺注】 寒气郁结在血脉肌肉之间,有病不知疼痛的确切部位,当灸两跷之下,即阳跷之申脉穴,阴跷之照海穴。不过男子以阳跷为经,女子以阴跷为经。误用则反,良医所禁。申脉穴,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踝关节屈伸着力之处,故名“申脉”,为阳跷脉之起始,为跷捷屈伸之主力。申与伸通,为整束自持之貌。《论语》“申申如也”,即舒展自如之意。《甲乙经》治头项转筋,痫证。照海穴,穴在内踝尖直下1寸处,阴跷脉所出于此,足少阴之别。目之能视与否,必借少阴阴精上达,所以此穴称照海,主治癫痫。癫痫夜发可灸此穴,他如视力不足、癔病、善悲不乐、月经不调、失眠健忘、目赤涩痛、咽干口苦、惊恐不安等,均可应用本穴治之。
张洁古曰:“跷者,捷疾也。二脉起于足,使人跷捷也。阳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故名为阳跷之络;阴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通贯五脏,主持诸里,故名为阴跷之络。
【笺注】 《奇经八脉考》说的“阳跷在肌肉之上……阴跷在肌肉之下”,就是《灵枢》所说的卫气之行。早晨卫气循阴分二十五周已尽,上行于目内眦睛明穴,人即张目醒来;卫气开始循行于阳分,上至头顶,沿项后下行于足太阳经,循背下行,直到足小趾端之至阴穴。卫气散行的部分,从目外眦别出,向下循行于手太阳小肠经,下行至手小指端外侧的少泽穴。卫气另外的散行路线,也是由目外眦别出,沿足少阳胆经向下循行,注入第4趾末节外侧的足窍阴穴,又从上循于手少阳三焦经,向下行至无名指端外侧的关冲穴。卫气别行的分支,上循至耳前,会合于颔部阳明经之承泣、颊车,注于足阳明经向下循行,至足背,入足次趾外侧之厉兑穴。散行的卫气又自耳下向下循手阳明大肠经,入食指端的商阳穴,再入于掌中。其至于足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卫气开始行于阴分,是从足少阴肾经开始,由肾经传于手少阴心经,由心经传于手太阴肺经,由肺经传于足厥阴肝经,由肝经传于足太阴脾经,由脾经复传于足少阴肾经,即为循行阴分一周。
阴跷为病,阴急则阴厥胫直,五络不通,表和里病;阳跷为病,阳急则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阴病则热,可灸照海、阳陵泉;阳病则寒,可针风池、风府。又曰:在阳表者当汗之,在阴里者当下之。又曰: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
【笺注】 行走之机要在跷脉,足之运动受其节制。阳跷为足太阳之别,主卫气行于阳,又主卫气行于六腑,故主持在表,其气行于肌肉之上;阴跷为足少阴之别,主卫气行于阴,又主卫气通于五脏,故主持在里,其气行于肌肉之下。阴跷之络受邪则阴厥胫直,五络不通。何为五络,乃指足少阴之络大钟,足太阴之络公孙,足厥阴之络蠡沟,阴跷之络照海,任脉之络屏翳(鸠尾、尾翳)。其发病,少阴络病,则腰脊痹痛,气逆烦闷;实则癃闭,虚则腰痛。足太阴之络病,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膨臌胀。足厥阴之络病,逆则睾肿,卒疝,虚则暴痒。阴跷之络病,四肢懈惰,癫痫,表和里病。任脉之络病,实则腹皮痛,虚则瘙痒。阳跷为病则狂,阳气急则狂走不寐。阴虚则热,可灸照海、阳陵泉;阳虚则寒,可针风池、风府。照海乃阴跷脉之发起处,取之以治阴虚之热。阳陵泉为筋之会穴,主治偏风,偏枯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筋挛急者。病在阳跷之表者,当以发汗祛之;病在阴跷之里者,治当下而夺之。癫痫昼发者,当灸申脉;夜发者,当灸照海。
《素问·腰痛论》曰:腰痛不可举者,申脉、仆参举之。又曰: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跷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王启玄云:足太阳之脉“循腰下会于后阴,故曰会阴。”“直阳之脉……挟脊下行,贯臀至腘,循腨,过外踝之后,条直而行者,故曰直阳之脉也。跷,为阳跷所生,申脉穴也。”跷上郄下,乃承筋穴也,“即腨中央如外陷者中也,太阳脉气所发,禁针刺……但视其两腨中央有血络者,乃刺之出血。”
【笺注】 《素问·刺腰痛》云:“腰痛……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不可举动,刺申脉、仆参。申脉、仆参均太阳经之起始穴,申脉为阳跷所生,仆参以从事申脉以治腰痛。会阴之脉感邪,令人腰痛,痛甚则汗出,见痛上漯漯汗出之现象,伤其津液故汗干则欲饮水,饮已则又坐卧不安而欲走动,应刺直阳之脉。直阳之脉,王冰谓:“直阳之脉则太阳之脉,侠脊下行,贯臀下至腘中,下循腨,过外踝之后,条直而行者,故曰直阳之脉。”张志聪谓:“督脉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贯脊直上,故曰直阳。”二者之说略异而同也。所谓刺直阳之脉三痏,即刺三次而已。所刺之处,在跷上郄下。跷为阳跷,指申脉穴;郄即委中穴。跷上郄下,上承郄中之穴,下当申脉之位,总谓承筋穴处。视其横居之络血盛者,刺之出血则已。王启玄论甚详,亦用黑字标出,综合予以笺注。
又曰: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 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三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王启玄云:“阴跷……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循阴股入阴,而循腹入胸里、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内廉,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故病状如此。”“内筋……即阴跷之郄,交信穴也。”
【笺注】 昌阳之脉,《甲乙经》为“复溜”穴。马莳云:“昌阳,系足少阴肾经穴名,又名复溜。足少阴之脉,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昌阳之脉令人腰痛,其痛引膺,即胸之旁也。”两眼 视物不清,严重者腰背反折。肾脉贯喉咙,故又能使舌卷不能言,应刺内筋复溜二次。其穴在内踝上大筋的前面,太阴的后面,上踝二寸的部位。
《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人行十里顷而已。”
【笺注】 邪气客于足的阳跷之脉,使人发生目痛,其痛从内眼角开始,治疗可刺足外踝下半寸处的申脉穴,各两次,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大约需人行十里路的时间,其病也就痊愈了。申脉穴为阳跷脉所生,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为之缪刺。
《灵枢经》曰: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交信穴也)。
【笺注】 眼球发红疼痛,若由内眼角开始,因内眼角是阴阳二跷与太阳脉的会合处,所以治疗时应取阴跷脉的照海穴刺之,泻其实热则病愈。并非交信穴也。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笺注】 “足太阳”,京骨穴也。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大骨下,赤白际陷中,针三分,灸七壮。“腘中”,委中穴也。在屈膝后横文中,针三分。“阴跷”,取交信穴,见前。“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趾外侧三毛中,肝脉之井也。针三分,灸三壮。“血络”者,视其处有络脉盛满者,出其血也。
又曰:“……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热厥取之太阳、少阴……”
【笺注】 足太阳、阳跷,此脉自项入脑,直接联属于目本,则分出二支联属于阴跷、阳跷。阴跷和阳跷相互交会,阳跷由外入里,阴跷由里外出,交会于内眦的睛明穴。如果阳跷气盛,不得入内,则两目张大而不得合(瞋目)。如果阴跷气盛,不得外出,则两目闭合而不能开(瞑目)。热厥之证,取之太阳(阳跷)、少阴(阴跷)。
《甲乙经》曰:人病目闭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病目不得瞑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
【笺注】 病人目闭不得视,这是因为卫气留滞于阴跷,阴跷盛即阴跷经气盛满,阴气充盛。卫气不能正常循入阳分,内有余而外不足,阴盛而阳虚,所以闭目而不欲视。有的病人不能睡眠,这是因为卫气在运行中不能入于阴分(阴跷)而常留于阳分(阳跷)。常留于阳跷,外在的卫气盛满,阳跷脉必然充盛,外有余而内不足,形成了阴气亏虚,阳跷盛满有余,所以目不瞑了(瞋目)。
《灵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焉。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治当“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久者三饮而已。
李濒湖云:《灵枢》有云: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寒则筋急,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又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营卫……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人气血衰……气道涩……卫气内伐,故昼不精,而夜不瞑。又云:多卧者,肠胃大而皮肤涩,分肉不解,卫气行迟故也。张子和云: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巢氏方云:脾病困倦而嗜卧,胆病多烦而不眠。王叔和《脉经》云:水流夜疾有声者,土休故也,人亦应之。人夜卧,则脾不动摇,脉为之数疾也。一云:脾之候在脸,脸动则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则脸涩嗜卧矣——数说皆论目闭、目不瞑,虽不言及二跷,盖亦不离乎阴阳营卫虚实之理,可互考者也。
【笺注】 以上之文,又经濒湖申述,并引证了《灵枢》、张子和、巢氏及王叔和《脉经》等说,申明了目的闭合嗜卧及不瞑目开的道理。所言皆有理、有据。
半夏秫米汤
秫米30g,半夏15g。
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扬之万遍,取其清者,炊以苇薪火,煮沸,取汁两杯半,日分三次服。
半夏辛温,降痰气;秫米甘凉,补阴养营,使阳跷入阴以安眠。
《灵枢·邪客》中的半夏汤用“流水千里以外者”,“扬之万遍”以治脾虚停饮,卫气独行于外之“目不瞑”证。仲景《伤寒论》中,有甘澜水、潦水、井华水、泉水、浆水等记载。如甘澜水即取水于大盆内,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取用之。甘澜水又称千里水、东流水等,取其活化水用之,云“不助肾邪也”。张子和《儒门事亲》有“水解篇”可供参考。
阴跷脉穴图
阳跷脉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