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脉为病

越人《难经》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笺注】 冲脉为病,气上冲而感觉腹内拘急,或疼痛。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名血海,以阴血为本,以阳气冲脉为用。逆气时动,脉气上逆,便会引发腹内拘急,或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有发作欲死之病况。形成这种病的原因与冲脉关系甚大,因为冲脉起于胞中,上挟咽,如肾阳不足不能化气,阴寒之气随冲脉上逆。如因情志不遂,肝气挟冲脉而向上冲逆,也可导致奔豚气病的发生。其气上冲于肺,影响肺气肃降,则可引发哮喘。上冲于心则可引发心悸、怔忡,心中烦躁;上冲于肝,肝失疏泄条达之性,可发生胸胁胀满,呃逆;上冲于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升降,则又可引发腹痛、腹胀、呕吐或泄泻。脏腑与冲脉互为影响,临证当汇通治之。
《灵枢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下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按之立已。
【笺注】 气上逆,有胃气上逆与肺气上逆的不同。胃气上逆的,应刺足阳明经的膺窗穴;肺气上逆的,应刺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等穴。如腹痛,可刺脐部左右的天枢穴,这是因为由阴阳之气上下不交所引起,刺后用手按压针孔;或痛仍不止者,可再针刺足阳明经的气冲穴,刺后也是用手按压针孔,则可立即止痛。(气冲即气街穴)
李东垣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柏、知母各等分,酒洗炒为末,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汤下,即以美膳压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笺注】 秋季或冬季气候收藏,足阳明胃经的气街穴是四通的道路,又是下焦冲脉的起点。冲脉的厥气挟阳明胃的经脉上逆,同时足少阳胆的经脉,循行于胁下左右二道,出气街,已被冲脉的厥气所激而反上逆,因此病成厥逆。厥逆之气上行,暴满于经脉,所以正常的精神活动被破坏而浮越昏乱,濒于危殆。其证表现脐下冷气上冲咽喉,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应用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之多少用之。如果是夏季暑天发生厥逆证,应是大热的病机。这种病的发生随着季节有所不同,要注意病的实质,是否热盛于中,如是应该用酒炒黄连、酒炒黄柏、酒炒知母同等分量,研为细末,开水和药为丸,每丸约梧桐子大,每次百粒,空腹白开水送服。服后多喝开水,服药须臾,吃一些较为有营养的食物,把药丸压下去,不使药停留在胃中,促使药性速达下焦的气街穴部,以泻冲脉的火邪。
又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躁热,皆冲脉逆也。若内伤病此,宜补中益气汤加炒柏、炒连、知母,以泄冲脉。凡肾火旺,及任、督、冲三脉盛者,则宜用酒炒黄柏、知母,亦不可久服,恐伤胃也。或腹中刺痛,或里急,宜多用甘草,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属血虚,血虚则里急,宜用当归。逆气里急,膈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阳泻热汤主之。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宜神功丸主之。
【笺注】 凡逆气上冲兼腹内拘急,腹痛者,都属于冲脉上逆之候。对于内伤此证者,宜用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益气以升阳,加炒黄柏、知母、炒黄连,甘寒以泻其冲火则愈。大凡肾火旺,兼乎任、督、冲三脉皆盛者,则用酒炒黄柏、知母以坚阴则已,但不可久服,因苦寒败伤其胃气也。若腹中刺痛,或内急,宜多用甘草,以缓其急而止痛。若虚坐而大便不落者,此乃阴血虚少,大肠得不到濡润的缘故,应当使用养血通便的当归等药。若冲脉气逆,膈咽不畅,大便不通者,当以升阳泻热汤主之;方中升麻、柴胡以升其阳,陈皮、赤苓、枳壳、香附、白芍、甘草以泻其热。若厥逆上冲,影响神志而妄闻妄见者,宜用神功丸,醒神而安和其冲脉。
孙真人《千金方》云:咳唾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其面翕热如醉,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寸脉沉,尺脉数,宜茯苓五味子汤,以治其气冲。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钱),桂心、甘草(一钱),水煎服。胸满者去桂。
【笺注】 孙思邈《千金方》说:冲脉为病,其气上逆,上干于肺,咳唾手足厥逆,其气上冲胸咽,其面虚热如醉,复下流而小便不得,不时昏冒者,诊其脉,寸脉沉,主气短,其病在里。尺脉数,数脉主腑,尺数为相火,会有遗浊、淋癃之候。宜用茯苓、五味子(二钱),桂心、甘草(一钱),水煎服,以治其气冲。如果有胸满者,可去桂心。
程篁墩曰:太平侯病膻中痛,喘呕吞酸,脐上一点气,上至咽喉如冰,每子后申时辄发,医以为大寒,不效。祝菊泉曰:此得之大醉及厚味过多,子后申时相火自下腾上,故作痛也。以二陈汤加芩、连、栀子、苍术,数饮而愈。
【笺注】 程篁墩,名敏正,明代休宁人。祝菊泉,名仲宁,明代四明人,世医。所述乃是一段医话,原文引自《李濂医史》卷十,记载了历史上一些医学名家传记。
《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当“各补其营而通其腧,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谓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主气法时月也)
【笺注】 黄帝说:“治疗痿证,为什么要独取阳明经?”岐伯说:“阳明是五脏六腑的营养大源,能滋润营养宗筋,而宗筋又主约束关节使之屈伸滑利;冲脉是十二经脉的大源,能渗透灌溉分肉肌腠,与阳明经会合于宗筋……所有阴经阳经总会于宗筋,又循腹上行而相会合于气街,而诸脉皆受阳明的滋养,所以说阳明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统领。所有诸脉,又都联属于带脉,而系络于督脉。所以阳明经脉不足,则宗筋便要弛纵。带脉也不能收引,就使两足痿弱不用。治疗当根据发病于何脏而补益其营(荥)穴,通利其经的腧穴。元气虚的用补法,热气盛的采用泻法,并调其逆气使之和顺,又根据筋脉骨肉受病的情况和脏腑所主当旺的月份,进行治疗,病就会痊愈了。(注)以其时受月:张志聪《诊要经终篇》:“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肾。”
李东垣曰: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痿,乃四肢痿软。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冲脉气逆上,甚则火逆,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多相须也。经曰:下气不足,则痿厥心闷。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或生脉散合四苓散,加酒洗黄柏、知母,以泄其湿热。李濒湖曰:湿热成痿,乃不足中有余也,宜渗泄之药。若精血枯涸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
【笺注】 暑月病甚,伤其肾肝而病痿厥者,则四肢痿冷,并心中烦躁,精血枯涸,乃不足之中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治之。若冲脉上逆,四肢如火,乃湿热成痿之证,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治之,或用生脉散合四苓散加黄柏、知母以去湿热而坚阴。
《灵枢经》曰:“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先按在上,久应手乃刺而与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作痛……”
【笺注】 《灵枢·卫气》中说,胸有胸的气街,腹有腹的气街,头有头的气街,胫有胫的气街。所以气在头部者,聚留于脑。(《类经》云:“诸髓者,皆属于脑,乃至高之气所聚,此头之气街也。”至高指百会穴。)气在胸中的,聚留在胸两侧之膺部或背部的腧穴(膈膜以上部分)。(《类经》云:“胸之两旁为膺,气在胸之前者止于膺,谓阳明、少阳经分也;胸之后者,在背腧,谓自十一椎膈膜以上与足太阳经诸脏之腧,皆为胸之气街也。”)气在腹中的,聚留在背部腧穴和冲脉在脐左右两旁的动脉处(即肓俞、天枢等穴)。气在小腿部分的,聚留于足阳明胃经的气街穴,与足太阳经承山穴及足踝上下等处。凡取这些部位治病时,要用毫针,并必须先用手较长时间按压所刺部位,体察气的反应,然后刺而治之。刺这些部位所治疗的证候是:头痛、眩晕、昏仆、腹痛、中满、急暴而剧烈的 胀,以及积聚初起。若积痛按之其积移动者,容易治疗;若积聚有形而不疼痛,则难于治疗。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循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
【笺注】 寒气侵入了冲脉,冲脉起始于关元穴处,循腹上行。若寒邪侵入,则冲脉的血脉不得畅通,血脉不通,则气也随之不通,气上冲逆,所以循按其腹部可以觉得搏动应手。
王叔和《脉经》曰:“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盛,此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痴。”
又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尿、胁支满烦,女子绝孕。”
又曰:“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此乃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笺注】 两手脉浮之而有力,沉之而有力,阴阳两脉俱盛大,此冲脉与督脉阴阳皆盛之为病。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通衢也。督脉盛则阳气盛,则发为狂痴之病;冲脉盛则发为恍惚之病。脉来中央实至关部,此亦冲脉之病也。冲脉上而直行,盛则少腹痛而抢心,并有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不孕之证。又说:尺脉、寸脉俱牢,此乃冲脉为病。《诊家正眼》谓:“牢主坚积,病在乎内(冲脉)。左寸之牢,伏梁为病;右寸之牢,息贲可定。左关之牢,肝家血积;右关见牢,阴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此乃“冲脉有寒疝也”。
张仲景《伤寒》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之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头眩、咽燥、鼻干、心悸。(先与五苓散,次以竹叶汤)
【笺注】 动气,即气筑筑然而跳动。动气在右,不可用发汗的办法。如果错用了发汗,就容易产生鼻衄、口渴、心中烦闷,饮水下去,随即吐出。这是肺气虚弱,误汗后的变证。《伤寒论》说:“肝内证,脐左有动气。心内证,脐上有动气。脾内证,当脐有动气。肺内证,脐右有动气。肾内证,脐下有动气。”可知动气就是脏气之动。本条动气在右,乃肺气虚证。肺开窍于鼻,肺病则治节不利,误汗更伤其气,气虚不能帅血,血溢妄行则衄;汗出亡津,故渴而心烦。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所以饮水即吐。方用五苓散,次用竹叶汤。脐右动,不可攻下,如果误用攻下,则更伤其津液,因而会引起咽喉和鼻中干燥,头眩晕,心悸;肺伤之后,则津液之化源告竭,而成燥证。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之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此为难治(或先用防风白术牡蛎汤,次用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反欲拳(先服甘草干姜汤,次服小建中汤)。
【笺注】 动气在脐之左边,不可用发汗法,如果误汗,容易产生头目眩晕、汗出不止、筋肉跳动的症状。此乃肝气虚。肝为风木之脏,藏血而主筋,误汗则使肝气更虚,虚风上扰,就会产生头目眩晕。如汗不止,就会出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病理机转,肝血既已虚弱,误汗则阴液益亏,无以荣筋濡肉,所以筋惕肉 (先服防风白术牡蛎汤,次服小建中汤)。动气在脐的左边,不可攻下,攻下则腹中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加厉害,虽然身上有热(这是真虚假实),但是喜欢蜷卧。这是肝气虚,不可用下法。此病原属肝虚,再误下,即伤中气,致使肝气更逆,木横克土,所以食不下,腹内拘急,而动气更剧。虚而得下,则正气益伤,出现真虚假实的现象,故身虽有热,而卧则欲蜷曲了(先服甘草干姜汤,次服小建中汤)。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之则气上冲,正在心端(李根汤);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热、汗泄,欲水自灌(竹叶汤)。
【笺注】 动气发自脐的上面,知系心气虚弱,当然不可发汗,误用之,则使心阳更虚,肾水上凌于心,故气上冲而直抵心端。这是肾水凌心,非《金匮要略》之方,乃《圣济总录》之竹叶汤,旨在温肾安冲。更不可攻下,误下之后,阴液损伤,心火必炽盛,所以掌心烦热,热汗自泄,身上浮冷;这是因为内热既甚,体表之热随汗外泄,故并不发热而似发冷,但决不是怕冷,而是因为内热甚而又汗泄太过,导致津液严重受损,所以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之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头痛目运,恶寒吐谷(先服大陈皮汤,次服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坚(甘草泻心汤)。
【笺注】 肾为阴中之阴,位居下焦。脐下有动气,是肾气虚。肾虚之证不可发汗。肾者主水,为闭蛰封藏之本,其经少血,所以虽用发汗药,亦不得汗出,但究由于药不对证,使肾气益虚,水亏不能上交于心,心火无制,故而心中大烦。肾主骨,肾气虚,故骨节苦痛。头目眩晕乃精气不能上承,瞳子无荣所致。肾阳不足则恶寒,火气不足,不能生土,则食即呕吐。这种变证,都是由于肾气虚弱,误用发汗所致。误下之后,伤及肾阳,阴寒之气上逆,故腹部胀满而心下痞塞。头为诸阳之会,肾阳虚,故卒起之时,头则眩晕。火衰于下,不能腐熟水谷,所以食则下清谷。
李濒湖曰:此乃脐之左右上下,有气筑筑然牢而痛,正冲、任、足少阴、太阴四经病也。成无己注文,以为左肝右肺,上心下脾,盖未审四脏乃兼邪耳。
岐伯曰:海有东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应之。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气海有余,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笺注】 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人亦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胃者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气血生化的大源,其经脉的流注主要在气街,下在于足三里之穴。冲脉为精血所聚之处,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类经》说:“血海者,言受纳诸经之灌注,精血于此而蓄藏也。”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气流注的部位,上达足太阳的大杼穴,下出于足阳明胃经之上巨虚与下巨虚。膻中者为气海。膻中,此处指胸中而言。《类经》说:“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诸气者,皆属于肺,是为真气,亦曰宗气。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故膻中为之气海。”其气流注的部位,上至柱骨以上的哑门穴和柱骨以下的大椎骨,前在足阳明经的人迎穴。脑为髓海,其气流注的部位,上在脑盖的百会穴,下在督脉的风府穴。气海的邪气有余,就会气满于胸中,烦闷而喘息,面部色赤;气海的正气不足,就会声音低怯而无气力。血海的邪气有余,就会经常觉得身体庞大,郁闷而不舒适,但又说不出病在何处;血海的正气不足,经常觉得身体狭小,也察觉不出病在何处。水谷之海的邪气有余,则饮食之物停滞不下,腹中胀满不已;水谷之海的正气不足,则虽感觉饥饿,却又不愿进食。髓海正常,则身体轻劲有气力,并能长寿;髓海不足,就会觉得头旋耳鸣,两腿酸懒,眩晕,甚者视力减退,看不清东西,周身懈怠,没有力气,常常喜安卧。
冲脉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