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口九道脉篇
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时珍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岐伯秘授黄帝之诀也,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以泄千古之秘藏云。
【笺注】 肺是全身诸气之主,是藏魄所在之地,其位最高,是为五脏之华盖,上以应天,管理万物,是总统人身十二经及奇经八脉的,又因寸口之脉是五脏六腑百脉朝会之所,寸口有寸、关、尺之分,三脉各有浮、中、沉之节,共分为九道,以诊十二经及奇经八脉之病,李时珍发《脉经》之秘,列于“气口九道脉”于书之末,以备诊家之应用,以把握五脏六腑及奇经八脉之信息,传其岐伯黄帝之秘也。其厥功之伟,显见于此。
岐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动苦头痛,面赤。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痛。浮为气,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笺注】 前部脉动稍外者,为足太阳膀胱之脉,足太阳之脉上为睛明穴,阳气动则目眩,风阳之邪中之,则头痛、项强、腰痛、脊部强痛。若阳气虚损,伤及肝肾,则又可引发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而引之命门,阴中痛,或子脏闭,月经不调,或劳热,虚甚则寒波及阳明而宿食不下。《诊家正眼》指出:“寸部左右弹。阳跷脉起于跟中,上外踝,循胁上肩,夹口吻,至目,极于耳后风池穴。越人曰: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王叔和注云: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又曰:寸口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苦腰背痛,癫痫、僵仆、恶风偏枯、 痹体强,左右弹,即紧脉之象。”中部脉动稍外者,乃足阳明胃之脉动,足阳明脉气盛则苦于头痛,面目红赤。脉偏于滑为有饮邪。阳气浮于外,津气内亏而大便秘滞不利。若脉涩,气血亏虚则嗜卧神衰,或不欲食,或足胫痿痹。后部脉动而稍外者,乃足少阳胆之脉,亦并有阳跷脉动之象。少阳与阳跷脉病,则腰痛、背痛、胻酸、股及肢节痛。浮涩为风气所伤,若脉急甚则为转筋。虚则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脏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泄利食不化。
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动苦少腹痛引命门,女子月事不来,绝继复下,令人无子;男子少腹拘急,或失精也。
后部入内者,足少阴(肾)也。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
【笺注】 前部脉动而稍入于内者,足厥阴肝也,肝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是动则病腰痛,即动苦少腹痛引腰,而大便不利。男子则茎中痛,疝气两丸上入,小便不利。女子则月经不利,阴中寒,子脏闭而不孕,或少腹作痛。
中部之脉动略偏于内以候脾胃。中部之脉左右弹者,乃带脉之脉象也。张洁古云:“带脉为病,太阴主之。”中部如内者,其脉左右弹者,乃足太阴带脉之征;中部如外者,其脉左右弹者,乃足阳明之带脉也。所以中部左右弹者,乃脾、胃、带脉为病之候。太阴之脏,主湿,为湿水之脏,带脉亦偏主湿,所以带脉之病,均以湿为主,带脉发于脾之募穴。寒湿之邪着于带脉,带脉经气不足,则前及于脾胃而发胀满,故曰:动苦腹满,胃中痛,痛甚则小腹拘急而引发小腹命门处疼痛不止。阳明统率诸经,连属带脉,阳明脉虚则宗筋失养,带脉不引,筋脉弛纵,发为足痿。若七情内伤,房劳失遗,斫伤带脉,带脉失约,则易发生内脏下垂,女子月经不来或带下连绵,或为白浊、白淫、阴挺、阴吹、崩中、漏胞、身重、足寒、泄利等证。东垣主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治中气不足,亦治带脉之源募也。傅青主说“带脉通于肾”,后及腰部宽缓,不能收持,如坐水中,《金匮要略》有肾着汤。唐容川云:“肾着汤治带脉,以脾为主,女科以妇人带下,皆归于脾,良有以也”。肾着汤温脾之阳以渗湿,以振带脉之阳气,这是张仲景治疗带脉病的一道良方也。
后部脉动稍偏于内者,为足少阴之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经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其发病主要在少阴肾、如动苦少腹疼痛或引发痛及心背间。或激发月经失调、气上抢心,胸胁胀满。下则又可引发阴下股里拘急不适。
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者,手(厥阴)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
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笺注】 前部中央脉动实直者,乃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之盛实,故病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拘急,实急者或为痰气作祟而感忤,而虚弱者或为下利,或为肠鸣。在女子阴中湿盛而为痒痛。若脉滑利勃勃而动者,是为有娠。中部中央脉动实直而行者,乃手厥阴心包主之脉勃勃而动之盛实,故病动苦心痛、面部红赤、多喜、多怒。饮食味苦咽痛。若脉微弱而浮动,虚则悲伤精神恍惚,或为恐怖,如人将捕之。脉若沉涩,为心下有寒气,病有阵热阵寒之状。后部中央脉动实直而行者,乃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之脉盛实,故病动苦咳嗽,气逆而不得息。其脉浮沉者,为风热之邪。若紧实为胸中有积热,或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俯仰。《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笺注】 任脉为阴脉之海,三阴经脉、阴维脉与冲脉均会于任脉,故有总调人身阴血的功能,其功能涉及之面较广泛,其发病亦比较复杂。其脉起于小腹胞中,循腹部、胸部与足三阴经、阴维脉、冲脉交会,合而盛大,总统诸阴之气,主月经、孕育以及胞胎。《素问·上古通天论》:“岐伯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此说为月经通下为任脉通,更与冲脉相关,“冲为血海”也。任、冲、督皆起于胞中而异行,一为阴脉之海、一为血海十二经之海、一为阳脉之海。任脉以阴血为本,以气为用,与肝肾的功能密切,故有“任脉隶属于肝肾之说,肾精充实,则任脉涵纳而不妄行;肝血充实,而任脉通调,而无瘕聚之患,任脉病,则少腹痛,或瘕聚,或少腹绕脐痛,或腹胁拘急而痛,或月经不潮而胞脉闭塞不孕。《灵枢·经脉》云:任脉之别以实则皮肤痛,虚则痒瘙。《难经·二十九难》云: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又,《脉经》云:“横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若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又云:“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脐下三寸。”此为任脉感寒为病,或为疝气。《金匮要略》指出:“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说明寒疝以腹痛为主。任脉上行至胸中膻中,紫宫之分正内合于心,膻中即内为心之包络,主生血,随任脉上下行之,包脉属心而络于胞中,包与胞宫血脉相通苦胸中积热,其气上迫于肺,而或为时咳血。
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动苦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小儿痫。
【笺注】 寸关尺三部浮取,直上直下者,是督脉也,督脉上行至巅,下行至尾闾。张洁古以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足三阳的经脉都会于督脉,故有调整和振奋全身阳气的重要作用。同时督脉对人身元气有密切影响,为阳脉之海。三关浮取寸主足太阳膀胱、关主足阳明胃、尺主足少阳胆,督脉统督诸阳,故又寸关尺三部者浮取,而直上直下,以候督脉。如果督脉失之不和,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脊强反折是由经气阻塞引发;头重是因为清阳不升。又因督脉上通于脑,如风邪侵入,易病头风,外邪发热而至痉,肝风内动,经气乖错,而又会引发大人癫,小儿风痫。
三部俱牢,直上直下者,冲脉也。动苦胸中有寒疝。《脉经》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女子绝孕。
【笺注】 冲脉之所以为“十二经脉之海”,又为“血海”,一方面是因冲脉上行则“渗诸阳”,向下则“灌诸阴”,故能涵蓄经脉脏腑的气血。冲脉与足阳明、足少阴肾关系密切,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又“注足少阴之大络”。肾为先天之本,阳明为后天之本,冲脉连属于先后天之真气,冲为血海,故太冲脉盛,妇人月经以时而下。若冲脉不调,则“女子绝孕”。又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若冲、任气虚失司,则易发生崩漏,滑胎。动苦少腹里急腹痛,其气上冲而出现上抢心胸而不得息。这个“逆气里急”随之而发者,为动苦胸中有寒疝作痛。冲为血海,血气瘀滞,而病发为癥瘕积聚。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寒气客于冲脉,其脉直上直下者,此为气血壅滞之象。逆气时动上逆,气从少腹上冲咽部而呼吸困难。若病兼五脏者,上逆于肺而咳喘,上逆于心而心悸、面赤、烦躁,上逆于脾胃则腹胀、呕逆,上逆于肝则胸胁支满,若肝阳动风而发眩晕筋脉挛急。下逆于肾,寒水上逆而发奔豚。冲脉与足阳明合于宗筋,并有束筋脉利关节之功能。《素问·痿论》指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宗筋指肌腱关节,若冲与阳明失于血润,则关节筋膜失养而易发生“痿躄”。冲脉又主阴器,冲脉损伤男子精血不荣,病则遗精、遗溺、阴痿,女子则月经不调、崩漏、宫寒不孕。
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癫痫、僵仆、羊鸣、偏枯、 痹,身体强。
【笺注】 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阳为郄。上会于睛明,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阳跷主卫气行于阳。阳跷脉上行交于目内眦之睛明穴。若邪气客于阳跷,脉络郁滞不通,可以引发目赤涩痛。阳跷脉下循于足之外侧,主司行走之机要,阳跷受邪可引发筋脉拘急,痉痛;而足内侧的阴跷之脉可引发缓纵,所谓的“阳急而阴缓”。阳跷与太阳之筋又循行腰背,若风邪伤及,经脉之气不利,可引发太阳阳跷而腰痛、头痛、项痛,若卫气痹阻于阳跷之络,则可引发麻木,汗出恶寒。阳跷太阳之脉,卫气引于阳,不能入于阴,阳气盛而目寤失眠。其脉从风池、风府而入于脑,虽然下肢拘急,但重点则在于脑,若阳跷脉盛,病则为癫痫、僵仆、羊鸣,甚则中风、偏枯,或顽固性痹痛。
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强痹、少腹痛、里急、腰胯相连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笺注】 后部指尺脉。尺脉左右弹动是阴跷之脉。病则少腹痛、心背疼痛,实则小便淋浊,月经来抢心,胸胁胀满股里拘急。《难经·二十九难》言:“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它并不是单独的一种病证,而是属于病理变态。这种病理变态可以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只要见到这种病理变态,便和跷脉密切相关。以上所谓的缓急,就是当病者急,不病者缓,阴跷脉急,是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这个缓急现象的病理变态最多见于癫痫、瘈疭。故王叔和有“癫痫瘈疭,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的说法。因癫痫瘈疭的举发,都能发生手足抽搐,筋脉牵引现象。它是从癫痫瘈疭的阴阳缓急的原理加以推论而发展出来的。阴跷则与足少阴相关,故有少腹痛、里急、腰胯相连而痛,以及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甚则胸胁胀满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阴跷之脉行于股部以及腹里,所发之病,故有股里之拘急之病态。以上所言之病态对于人体许多疾病有一定的重要影响。
从少阴斜至太阳者,阳维也。动苦颠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肌肉痹痒。
从少阳斜至厥阴者,阴维也。动苦癫痫、僵仆、羊鸣、失音、肌肉痹痒、汗出恶风。
【笺注】 从尺脉至寸脉,从关脉至尺脉跳动,可分别阴维阳维。从生理方面讲,“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这是指出了阴阳两维的生理功能。“维”有维持、维系的含义,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所以阴维、阳维有着联系全身经脉的作用。两者分别调节着阴阳两组经脉。在病变时,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这就概括地说明了阴阳不能相互维系之后产生的症状。以下分别述说阴维与阳维的各自发病情况。
“阳维为病苦寒热”:从阳维主一身之表以及阳维维于阳的生理功能来说,它和三阳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苦寒热”实质上已包括了三阳经的表证,因为三阳经病,都具有寒热症状的表现,如太阳经有形寒发热(即发热恶寒),阳明经有先寒后热,少阳经有往来寒热,因此都与阳维脉有关,因而说“阳维为病苦寒热。”
“阴维为病苦心痛”:阴维维于阴,主一身之里。阴维之脉,维络于阴,阴为营而主里,营为血而主心,故其受邪为病必苦于心痛。这里所说的心痛,治在三阴之交,包括太阴心痛、少阴心痛、厥阴心痛等。
阳维、阴维除寒热、心痛之外,还有癫痫、僵仆、羊鸣、失音,这与维脉与心神有关。“肌肉痹痒”与经脉受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