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跷为病所用经穴
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又为“癫痫”,“僵仆、羊鸣”。“恶风、偏枯”,“ 痹”,“身体强”。又曰:“微涩为风痫”,并“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附阳穴也)”。
【笺注】附阳穴,《针灸大成》无此穴,可能为辅阳穴,根据王叔和“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语。《针灸学》说:“外踝上四寸,腓骨前缘稍前处。所治多属寒性之阴证,亦扶阳以抑阴,风痹肿痛,膝下浮肿,筋挛,百节酸痛,风痹不仁,汗出振寒,厥逆,目锐眦痛,缺盆中痛,心胁痛等。
阴病则热,可灸照海、阳陵泉;阳病则寒,可针风池、风府……又曰: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
【笺注】照海穴:足内踝下4分,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阴跷脉所发生,主治咽干,心悲不乐,懈惰,视如见星,小腹痛,妇人经逆,月经不调。洁古曰:“痫病夜发灸阴跷、照海穴也。”高式国云:“水中有火,故名照海……水泉幽也、阴也,得照海之阳经灼之,而能化气飞升……人身气化,本乎自然也……本穴为阴经阳穴,治大风、肢懈、咽干、嗌肿、卒疝,最常用于目疾,即银海朗照之意也。”癫痫昼发,可灸阳跷申脉。
阳陵泉:膝下1寸,胻外廉陷中,足少阳所入为合土。《难经》曰:“筋会阳陵泉。”主治:足膝伸不得屈、髀枢膝骨冷痛、脚气、痹痛、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咽中介然,头面肿,足筋挛。
风池穴、风府穴见前。
《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人行十里顷而已。
【笺注】申脉穴:“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故名为之申脉,为阳跷脉之起始,为跷捷屈伸之主力。申有伸意,为整束自持之貌。”《甲乙经》曰:“申脉阳跷所生也”。申脉的意思,即上下开展,无所不伸,故能治头目颈项转筋及痫证。”洁古曰:“痫病昼发,灸阳跷即指此穴。又主腰脚痛,胻酸不能自立、如在舟中,劳极,冷气逆气,腰髋冷痹,妇人血气痛,目痛。”
《灵枢经》曰: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交信穴也)。
【笺注】交信穴:本穴与复溜相并,承照海而来,海有潮汐,潮汐有信,其穴与三阴交近,故名交信。本穴交会脾之三阴交,得肝脾之助,行其藏血、经血之司,故治妇人经漏,月信失调,二便难,包括疝证、淋证、癃证或痛有定期,以及季节有关之证。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李濒湖曰:“‘足太阳’京骨穴也,在足外侧小指本节后大骨下,赤白际陷中,针三分灸七壮;‘腘中’委中穴也,在曲膝后横文中,针三分。‘阴跷’取交信穴,见前。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趾外侧三毛中,肝脉之井也,针三分,灸七壮。血络者,视其处有络脉盛满者,出其血也。”
【笺注】京骨穴:足小趾节后外侧之骨弓形而上凸,此处称京骨。穴在京骨处,故为之京骨。与腕骨之处名腕骨穴同,治证与申脉、金门同。
委中穴:本穴在腘窝正中委曲之处,故各委中。治腰脊背痛、风冷痹痛、转筋、半身不遂。本穴又名“血郄”,治疗多以放血取效,但虚证不宜。
大敦穴:足厥阴经穴。敦者,厚也,与少阳之气会于人身最下,则一阴生发之气,萌动于下,而资长全生,动养万物也。承少阳之交与气聚于大趾,阴气之聚,至博至厚,所以名大敦。《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少阳根起于窍阴……厥阴根起于大敦。”此阴阳互根之意。本穴主治:淋、疝、小腹痛、脐痛、腰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