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玛丽苏,说的就是你

其实控制三人格: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精神变态并不是完全走在一起的,他们各有各的特质。下面我们聊聊“自恋”。

自恋首次由文学概念引申到临床描述,其功劳分别归于精神病学家、性学家霭理士和纳克,他们分别于1898年和1899年在各自的论文里描述了关于自恋的病理现象——个体像对待性对象一样对待自己的一种态度。自恋者自我欣赏、自我抚摸、自我玩弄,直至获得彻底的满足。随后,1914年精神病学大师和精神分析学始祖弗洛伊德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自恋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一种未区分的精神能量,来源于力比多(Libido),最初是用于自我及养育自己的女人,这被他称为原始的自恋。

而自恋(Narcissism)一词最早是出现于欧美文学作品中,直译为“水仙花”。这来自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

有一位叫那西斯的少年,俊美无比,神女们都爱慕倾心于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关注,但是他却未对任何神女有情动的心思。

直到有一天,那西斯在水中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却不知道这就是他本人。他觉得水中的人儿是那么美丽,一双明亮的慧眼,犹如太阳神阿波罗那样的卷发,红润的双颊,象牙似的颈项,微微开启的不大不小的朱唇,妩媚的面容,真如出水芙蓉一般。他惊为天人,顿时心生爱慕,爱上了水中的影子,难以自拔。他茶饭不思,日夜在水边守着自己的影子,一天又一天,终于倒在水边,憔悴而死。

那西斯死后化身为了水仙花。后来,心理学家也借用这一词语来描述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自爱成疾也就是所谓的“自恋症”。

当然,学会爱自己是一个人自我形成的必经之路,也只有先爱自己才能更热爱生活。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自恋是一种天然状态——感觉和世界是一体的,世界是完全可控的。事实上一般性的自恋不一定总是坏事。艺术家、政治家的某种程度上的自恋,有时候不仅不是问题,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但是相比之下,适度很重要。自恋是人格“菜肴”中的盐,少了会寡然无味,多了则难以入口。

而自恋作为“控制三人格”之一,我们探讨的则是成长后的“不健康自恋”。这样的一类人,他们深信自己是最优秀的,无须证明。这种在潜意识中的自我形象,导致“玛丽苏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高价值的,他们不会(也认为没有必要)将心中的设想外放到外部客观环境中去验证,因为他们的自我设定就是真理。

大量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显示,自恋型人格障碍最明显的两种表现是:

1.对自己高度关注;

2.对其他人漠不关心(缺乏同理心,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低)。

另外,自恋者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总可以抓住机会自我陶醉(挑错、逞能、贬低他人)。在他们言谈交流中,中心词“我”出现的频率常常很高。他们一般只喜欢让自己显得比别人厉害,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想法,甚至会刻意避免与他人意见一致以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他们很少注意自己行为举止所产生的影响,做事冒险有余,谨慎不足。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缺乏同感;自恋者多形成于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也多种多样,他们通常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1.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如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精英);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且独一无二的,只能为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或单位)所了解或与其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优越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他人自动顺从自己;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方(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而以上罗列的自恋型障碍特征是与暂时发生的自恋情形有本质区别的,例如某个人因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而变得自大起来一段时间,我们不能简单地视其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尽管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些相似。但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通常拥有自恋型人格的人会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对自己的独特性有极高的要求,对权力较为痴迷,也比较好斗。而这种自恋的力量会紧接着引发一种心态——无畏感。极端的自信会激发大量的勇气让他们敢于冒险,而如果功亏一篑,他们就会将错误合理化,觉得是外部原因导致失败,或者是别人能力不足才没做好。对于我们来说,这样一个以自我价值为中心的人,和他的相处历程也一定充满了艰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