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认识本来——从哪里来?

一、世界从哪里来?

(《两界书》卷一 创世)

【导读】

世界从哪里来?

宇宙的源头在哪里?

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静心一想,又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本来没有概念,不知道、也不曾想过世界从哪里来,世界是怎么一回事,而是整日沉浸在日复日、年复年的忙碌之中、争斗之中,那我们又如何能够摆放好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如何能够以敬畏之心面对这个神奇伟岸的世界?如何能够以感恩之心面对我们的祖先?如何能够以诚挚之心去友爱他人、善待自己?

这是历代哲人关注的一个有关人类的终极性问题,也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哲学自古而来关注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对哲学家、科学家重要,对每一个现代人、文明人,也都值得深思考量。

当然,文化根基不同,世界的观念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也不同,结论自然也会不同。

一是神话的解说。

古代巴比伦神话《埃奴玛·埃立希》(Enuma Elish)讲到,世界的最初是一片汪洋洪水,洪水慢慢消退,逐渐产生了淤泥大地。地平线出现,则预示着天与地的分离,从而形成了天。这样就产生了天和地。

埃及神话中有太阳神、水汽女神等等,他们共同合作创造了世界。

中国古代“盘古开天地”之说,表明了中国古人对世界起源的一种形象认知: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

——徐整《三五历记》

古印度、古希腊等地区也都有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创世神话。

二是宗教的解说。

犹太教、基督教等宗教,均是以超验的方式看待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之上塑造出一个超验的形上世界,并特别塑造出一个无所不能、自在永在的“神”,这个“神”就是造物主,祂创造了世界,并统纳一切——包括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

由于各种宗教的教旨教义、教规体系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互矛盾抵牾,故历史上形形色色的“宗教冲突”时有发生,不仅发生在观念信仰层面,也发生在世俗生活层面,在不同宗教的造物主“神”之间,也常常发生“神的争吵”。

连神们都在相互争吵,神的信徒们又怎么能够平静下来呢?

三是西方现代学者的解说。

最有代表性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Big bang cosmology),这种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在大约137亿年前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爆炸后膨胀形成的。一般认为是由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Georges Lemaitre,1894—1966)1927年首次提出,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1929年根据该假说提出了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工程师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威尔逊(Robert Woodrow Wilson)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有力地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它被列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也因此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人们对于大爆炸理论的质疑也从未间断,有人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猜测和理论假设,相关实证性观测严重缺乏;还有学者从理论上对“黑洞存在论”及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了相反的学术推导。

宇宙究竟如何起源?世界究竟从何而来?应该说迄今为止这仍然是一个难解和未解之谜,人类在未来的岁月中还将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继续探索下去。

可以说,人类对“本来”的认知一如对“未来”的认知,同样充满了众多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这样一个终极之问和未解之谜,《两界书》突破神话、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等的学科阈限,突破既有的思维习规,突破中外思想文化、道统体系的藩篱,融汇古今,以文学的修辞创设一种跨界叙事,塑造了一个人格化的“天帝”,讲述了一个有关世界创造的文化哲学故事。

“帝”,甲骨文作,形似由木架搭成的祭台。甲骨卜辞有“帝于岳”之说,在山岳上搭建祭台。上古之人,多认为苍茫天地之间,必有万物主宰,它自在永在,须以“帝”而敬拜,如“玉皇大帝”之说。中国古代道、儒之学均有“天帝”说,天上之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司掌宇宙乾坤。《荀子·政论》:“居如大神,动如天帝”。

“天帝”是古代华夏文明话语中的至高天神,俗称“老天爷”,亦即“昊天”,祂并不依托于某一特定宗教而存在,而是属于神话信仰的范畴。

《两界书》称:“敬天帝即敬天地。”明确将“天帝”与“天地”同义,在强化“天帝”信仰属性的同时,特别泛化了“天帝”的特指性,赋予其自然普遍意义,这样就使“天帝”有了显著的共通性和共同价值意义。

【文选】

太 初

太初太始,世界虚空,混沌一片。

天帝生意念,云气弥漫,氤氲升腾。

天帝挥意杖,从混沌中划过。天雷骤起,天光闪电,混沌立开。

(创1章1节)

(云气弥散 天光闪电)

天 地

天帝说:“上要有天,下要有地,中间安置万物。”于是高高天穹造出,坚硬大地造出。

天至高,长物可伸难抵天际。地至宽,阔物可置不达地边。

天高地阔,天虚地实。

高天有浮云,苍穹浩瀚,灵道无边。

大地有高低,山川交错,孕生万物。

(创1章3节)

昼 夜

天帝说:“死寂归于先前,活化才好。”于是死中生活,寂中生化。

天帝说:“要有光。”于是光芒破出,普照天地,一切就都光亮。

天帝又说:“要有暗。”于是光芒隐退,黑暗降临,一切复归黑暗。

天帝旋转光暗,于是光暗交替。先光后暗,而后为光,再后复暗。

光是太阳,运生白昼。暗是太阴,运生黑夜。太阳太阴交替,白昼黑夜反复。周而复始,延绵不断。

光亮一次为一日,黑暗一次为一夜。天帝轮转,依序顺延。一至二,二至三,三至延数。延数至多,有数无终,有终无数。

(创2章1-2节)

世 界

天地既形,空维即立。昼夜交替,时维即成。

天地筑空维,昼夜织时维。空时两维,纵横交错,成世界所凭,万物所依。时空交转,世界成立。

(创3章1节)

(活灵世界)

万 物

天帝吹播元卵,元卵布散大地,万物从中孕生。元卵至微,数不尽数,形不尽形,类不尽类,生不尽生。

万物由类衍生,根须有分而连,枝蔓有连而分。

有浩水淼淼,湛湛不竭。有厚土墩墩,有边无际。有木林森森,枯而再生。有金石硕硕,固散自存。有火烁炎炎,熔化炽息。

(创3章2节)

万 维

天地空维,构世界之广大。昼夜时维,构世界之深远。

天地为骨肉,昼夜为气血。骨肉气血相依相存,世界而有生息,成大千生息世界。

然天帝之灵,世界之妙,乃立于时空,超于两维。时空两维之上,天帝灵道运行,实生万维。

(创4章1节)

【解读】

此处节选了《两界书》卷一“创世”的部分章节,用极精简的文字,描述了世界起源的主要内容。

一、太初(创1章1节):世界最初的状况

太初、太始,就是最初、最早的意思。世界最初是什么样子呢?

《两界书》卷一“创世”开篇(创1章1节),融汇世界各国创世神话,尤以中国有关“气”“形”之说为核心,以“天帝挥意杖”的故事情节,揭示世界最初的情状。

《易纬》:“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印度神话亦有宇宙最初混沌如鸡子之述。

二、天地(创1章3节):空间的起源

《两界书》卷一“创世”1章3节,讲述高天、大地的形成,高天、大地的性状,高天、大地的作用。这样就创造了空间的概念和空间的实体。

三、昼夜(创2章1-2节):时间的起源

《两界书》卷一“创世”2章1-2节,讲述光与暗的形成,光与暗的循环往复,以及昼与夜的交替,讲述太阳与太阴的互补、交替和循环,这样就创造了时间的概念,并且讲述了时间的量度:“有数无终,有终无数。”

四、世界(创3章1节):世界如何成立

《两界书》卷一“创世”3章1节,讲述天地构成了空间维度,昼夜构成了时间维度,空间时间两个维度纵横交错,流转往复,便形成了世界。世界成立,万物便有了存在的凭依。这里从时空两个最基本的维度,讲述了世界的形成,也解构了世界的基本结构。

五、万物(创3章2节):万物的起源

《两界书》卷一“创世”3章2节,讲述世界万物最初是因“天帝吹播元卵”而生成的。“元卵”即物种,世界上的物种有“数不尽数,形不尽形,类不尽类,生不尽生”的性质。尽管如此,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还是可以概括归纳的,那就是“浩水淼淼”的水、“厚土墩墩”的土、“木林森森”的木、“金石硕硕”的金以及“火烁炎炎”的火。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把世界构成的基本元素概括为“火”“水”“大地”“空气”四种,这里化用了中国古代“五行”之说。

六、万维(创4章1节):世界的维度

《两界书》卷一“创世”4章1节,讲述世界并非一个僵硬的世界,而是一个大千生息的、活灵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在时空两个维度之上,有“天帝灵道运行”,从而产生了无限多的世界维度。这里用“天帝灵道”及其“万维”,喻指世界的复杂性和无限可能,喻指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极其有限。近年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暗物质”“暗能量”的存在,人类目前对世界物质(能量)的认知可能只占世界物质能量的5%左右。

七、“天帝”

在对世界起源的解说中,《两界书》以中国古代道、儒思想(“老天爷”“昊天”“天帝”)为基础,塑造了一个超自然而又形象化的“天帝”,并让“天帝”发挥了关键作用。

“天帝”在这里既有鲜明的人格化特点,又有突出的超凡属性;既有天地自然的世俗性,又有超自然的形上特征;既有突出的中国化特点,又有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普遍性。

“天帝”的概念蕴涵了有关世界本原、天地人寰、大道自然等等丰富的内涵。《两界书》卷十二“问道”称曰:“敬天帝即敬天地。人生天地之间,举头三尺有神明,离地半寸无根立。天意在上难违,地气在下不绝。人享天帝之眷,凭天地立身,得天道指引。”(问7章21节)

可以说,《两界书》中的“天帝”是对世界本原及其本质性的概括,是哲学概念的文学表述。所以在《两界书》的结尾处有这样带有总结性的概括:“天道自然为人主,高天大地为父母。”(问7章21节)

老子《道德经》曾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两界书》中,是以“天帝”的概念、属性和作为来表述天、地、人、道及其相互关系的,蕴涵了《道德经》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内容,但又不止于此。

“天帝”体现了对世界“本来”的追问,或者说世界的“本来”因其神秘、未解而衍生了“天帝”和“天帝”的故事。不管怎样,当人类在追问“本来”的时候,面对神秘、未知和不可抗拒的“本来”,敬畏之心应是首要之心。人类敬畏之心的本质对象是神秘、未知的“本来”,只不过常常被人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名分,《两界书》即以“天帝”来指代人心对这个遥远、神秘、未知的“本来”的敬畏和认知。

宇宙浩瀚无垠,世界不知边际,人在其中比一只蚂蚁还要渺小,怎么能不从内心深处产生深深的敬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