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钻赴任国民集团后,以渠道总监身份,对外签署的第一协议便是国民保险与创保科技之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BJ出差间隙,夏成才受邀参观位于长安街的国民保险大厦,顺便与老领导商讨了合作方向。
近年来,国民保险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保险、保险科技的突破创新。但,由于体制和观念的差异,也由于主要业务模式差异,国民保险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常钻接手渠道总监后,集团领导期待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渠道战略、业务策略上先破再立,尽快弥补公司在互联网保险和保险科技发展中的短板。
基于在省级机构、深圳机构及基层多年的业务开拓经验,常钻敏锐意识到,互联网保险发展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不能再按照既往的渠道管理方式去支撑新的新的业务发展了。
具体来说,国民保险应该积极拓展和培育有持续场景粘性的渠道,对于既往那种“快进快出”的纯碎片化、流量型业务,应该持辩证的态度。既不能完全否定、排斥,也不应该去迷信、依赖。
在国民保险大厦的八楼会客厅,夏成才再次见到了老领导常钻。
常钻身着中山装,发型在发胶的支撑下往后卷起,略显低调的老式机械表在右手腕上若隐若现。央企总部大干部的派头十足。
一番寒暄后,两位昔日同事再次就“医药场景保险+服务”的话题展开了合作探讨。国民集团各子公司领导都聚集在此,在常钻的指引下,他们与夏成才展开了积极讨论。正因为有这样当面的交流,大家对于“药+险+服务”的模式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他们都觉得国民保险与创保科技的合作具备巨大想象空间。
最后,夏成才与常钻分别代表公司,签署了“医药+保险+科技”合作共建的战略框架协议。
这份协议签署得特别及时。十页纸张的协议,架起了“国民保险转型升级”与“创保科技的战略加持”的连接桥梁。
在BJ大学的活动很顺利,除了与邱老师介绍的朋友见面之外,夏成才进行了专题分享。
夏成才在保险科技领域的知名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突显。让他意外的是,就连BJ大学经管学院的院长都单独约见了他。双方讨论了共同开展学术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畅想了“共同建场景保险研究暨实践基地”的可行性。
这种局面来之不易。
放眼整个保险圈子,无论是官员下海后转型的董事长,还是巨鳄资本催化下走向成功的大老板,鲜有人能得到BJ大学的校方合作邀请。
也正是这次邀请,创保科技的市场影响力与发展潜力再次得以彰显。邱老师听说了创保科技的发展近况后,连连称赞,倍感欣慰。
记得当年研究生入学刚完成注册,邱老师召集大家去他家中,一边品着美食、一边召开“新学期读书规划交流会”。在会议上,邱老师提出了一个足以改变夏成才法律学习轨迹的要求,即,阅读五十部法哲学书籍及一百个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件后,撰写不少于十万字的案例分析。
自此,师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每逢节假日或闲暇时间,只要邱老师有任何重要的研讨活动,他都带着夏成才前往。几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邱老师也都委以夏成才重任,让他在整个课题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研究的方法,这也将是让夏成才受益终身的收获。
在机场候机时,夏成才接到了单大康的电话。张莉离开这个世界了,带着深深的不舍。
整个飞行途中,夏成才悲痛万分。
一种欲哭无泪的无力感,将他包裹。想要怒吼,却又无力张开嗓子。他难以想象此时此刻单大康的心情,也不知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此时此刻,单大康的心境也是怎样的呢?假若缺乏同样遭遇,又怎能感同身受呢?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
也许,对于一个内心陷入巨大悲伤的人,倘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冲洗“伤口”,旁边任何人的安慰,听起来就像“不入耳、不走心”的杂音般,只会让烦者生忧。
正是这段艰难的时光,夏成才得以远离资本。
可是沈昊反倒加强了与创保科技的联络。自从闫烟所行之事暴露后,沈昊就彻底划清了他们的界限。他不再为既往的得失费任何神了,仿佛与从前相恋的那个心理大师间的种种,只是一个已经醒来的白日梦。
夏成才多待沈昊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在他内心,证交所对创保科技而言,虽然不是助推器,但也绝非摧毁剂。
假若合作得当,创保科技可得以整合优质资源,可以打造出业务生态闭环,最终提升服务的核心竞争力。继而,创保科技才十分有可能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
在创保科技成长的快速道上,时而上下坡,时而转个弯,夏成才再一次站在繁杂的十字路口。他应该如何抉择,才能扬长避短、锐意进取呢?又要怎样取舍,才能锐不可当、硕果累累呢?
也许,答案就在每个追梦人的内心最深处。
夏成才,这次要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