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价值引领、经济驱动、和谐审美、辐射传播、整合协调等积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路明灯,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如何理解文化

“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来源来拉丁语cultus,它的本义是耕种、培育、挖掘土地等,所以,文化的含义与人们的生存方式、劳作行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是打上了人类活动烙印的众多现象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我们可以从“农业”的英文单词“agriculture”、“园艺”的英文单词“horticulture”看出,它们都是在“culture”(文化)的前面加上不同的英文字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的“文”有文字、文章、文籍、文学等用法,“化”是指生成、变化之意,“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文治教化之类的非武力活动。古今中外,文化的定义多达260余种,给它一个统一而权威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

(1)从学科类别上理解文化。在人类学看来,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源于人们在交流、共享中而形成的社会产品。西方社会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其出版的《原始文化》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的外延。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美国人类学家克得福德·格尔茨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它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这就是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宗教信仰等都是通过文化的载体“符号”表征出来的,由符号排列而成的文化模式不断积累而为社会群体所共享,便可转化为公众的模式化行为。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模式都受到“符号文化”的控制。

在哲学、社会学看来,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和“态度”,而且也是“生活方式”与“生存模式”。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把文化看成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或其群体的生活方式。我国文化专家衣俊卿也曾指出,文化除了具有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等特点外,文化的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它犹如世代相传的基因,在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面中都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并且以其内在的规定性,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人的各种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文化所代表的生存方式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它通常或以自发的文化模式,或以自觉的文化精神的方式存在。

在教育学、心理学看来,文化是学习知识、习得智慧的过程。学者李荣善强调文化对心灵的陶冶作用,即通过持续地力求造成、改进和广泛传播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最有真实价值的东西,以追求个人心灵的完美,从而使人变得有教养。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有计划的、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完成。

在历史学看来,文化是与文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概念。文明是人类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技术性成果,如建筑、绘画、书籍等,而文化是价值、理想和原则的规范。当代美国学者亨廷顿看到了文化的通融连贯性,把文明当作最高的文化分类,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我们经常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但是不能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因为“文化”在先,“文明”在后,中国的文化史距今已有百万年之久,人类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经济学看来,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人们对“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文化经济”等概念的广泛运用及深入研究,赋予了文化更多的经济内涵。

(2)从系统的层次结构上理解文化。文化的整体性是研究者们已经达成共识的观点,它成为剖析文化层次结构的理论基础。美国学者怀特为了研究的方便,曾把文化分为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系统、社会学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技术系统是由于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社会学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这种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符号形式表现的。他同时还说明了这三个系统所处层次的差别,其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中,底层是技术的层次,上层是哲学的层次,社会学的层次居中。这些不同的层次表明了三者在文化过程中各自的作用:技术的系统是基本的和首要的,社会系统是技术的功能,而哲学则在表达技术力量的同时反映社会系统。因此,技术因素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社会系统的形式,而技术和社会则共同决定着哲学的内容与方向。此种划分虽然有夸大技术的嫌疑,但是把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探讨,应当说是对文化研究的一大贡献。

国外有学者把文化由外向内分为显性产品、规范与价值、基本假定三个层次。显性产品就是感官所感知到的具体的器物,如人类语言、农作物产品、饮食起居、时尚工艺等。规范与价值反映的是社会群体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风俗习惯、规章制度、法律秩序等,这是文化的中间层次。基本假定是文化的核心层次,是人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最本质的预设,是最高的“理念”,用以解释文化的差异性。

我国文化学家冯天瑜将文化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类。技术体系构成文化的物质层面,价值体系形成文化的精神内核,包括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二者就是习语所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及外围,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器用、制度、行为、观念构成了文化内涵的四个层面。

由此看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文化都有不同的理解,这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般情况下,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可文化概念的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社会总体文明程度。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当人们突出文化的经济功能时,它又特指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2.文化的基本特征

如果我们能够归纳出文化带有共性的方面,也许对不同侧面的文化研究会大有裨益。它大致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统一。

(1)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都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就前者而言,满足其生产或再生产所需的生产工具、生活资料是人类生产能力的具体体现,就后者而言它是物质产品、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物质生产的水平决定精神生产的水平,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物化于劳动产品之中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却是相对静止的。文化学者李鹏程认为,在千百年的人类历史发展中,物质文化可能被毁灭,语言也可能演变,但是只要记载人的精神文化的典籍留存下来了,人们就有一笔知识、意志和审美精神所构成的文化世界的财富。这种精神性的情感体验经过历史的不断积累、沉淀和整合,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的人格形象,这个具有全体成员普遍认可的人格形象总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久而久之就在特定区域形成约定俗成的文化环境,尽管人们不一定体会到这种文化环境的存在,但是,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人们对这种文化环境产生了依赖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模式。

(2)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任何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自然的文明水准。那些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并被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行为模式、规章制度、价值观念等通常被称之为先进文化。如自由、民主、人权都是人们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生命代价而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这类文化的价值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不因时光的流逝而贬值,也不因地域的不同而失色,它具有普适性。但是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不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就不同,并且其适用范围各有所异。同时,文化是历史的,创造历史的过程也是文化的不断演进转型的过程,如中国封建时代的先进文化元素勤劳、友善、大同、天人合一等被传承并发扬光大,唯书、唯上、集权、垄断等被视为糟粕而抛弃。虽然时间、空间的差异导致了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其绝对性与相对性仍统一于文化的整体性之中。

(3)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被人们选择、接受的状态,都是与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息息相关的。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使得人们的交往行为受到了时空的诸多限制,思想保守,思维直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一的,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等级秩序成为人们唯一的行为准则。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特别是印刷、通讯工具的改善,人们的行为和视野不再囿于血缘与地域的经纬之中,思想的开放性,使得人们自觉地开始摒弃形而上学的故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文化模式,个人能在多样化的文化形态中进行选择,享受追求自由的愉悦。作为社会的个体,无论怎样进行选择,他总是离不开社会多样化的文化场景,个体文化行为及观念的单一性永远处于文化的多样性之中。这一状况,在后工业社会的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更多的挑战甚至颠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冲荡着人们的心灵。对个人而言,保守也罢,折中也罢,西化也罢,总得作出选择,而这种选择总是离不开时代,离不开这个时代五彩缤纷的文化境地。

(4)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文化的时间性是指文化形成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不同时期的文化受那个时代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国家政策诸方面的影响。文化的传播、选择、创新等又只是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空间地域中进行的。由于国家、民族、地域间在文化基础、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方面的众多差异,其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也就千差万别,不仅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而且也是不同步的。如果以时间作为文化发展的横坐标,以空间作为文化变迁的纵坐标,那么,横纵坐标的交叉点便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变化发展的真实状态,无数个交叉点的连线构成了文化变化发展的动态图景。所以,我们研究文化总是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离开时间去谈某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离开空间去谈文化则是孤立抽象的。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就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过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同步的,它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主导下的文化建设时期,文化体制改革酝酿期的文化建设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阶段的文化建设以及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期。

(1)初步探索阶段(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和政府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借鉴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模式,对文化建设实行统包统办。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早在1940年1月9日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他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包括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相统一的新中国。这样就把文化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了文化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要使这种文化是民族的,就必须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做到新形式与新内容的有机统一。要使这种文化是科学的,就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做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要使这种文化是大众的,就必须为广大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做到提高和普及相结合。毛泽东认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苏、美、英、中等26国联合宣言的签署而不断扩大,增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与此同时,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进攻力度,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事端,掀起新一轮反共高潮。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在当时中国革命文化的中心地延安,邀请大批文化艺术工作者召开座谈会,探讨了文化艺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文化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列宁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但是在我们很多文艺工作者中却没有明确地解决,这是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人民和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必须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是人民的提高。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不同于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人民当家作主、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进行的,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扬弃的产物。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首先,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1949年7月,毛泽东在致电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贺词中指出: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经过你们这次大会,全中国一切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必能进一步团结起来,进一步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借以配合人民的其他文化工作和人民的教育工作,借以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毛泽东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而且在随后的一系列著作和讲话中,又多次重申了这一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有明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和科学的文化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文化艺术为人民的思想。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以及1957年在《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发展了有关文化建设的人民本位、国家主体思想,即文化艺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的基本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

再次,关心爱护科技与文化人才。在毛泽东看来,许多文化人大多数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对社会主义制度了解不够,由于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不自觉地沾染了一些旧的恶习,因此,必须加以改造,改造的标准是“又红又专”。在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自己带头不食肉鱼,给全国高级知识分子以特殊照顾,赞同适当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并允许高级知识分子的工资超过中央领导的工资。20世纪50年代,我国积极创办扩建了一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派遣了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到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去学习,使他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批技术骨干力量。

党和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先天优势。周恩来、陈毅先后代表中央主管文化工作,其核心是发展文化事业。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文化建设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部分,文化管理单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完全对口,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均由政府统一拨款,基本上无经济效益可言。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更重要的是为政治服务。与此同时,科技与文化事业成就斐然。就电影事业来说,1956年一共摄制影片176部,译制片238部,电影观众达13.5万人次。拿新闻事业来说,党报、新华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相继创办。1956年专区以上报纸约300种,发行量达32亿份。80%的农村地区开通了有线广播。专业科研人员由1949年的500人增加至1955年的40多万人,到1960年全民制单位的科研人员达196.9万人,许多科学技术如地质勘探、钢铁冶炼、合成橡胶都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也发射成功。一系列科技文化的发展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为未来文化产业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改革酝酿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掀起了解放思想的新高潮,工作重心的转移使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市场运行机制以及文化政策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如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党和政府思考的重大课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开历史先河,于1979年在广州东方宾馆首设音乐茶座,随后全国许多城市纷纷效仿,各类娱乐性歌舞厅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各级政府到城市居民,已经看到了文化的市场价值、经济潜力和发展前景,人们开始反思现有各类文艺团体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各种弊端。在此背景下,1980年2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文化局长会议,提出了“坚决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的决心与思路,为文化走向市场指明了方向。1985年在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文化艺术已开始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列入其中。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出《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过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方针、原则、经济、任务及其范围的厘定,明确了文化的产业属性,文化市场的地位得到普遍认可。在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强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双轨制”的改革思路,即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扶助,其余大部分艺术团体由社会、企业等非政府组织扶持,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营之路。之后,出台了相应经济政策进行规范、指导。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经济政策对文化事业的干预和调控有利于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文化的产业化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3)改革推进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1月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尤其是他对市场经济与社会性质的论述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发展手段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问题。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全国许多新闻出版单位开始试行改革,走出版业集团化道路,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阐明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和主要精神。1998年8月文化部新设置文化产业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管理已正式纳入国家议事日程。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化产业”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正式文件中,它的出现,对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一,无形之中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了区分,肯定了文化的市场化属性和经济功能,从思想和行动上冲破了以往长期固守的文化单一的意识形态价值。其二,昭示了未来一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又与国际文化发展潮流相衔接。2001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全新打造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根据2002年的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共组建文化产业集团达70余个,涉及的行业有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报业等。随后,有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也纷纷出台,多达200余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大量篇幅阐述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为日后文化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体系的逐步健全、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4)深化改革阶段(2003—2012年)。

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确立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为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市。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出台。2004年,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完成了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和“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将文化产业纳入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为文化产业的量化、评估及行业结构、产品类型、组织形式的调整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同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文化建设成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命题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也是首次阐发。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全面而具体地把文化体制改革由两年前的增量试点推进到了存量改革的新阶段。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这一纲领性文件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四个方面阐明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众多企业倒闭,产业链断裂,而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充分显示了其强劲的带动辐射作用。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足以可见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已提升到了时代的新高度。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全会上专门探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发展问题,这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会议聚焦世界形势、立足中国特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举措。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高效运转以及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等方面阐述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全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民族气派、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建设理论,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也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在这一阶段,从体制上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及所属文化行政部门主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管单位向管社会转变,政府主要管规划布局、管市场秩序,充分履行宏观调控与公共服务职能。从机制上组建各类文化产业集团,如各类报业集团、传媒集团、出版集团、影视集团等。集团内部实行事业、企业分开运行,分类管理。从经营方式上推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法规,搭建各类投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企业。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看,加大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扶持力度,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公共图书馆、文物博物馆、艺术创作演出、电影发行放映、各类文化市场等公益类文化事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地域差别大的特点。

(5)文化强国建设阶段(2013年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他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他的一系列有关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核心价值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所以,要使之生活化、制度化、法制化。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同时,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一种自然路径,制度化是一种激励路径,法制化是一种强制路径。

其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核心价值观的本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迫切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矛盾。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开发文化遗产的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但是很多开发并不是良性开发,而是一种“建设性破坏”。本来是保存完好的古城、古镇、村落遗址,为了进行旅游开发却大兴土木,盖起了宾馆及休闲娱乐场所,大拆大建的结果是将文化遗产的经济资本无限扩张,破坏了文化遗产存在的本真价值。二是资金投入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强有力的经济作支撑,文化遗产本身又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本。在打造文化品牌、对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而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由于投入与产出的巨大反差常常会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必定血本无回。一些地方经济实力本身薄弱,却不顾专家的反对意见,举债申报世界遗产,希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其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了更大的经济压力。三是社会人文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文化遗产的价值功用有多种表现,但其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即以文化为核心的社会人文价值。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承的目的是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并内化为维护文化主权、增强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当前重规模、重数量的“政绩化工程”屡见不鲜,快餐化倾向时有存在。

其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所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注重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其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和文化决策中来,才能真正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落到实处,才能避免“文”与“人”的分离。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服务于人民,就要满足绝大多数,甚至每位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需求。这就要处理好精英文化建设与大众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建设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关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7亿多,网络成为满足民众文化生活需求和政府了解民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平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收集好办法好主意,为网民答疑解惑。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就是人民的文艺的思想。他认为:一是人民需要文艺。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的高低决定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层次的高低。二是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所以,要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素材。三是文艺要热爱人民。歌颂人民群众中的真善美,让人民看到希望与未来,批判现实中的假丑恶,以真理战胜邪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性与坚持党性是一致的。坚持党性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是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主义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先进文化。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3]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

1.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就是因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文化建设纳入到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4]这表明,毛泽东同志把“新文化”作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这表明新中国必须通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在文化的建设上,也相应地由新民主主义文化过渡到了社会主义文化。1956年,毛泽东同志首次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此后,“双百”方针就成为指导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纲领。随后,在1960年的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再次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这表明,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两个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并将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方面。之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在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在邓小平同志看来,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方面。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总结,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命题,并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表明,发展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21世纪初,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包含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内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同志提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命题。他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把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他曾经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大体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可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他在2014年2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第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因此,我们有信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第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地位,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因此,必须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第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内容。

回顾90多年来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建设从来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指南,制度是保障,文化是方向。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并将其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可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都蕴涵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包含有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同时还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包含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具体制度三个层次,并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的关系问题。早在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明确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考察澳门大学时再一次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将会失去根基。

首先,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精神基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国家危亡,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同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专制制度顽强地进行斗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一切探索是从文化开始的。从中国地主阶级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再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都在苦苦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然而,由于他们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以失败告终,都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五四运动以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研究和文化论战,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为开辟中国特色道路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改革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它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努力奋斗。

其次,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根基。理论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因此,理论自信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是因为其与中国文化具有相通之处。因为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要传播到一个地区,就必须与该地区的传统文化相契合。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与儒家的“大同社会”相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儒家的“天人合一”相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通,等等。这些相通之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而且,马克思主义还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实现创新性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中国化,才能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促进新的理论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理论自信。因此,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的根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作根基,理论自信不可能实现。

最后,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深层根基。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是制度之母,其对制度的设计、建立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可见,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深层根基。没有文化所支撑的制度,即使设计非常完美在现实中也实行不了,只能是一纸空文。当今,有些人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总是非常向往西方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等,甚至想把它们引进中国,但是如果真的把这些西方的制度套用到我国,那么会造成水土不服,这是因为西方的制度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不适应中国。而且这些人之所以会有此想法,主要还是因为对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没有足够了解,对中国文化不自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浸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根基。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由此可见,坚定文化自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其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3.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就是因为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三个现代化。他说,“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初,毛泽东同志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的过程中,对这一提法作了补充和完善。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0年3月18日,他在同尼泊尔首相的谈话中,再一次地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了重申,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毛泽东同志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当时并没有立即向外界公布。直到1964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宣布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从而使“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概念,对“富强、民主、文明”的基本目标作了进一步阐释。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并把社会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因此,可以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表述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就必须进行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而这五个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因此,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由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经济现代化是根本,政治现代化是保障,文化现代化是动力,社会现代化是总体要求,生态现代化是基础,人的现代化是核心。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为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文化现代化。首先,加快文化现代化必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一是要大力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二是要实现公共文化均衡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缩小东部和西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尽快实现西部地区“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三是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赞助文化活动、提供文化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次,加快文化现代化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能够盈利,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是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每个地方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二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从而使中国在文化产业创新上走在世界的前列。最后,加快文化现代化必须培育一批文化人才队伍。推进文化现代化,人才是关键,因此,必须培育一批德才兼备、创新型的文化人才队伍。一方面,通过文化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和青年文化人才工程等培育和造就一批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的文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力量,因此,必须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提供政策支持,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欠发达地区。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价值

文化的强盛对于民族的延续、国家的崛起、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被提上日程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作了具体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塑造着每一个民族的人民,也通过人民而得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沉淀和积累,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色和特征,使之区别于其他民族。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影响和熏陶着每个中国人,形成了一套属于中华民族自有的语言系统、思考模式、行为标准和行动方式。民族文化包涵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而时代精神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现时代的具体体现,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两者的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成一股文明传承发展的火炬,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的新的发展成果,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导向,引领着时代的社会风尚、文化氛围和民族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以民族文化为底蕴,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尤其是当下我国正处在调整、变革、发展新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渗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不仅仅是为社会树立一个思想行为上的规范,更是在人们内部注入一股正能量,引导整个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和谐友善,成为社会发展的内生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以文化为载体,引导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是必须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托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艘精神之舰的组建和航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提供必要的养分。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的主体是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首要之义是以文化人、以文强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应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一切社会发展的目标最终应该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脱离这个目标,一切发展就失去其终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最根本的现实意义就是提高人的精神面貌、道德素质、文化涵养,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净化社会风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虽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有一段距离,但成就是不可磨灭的。然而,与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相比,人民的精神文明发展是相对滞后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进程也是相对滞后的。这与我们的国情是紧密相关的,在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的年代,第一要务就是提高生产,增加物质供给,满足人民基本物质需要。然而,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必须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社会文化,提高社会精神风貌,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养。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7]

目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现有的社会精神文明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现代化的需要。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过渡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纽带、规则、文明被打破,新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却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失范,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对于外来文化的盲从,这些都使得社会精神文明难以统一。有效的、结合传统与现代要素的文明体系、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缺失,导致人民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无所适从,更多的只能是以自身利益为准则,物质上的丰裕与精神上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

归根结底,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缺失。文化是物质利益之外,引导和塑造人的重要而关键的因素,它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底蕴和规范。文化的缺失,导致了适合当前社会的稳定的、良好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社会风气的缺失,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缺乏良好的引导和塑造,使得人的精神缺乏良好的培育土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树立统一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关键,有利于紧密联系当下的社会显示情况,弘扬和发展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适合当前社会的文化氛围,以文化引导人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

三十多年前,我国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要求进行改革。如今,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之前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及其积攒的问题,都必须重新调整和规划。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已然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必须从宏观顶层设计着手规划和调整我们的改革事业。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初期粗放式、消耗式的经济模式必须被一种更持续、更全面、更生态的模式所代替,而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助推文化成为经济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支点。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国民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人才。人才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人才,多好的改革、多好的机遇、多好的条件都无法成为生产力。当今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科技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科技的进步除了需要巨大的设备投入之外,其关键在于科技研发人员,在于人的创新发展能力。文化强国建设其实质就是人的建设、人才的建设,为科技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用之才,保证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和持续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长为绿色的、创造性的产业动力,将其开掘和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GDP的增长。文化产业具有低消耗、少污染、可持续等特征,这是许多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产业的多元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的开发为经济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仅会转变为直接的经济效益,还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新的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思想理念的推动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人们的理念开始发生变化,经济生产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理念开始向现代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越来越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重视发展的多样性。这种开放性的氛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现代性的思维发掘出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点,使得文化真正成为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使文化成为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人力资本,更是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念先导。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

文化自觉是文化上自我意识的觉醒。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它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文化政策。比如,延安时期就以整风运动的形式,逐渐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加快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繁荣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当时部分人思想混乱的状况,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各种形势下逐渐形成了文化上的自觉,在坚持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基础上,鼓励多元文化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文化自信是一种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文化上自我肯定的气质。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不只是一种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意识,而且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深刻认识,对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关系的准确把握,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和发展目的的了然于心,以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历史的选择,经过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重考验,而且也是现实的选择,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指引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中一个重要现实价值就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近现代以来遭受了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部分。从外因方面来说,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落后及其遭受的欺压,迫使我们必须向他国学习,但同时却打压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国的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物质上的提升,还必须实现精神文化上的升华,必须使中国人民挺直腰杆、不卑不亢,真正成为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主人翁。从内因方面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差距和观念冲突。树立文化自信,以共同的文化内涵为纽带形成文化凝聚力,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共同的情感、道德、信仰和价值观,有利于调解社会差距、整合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地发展。

文化自信是强国之路的必要条件,也是强国之路的必然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中国人民重新昂首挺胸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自己的道路、制度、文化充满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团结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凝聚所有民族的力量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民族大家庭自我认同和奋斗的动力,更是社会的向心力,它将所有可以凝聚起来的力量拧成一根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方向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8]全面小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是人们精神上的小康和富足;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经济、政治的现代化,还是文化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民族的复兴,是国家的复兴,其最根本来说更是人的复兴,是中国人民以新的精神面貌、高度的自信站在世界人民面前。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需要团结一致的精神,更需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使我们的奋斗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上的引领和文化上的保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为人的精神上的富足创造条件,形成对人有利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氛围,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来说,它与经济基础建设、物质上的小康同样重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物质的简单堆砌也绝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而言的优越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超越,更是人的精神面貌、发展状态的超越,是社会文化文明上的超越,这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充分发挥精神上的引领作用,指引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五位一体”是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各个要素之间密不可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文化的润滑剂作用。文化强国是我国总体战略的应有之义、关键一着,它关系的是我们的事业走向何方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厚重的积累,在每个时代都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潜在地引导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自马克思主义的开端就是先进文化的代名词,经过中国革命的洗礼,经过新中国建设、探索和改革的沉淀,一步步成为适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两者的结合可以说完全体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命题之中,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世界性也有民族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在精神文化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以文化为基奠,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当今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所指的复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繁荣,但是要说到与历史的关系,文化恐怕是最重要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血脉不曾间断的最重要体现。历史上诸多文明古国一去不复返,唯中国例外,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严格来说,当今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我们复兴了古代的四大发明,政治的发展更与帝国的王制相去甚远,只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撇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必须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为基本奠基,进而托举和指引整个民族、国家、社会的全面的复兴和发展。

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中国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完成时,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斗争、探索、建设的过程,仍是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来讲,中国近现代以来就面临着挨打、挨饿、挨骂这三个问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基本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当下仍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挨骂的问题。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国际话语权上我们仍非常被动。

当前世界各国的冲突及各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除了军事、政治、经济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往的全球化过程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更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西方国家在进行商品输出的同时,同时也强制输出他们的文化、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美其名曰普世价值。一个美国记者曾非常形象地描述道:“全球化的脸明显是美国人的脸,它长着米老鼠的耳朵,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苹果公司的电脑。”这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经济利益至上决定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和强势话语权,全球化可以看作是西方国家主导下的,经济、政治、文化、信仰、价值等要素的一体化过程,是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在这一全球化进程中的话语权只能被压制、被剥夺、被统一,在文明的冲突和对话中处于劣势。

由此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西方文化以一种全面渗透的方式进入我国,进入到人民的生活、工作、休闲等等各个方面。这是开放性发展带来的一个必然后果,但同时也是一个不公平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威胁到国家地位、国家安全的发展过程。西方文化盛行,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过西方节日,以西方的价值观衡量中国的社会发展,以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的现状,以西方的标准衡量中国之得失。长此以往,中国传统文化所剩无几,中华民族自信岌岌可危,我们也将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属品。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柢,根断了也就更谈不上发展,只能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追随者,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

相比于目前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我国的话语体系、文化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上层建筑没有紧跟上经济基础的发展步伐,导致我国目前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一方面是外国势力乘虚而入:中国的崛起使世界格局发生改变,引起国际上其他既得利益国家的恐慌和忌惮,因此他们在国际环境中不断给中国施加压力,包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中国指手画脚,试图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上、文化上的渗透。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遭受了严重考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的扩展和深入,中国人民在思想上也逐渐受到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许多学者用西方流行的话语体系来看待中国的问题,民众被西方主流文化体系所挟持而不自知,盲目推崇西方文化、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国家软实力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国家软实力主要是指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在国际竞争中表现为国家的被接受和认同度,以及可能形成的主导权、引导权。在信息时代,国家的软实力跟硬实力同样关键,文化的渗透、国家软实力的较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激烈和关键。如果说19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依靠军事实力,20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依靠经济实力,那么21世纪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则更多地要依靠文化软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保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当下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捍卫我们的话语权。构建和捍卫话语权不仅仅是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更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捍卫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如前所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本,只有在文化底蕴上充分认知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提供养分,才能在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下不至成为无根的浮萍,保持住自己的根本。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就是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软实力的竞争修桥铺路,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屏障,这符合目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将文化建设提到国际竞争战略上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声誉、影响力,也是说服其他国家、世界人民接受中国、接受中华文化。现在国际上出现一些“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声音,反映出我们的文化战略还没有完全成功,所以即使中国取得的发展不容否认,但仍有人还不能完全认同中国的发展。因此,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增强我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之外,以最快的速度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权、话语权。

总体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从国内环境到国际竞争,从社会治理到价值理念,从生产生活到精神面貌,从经济发展到生态保护,无不渗透着文化的要素,无不以文化为载体,可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于:一要精,就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精髓,去除糟粕;二要实,将文化发展最终落到实处,切实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产生活作用;三要领,就是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引领社会的发展,成为行动的指引。十八大报告提出,在现阶段必须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应该说,这个目标我们正在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