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社会建设新思想与广东实践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行政学院
- 12329字
- 2020-10-28 16:28:14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多少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孜孜以求,呕心沥血。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就向世人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掷地有声,响彻云霄,不仅展示出新一届领导人崇高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民生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力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民生”是人民或公民的日常生活事项。“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就是普通百姓的意思。《辞海》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即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话语。从现代公共管理角度分析,民生问题就是与老百姓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关系着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是党和政府履行的重要职责之一。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我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也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民生观”。
1.习近平“民生观”的历史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群众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民生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2]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同时也是依靠人民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国,依靠人民改变了中国历史,他高度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求索,他曾明确提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新时期,江泽民同志总结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一条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明确了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胡锦涛同志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等等,拳拳之心跃然纸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正是对历代伟人“民生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前人智慧的发扬和光大,是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习近平“民生观”的主要内容
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和群众史观,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独具特色的“民生观”。他多次强调人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总结强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016年1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详细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等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之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数论述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源于实践的朴素的“民生观”,他心里永远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人民利益着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3.习近平“民生观”的时代特征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民生观”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民生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政治性。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的治国理政经验表明: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日夜操劳治国理政,是因为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其所有行动和努力永远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在他的一系列讲话中“人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关系到党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政治安全与和谐。因此,必须把群众的满意永远作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把群众的意见永远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一把标尺,把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永远作为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法宝,把群众的关心、期待和需求永远作为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
(2)战略性。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既关注解决群众密切关心的紧要的现实问题,更注重长远的战略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生工作,在出台政策、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的时候,要有管长远、利长远的战略眼光,既要注重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眼前困难,更要注重解决其长远发展、长效生存的问题。在精准扶贫问题上,他强调要建立“造血”机制,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分享改革的“红利”,共享发展的成果,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3)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作要有底线思维,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不仅将民生问题看作是社会建设问题,更将其作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民生发展动力;不仅将其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还将其视为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不仅从宏观的角度阐明了民生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长远意义,更为我们指明了做好具体实际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指南。
(4)实效性。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民生工作就是要施惠于民、解民忧困。针对百姓普遍关心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和论述,无论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还是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现实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和幸福,习近平总书记都一一过问、关心和跟踪。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党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重点工程、惠民利民项目,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享受到实惠。
(5)长期性。民生问题纷繁复杂,解决好民生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要坚持民生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连续性原则,我们必须要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作为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常抓常为,善抓善为。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民生工程不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来不得半点虚假浮夸。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构想科学且内涵丰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清晰而壮阔的民生蓝图,为我国民生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方针和实践指南。只有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民生观”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加深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以更大的勇气、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将民生工作全面有效推进,夯实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本、筑牢中华儿女的梦想之基。
链接
一条民生热线综合受理群众诉求
“12345,有事找政府”。按照“好事好办、实事实办”的要求,佛山市政府整合了原12345市长专线的资源,于2007年正式开通“佛山市12345行政服务热线”,并在2011年更名为“佛山市政府12345热线”。截至目前,人社、物价、环保、安监、交通运输等11个消费维权主体单位已并入12345热线,标志着佛山市消费维权工作进入大维权、大监察、大数据平台时代。而市级各部门130多条的非特服咨询投诉电话也都取消,号码全部对外公布为“12345”。统一热线平台后,佛山市政府接受市民政务咨询、行政投诉、消费申诉、经济违法行为举报只有一个出入口,减少了由于部门职责交叉、界线不清影响政府形象和群众办事效率的问题。热线的开通,整合并畅通了政府服务市民的渠道。作为国内较早设立的地方政府综合性政务服务热线,佛山12345热线的受理范围包括要求政府部门解答的咨询,要求政府部门解决的诉求,对行政机关工作不满的投诉,反映党政部门“四风”问题的举报,以及针对政府工作建言献策等。
2017年上半年,佛山12345平台电话及网络渠道处理群众政务咨询、政务诉求、行政投诉、建言献策达163万人次,向各级成员单位派发工单约12万件次,12345知识库积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信息、办事指南约13万条,群众对12345平台服务的满意度达99.07%。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佛山12345热线受理业务类型前四位为政务咨询、诉求、行政投诉、建言献策;市级及五区工单办理量由多到少排名为:市级、南海区、顺德区、禅城区、三水区、高明区;并网热线受理量前五位为工商、劳动社保、公积金、环保、交通运输。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2017年7月20日,原标题为《一条热线折射服务型政府的成长》)
(二)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2008年10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江西考察时指出: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2009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调研时强调: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合格,是不是一个好干部,关键是看他能不能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能不能倾听民意、关注民生、沟通民心,坚持到基层和群众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我党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改革创新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让社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
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贯追求和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党的十八大后,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5]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促进民强。得民心者得天下,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把民生工作提高到国家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责任重托和使命,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未来几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我们既要看到,目前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要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改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使全体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有尊严,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格局出现深度调整,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公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多,诉求方式更加多样,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这些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一判断,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已实现了巨大发展,很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列,生活用品短缺状况已极大改变。在此基础上,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广泛。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要”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其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既有的“硬需要”没有消失,并呈现升级态势,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生的“软需要”则表现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对共同富裕,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需求的阶段性特征,必须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着力解决民生供给侧的不适应、不协调、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改革是解决民生难题促进公平正义的总钥匙。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还需要社会的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领域存在许多不公平,往往由公共服务不均等、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面对人民群众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反映社会呼声、回应群众期盼,通过深化民生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资源配置公平保障体系,努力保证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使各项制度以及制度执行的体制机制更加体现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7]
总之,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公平正义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民生政策,让人民的意愿得到反映、权利得到实现、利益得到保护,才能使我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通过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链接
惠东县投入近百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惠东以“接地气、百姓缘”百宗民生项目工作为抓手,主要解决群众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回应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期盼,让创建成果转化为百姓看得见、用得着、得实惠的民心工程,不断夯实全县推动文明创建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惠东的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这得益于惠东始终坚持的创建为民的原则。近几年,惠东县以“创文”为契机,累计投入近100亿元,扩建升级了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双十”工程,完成了广惠高速东延线、环城北路、环城南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抓好西枝江、黄排河综合整治,改造了一批路网管网,新建了现代化大型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升级改造了集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和环卫设施,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得益于惠东近年来大手笔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生态卫生环境持续改善,市容市貌得到规范管理等,惠东群众对县城卫生满意率达95.8%。惠东县已先后荣获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全国象棋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卫生县城等国家级金牌和省文明县城、省医疗服务“十佳”县、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等省级荣誉。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2017年7月25日,原标题为《惠东: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城市建设》)
(三)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创新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民生福祉工作,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就是要实现两者良性循环。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是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改善民生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既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通过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1.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和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前提。教育、医疗、养老、困难帮扶等民生问题需要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其中有些问题属于公益事业,不能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实现投资的回笼。因此,只有国家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条件、有财力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速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强大动力。2014年4月他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的目的要落实到惠及当地百姓得实惠上,落实到增进民族团结上,落实到改善民生上。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水平,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正地惠及民生。“更多”,就是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好势头,实现并长期维护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更好”,就是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人人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状况,确保勤劳者能够致富,确保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能够获得应有回报,确保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同时抑制投机性收入,坚决打击非法收入。“更公正”,就是让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当前,应特别注重兜底线、补短板,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
改善民生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发展,就是为了不断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其目的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就会失去意义,就会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也不可能持续长久。因此,必须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保障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党中央一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有许多涉及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社会效益、节能减排、人均享有、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如何改善民生的问题。而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民生问题矛盾最多、差距最大。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能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老百姓都得到实惠。
3.发展民生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民生经济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价值取向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民生经济,就是基于民生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关系,把民生工作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以经济运行方式实现民生发展目标,达到发展目的与手段、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更好地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保、教育、医疗、就业、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基础性服务,提升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体人民。
首先,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是发展民生经济的重要措施。中小企业经营灵活、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需求量相对较小,并且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繁荣、方便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优势。因此,应把优先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发展民生经济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关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减免优惠相关税收项目。
其次,鼓励全民创业是发展民生经济的必由之路。推动全民创业,通过激活民资、挖掘民力、启动民智,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更多的人创业致富,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放宽、扶持、规范”的思路,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在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及经营方式等方面,除法律法规禁止的以外,允许个体私营企业自主选择。鼓励、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兴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做大做强,向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发展。抓紧制定相关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更多的自然人成为市场主体,让更多的市场主体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落实鼓励全民创业优惠政策,支持就业和再就业。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等。
再次,发展职业教育是发展民生经济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民生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更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用型人才,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更好地发展民生经济,而且可以帮助困难群体掌握服务社会的知识和能力,进而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因此,要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形成依靠技能成才、依靠技能创业、依靠技能致富的职业教育新格局。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和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工作,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形成中高职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就读中、高职学校,加快促进体能型劳动者向技能型、创业型劳动者转变,提高他们就业再就业的竞争力。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筹措教育经费格局。
最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民生经济的重要保障。发展民生经济的目标是实现民无所忧,而社会保障就是这一目标的托底。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贫困、低收入等原因出现生存问题时提供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保障。加快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标准。要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要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对象、老年人事业、残疾人事业、孤儿事业等方面的工作。
链接
长效管护,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
干净整洁的村道除了少数落叶外,很难看到被随手丢弃的纸屑或塑料袋,每走一段路便可以看到精心设置的垃圾分类回收点;错落有致的民房外墙绘着浓墨重彩的客家壁画,数十幅关于英雄和童话的民俗故事跃然墙上;农田宽阔平整,田间道路和硬化沟渠纵横交织,乡村咖啡屋、乡村公园、人工湿地和休闲景观路有序坐落。这是日前梅州市蕉岭县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主体村庄之一的三圳镇九岭村呈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景。“我们村里不但配套了2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湿地系统,还建了800平方米的生态浮床,通过种植菖蒲、美人蕉来净化水质,周边配套建设围栏、亲水平台、名木等景观”,九岭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坚告诉笔者,如今村里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以后排到了这个池塘,由植物进行吸附,由这个池塘流出去的水达到了三类排放标准,可以用于灌溉农田。“污水不滋生蚊虫,反而变成了一个景观,处理过后的水还可以循环利用”。
除了成功解决污水治理难题外,九岭村还实施了“上门收运垃圾”的制度,以实现“垃圾不落地”。据了解,2016年,蕉岭县投入1088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建立垃圾收纳设施、充实保洁队伍、规范垃圾清运处理等方式,构建“村上门收集、镇统一转运、县无害化处理”的模式,力保农村环境保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的情况在我省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特别是逢年过节,农村垃圾成堆,处理能力严重滞后”,省委农办主任陈祖煌曾坦言,当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如果说‘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那么农村环境脏乱差就是‘短板’中的‘短板’,迫切需要解决”。
而类似示范片主体村庄九岭村的探索实践,无疑是成功破解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样板。广东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在建设过程中,率先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把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省级示范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等不靠,全面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在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以粤东西北两批28个省级示范片为例,745条自然村完成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建立保洁队伍,占自然村总数的97%,比粤东西北14市平均水平高约61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2017年8月2日,原标题为《广东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先行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