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理解实践的费尔巴哈

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第五条: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第九条: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谁是费尔巴哈?马克思曾经非常心仪的思想导师。但是,这个思想导师只是暂时的,从《提纲》开始,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费尔巴哈在被马克思恩格斯批评得体无完肤之后,他们就分道扬镳了。

具体对费尔巴哈的了解,可参见我的另一部著作《历史真相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如是读》,其中有对他的部分介绍。

这里,就不再做详细介绍。

这一部分,我想把上述《提纲》的三条放在一起分析。原因在于,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唯物主义,若不能从实践去理解,顶多是机械反映式的唯物主义。但是,这种机械反映式的唯物主义,却不如能动的唯心主义。换句话说,唯心主义在历史上一直是高姿态的,而唯物主义,则很低下,不上台面。

幸亏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把这种颠倒的局面再度颠倒过来,并给予其坚实的实践基础。

怎么说明?我们把这三条可以细分为几个小问题。

其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有共同的缺点。

请注意,这里不是特指某种唯物主义,而是“一切唯物主义”,他们把“对象”、“现实”、“感性”都当作纯粹的客体去理解,而且是直观式的客体。什么是“对象”、“现实”、“感性”?一般人看到这些概念就犯迷糊。实际上,这些概念不过是欧洲哲学的普遍用语,马克思把这三个范畴拿过来并用,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人所面对的对象世界——即客体。换句话说,“对象”、“现实”、“感性”即是对象世界——客体。客体,就是主体——人所面对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

什么是直观?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比如,你看到苹果树,就认为它是苹果树,你看到张三是一个男人,那他就是个男人,等等。

这都是我们非常自然的生活常态。

但是,马克思也许会反对这样看世界。

他会说,对象世界固然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但这是简单直观的反映而已。就像哲学教科书中所说,这不过是一般的刺激反应性,或者说就像照相机照相,看到什么就按个快门把它照进来,然后再洗出来而已。

这样的看法,没什么意思。

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世界的现象,而不是世界的本质。所以,你看世界的方式错了!

不可能吧?!难道我们看到的太阳、星星,牛、马,男人、女人,花草、树木,等等,不是它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我们不是天天生活在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世界里吗?

难道我们照相存下来的记忆都不对?!

不是。

马克思不会说这不对,但他会说:同志们,你们这样看世界过于简单了。这固然是唯物主义看世界的方式,但显然过于朴素了,不够深刻,没有切入看世界的本质。

关键就在于,怎么“看”。

恩格斯后来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总结出唯物主义发展经历的三种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他还说,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缺点就是孤立、静止、形而上学地看世界,不能以联系和发展的方式看世界。这些观点,其实就是来自于马克思的《提纲》。

我们必须注意,在第一条里,马克思专门加黑的字体:“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马克思认为,以前所有唯物主义如此简单地看世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似乎我们看到的世界从来不与人本身发生联系,这种观点太幼稚,过于哲学化了。

其实,马克思会反问:如果世界没有人,没有现实的人,没有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面对的世界还会是这样的吗?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对象世界会如何存在?

在他看来,主体人所面对的物质世界,不应该像旧唯物主义规定和理解的那样,仅仅“物质”式地反映,应该从主体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这样才能理解对象世界的来龙去脉和本质。

为什么?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回答了这一问题。他曾说过,人类所面对的世界,不过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产物,是人的劳动使之变迁的结果。《提纲》不过重复了这一观点,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再次将其强化与丰富。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没有主体人的实践,我们面对的对象世界会有高楼大厦、飞机、汽车、电脑、手机等这一切人类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才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他那么直观地看世界,他绝不会想到,他所面对的世界并不是开天辟地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结果。

1845年,正是马克思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不仅实现了对以往欧洲哲学思想的批判,也完成了对自己早期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的批判。

实践,正是实践,使得马克思走出了唯心主义的理性向往,走出了费尔巴哈的人本论迷恋,走向了实践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建构。

唯物主义地看世界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它不会引导你去发现世界的本质。

一旦“实践”地看世界,唯物主义才能变得更加辩证与深刻。

因为,只有主体人才有实践能力,换个说法,只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方式去看世界,我们才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对象世界,不过是我们主体人自身的实践的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

其二,为什么唯心主义没有这些缺点?

一切唯物主义犯的过于直观的错,唯心主义居然避免了!这是马克思考察哲学史后的结论。

很尴尬,马克思这么一说,唯物主义者一定很没有面子。

但莫慌,唯心主义者不要那么高兴,事实并非全然如此。

因为,马克思说了,虽然唯心主义“能动的”理解了“对象”、“现实”、“感性”——客体世界,但它却过于抽象化了。

什么叫抽象化?

就是把客体世界当作是主体人精神的产物,思维创造出来的结果,与人的实践本身没有什么关系。比方说,黑格尔就认为,我们的世界,是绝对观念演变出来的。问题是,什么叫绝对观念?观念离开了现实,尤其是离开了人的实践,不就是思维自身的游戏吗?

所以,马克思说,唯心主义不理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实际上,哲学产生以来就一直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回答是这一问题的普遍答案。唯物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的;其实,这个问题恩格斯他老人家早已经在《终结》中做过解释,他说,只能在世界的本源上,采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回答,跳出这一问题域,就不合适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签。

但是,世界的本质与本源是什么?欧洲哲学史中的唯心主义者,的确都接受意识或精神这一说法。在他们看来,没有意识或精神,外在世界怎么会存在呢?

这一方面,有典型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贝克莱。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一棵樱桃树存在于否,完全在于他的感知,他不去感知,樱桃树对他来说就不存在。

佛教禅宗里也有类似流行的故事。《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风也不动,幡也没有动,只是人的心动了。心若不动,幡就不会动。这种观点与贝克莱相差无几。

这就是唯心主义普遍的观察世界的方式——主体人面对的客体世界,如果没有主体人的精神或意识去向外部投射,客体世界无所谓存在与运动否。

似乎很精妙的样子。

我不想看丑恶的东西,把眼睛闭上就行,丑恶自然离你而去;外面明明两个人在打架,你仍然扭过头去,装作没有看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似乎你只要控制你的意识与思想,不去关注这些事情,它们就不会发生一样。

实际上,唯心主义迷恋于内心与精神的秘密就在这个“心”上。

但问题也在这个“心”上。

因为,树存在与否,幡动与否,有坏事与否,对于单个的你而言,你不感知它,它对于你来说的确无所谓存在;但是,这里的存在不是不在、没有、消失,而是仍然在那里,在某处。

要知道,外在的客体世界存在与否是不依人的心是否注意为转移的。

所以,“不在”不是消失,它仍然不过是一种意识或精神的想象。

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恰恰就在这里。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会能动地想象客观世界、进而构建客观世界,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等等。这些在头脑中建构出来的世界,都非常美好,但是,无一能在现实中兑现。

原因在哪里?

马克思说,他们不了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他们是用头立地,不是用脚来立地的意识形态家。

唯心主义是能动的,但是是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不是实践。没有实践,他们根本不能真正理解他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

“光说不练,空把式”,说的就是他们。

那些埋头于抽象理论,不去参加任何社会实践的现代知识分子们,其实也是这样——能动的唯心主义。

其三,为什么是主体的实践?

所以,要理解客体,理解客观世界,就必须理解主体人的实践本身。

但是,在整个提纲里,我们都没有看到马克思对实践的规定。那么,到底什么是实践,为什么实践才是理解世界的本质基础?

实践,通俗地说,就是主体人对外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就是如何把脑袋里所思所想的东西变成现实的过程。

比如,你想要生存,就必须去种小麦、大米等农作物;但是切记,仅仅从自然世界里摘取让你生存的食物,那不叫实践;如果你肚子饿了,你去买面包、拿冰箱里的食物、拿现成的蔬菜水果来吃,或者去饭店点餐,这也不是实践,这顶多叫做活动。

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一定是指人对客观世界能够进行改造的活动,即,使客观对象发生变化。如,把树木变成桌椅板凳、开采矿产资源、开采石油、利用原料加工工具、制作衣物、修盖楼房等等这些活动。这叫做人的感性的活动、革命的活动。

实际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进一步展开了对实践的解读。在这部著作中,他们把实践大致归为三种:满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生产,作为人的结合的社会有机体的自我生产(包括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精神生产等),作为生命体自身的人类繁衍延续的实践活动。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式进行了规定,他说,物质生产、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三大实践形式。

人类历史就是这样发生发展的。但是,为什么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注意到这些或者注意得不够呢?

其实,他们中的不少人也都注意到了物质生产、阶级斗争、社会关系和精神生产本身,但与马克思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把这些当作是不需要去研究的哲学问题。

所以,马克思说的对,提问方式的不同,就意味着新的问题和新的答案。

马克思正是在大家熟识无睹之处,发现了人类存在的实践奥秘。

费尔巴哈呢?他在应该继续深入的地方,却戛然而止。

其四,费尔巴哈为何总是直观?不能理解感性的实践本身?

实际上,费尔巴哈是一个优秀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1841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基督教的本质》,其中直接宣称: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不是上帝造人的结果。自然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并称黑格尔哲学为最后的神学,严厉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1843年,费尔巴哈又发表了《未来哲学原理》,大谈他的人本唯物主义、新人类学。

可以说,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费尔巴哈是整个欧洲大陆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但是,很可惜。他并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用恩格斯的话说,费尔巴哈一半是唯物主义,一半是唯心主义。

在人和自然关系这个问题上,他绝对是一个地道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但是,在人类社会如何组成、往何处去这个问题上,他陷入了唯心主义。他批判了基督教,却又创造了爱的宗教。

马克思说他,想研究与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比如说人和自然,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的功能与作用,他就无法得出和马克思一样的革命结论。

更要命的是,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人的活动,把犹太人的商业活动叫做实践。他说,犹太人从来不改变他们的本性,他们的上帝、处世原则就是利己主义。

不仅如此,实践在他看来是属于宗教的立场。为此,他热烈地赞美理论,他说:“实践的直观,是不洁的、为利己主义所玷污的直观,因为,在这样的直观中,我完全以自私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与此相反,“理论的直观却是充满喜悦的、在自身之中得到满足的、福乐的直观,因为,它热爱和赞美对象;在自由知性之光中,对象像金刚石一样闪发出耀目的光辉,像水晶一样清彻透明”。

在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世界里,只能看到抽象的人和以赚钱为本质的经济关系。

这种狭隘的基于种族偏见的歧视,使得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念显得粗陋之极。因此,马克思才说他连对象性活动都不清楚,怎么可能研究得清楚世界的实践本质呢?

为了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相区别,费尔巴哈提出“直观是生活的原则”,“直观提供出与存在直接同一的实体”。他还称赞“直观提供本质、真理、现实”,“直观是根老固实的,物质的、信实于自己的对象的,不罗嗦的,厌恶花言巧语的。直观的成效,是货真价实的”。

可以看出,这种对直观的绝对信赖其实就是一种机械的反映论,但就是这种反映论却也超越了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因为,最起码,这种直观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本身。

但很不幸,费尔巴哈只知道“感性的直观”,他写到:“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他根本不知道实践这种“人的感性的活动”,而离开实践去观察人与社会,显然不能理解人们在实践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与社会的本质,只能把人当作孤立的个体去观察。

面对已经不断复杂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市民社会,费尔巴哈居然只把它们理解为犹太人的商业活动,而且是卑污的活动。实在是可悲可叹。

不过,谁又能保证,今天不会有费尔巴哈似的唯物主义者呢?

所以,费尔巴哈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一样,不能从实践出发来看客观世界,只能使自己陷入抽象的直观。

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座,但王冠不是他的,甚至连他一手打造的王座,也是摇摇晃晃、力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