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新创业与经济转型

约一个半世纪前,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这样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无知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日子,也是怀疑的日子;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人们直登乐土,却也直下苦境。”这段话辩证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相对性价值。的确,不管置身于哪个时代,人们都会发现狄更斯的这段话对于现实的描述是准确而贴切的。

进入21世纪,人类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的巨大影响力,激变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迅速颠覆了人们对于世界的传统判断,更加凸显狄更斯描述的“悖论式”时代特点。跨界打劫、草根逆袭、分享经济、大众创业等众多新现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个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已经到来。

一、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人们通过“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这句名言认识了他。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创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新产品、新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获取(支配)新的资源(或货源、原材料)、新的组织形式都属于创新的范畴。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发展了熊彼特的观点,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约瑟夫·熊彼特

200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

目前,学术界对于创新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描述。比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资源,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一个与创造和发明相关但又非常不同的概念。对于创新而言,区别于创造和发明的关键点在于创新具有侧重于经济方面的特殊用法。

发明创造主要是与“技术”和“工艺”相关联的概念,是根据发现的原理而进行制造或运用,产生出一种新的物质或行动。

发明或创造只有当被应用于经济活动,创造经济价值时才能称之为“创新”,换言之,只有成功实现了商业化的发明创造,才可以被称之为创新。

发明创造的指向不一定是经济行为或经济价值。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其产生首先是源于炼丹术士在炼长生不老丹时的偶然发现,但在特定的配方形成后,就成了一项重大的发明。创新则不同,一种发明或创造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时才能称之为“创新”。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民间则用于制作鞭炮焰火等节庆用品,真正用于经济生产却很难看到,因此,火药在我国只能算作发明创造,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具有创造性、潜在高价值性、风险性、动态性等特征。

创新的回顾及趋势

1876年,英国邮政总局工程主管普立兹爵士说:“美国人需要电话,但我们不用。我们有很多邮差。”1889年,托马斯·爱迪生说:“倒腾交流电只是浪费时间,永远没人会去使用它。”1901年,戴姆勒汽车创始人戈特利步·戴姆勒预言,由于司机的缺乏,未来全球对汽车的需求不会超过100万辆。1943年,IBM董事长托马斯·沃森说:“全世界的电脑市场会是只有5台。”1946年,电影制作人达里尔·扎努克说:“电视不会成为主流,因为大多数的人每晚坐着看一个箱子很快就会感到厌倦。”1959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内的邮政官员桑默菲尔德说:“在人类登陆月球以前,纽约的邮件就能靠导弹在几小时内送到澳大利亚。”1966年,美国《时代》杂志称:“远程购物虽然完全可行,却终将失败。”1977年,数字设备公司创始人、1980年发明了首台科研用高级微电脑的肯·奥尔森说:“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人们会需要家用电脑。”2006年,《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戴维·伯格说:“大家老问我苹果何时推出手机,我的答案是,恐怕永远不会。”

创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是因为创新,我们想准确地预测未来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放眼世界历史,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到工业革命前夕的漫长岁月中,人类总共创造了3%的财富,而工业革命至今有250年,这250年间人类创造的财富是97%(这里有一个假定,把人类迄今为止的总财富看作是1)。科技与创新的发展是推动最近250年经济社会持续加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创新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趋势:

一是创新成果数量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趋势。

以衡量创新的重要指标之一——专利申请数来说,从2002—2015年,全球专利申请量从119万件上升到164万件,10年增长率达37.8%,而到2015年,全球专利申请量约为290万件,4年增长了76.8%。

二是从发明向创新转化的时间日益缩短。

从发明到创新的过程存在着滞后期。但是,随着市场拉力和技术推动的整合与互动方式的革命性变迁,创新滞后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缩短,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0世纪初,一项发明转化为创新大约需要20-30年,而现在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十几个月。像大家都熟知的电子产品,其创新转化速度就是以月计算的。

表1.1 发明转化为创新的速度

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从历史上来看,影响社会进步以及人类发展的重大创新,并不都是来自科技领域。人类文明开发较早的几个大洲普遍经历过早期的农业革命,人们先是进行家畜饲养,进而从事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这些饲养及种植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方式创新,而恰恰是生产方式的创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货币的使用创新了商品的交换形式,解决了物物交换过程中出现的时空矛盾,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全面带动了科学、艺术、人文思想的革命,为欧洲的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而就科技创新领域来说,大国崛起普遍呈现“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发明-创新)—政治强国”的历史演变路径。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受制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依赖于它的综合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美欧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都把创新视为立国之本,为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把握主导权和主动权,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战略方向,推动创新发展政策的频率之快、密集程度之高可谓前所未有。

我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商汤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誓词刻在澡盆上,提醒国家需保持创新意识。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的技术创新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由于科技创新的影响,在公元1世纪,汉朝中国和罗马帝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但到盛唐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4,乾隆盛世时期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1/2,就是直到鸦片战争前夕的1820年,中国仍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占世界份额的32.4%。

当14世纪中国技术创新呈现减缓趋势的时候,欧洲却渐渐成为现代科技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技术创新大大加快且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差异逐渐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改革开放前一百多年的内乱和外患让中国错过了18世纪从西欧驶出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列车。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中国再次拥抱世界的开放态度与行动推动了各领域的创新。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日益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2016年,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共同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标志着中等收入国家首次加入了高度发达经济体行列。

2017年,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共同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位列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第22位,标志着中国已经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序列。

从2013—2018年,我国政府在全社会大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五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中山地处江海交汇处的伶仃洋畔,独特的生存环境孕育了中山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品格。20世纪上半叶,中山人在上海开设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正是通过不断创新创造了一段商业奇迹,开启了中国百货业的现代化进程。

“四大百货”的创办者马应彪、郭乐郭泉兄弟、蔡昌、李敏周等人先后于1917—1929年间在南京路开办百货公司。面对富有商业智慧的同业竞争对手,“四大百货”竞相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推出新型销售手段和服务方式,创造了百货业中的众多“第一”。

先施首次引入了“环球百货”的概念,为顾客提供世界各地最新出产的商品和货物;率先采用开放式货柜售货;首创商品标价不议价和开发票的现代经营方式;首次雇佣女店员和实行星期天休息制度;在屋顶平台建设大型游乐场,推行“食购娱一体”商业模式。永安公司开创沿街面橱窗陈列商品和聘用美女销售员的先河;第一次将日光灯照明引入卖场;首创购物礼券,发行信用折子,实行先取货后定期付款的结算制度。新新公司是首家安装空调商场并自行设计了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在被对手模仿时推出“玻璃电台”吸引顾客。大新公司首次将自动扶梯引进商场,满足了顾客的好奇心,由此名声大振,生意兴隆。

“四大百货”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不断把商业中从来没有的生产要素和条件引入商业实战,取得了商业的成功,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也突显了创新在商业领域的巨大价值。

二、改变人类命运的创业

创业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创业的成果。在经济学界,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关联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灵魂。没有创新,创业就会缺乏活力,难以为继。

创业是创新价值的体现形式。创新的价值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创新的价值。

创业促进深化创新。创业是推动创新应用性的过程,直接引发市场需求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都有赖于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

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创业,是指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人为开创新的事业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突出强调的是主体在能动性的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一种特定的精神、能力和行为方式。

狭义的创业,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指主体以创造价值和就业机会为目的,通过组建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经济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创办企业。

创业的价值

创业的类型

(1)依据创业动机类型的差异,创业可以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

生存型创业(Necessity Entrepreneurship,即NE)是指由于没有其他就业选择或对其他就业选择不满意而为了生存被迫实施的创业行为。

机会型创业(Opportunity Entrepreneurship,即OE)是指超越了生存压力而为了追求更好的商业机会所从事的创业活动。

表1.2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比较

(2)根据创业所依靠的平台不同,可以分为自主创业和岗位创业。

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

岗位创业是指人们根据社会需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立一种事业,或在工作中有所创造、创新和发展。

对“绝大多数”不适合自主创业的人,岗位创业是一种更理性、更实际的实现人生价值、取得事业成就的方式与途径。在岗位上创业一样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在岗位创业上不用承受自主创业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和风险,可以得到企业支持,能以最便捷的方式实现人生的理想。

(3)依照创业的创新程度的差异,可以分为模仿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

模仿型创业是指那些通过模仿或跟随别人而不进行创新或很少进行创新的创业活动。

创新型创业是指那些通过创新、变革或率先抓住具有较高创新性机会的创业活动。

模仿型创业往往创新性不强,容易被模仿。模仿型创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迅速进入市场等特点。模仿型创业对于市场来说虽然也无法带来新价值的创造,创新的成分也很低,但与完全复制创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创业过程对于创业者而言还是具有很大的冒险成分。创新型创业的商业机会往往创新程度较高,不容易被模仿或还没有被大量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