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辩证的历史进程

1

辩证法,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它试图透过人的理解力总结出世界变化的规律与法则。

“辩证法”一词首先出现在古希腊文明中,后经由日本翻译传入中国。在很多人看来,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种表达。实际上,世界各种文明中均不乏辩证思想,辩证法贯穿于整个中西方世界的文明史、思想史之中。

中国思想自始至终都蕴藏着辩证元素,传统文化里面的辩证思想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它甚至渗透到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之中。

《周易·系辞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讲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或是讲究“内病外治”的中医理念,或是奉行“阴阳五行”的自然观,或是崇尚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艺术观,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独有的辩证智慧。

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曾系统提出过大量关于世界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理论,他曾主张“战争是万物之父”,“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等思想,是最早发现世界之中辩证关系的思想家之一。

赫拉克利特本人在其有生之年就受到了大量关注,其思想也在哲学发展历程中逐步获得肯定与弘扬,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重要思想家先后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

列宁甚至认为,“如果恰如其分地阐述赫拉克利特,把他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那是非常有益的”。

另一个古希腊辩证法大家是亚里士多德。列宁把他比喻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寻求、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

这些足以证明,辩证法不是哪一种文明的专利,更不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偶然事件。它是长期以来人类在探索世界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精神领悟,也是人与外界相互交流的一种方法。文明史自身就证明了辩证思维的正确性。

近代以来,黑格尔为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全面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把辩证法既作为思维方式,又在宇宙观意义上使用了辩证法概念。

列宁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颇为关注,他曾经写道,“如果我没有弄错,那么黑格尔的这些推论中有许多的神秘主义和空洞的学究气,可是基本的思想是天才的”。

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学生的马克思,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辩证法的推崇。他明确表达过自己要写一本系统阐述辩证法的著作,但遗憾的是,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这一宿愿。

有证据表明,列宁了解到马克思写辩证法专著的想法,这使他产生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完成马克思未竟的理论事业,建立一个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在唯物辩证法问题上,两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了共鸣,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列宁义不容辞地要去弥补马克思的遗憾。

列宁为此阅读了大量关于辩证法的文献,写下了大量笔记,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对辩证法的新思考、新认识。可以说,列宁对辩证法的研究,不是前无古人的建构,不是没有任何根基的杜撰,而是对历史上优秀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从辞源角度讲,古希腊语中的“辩证”一词原本意味着“对话”“讨论”“语境”。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记载,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使用这一方法与众人探索真理、追求至善。

苏格拉底的对话最大程度排除了主观独断的干扰,通过交流使人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激发了自我反思与超越的动力。辩证与独断因此是相对立而出现的,辩证法要克服的顽疾正是人的独断性思维。

在辩证法式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少有独断性陈述,取而代之的是,将对方的观点放置在一个新境遇当中,让真理在争论过程中不言而自明。也正因如此,“真理助产士”这一雅号成为辩证法的一个别名。

虽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之才华,各有千秋。然而,知识水平对人生影响重大。知识与生存直接相关,能否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知识,关乎生存质量与行为成败。因此,有知识的人会赢得社会尊重,这是人类生存本能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本无可厚非,可尊重的情感也通常夹杂独断。

社会纷繁而复杂,历史千变万化。尽管变化的世界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与把握能力,也时常会让人们品尝失败的苦果,但无论教训还是苦难,都不会使独断性思维退隐,甚至还有不断助长独断的倾向。

由独断所带来的教训在历史上比比皆是,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仿佛成为人的影子,令人挥之不去。这是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就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吸取教训是为了目标能够最终实现,与之前的失败相比,目的一旦获得了满足,曾经的苦难与挫折会让人更加坚信自己思想的正确性。

世人往往会忽视一个事实:再聪明的人也只能把握世界的一个部分或些许片断,智者、学者、专家都不过是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先行者,谁也不能自诩登上了真理的宝座。

人们在评判他人的言论时常用“客观”一词,仿佛“客观的”就是“正确的”,其实不然。与客观相对应的与其说是错误,不如说是独断。

客观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未必是正确的,但其背后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却孕育着正确的思想。我们提倡并肯定客观认识,与其说是对认识内容的赞同,不如说是对客观态度的认可。

客观态度包含着自我批判与超越的动力,是一种敢于接受社会检验的勇气。认识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内容都有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不是说达不到完全正确,就不客观。事实上,又有谁能真正达到完全正确的认识呢?

人总是在错误与失败中前行,但这并不意味着错误与失败没有价值。如果人一意孤行,非要坚持自己的错误不放,在独断中抑制批判与超越的动机,曾经有价值的失败也就随之变得没有意义,失败也就不再会成为成功之母。

独断是在坚持错误,辩证的批判会使错误升华为真理。有批判不等于获得了真理,而没有批判就一定不会获得真理。这是辩证法原初的深意。

从中可见,把辩证法看作是获得真理或知识的方法,并不完全合适。确切地讲,辩证法是一种矫正思维的方法,是一种让人摆脱独断性思维的方法。

3

矫正人的思维,有可能使人进入到思维的另一端。那就是不再相信还有客观,还有真理,而是相信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结果变成:你对,我也对,大家都对;这样说行,那样说也行,怎么说都行。

辩证法在获得广泛传播的同时,萌生了庸俗化的萌芽,人们由于未能深入领会到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在实践辩证法时走了弯路。

辩证法变成了变戏法,只要打着辩证法的旗号,就可以信口开河。言辞不论客观,凡事皆有三分理,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您。辩证法似乎成了火锅,什么食材都可以往里放,并都能煮出一样的味道。

人总要讲理,问题在于怎么讲。理不辩不明,关键在于怎么辩。

所谓辩证的批判,不是漫无目的的争吵,更不是左右逢源的诡辩,而是在讲理的基础上对既定事实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在辩证法面前,人人平等,它不存在专门的服务对象。一旦辩证法迈入私家花园,它随即就会沦为诡辩——对自己来说错的也是对的;对他人来讲对的也是错的。

诡辩是独断的另一极,辩证法需要避免诡辩。列宁做出了区分:

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

辩证法要在“相对”中坚持“绝对”,要让人在表达差异时找到共识。诡辩把一切都看作相对的,不再相信绝对,不再相信正确的思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可以宣称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都是无法确证的。辩证法与诡辩因此有着根本的不同。

诡辩论者利用了辩证法,他们只用辩证法教育人、批判人,自己却不受批判精神的约束。这是诡辩者的秘密。如何善用理性约束自身,面对批判时敢于承认错误,而不是绞尽脑汁地胡搅蛮缠,恰恰是辩证法的精神。

列宁已经发现误用辩证法的问题,但今天的我们,依然会以一句“没有什么绝对真理”来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纠正过的错误。这并不是因为社会没有发展、历史没有进步,而是人类思维上的主观性顽疾并不会轻易被治愈。

人有理性,也有本能。本能时不时跳出来干扰理性,使人心生错觉。即便知识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本能的负面影响。在与本能的抗争中,人并不永远是胜利者。

马克思主义者开出唯物辩证法的药方,来治疗主观性顽疾,但它不可能一下子见效,而是需要漫长的疗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第一次赋予了人类以历史的尊严和认识世界的权力,可人类并非能够马上使用、正确使用这些权力。

唯物辩证法围绕着思维的特性,教人以智慧,立心灵之约束,成真理之目的,溯困惑之本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