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搞事情”

大人有时太着急,总希望给孩子一些作文方法上的指点,但实际上,教再多的方法,孩子有时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解决“写什么”“为什么写”,比“如何写”迫切。

比如,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学生一看,没有想写的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读者是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搞一点儿事情,有事情可写,孩子们才会写出真实的心得体会。

其实,写作除了自我表达之外,还承载着与人沟通的功能。

我女儿上初中时,在期中考试备考阶段,老师做了如下布置:找两篇文章,一篇文章写人,一篇文章写事,好好学一学,以便考试的时候能派上用场。

为了帮女儿,我找了当时发布初中生作文的四个网站,结果发现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老掉牙的习作材料。

网站上的习作材料基本上和我小时候的差不多。写人就是写老师,偶尔有保安叔叔、清洁工阿姨,连写爸爸妈妈的也不多。

第二个问题是主题视野狭窄。

如果写妈妈,写的事件就是生病的时候妈妈照顾自己,基本看不到新鲜事件,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有点儿新鲜感的是“妈妈教我炒菜”。可我按照作文里炒菜的流程“操作”了一番,根本炒不出来,这说明“流程”写得不真实。

第三个问题是千篇一律的谋篇布局。

好的作文应该是除了能从头到尾把事情讲清楚,还得有技巧,让人爱看。

那些落入俗套的文章叫“新八股文”,总写这类文章的孩子未来难有创意。

第四个问题是语言表达毫无特色。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遗憾的是,我看了四十几篇作文,看不出区别,分不出哪篇是张三写的,哪篇是李四写的。

在生活中,有的同学说:“老师,我太爱您了,您怎么昨天没来呀?”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作业没有做好,您现在有时间吗,可以帮我讲讲吗?”

每个人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用词、逻辑全都不一样,但一落笔写作却变成了一个样。

以上种种问题,如果仅仅在写作技巧和方法上下功夫,那肯定是没找准着力点,让作文失去了平衡。正确的做法是从源头抓起,源头就是“搞事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这样一句话:“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意思就是,写文章得有自己的体验感受,要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讲出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孩子写作缺乏素材,是因为平时对生活的参与度太少,在写作时自然无话可说。我们要“搞事情”,目的就是制造写作素材,激发孩子对于生活的感悟。

怎样才能做到让孩子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有以下几点原则是大人需要先了解的:

1.孩子在写作前,需要有真切的体验、真实的触动和深入的思考,也就是“我手写我心”。

2.孩子的习作能力,一定要与观察、理解、分析、联想、推理、判断以及好奇心、探究力等协同发展。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最不擅长将教学经验演讲出来的人,往往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在分享自己的观点时,语言表述总有小学生习作的感觉。事实上,在社会中那些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都很强。所以,想学好写作,只盯着写作落实在笔尖的那一个环节肯定是不够的。

3.真实事件的复杂性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成长契机。

4.语言能力与做事能力协同发展,是表现性评价(1)的重要途径。

总之,家长千万别把自己定位成只是“配合老师”,而是要和老师共同做事,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