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诗与鲤鱼

姜诗,“二十四孝”故事之“涌泉跃鲤”的主角。

姜诗对母亲非常孝顺,后娶妻庞氏,夫妻对母亲的照顾更加周到。老人喜欢喝江水,庞氏每天取江水奉养。老人爱吃鱼,夫妻二人就经常做鱼给她吃,老人还经常请来邻居一起享用。一次因天气恶劣,庞氏取水回来迟了,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便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出门后寄居于邻居家,昼夜辛勤纺纱织布,换回银两,买好吃食,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姜母知道后令姜诗将其妻请回家。庞氏回家这天,院子里忽然涌出泉水,味道如同江水一样,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水中跃出,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

故事中水如泉涌、日出两鲤等情节虽然荒诞,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满足老人的一些要求或爱好,也是尽孝的一种表现。

涌泉穴 为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云,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肾经之气犹如泉水,来源于足下,涌出而灌溉周身与四肢。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临床研究表明,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免疫力增强,防治老年性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50余种疾病。如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每晚用花椒水洗脚后,常用左手心按摩右足心、用右手心按摩左足心各100次。施老称此为“足心上的健身术”,认为其可引热下行,壮体强身。

浴涌泉法即足浴,可鼓舞气血,疏通经络,安和五脏,温浸双足,使药性直达足之三阴三阳,旁通手之三阴三阳,贯穿全身十四经脉。足之三阴三阳经脉与脾、胃和肝、肾有直接联系,肾与脾是人体先天与后天之本,运用浴涌泉法可以增强脏腑功能,有益身心健康。足浴时毛孔开放,血液循环加强,有利于药物吸收,发挥治疗效能,起到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的作用,使局部乃至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冬季运用浴涌泉法还能助阳生热,温暖肢体,抵御寒邪,并可预防冻疮。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浴涌泉后,睡眠安稳,食欲增加,头晕肢麻等症状也随之消失。中医古籍文献记载:于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至十二月十二日,皆用枸杞叶适量,水煎取汁浸足涌泉,并沐浴全身,可光泽不老,祛疾健身,百病不生。此法为历代养生家延年益寿之秘法。现介绍几则浴涌泉方,供选用。

桂枝艾椒汤:桂枝20克,川椒、红花、艾叶各10克。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每晚临睡前注入温水约1000毫升于盆内,兑入药汁100~200毫升。将双足浸入水中,水温下降后可继续加热水,直至踝关节以上,至双足温暖、皮肤发红为止。每晚1次,每剂药可用3天,冬季可连浸1~2个月。

麻黄二活汤: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并浸泡5~10分钟,将药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待水温下降后,再适当兑入热水,边洗边搓,直至水加至踝关节以上,至双足温暖、皮肤发红为止。每晚1次,每剂药可用3天,冬季可连用1~2个月。

强身祛病足浴方:生姜片100克,花椒100克,绿茶50克,米醋250克。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将药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待水温下降后,再适当兑入热水,边洗边搓,直至水加至踝关节以上,至双足温暖、皮肤发红为止。每晚1次,每剂药可用3天,冬季可连用1~2个月。

鲤鱼 为鲤科动物,以其外观色黄而有金属之泽著称。

中医认为,鲤鱼性味甘、平,归脾、胃、肾经,有补益脾胃、利水消肿、养血通乳之功。中医古籍文献记载本品乃阴中之阳物,其功长于利小便;主安胎,胎动、怀妊身肿,为汤食之;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脾虚水肿、小便不利、咳嗽气促、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产后气血亏虚、乳汁分泌不足等症状,皆可应用本品。鲤鱼肉中含有大量牛磺酸,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也是促进婴幼儿视力和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成分;此外,其还能维持人体正常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增强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