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手的敏感期——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脑

什么是手的敏感期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所做的天顶画——《上帝创造亚当》,在这幅画里,核心的位置上展示的是两只手:一只是上帝的手,指向亚当,又像指向未来;而另一只是亚当的手,向上帝伸出去。毫无疑问,这两只手中蕴涵着某种神秘的味道和深层的含义。也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没有手,所有的思想,即便是上帝的思想也无从实施。

而对于孩子来说,手就是他的第二大脑。简单地说,在手的敏感期,孩子通过手的使用来协调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通过手来发现和了解这个外在的精彩的世界,从而建构自己内在的世界。

当孩子还在嗷嗷待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尝试吮吸手指,投入地玩弄自己的小手;一岁左右的孩子会用拇指和食指将细小的颗粒物捏起来;两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专注地玩好串珠游戏;三岁以上的孩子又热衷于把泥巴堆成城堡……

这些皆由孩子的天性使然——由孩子的年龄和不同阶段的敏感性而决定。简单地说,此时的孩子正在验证自己手的能力。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口是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重要器官,但仅仅利用口,很多探索行为是不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助力”,那就是手。宝宝吃手的行为就是为接下来的探索行为做准备,他通过用口吮吸或啃咬手,把手唤醒,把手的能力释放出来。这样,宝宝就可以手口配合,继续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了。

没错,手是人类最好的“工具”。“心灵手巧”一词就已说明手与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脑的发育可以使手的动作得到发展;反之,灵巧的双手也能刺激大脑的进一步发展。一个在成长早期就能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势必会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个聪慧的头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说,儿童是用手来思考的,而手的自由使用不仅表达了儿童的思维,也表达了儿童思考的过程,然而,人为地阻止儿童手的活动,很可能就会阻止了儿童的思考。

提到孩子手的能力,很多家长常常会自豪地这样说:“我家孩子的手巧,他的手指还会跳舞呢!”“我家孩子的手很灵活,从2岁起,就会用两个手指头或三个手指头拿东西。”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发现一些孩子的手很笨拙,他们的手做不了细活儿,如拿筷子、捡细小的物品等,他们甚至不能自如地用两个手指夹东西。这往往是因为在他们成长发育的阶段,手被束缚了,手的能力没有被释放出来。所以说,每一位家长在养育孩子之初就应该认识到:手是儿童最好的感知工具,手的活动绝非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幼儿有目标探索世界的行为,有意识地开发孩子手的潜能,那孩子的记忆力及反应的敏捷度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这样孩子在他们的世界里才会真正地鲜活起来。

伸手打人:只是为了引起注意

一位妈妈很苦恼,她这样说:

子阳1岁半了,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鹏鹏,由于我们同住一层,所以经常串门玩。可是最近,两个人正玩得好好的,子阳就会突然扬起自己的手,打鹏鹏脸一下。而鹏鹏似乎也不怎么介意,我的心里却有点儿过意不去了,鹏鹏妈也心疼的不得了。几次下来,都很少串门了。

面对这么一个喜欢伸手打人的宝宝,我是应该坚决制止他的打人行为呢?还是像子阳爸爸那样,抓着他的小手打几下,让他知道被人打的感觉呢?现在,这件事几乎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了。

其实,孩子打人,也是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通常,宝宝9个月左右时,手部的功能分化会有一个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时的“打人”行为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这种行为会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学会了某种技能,很愿意去使用它一样。

还有一点就是,当宝宝过了1岁,他在语言发育方面的发展,会出现能够发出“哒哒哒”的,类似“打”的发音这么一个阶段,而且手部也会随之做出相应的拍打动作,这是宝宝语言发育的一个必经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给予了错误的引导,甚至是强化了这个动作,反而会变相地鼓励宝宝这种打人的行为。

孩子“打人”更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自己太过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也可能是他想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爱或不满;还可能是他想与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等等。所以无论如何,父母都不能认为孩子有“暴力”倾向,更不要给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因为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打人。

想想看,在你面前,只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孩子,当他根本无法用语言正确传递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只能本能地通过“打”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明就里的父母往往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带有攻击意味的“打”。殊不知,父母在没有读懂孩子内心的情况下,又没能给予真诚的理解与关怀,这只能让孩子更加感觉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关怀。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1.别对孩子“打人”的行为太敏感

如果孩子的每一次“打人”动作都被父母看在眼里,并严加斥责,那么,孩子也许就会非常聪明地意识到,无论父母在干什么,只要他打人,父母就会关注他。所以,孩子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不要太敏感,否则就会让孩子的打人行为转化成他的一种习惯,他以后可能就真的会打人了。

2.简短而不是冗繁地教育孩子

孩子打人的行为虽然是不能容忍的,但孩子的感受是可接受的。父母应该向孩子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静但要清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不能打人……”父母一定要注意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可能会使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另外,强制性地让孩子表示道歉并不可取。换一种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并且表示你的关心,效果就会很好。因为你的行为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典范。

3.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做父亲的,尽量给儿子做一个好榜样,平时,言行举止尽量宽容周到,注意善待女性,有礼貌;做母亲的,也要给女儿提供好的模仿对象,平时,待人接物亲切温和,细心周到。千万别忽视这些,也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是会被孩子模仿的。

4.让孩子用语言代替暴力

对于正在学说话的孩子们来说,使用语言代替暴力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比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说“让我玩玩你的玩具”。另外,父母也要经常表扬孩子积极的行为,可以夸奖他“和小朋友分享真好”,“这次没有打人,非常棒!下次再试着这样做。”

5.降低孩子观看暴力的机会

譬如,电视里的打斗场面、大孩子之间的推搡,特别是大人对孩子的粗暴动作都尽量让孩子少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随意拍打,孩子难免也会这样。另外,父母平时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夸耀和赞美别人的打斗。

总之,纠正孩子打人的坏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父母在教导孩子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耐性,不可以半途而废。

乱扔东西: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欣赏

一位妈妈曾这样说:

我家宝宝大约在7个月的时候就能端坐在一个地方,将球高高地举起,并抛向对面。我知道这是宝宝在锻炼自己的手臂肌肉力量,于是对他的这种行为非常支持。往往乐此不疲地为他捡球,让他扔,宝宝也玩得非常高兴。

可是到了1岁左右时,他忽然变得特别“坏”。一次,我递给他一块饼干,他把饼干抓住,却又扔掉了;我又递给了他一块,他还扔,而且扔掉之后,还冲我坏坏地笑。

以后这种情况多次发生过,不管我给他什么物品,他拿到后都喜欢扔掉几次。后来,不仅如此,他还多次把桌子上能拿得动的物品都扔到地上。扔完之后,他要么会瞅着地上乱七八糟的物品坏坏地笑,要么脸上总是呈现出十分满足的表情。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对此深有体会,当宝宝一周岁左右时,突然对扔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屋子里往往一片狼藉,怎么收拾也收拾不干净。于是就会感叹:家里有孩子,怎么也干净不起来了!

其实宝宝之所以喜欢这样,是因为觉得很有趣:他们好奇,这些东西扔在地板上、地毯上、水泥地上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们诧异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乐此不疲地给我捡回来,难道这是一个新游戏吗;当然,他们也会这么想,扔东西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更注意我,这真让我高兴。

这么看来,宝宝爱扔东西的情况也是非常正常的。宝宝恰恰是通过“扔”这一动作来进行实践,以及探索这个总是让他们充满惊喜的世界的。大人千万不要拿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也不要嫌宝宝太淘气而阻止宝宝的行为,而是应该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事物的不同性质,让宝宝自己从实践中丰富知识和经验。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宝宝爱扔东西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体力,而且还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因为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宝宝分清了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区别,这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步。

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就不要再斥责宝宝乱扔东西了。但是为了减少麻烦,家长还应采取一些小策略,来“对付”这个聪明的小淘气。

(1)给宝宝不易损坏的玩具。一些毛绒玩具、橡胶制玩具、塑料玩具,一般不易损坏,可以给宝宝在床上、地板上、餐桌椅上准备一些,让宝宝尽情地玩。

(2)不要给宝宝食物。当宝宝吃饱后,就要把餐桌上的餐具和食物拿走,不能养成扔食物的习惯。一来食物扔到地上不好收拾,二来也是为避免浪费。

(3)为了方便,妈妈可将玩具用线或皮筋儿拴在宝宝床头,当宝宝扔出去后,妈妈指导他再把玩具拉回来,这样,宝宝就不会因够不到玩具而哇哇大哭了,同时也省却了捡东西的烦恼。需要注意的是,拴的绳子不要太长,免得绕住宝宝的脖子发生危险。

(4)不要马上收拾。当宝宝扔出一些玩具后,不必马上收拾。可以等宝宝玩尽兴以后,再进行“阶段性”的收拾,这样也省得使自己筋疲力尽。

(5)家里的手机、手表等昂贵的东西要注意放在宝宝不易够到的地方,否则扔坏了可是一种损失。

(6)爸爸妈妈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宝宝玩,比如,可以和宝宝面对面地坐着,中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一起拿着毛绒玩具或球扔过来扔过去,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手部肌肉能力,还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总之,随着孩子手的功能逐渐被唤醒,以及手部的肌肉逐步发达,孩子会发现,手不仅能抓东西,而且还能扔东西,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发现。所以,他们要不断地体验这一新功能。这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自我发现,还是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欣赏。这样看来,孩子的世界是不是比成人的世界要奇妙得多呢!

撕书、撕纸:锻炼手指的分化功能

涵涵6个月的时候,爸爸给他买回家一些婴儿绘画、看图识物书等。涵涵虽小,但是对爸爸的礼物非常喜欢,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谁知道,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爸爸下班回到家时,就发现这些书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其中一本被涵涵撕得面目全非。妈妈很无奈地笑着说:“喏,你的乖女儿干的好事!”

爸爸假装张牙舞爪地扑过来,说:“小涵涵,你这个小小‘破坏王’。”

涵涵也跟着咯咯咯地笑起来。

其实,妈妈发现,涵涵不仅喜欢撕书,还喜欢撕纸玩,尤其是抽纸、卷纸等。

涵涵爸爸还开玩笑地跟涵涵妈妈说:“让她撕着玩去吧,一盒抽纸换取你半个小时的安静,多值啊!”

其实,关于涵涵撕书、撕纸的问题,很多爸爸妈妈都碰到过。一般来讲,宝宝满6个月之后,往往会出现撕纸、撕书的现象,其实,宝宝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自己的新奇感。这个时候,宝宝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的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了。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并且让纸发出声响时,会感到非常快乐和惊喜,因此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撕书。

宝宝不爱看书却总爱撕书并非真的是想故意破坏和损毁一些东西,而是年龄尚小的宝宝,还意识不到撕书这个举动所造成的后果,他只是觉得好玩。当宝宝拿到书或者纸的时候,由于正是其精细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翻开书页,然后小手用力一撕,宝宝会觉得很满足,觉得小手有了力量。同时,当书页被撕开时,那“刺啦”的声响,在宝宝听来是奇妙无比的,从没有听到过的,这会加重他撕书的热情。而书被撕烂后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这也让宝宝眼花缭乱,觉得神奇无比。难怪,宝宝会对撕书如此有兴趣。

不过,毕竟书籍是用来看的,尤其是一些新买回来的书籍,撕烂了很可惜,很多家长也很担心撕纸会让宝宝养成破坏东西的习惯。其实,这样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宝宝只是在手的敏感期内才热衷于撕纸,当敏感期过后,他就不会再频繁地撕纸了。爸爸妈妈不妨在宝宝撕纸的时候,教宝宝把大纸撕成小纸,再撕成纸屑,使宝宝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获得乐趣,同时也能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其脑功能的健全和成熟。

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动足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而训练抓握动作便是发展最初的手的动作。在撕纸的过程中,宝宝的指尖可以得到摩擦,而指尖的摩擦对开发宝宝的智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当宝宝乐于撕书、撕纸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尽情让他做,并且每天都做,让宝宝痛快地“撕”个够,以此来锻炼其手的能力,进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故事中的爸爸是给涵涵买的新书,这样被撕掉当然很可惜。所以,要满足宝宝撕书的欲望,同时又不浪费新买来的书或者一些好书,家长可以找出家里的旧报纸或者不用的过期报刊,让宝宝尽情去撕,充分满足他撕书、撕纸的欲望。当然了,家长还要警惕宝宝拿到手的书是否干净,一些很脏的书不要给宝宝撕,以免因为不卫生而造成感染。这样,宝宝才能舒服自在地去做撕书、撕纸的游戏。同时,由于宝宝可能见什么都撕,建议家人的一些重要文件或者信件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以免不小心被宝宝拿到而撕毁。

宝宝在撕书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也可以加入进来,并且在撕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教育的内容。例如,爸爸妈妈可以教宝宝从书页的侧面去撕,或者指导着宝宝把书页上完整的一个图案给撕下来,以训练宝宝的认知能力。等宝宝撕过一段时间之后,家长还可以教导宝宝把纸或者书页撕成不同的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提升宝宝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