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的历史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论述孝道,宣传宗法思想。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为了保护头发,就要戴上帽子,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帽子。在这一讲,我就来介绍一下“帽”,以及“帽”所从的“巾”字。

“帽”字的形成,经过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帽”字源起于“冖”(m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秃宝盖”。“冖”这个字历史悠久,从金文到楷书,它的字形一脉相承,就像罩在脑袋上的一顶帽子一样,上边的一横像帽顶,两侧则像帽子下垂的边缘。

“冖”的样子虽然像帽子,但它并不具备帽子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冖,覆也,从一下垂也。”“冖”最开始就是一种简单的覆盖物,是用布或纱做成的罩子,盖在盛食物的器皿上,用来隔绝虫子和灰尘。要知道,“冖”虽然不是人的帽子,但却是器皿的“帽子”。

后来,古人在“冖”下添加两横,形成了“冃”(mào)字。“冃”就是“帽”最初的形体。许慎先生说:“冃,小儿、蛮夷头衣也。从冂,二其饰也。”“冃”是小孩和蛮夷“头上的衣服”,也就是帽子。中间的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

“冃”字十分形象,但也不免过于简略。帽子下边就是眼睛,于是,人们又在“冃”下添上了表示眼睛的“目”,造出了“冒”字,用来表示覆盖在眼睛上方的帽子。需要注意的是,“冒”的上部并不是“日”或“曰”字,而是帽子的象形。明白了这一点,便不会写错字了。

再到后来,随着字义的发展变化,“冒”渐渐有了顶着、勇敢、冲动等含义,如“顶风冒雨”“冒险”“冒失”“冒犯”……这时候,我们便需要一个新的字来表示帽子了。于是,古人在“冒”的基础上,添加了表示布料的“巾”,创造了我们熟悉的“帽”字。

说完了“帽”,再来看看它的偏旁“巾”。

“巾”字看似抽象,但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它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了,写作,从古至今,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说文解字》中说:“巾,佩巾也。从冂,丨(gǔn)象糸也。”古人出门时,会随身带着一块佩巾,就像今天的手绢一样,用来擦汗、擦手。“巾”字的样子就像下垂的佩巾,中间的一竖是把佩巾系在腰上的带子。

除了佩巾,“巾”也指头巾——裹头发的布帕子。我们常说“巾帼“巾帼”经常与“须眉”对应,用于“巾帼不让须眉”,指女子不比男子差。“须眉”是什么呢?胡须和浓密的眉毛是男子的标志,所以古人用“须眉”指代男子。英雄”,用“巾帼”指代女子。什么是巾帼呢?其实就是古代女性的头巾和发饰。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小细节。蜀魏两军僵持,司马懿(y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便以逸待劳,躲在营地里,坚守不出,消耗蜀军。诸葛亮打不起持久战,于是使出激将法,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巾帼”——女人戴的头巾、穿的衣服。意思是:司马懿啊,你要是再不出来决一死战,就是个女人!

巾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