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发展历程

根据2017年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2.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7%。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8-3,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个体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也更加浓厚。并且他们普遍具有特殊的信息技术能力、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这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网络参与资源。可以说,大学生在网络热点事件参与中发挥着重要力量。本部分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和媒介变迁历程,将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历史划分为了三个阶段。

2.3.1 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起步阶段(1994—2004)

1994—2004年是我国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起步阶段,伴随着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参与也开始起步,这一时期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是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主要渠道。BBS中包含大量新鲜资讯,这些资讯根据内容的不同,被划分在不同的版块中,版块主题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可以在BBS中共享信息、资源和观点,陈彤旭,邓理峰. 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1):13-25.其中,清华大学建立的水木清华BBS、北京大学建立的北大未名BBS、复旦大学建立的日月光华BBS、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饮水思源BBS都是当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校园BBS。可以说,BBS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了解社会、表达观点的方式。例如,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遭遇美国袭击,陈涤华.北约空袭南联盟[J].安徽税务,1999(6):44-44.舆论哗然,BBS成为我国大学生讨论该事件的主要媒介平台,很多高校学子通过网络关注事件的发展情况,并在BBS中发表政治言论,号召同学们团结起来,共同反抗美国袭击中国大使馆的行径,一些高校的学生将网络活动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在不同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抗议活动。这个时期高校BBS的话题通常与时事政治话题相关,有关民族主义的话题在BBS中占有相当分量,大学生在BBS中的言论较为情绪化。钟瑛,刘海贵.论网络BBS的议题特征及议题建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4):47-52.总体来看,BBS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参与平台,但是这些BBS平台以本校学生为主要用户群体,较为封闭,在拓展话题空间方面非常有限。

2.3.2 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初步发展阶段(2005—2009)

2005—2009年期间,BBS在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其他社交媒体开始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中,从2005年起,由于教育部要求高校BBS由官方管理并且开始推行实名制,高校BBS的活跃程度开始下降,新的社交平台“校内网”(2009年起改名为“人人网”)出现,“校内网”综合了博客、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多项功能,与过去的BBS相比功能更加全面,吴成强,孙笑宇.大数据时代对人人网营销策略的影响[J].现代营销旬刊,2017(1):59-60.但是在这个时段内,“校内网”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人际沟通,即方便同学之间的往来,所以BBS依然是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主要平台。不过在经过10年的发展后,高校BBS的话题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BBS不再只是抒发民族情感的场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BBS进行网络监督。例如,2009年发生的“杭州飙车案”,大学生在此事件中的网络监督作用对事件的进展和解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5月7日晚8点,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大二学生胡斌驾驶一辆改装三菱跑车将正在斑马线上过马路的谭卓撞飞,谭卓在被送往医院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事发第二天,杭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该事故发生时胡斌的驾驶速度为“70码左右”,这一数据引起民众的广泛质疑,引发舆论不满。浙江大学学生开始在浙江大学的BBS“飘渺水云间”上汇集,学生们针对该事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期间,浙江大学的BBS成为浙大学生关注该事件的主要场所,事发后一周时间内,关于“杭州飙车案”帖子的关注度一直位列该BBS的前十名,有关肇事者胡斌是富商之子的家庭背景成为大学生关注的重点。2009年5月8日晚,谭卓的同学动员大家去事故发生地纪念谭卓,最后有两三百人参加了这个活动,对相关政府部门形成很大的舆论压力。并且,浙江大学BBS出现了《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浙大学子致杭州市市长的一封公开信》,这封公开信出现后迅速被各大网络平台转载,引起杭州市市长、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也使得公权力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与制约。

在社交媒体发展的初期,政府还缺乏与网民互动的经验,在“杭州飙车案”中,政府就在一段时间内要求报纸噤声并删除了本地网站的相关帖子,这导致学生情绪进一步激化,他们开始到浙江大学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更多的平台上讨论这件事情。直到5月15日,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70码”这种不严谨的说法道歉并认定肇事者胡斌要承担全部责任后,网络舆情才逐渐平息。总的来说,从2005年到2009年,大学生群体开始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在这个阶段取得了进步,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社交媒体还不够成熟完善,社交媒体构建的公共空间承载力依然有限,所以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行为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2.3.3 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繁荣发展阶段(2010—至今)

经过几年的发展,“校内网”开始逐步取代高校BBS,成为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校内网”以学生为主要用户群体,很多学生毕业以后放弃使用校内网,而且“校内网”中同质化内容过多,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2010年左右,包括新浪微博、网易微博、腾讯微博在内的多个微博平台出现,微博逐步取代“校内网”,成为大学生网络参与的主要平台。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方式,在微博中网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讨论公共议题更加方便,在微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平台里的“公共空间”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微博还构建了一个以弱关系为基础的网络,所有微博用户都在关注与被关注中被连接了起来,更多的信息可以在微博中快速流动,造成信息在微博中的病毒式传播。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并且,大学生群体是微博使用的主力军,吴卉.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群体微博舆情的分析及引导[D].江西财经大学,2015.他们是微博的活跃用户,会积极参与微博中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

除了微博,201年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微信也在大学生网络参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微信主要被应用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端,人们可以随时使用微信浏览新闻、发布信息,信息的传输速度加快。其次,微信建立了以“熟人圈”为基础的社交网络结构,使得微信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对一”人际传播的特点。最后,微信于2012年8月上线了公众号服务,这让微信获得了“一对多”的大众传播能力,使得微信的媒体属性更加突出。张艳梅,安平.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舆情妥处机制研究[J].当代传播,2015(2):103-105.大学生会在微信群中讨论公共议题、在微信朋友圈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会设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文章,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话题变得更加丰富,上至国家关系、外交政策,下至娱乐新闻、热点事件,都可以成为大学生网络参与的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还出现了分众化的趋势,除了微博和微信,大学生群体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社交平台进行网络参与。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老牌社区网站“豆瓣”和“天涯”、泛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等都依据自己的网站特色,吸引了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群体。可以说,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2010年后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多姿多彩,出现了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