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现状、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 李静
- 1886字
- 2020-12-01 14:03:17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大学生在社会总体结构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是未来政治社会舞台的主角。并且,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定型的重要阶段,他们的网络热点事件参与行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高达3700多万,位居世界第一,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大学生普遍思维活跃、善于学习并且富有创造力,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参与热情的群体,我国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青年学生在历史舞台上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4年,我国实现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互联网从此在我国取得飞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互联网逐渐成为我国民众沟通情感、表达意见以及释放情绪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本身具有的特征使其成为热点事件中传播信息、汇聚舆论的重要平台,为公众的参与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撑,丰富了他们的参与渠道和手段,这对我国舆论生态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对现有舆论和管理格局提出新的挑战。并且,公众在网络上的参与行为对热点事件的发展与解决、社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都产生了更深刻、更复杂的影响。
网络对人们的政治观、民主观,政治参与的模式和方法以及政府决策的行为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普通民众在互联网上也拥有了信息获取渠道和思想交流平台,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一般民众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标志着普通网民政治影响力的形成,另外,邓玉娇案、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等都显示了普通民众惊人的政治影响力。另外,互联网也成为我国政府及领导人治国理政、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新平台。例如,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人民日报》在2010年推出“直通中南海”的网络留言板,这些都说明了普通民众的网络参与行为正式进入中国政治的话语体系。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网民的年龄结构以10-39岁为主,占整体的72.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7%。另外,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成长的一代,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个体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更加浓厚,并且具有特殊的信息技术能力、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这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网络参与资源。可以说,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热点事件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他们的网络热点事件参与行为不仅可以推动社会转型和民主政治发展,还可以培育大学生的政治人格,促进大学生情绪宣泄和权利的实现。
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往往通过发帖、跟帖、转发、评论、分享照片或视频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在热点事件中的态度和立场。他们通过网络表达、网络监督、网络维权和网络动员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作、规则和政策制定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大学生现实参与的“缺位”问题。但是,互联网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信息搜索、情感交流、工作学习、意见表达的平台,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和视野,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消极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容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造成认知失调和价值混乱。并且,大学生群体由于政治和社会经验都不足,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激的议论、片面的言辞,甚至违法的行为,从而酿成大规模的网络参与“逾矩”行为。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热点事件参与行为是柄“双刃剑”,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从而促进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也会因为无序的参与行为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化社会,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环境会对受众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被信息重重包围,高度依赖媒介,人们的行为决策往往是建立在环境认知基础上的,而对现实环境的认知更多的是依赖于大众传媒这一中介。在西方已有很多文献是关于媒介的效果研究。由于近几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媒介对人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心理影响机制。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现状、特征及大学生媒介使用对网络热点事件参与的影响机理,这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校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和应对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有助于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上制定有效的规范机制,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热点事件参与行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