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2.1 环境与人的关系特征

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卡斯腾·哈里斯曾说:“大部分时间中,尤其是在移动时,我们的身体是感知空间的媒介。”人们总是通过亲身参与各种活动来感知空间,于是,人体本身也自然成为感知并衡量空间的天然标准。因此,可以说作为感知并衡量空间标准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关系,是室内外环境各要素中最基本的关系。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空间,广义上是指围绕主体,并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对人类而言,一方面它是一种外部客观物质存在,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与精神需求(亲切感、认同感、指认感、文化性、适应性等);另一方面,人类也按照自身的理想和需要,不断地改造和创建自己的生存环境,包括根据人们认识的不同阶段对环境起到的创造、破坏、保全作用的内容。总之,环境与人是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关系,并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始终处于动态性的变化之中。

1.2.1.1 人对环境

现代环境观念的发展也具体体现在人对环境的“选择”和“包容”的意识中。在从事研究和设计时,对那些即将消亡但并无碍于生活发展的、那些只属于承继先人和连接未来的东西,应有意识地加以挖掘、利用和维护。城市是人们长期经营和创造的结果,城市风格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证明了其自身的生命力。实践已显示“保全”的城市建设思想亦会对城市风格的多样化再立新功。一座城市、一个街区乃至一个庭院(单元环境)都具有自己的共性和个性文化,它们世代相传,每个时代的人们及社会都曾为此付出脑力劳动和经济代价。这些代价的后果可能使环境勃发生机,也可能导致环境的僵化和泯灭。创造、破坏、保全的城市建设思想,是相互连接的,其中并无截然的界限。由此,在人对环境这一问题上,必须同时兼顾创造与保全这两项目标的并行,在不破坏的基础上、着力保全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创造,才会使我们对城市环境的整治更接近于环境的本质属性——自然整体。

1.2.1.2 环境对人

1943年,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等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普遍具有五种主要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人们对各种需求的强烈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总有一种占优势地位。这五种需求都与室内外空间环境密切相关,如空间环境的微气候条件——生理需求;设施安全、可识别性等——安全需求;空间环境的公共性——社会需求;空间的层次性——自尊需求;环境的文化品位、艺术特色和公众参与等——自我实现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性,即环境对人的作用,也是人对环境提出的多种需求。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可能使追求另一层次的需求得以实现。当一系列需求的满足受到干扰而无法实现时,低层次的需求就会变成优先考虑的对象。环境空间设计应在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层次的需求。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得这些需求与承担它们的物质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另一种需求则会随之产生。这种人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就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在现实中,空间环境的形成和其中人的活动是同一回事,犹如一场戏剧舞台中的布景设置与演出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样,而对于设计师来说,更需要关注的是静止的舞台在整场戏剧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它去促进表演。由此可知,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在环境对人的关系方面,人们塑造了空间环境,反过来,空间环境也影响着、塑造着人。

案例 哥本哈根糖尿病中心

设计师基于创造一个能与大自然对话空间的理念,将室内和室外编织在一起,试图使患者与访客对这里的环境产生好感。

项目的主入口朝南,以确保自然采光,重点打造了一个起伏的景观并一直延伸到室内。一到这里,访客们就会被一个优美起伏的景观迎接,然后被引导进室内(图1-1)。该区域的设计考虑到了好奇心这个因素——所以从一开始病人和访客必须感受到欢迎的姿态,并被“诱惑”着进行下一步探索。

图1-1 起伏的景观一直延伸到室内

中心专为患者及其家属和工作人员设计的公共区域围绕着小型“主题广场”组织(图1-2),例如,“营养广场”旁的食品实验室和咖啡厅,“知识广场”旁边的图书馆和展览空间,“健身广场”旁边的健身房和训练室,以及“展览广场”旁边的工作室。

图1-2 公共区域围绕着小型“主题广场”组织

1.2.2 文化特征

芬兰著名建筑师伊利尔·萨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可见环境艺术在表现文化上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环境艺术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科技与艺术的反映,也是居民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1.2.2.1 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继承与发展

德国的规划界学术巨匠阿尔伯斯教授曾说,城市好像一张欧洲古代用作书写的羊皮纸,人们将它不断刷洗再用,但总会留下旧有的痕迹。这“痕迹”之中其实就包括传统文化。

注重传统的设计风格,并能有效地将其与当地的文脉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通过良好的设计能建立历史延续性,表达民族性、地方性,有利于体现文化的渊源;如果生搬硬套,就会显得拙劣,令人厌倦。环境及其建筑物是特定环境下历史文化的产物,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传统,具有明显的可辨性和可识别性。要继承和发展传统设计文化,就要注重历史环境保护。在标志性建筑和重点保护性景观的周围建立保护区(如天津、上海等城市把近代外来建筑设为专门的文化保护区域)。保护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不被破坏,主要是有效控制周围建筑的高度、体量与形式等,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和不同的建筑物性质加以具体规定;同时,城市是受到新陈代谢规律支配的,作为有着强大的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在此,德国剧作家席勒的观点虽有些偏激但有其道理,“美也必然要死亡,尽管她使神和人为她倾倒”。由此,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是生活的法则。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正是为了新的创造,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环境艺术设计不符合现代人的欣赏情趣和审美要求。

1.2.2.2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挖掘与体现

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建筑设计领域,Bernard Rudolfsky所著《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的问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以往被忽略的乡土建筑中的创造性方面的价值,重新被发掘出来。这些乡土建筑特色是建立在与该地区的气候、技术、文化及与此相联系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的,是长期的积累而存在并日趋成熟的。有人在研究非洲、希腊、阿富汗的一些特定地理区域的住房建筑之后表明:“这些地区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设计者创作灵感的源泉,而且其技术与艺术本身仍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设计者们创作中可资利用的、具有活力的途径。”这类研究呈现两种趋向:1“保守式”趋向——运用地区建筑原有技术方法并在形式上的发展;2 “意译式”趋向——在新的技术中引入地区建筑的形式与空间组织。乡土建筑、乡土环境受生产生活、社会民俗、审美观念以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她置身于地域文化之沃土,虽然粗陋但含内秀,韵味无穷如大自然间野花独具异彩,诸多方面存在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等待挖掘和予以推陈出新。

1.2.2.3 环境艺术对西方文化的借鉴

我们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但始终主要侧重于“器物”这一最初引发冲动的层面,而对这三个层面缺乏整体意识以及清晰的区分认识。在向西方学习时,总是以最好最新为追求目标,以为新就是好,但西方的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结果是追还没来得及,更谈不上消化了。这种不求甚解、盲目崇洋崇新的心态背后,是一种潜伏的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在作祟。从近些年相当一批的国内室内装饰的各种风格流派的设计作品中,便能感受到对西方环境文化的领受和吸取往往是停留在浮光掠影般的、得其形而忘其意的表面理解上的,而对于其内含的、不同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上,真正领会并发挥、创造出的优秀作品还远远不够。

1.2.2.4 当代大众文化价值观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

随着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在面对环境的日益均质化、无个性化甚至非人性化的今天,人们不再期望将自己的个体情感和意志纳入到一个代表公众趣味的、整齐划一的环境中,而是开始寻求一种多元价值观和真正属于自我意识的判断。人们越来越强调创造和表现具有一定意义的空间、场所和环境,此时的“可识别性”“场所感”等词汇的诞生,都表明了人们对价值或意义的关注;另外,在环境或场所在追求为正常人服务的同时,也应对儿童或残障人群予以关注,才是环境服务于人性的本质体现。例如,美国《1990年残疾人法案》的颁布为公共场所和商业场所制定了残疾人通行的标准,并要求在设计新的设施和对现有设施的改动中要核实相关法规并加以应用。这种体现在环境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思想深得人心,也正是当代重视大众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反映。

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地域性、时代性、综合性的反映是任何其他环境或者个体事物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在环境艺术中包含了更多反映文化的人类印迹,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增添新的内容;而群体建筑的外环境更是往往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上海的外滩、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纽约的曼哈顿都是一些代表民族或国家形象的突出案例。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如何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如何为环境增添新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严肃的、值得环境创造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历史赋予设计师的责任。

案例 中西合璧的贰千金餐厅

在中国做设计的外国设计师,很普遍的一个做法是汲取中国文化的元素混搭在自己的西方设计理念中,求得一个东西方融合的呈现方式。

不管是将上海常德路上曾经英国海关官员的官邸改建成Dariel Studio办公室的The Villa 621,还是周庄的花间堂精品酒店设计项目,法国设计师Thomas Dariel都运用了文化兼容这一手法,贰千金(Lady Bund)餐厅也是。

贰千金餐厅位于外滩万国建筑群南侧的外滩22号4楼,这幢比邻上海十六铺码头的历史老建筑始建于1906年,即便是在2009年进行整体改造和建筑修复过后,红色的外立面砖墙仍旧保留了浓浓的历史韵味。如何让百年红楼中的创意餐厅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贰千金餐厅老板找到了Thomas Dariel。

贰千金餐厅以时尚、创新与颠覆为理念,同样地,业主委托Thomas Dariel主持设计的店面空间也强调了这种融合性,既要保留东方古典韵味,又要引入欧式现代风格。

在修缮外滩22号时,业主保留了兼有巴洛克、维多利亚等建筑元素的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加固后的楼梯仍旧留有原来的青砖。Thomas Dariel在贰千金餐厅的室内空间设计上,也尽量追求与整体外滩22号建筑的协调性。每一个原始拱形窗格都得以保留,意欲为来店就餐的顾客带来开阔的外滩江景。

1200m2的整体空间在Thomas Dariel手中被分隔为就餐区、休闲区、吧台区等功能不一的空间,且都有各自的主题。

在东方文化元素的运用上,入口处悬于空中的陶瓷蛋壳艺术装置,直接点出了餐厅的创意菜系主题(图1-3)。

图1-3 入口处

在吧台区域,设计团队选用了中国传统的书法元素,将宣纸裁剪成一条条斜边纸条,自木制的顶部自然垂落,辅以几盏木质吊灯。与之互为呼应的是,吧台一旁的墙面上,镶有大小不一的木框架,悬挂着各种尺寸的毛笔(图1-4)。

图1-4 吧台区

望望天顶,再看看墙面,传统的书法文化被Thomas Dariel演绎得颇具时尚感。

进入到内部的第一就餐区,设计的焦点同样放在了顶部。一幅幅空白的画卷依次在屋顶上铺开,延伸到尽头,紧接着就是墙面上大幅的数码喷绘作品,将顶部与墙面自然衔接起来,营造出动态的视觉效果(图1-5)。

图1-5 第一就餐区

在第二就餐区,Thomas Dariel受到传统丝纺机器的启发,将细绳索相互穿插,交织出几何图案,围抱住整个空间,悬于天顶的Maison Dada吊灯随意地垂落,又为这一空间平添几分灵动(图1-6)。

图1-6 第二就餐区

此外,环绕在主就餐区两侧的休闲区则选用了大量杂糅了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以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具,用来呼应原建筑的风格(图1-7)。

图1-7 休闲区选用了大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具

1.2.3 观念特征

季羡林先生说过“东方哲学思想重综合,就是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即要求全面考虑问题”。实际上,整体化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观点。

环境艺术观念发展的客观化水准往往取决于一件作品是否能与客观条件和自然环境建立持久的协调关系,这与艺术家从事单纯自我造型艺术的创作不同;环境艺术是多学科并存的关系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将城市、建筑、室内外空间、园林、广告、灯具、标志、小品、公共设施等看成是一个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整体,它面临的虽然是具体的、相对单一的设计问题,但在解决问题时还是要兼顾整体环境的统一协调。在进行整体设计时还需面对节能与环保、可循环与高信息、开放与封闭系统的循环、提高材料恢复率、强大的自动调节性、多用途、多样性与多功能、生态美学等一系列问题。相对于环境的功效方面和美学领域,社会经济因素则是重头戏,其最终将集中反映于环境效益问题。比如,大多数城市景观的设计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而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则须由雄厚的资金来支撑,如果对环境综合效益缺乏研究和没有整体计划以及更高层次的思考创新,就会造成大量资金无价值的消耗,以及高昂的后期维护费用等问题,还会给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带来沉重的包袱。

对于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环境设计,由于社会经济积累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可以把功能及造价的问题不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考虑,但中国今天的“现代主义设计”则必须在充分考虑功能及造价的前提下表现个性,并且综合地、全面地看待个性在营造环境中的作用,把技术与人文、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美学、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生态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地处理理想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动态的视点,沿着生命运动的轨迹,把这些相关因素科学地、合理地组合起来,是使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可行性的一种最佳途径。

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需要有整体的设计观念。无论是区域环境设计,还是建筑小品构想,都要放眼于城市整体环境构架,对其历史与现状,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研究,权衡暂时与永久、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期之间的利弊关系,找出它们的契合点,科学地、合理地、动态地对其进行综合设计,并要解决历史、未来及周边地带的衔接、计划与实施的差别控制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最为合理地利用土地人文及现有景观资源,实现集生态美学、环境效益于一身,以创造出适合人们生活行为和精神需求的环境。

案例 Conarte图书馆

Conarte是墨西哥蒙特雷市的文化与艺术委员会。Conarte的目标在于推动并促进当地的文化艺术表达同时对文化精髓的支持与保护。创作这座Conarte图书馆(图1-8)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体会并感受到一种特殊的阅读体会与价值。

图1-8 Conarte图书馆

设计师将这个空间安排到书店或者图书馆,将其设计成一个以书架将阅读者包裹其中的特殊空间。书架除了其本质功能——收纳图书外,还起到了墙体与穹顶的作用。台阶式的座位颜色逐渐变浅,模拟消失。站在中间会体会到有趣的视觉平衡效果。Conarte图书馆更像一个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其隐喻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1.2.4 地域特征

现代环境设计的地域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2.4.1 地理地貌特征

地理地貌是时间最为长久的特征之一。任何地区之间,只要细致观察,就会发现相互间的差异。更多的差异则是体现在宏观的特征上,像水道、河泽、丘陵、坡地、山脉、高原等。这些自然界固有的因素无时无刻不作用于环境塑造的过程。如山城重庆与平原省会石家庄,西北城市西安与江南水乡绍兴,它们之间的地貌差异对一个敏感于这些特征的设计师来说,会产生极大的诱惑。而设计构思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让那些特征彰扬出来,也就是说,对有助于生活舒适的素材都要加以利用;反之,对不利的条件要予以弥补。例如,在重庆的山坡道上择距修筑一些落脚的平地或是石礅,让跋涉的人们有择时而歇的机会。这种不同“使用”城市的设计方式,是源于地理地貌因素的直接反映。

水,是城市里一道独好的风景。一座有河道湖泊的城市是幸运的。大多数河水在人们聚居生存的历史上都起到过滋养生命的作用。在建筑聚集的市区,使一道河岸保持天然岸线形式,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构想。自然中野生的芦苇、杂草与人工绿化有机共处,会令风景格外鲜明。但是,保持环境卫生是使野生地貌成为风景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对之格外珍视。不同地域的水,形态也会具有截然不同的风格,或平坦广阔,或曲折蜿蜒,或围城环抱,或川流而过,其独有的面貌完全可能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水的重要性及其历史地位,应成为人们认同其价值及强化其城市景观作用的原因。一条有代表性的河道,其重要性完全可以胜过一般的市级街道(当然科学并不赞同把环境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要全方位的一视同仁)。而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地方河水的静默与永恒反而成了人忽视它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不要轻易地被那些花哨把戏所迷惑(如由于对“丰田”“宝马”的流畅曲线的膜拜而滋生了占有欲,从而得不断地扩充道路占有田野或水域),进而“迷失了心性”以致豁出生存的血本。实际上最珍贵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它不可能由别人赠送,只能由我们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运用。

对水的珍视只限于保持水面清洁和水质不受污染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够理解水面在城市风景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化生活的能力远胜于任何人工造的景观。要强化这种认识,环境设计应首当其责。呵护水面的办法之一是对岸线予以整理,就像为心爱之物披上盛装一样。岸线的形态常常既决定于天然地貌特征,又包含有历史遗留或改造的痕迹。其中有的可临崖俯视,有的则浅滩渐深,有的齐如刀切,有的则参差有致,这是地貌与人文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能为本节所解释的地方性特征提供佐证。此外,沿岸绿化和设置游览路线、活动场地等,不但是个普遍性原则,也应是深入挖掘地方化生活方式的着眼点。我们不妨看一看江南水乡重镇的例子,诗人杜荀鹤有诗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这首诗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当地人民傍水而栖的独特生活方式。那种地方风俗的魅力令人何等陶醉,凡有此经验者便不难领悟什么是对水的设计了。

1.2.4.2 材料的地方化特征

追溯人类古老的建筑历史,就地取材则是最早的一种用材方式。就天然材料而言,使用的种类相当丰富,其中包括石料、木材、黄土、竹子、稻草甚至冰块等。如果再将同类材料中的差异加以分类,并考虑经初加工而得到的建材产品,其丰富程度则可想而知了。这种差异无不是由特定的自然条件天生塑就的。然而,将地方性材料提升到作为考虑设计的着眼点的地位,其由来还是从现代的建筑思想引发的。钢材、玻璃、混凝土这些材料是没有地方差异的,因为它们被“人造”得太彻底了。那些源于科学分析而发明的材料,完全摆脱了地域性自然特征的痕迹,最终导致材料质感效果的趋同。这与文明发展对客观世界的原本认识相矛盾。当人们反思标准化的“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所带来的弊端时,表现个性和人情味的理性思想便成为新一轮艺术思潮的追求目标。如果说传统的材质表现还处于含糊的、无意识的状态中,那么现代人对材质特征的认识则更加明确主动了。材料被赋予从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高度去表现地方生活的职责,便产生了比以往更强的表现力。

除了在建筑上发挥特定材料的工艺性能之外,环境设计中应用材料最多的地方当属地面铺装了。在中国,传统的皇家或私人园林庭院的铺装多有优秀的范例。苏州园林的地面铺装中对卵石的各种拼装方法所呈现的艺术魅力,简直是现代设计观念的活现。可是这种方法若搬到北方皇家园林中使用就要费些周折,因为材料并非源自本地土产。由此可见,使用地方化材料的原则,应是在更大范围里进行理性推论的结果。现代的地方化观念还向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启发,即人们对材料的认识不应只局限于惯用的、已被前人熟练掌握的种类。许多不为人知却又是地方土产的材料,原本具有极好的使用性能,应成为设计师研究和尝试的对象。对于铺地材料的技术性能要求并不苛刻,何况还有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水泥、砂浆等的辅料手段支持。此外,更新和开发一些新的加工方法,也是使旧料变新以及新材料走向实用化的有效手段。沥青、石子和水泥抹地是最简陋也是最没有特色的设计;而全国都铺一种瓷砖,应视为设计师的无能。现代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精致严谨的加工,材料加工则列为其中之一。地砖和各种壁面的拼花图形、质感对比,有时并不总要借助于材质变化去实现,同种材料的不同加工效果也是追求质感趣味的办法之一。在许多地方,当地特色的传统加工工艺常常能表现出现代工艺所没有的独特效果。

1.2.4.3 环境空间的地方化特征

环境的空间构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个有历史的城市,其建筑群落的组织方式是相对稳定和独特的。现有状态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下列几种因素。1生活习惯。2具体的地貌条件。尽管在那些相邻的地区,地貌的总体特征相同,但一涉及具体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偶发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造成聚落方式的变化。3历史的沿革,即曾经发生于久远年代的变革与文化渗透等。4人均土地占有量。总的来说,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居住密度比较大。客观地看,我国城市(包括乡镇等小聚居区)真正的现代化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起步的,至今不过20年,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们完成的是远远大于20年的建设量,本该精雕细琢的城市面貌,大多沦为粗放型产品。其中有些原因是不可控的,如人口过度膨胀,现代化建筑技术手段虽先进但显得单一等因素,导致城市地方化特色的快速丧失。另外,环境文化意识的淡薄,设计者对地方文化所产生的情蕴和对当地环境构成的特征缺乏体验和观察,也是造成今天城市粗放结果的重要原因。城市风貌的载体并非完全由建筑的样式所决定。这里不妨想象一下,眼前有一个鸟瞰的城市立体图,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苏州的水巷,人们的实际活动都发生在建筑之间的空白处,即街道、广场、庭院、植被地、水面等。如果将这些空白用“负像”的方式加以突出,再把不同地方的城市空间构成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异地空间构成的区别。例如,北京的胡同,通常宽度相同,略窄于街道,一般只用于交通,可供车马通行。每到一定深度,某座四合院的外墙就会向后退让丈把距离,且与邻院的一侧外墙和斜进的道路形成一块三角地,那便是左右邻里聚会谈天的活动场地。当然,通常还要有一棵老槐树和树下的石桌、石凳。上海的里弄则不像北京胡同那样“疏密相间”“开合有致”,而是显得更加公共化、群体化。弄堂里的路呈鱼骨式交叉,一般是直角,宽度由城市街道到弄堂再到宅前过道依次变窄。与北京胡同体系比较而言,上海的住宅与弄堂的关系更为贴近。这些道路形式规整,既用于通行又用于交往联络。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就是那样使用建筑外的环境。前几代的设计师们已经考虑过生活行为的需要,就空间的排布方式、大小尺度、兼容共享和独有专用的喜好上提出了地方化的答案,而后世的人们则视之为当然的模式并习以为常。虽然这些答案并不一定是容纳生活百川的最佳设计方式,但毕竟是经过了生活习惯的选择与认同,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对惯有秩序的亲和。在其后的设计追求中,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理想而抽象的最佳方式,新设计所能做的不过是模仿、补充,一切变化应是在保持原有基础上的改良。当然,新的室外空间在传统格局的城市里并非完全不能出现。它通常是随着新功能的引入而产生的。例如,在德国一些室外空间设计的限定条件相对自由的一些新兴的、人均用地相对宽松的城市。以宾根到科布伦茨一带的莱茵河谷的设计为例,350km长的罗曼蒂克大道把几十个小城市串在一起。这里有古朴的建筑、铺着小石板的道路和大片的绿地,加其特有的古堡、宫殿、葡萄种植园等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城里的古建筑是德国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也是德国人追溯历史的好地方。这种用大道将不同城市内容和形式的特点串起的文化长廊式的综合设计理念,在传统城市中并不存在,因此也可以看作是随着文化的变迁、新功能的需求而产生的更新。

如果说城市环境的出现包含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的话,那么建筑的外部空间就是城市的内容,而且空间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偶发的,更不是杂乱无序的。它的成因深刻地反映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秩序,其中有外因的作用也有自身的想象。一个环境设计师必须使自己具备准确感知空间特征的能力,并训练自己的分析力,以便判定空间特征与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这种职业素养是创造和改善环境设计的基础之一。

不过,地方化城市环境的特征,主要是针对历史悠久、人口集中的城市而言。在我国,许多定型化了的古老城市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历史性的改造过程,为的是使城市的发展既能满足功能的需求,又不致使文化风貌遗失。在变革中有序地延伸和更迭环境的形态,是城市建设中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案例 泰国清迈黛兰塔维度假酒店

如果一家酒店的风格,宛如一位美丽的泰国女子一样,风华正茂,那么这家酒店一定会让您不虚此行。泰国黛兰塔维酒店就好像每个人心中的女神,只要她一出场,你就知道你的眼睛再也离不开她了。酒店宛如女神美丽得不可方物。

有着泰国“北方玫瑰”之称的清迈,在800多年前曾经是辉煌的兰纳王朝所在地。清迈黛兰塔维度假酒店(原清迈文华东方酒店)以兰纳王朝的光辉岁月为设计蓝本,无论是高耸的大门和城墙,还是尖塔式的大堂、仿古的兰那庙宇和造型瑰丽的凉亭,都展现出13世纪时兰纳王城的独特色彩以及泰北传统的艺术气息。在清迈郊区,围着万顷良田,酒店将那个失落已久的兰纳王朝真实地重现在人们眼前(图1-9)。

图1-9 以兰纳王朝的光辉岁月为设计蓝本的建筑形态

清迈黛兰塔维度假酒店在任何细节上面都不惜成本。非但有面积广阔的稻田(图1-10),甚至耗费巨资从各地引种了将近4000棵数十年树龄的大树,其中有些更高达30m。客人可以和农民、水牛一起插秧,种出来的稻米布施附近寺院。这里的SPA是建在连绵的几座巨型别墅中,建筑风格是泰国北部兰纳王朝的风格。Dheva的发音为“day-va”,意为居住在天堂的神灵,也是有福的象征。

图1-10 面积广阔的稻田

酒店有四间主题套房,其中一间是阁楼式温泉套房(图1-11)。广达3100m2的女神SPA绝对颠覆客人之前对SPA的狭隘认知。这里一共有25间理疗室,还有套间,但是都是紧邻度假别墅的。所有的理疗室都确保客人享有私密的绝对空间。每一套间内都配备了按摩浴室、淋浴、加热大理石按摩桌,及私人理疗按摩、休闲区域。

图1-11 阁楼式温泉套房

在一组传统的Lanna建筑物内有个叫Le Grand Lanna的泰式餐厅(图1-12),可以提供周边地区的风味美食。分散在Le Grand Lanna周围的是3个独特的单间:国王厅、戴安娜厅和Colonial厅。每间厅都摆设有精心挑选的艺术品和古董。

图1-12 提供风味美食的Le Grand Lanna泰式餐厅

清迈黛兰塔维度假酒店自面世以来就以其绝无仅有的泰北古韵兰纳王朝气质和温暖和煦的员工服务而世界闻名,载誉无数。酒店近期斩获的奖项和荣誉包括:2014年TripAdvisor旅行者之友评选(Traveler’s Choice)之泰国顶级酒店第1名、泰国最奢华酒店第2名、泰国最浪漫酒店第7名;《私家地理》(美版)2014年评选“世界500最佳酒店”;《康士纳旅行者》(美版)2014年读者选择奖之“泰国顶级酒店”等。

1.2.5 生态特征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近两百年来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工业化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可耕种的土地等这些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在急剧地减少,更使得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垃圾遍地等负面的环境效应得以快速产生。如果按照过去工业发展模式一味地发展下去,我们的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的乐园。这种现实问题迫使人类重新认真思考——今后应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还是注重科技进步,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寻求发展,作为一个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员,也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的要素与人有一种内在的和谐感。人不仅具有个人、家庭、社会交往活动的社会属性,更具有亲近阳光、空气、水、绿化等需求的自然属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人类的主要生存环境,是以建筑群为特点的人工环境。高楼拔地而起,大厦鳞次栉比,从而形成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森林。随着城市建筑向空间的扩张,林立的高楼,形成了一道道人工悬崖和峡谷。城市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同时也带来了未预料到的后果,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异化。人类改造自然建造了城市,同时也把自己驯化成了动物,如同关在围栏和笼子里的马、牛、羊、猪、鸡、鸭等动物一样,把自己也围在人工化的城市围栏里,离自然越来越远,于是,回归自然就成了一些现代人的梦想。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性,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使人心旷神怡,得到美的感受。无论是城市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地空间,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优雅、丰富的自然景观,都会给人以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使得人们在满足了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高楼大厦已不再是对环境的追求。而今,人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把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引入到环境空间中来,在生存的空间中进行自然景观再创造。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使人们在生存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成为可能。

环境艺术中的自然景观设计应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可以归纳为生态功能、心理功能、美学功能和建造功能。生态功能主要是针对绿色植物和水体而言的,在环境中它们有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降低环境噪声等功能,从而成为产生较理想生态环境的最佳帮手。环境中自然景观的心理功能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可以使人获得回归自然的感受,使人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人的情绪得到调解;同时,还能激发人们的某些认知心理,使之获得相应的认知快感。至于自然景观的审美功能,早已为人们所熟识,它常常是人们的审美对象,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与体会;与此同时,自然景观也常用来对环境进行美化和装饰,以提高环境的视觉质量,起到空间的限定和相互联系的作用,发挥它的建造功能,而且这种功能与实体建筑构件相对比,常常显得富有生气、有变化、富有魅力和人情味。

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景观办公室”成为时下流行的设计风格。它一改枯燥、毫无生气的氛围,逐渐被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的环境所取代。根据交通流线、工作流程、工作关系等自由地布置办公家具,室内充满了绿化的自然气息。这种设计改变了传统空间格局的拘谨、家具布置僵硬、单调僵化的状态,营造出了更加融洽轻松、友好互助的氛围,就像在家中一样轻松自如。“景观办公室”不再有旧有的压抑感和紧张气氛,而令人愉悦舒心,这无疑减少了工作中的疲劳,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激发了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使办公空间洋溢着一股活力,减轻了现代人工作的压力。体现在广场设计中与以往的广场设计大多是铺地面积较大,人工手段较多,绿化等自然要素较少,看起来干、枯、冷的环境空间相比,而今则逐渐被那些考虑到人们休憩交往的需要、重视自然的需求、比较有人情味的广场设计所取代。

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共享空间可以说是以各种手法去创造室内自然环境的集大成者。

其一,共享空间是一种生态的空间,它把光线、绿化等自然要素最大限度地引入到室内设计中来,为人们提供了室内自然环境,使人们在室内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其二,具有生态学的“时间艺术”特征即环境设计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次的设计,都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为下一次或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这也符合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后继者原则”。城市环境空间是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有它的生长、发展、完善的过程。承认和尊重这个过程,并以此来进行规划设计是唯一正确的科学态度。任何一个人居环境都不是“个人作品”,任何一位设计师都只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长河中完成部分任务。即每一个设计师既要展望未来,又要尊重历史,以保证每一个单体与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在它们之间建立和谐的对话关系。因此,既要从整体上考虑,又要有阶段性分析,在环境的变化中寻求机会,并把环境的变化与居民的生活、感受联系起来,与环境设计的构成联系起来。强调环境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过程,而不是传统的、静态的、激进的改造过程。

其三,我们在建造中所使用的部分材料和设备(如涂料和空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散发着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这就使得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无公害的、健康型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环境质量研究表明:用于室内装修的一些装饰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散发着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和物质,诱发各种疾病的产生,影响健康。因此,当绿色建材的开发并逐步取代传统建材而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时,才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品质,给人们提供一个清洁、优雅的环境艺术空间,保证人们健康、安全地生活,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高度的统一。

案例 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

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图1-13)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外,它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大厦”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m2,却是高能效的典范,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

图1-13 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

“水晶大厦”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收集雨水,进行污水处理,然后再经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