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派旗袍: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梁玉华 杨洪翠
- 3924字
- 2020-11-20 16:04:42
第一章 津派旗袍的传承
第一节 旗袍的前世今生
一、旗袍溯源
探究津派旗袍的由来,抛开地理环境的因素,我们首先要了解旗袍的由来和它背后的文化内涵。旗袍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1929年被确认为国家礼服。它走过了跌宕起伏的民国时期、朴实无华的建国初期与万象更新的当代,经过了历史惊涛骇浪的洗礼,仍生机勃勃地展现着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代重要的场合或是婚嫁吉祥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也都会穿上美美的旗袍,这时旗袍不仅仅是一件美衣,更像是生活的一种仪式。
旗袍一词作为服装的称谓最早出现在《雪宦绣谱图说》,该书出版于1919年,是我国最早的刺绣理论专著,口述者沈寿和记录者张謇都是汉族人。其“绣备 绣之具”一章有语“绷有三:大绷旧用以绣旗袍之边,故谓之边绷。”可以看出“旗袍”一词出现的年代为民国时期。
穿旗袍的民国女性
在清代,旗人一般称所穿的服装为“旗装”或“旗服”,满语称为“衣介”。比如《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溥杰所写的《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我的两位祖母和母亲始终都着旗装。他们所用的旗装头饰上的人造花和‘两把头’以及旗装高底鞋和布袜之类,也都有专门承办的手工业者送货上门。”从这里简单的描述可以知道旗人大致的着装与名称。
那么旗袍是否等同于旗装?旗袍的具体定义是什么?这是学者长期争论的问题,总结起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旗袍被定义为“旗人之袍”,也就是旗装。 “八旗”是清朝特有的集军事、生产和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旗下之人称作“旗人”或“八旗子弟”,所穿常装为袍服,形制为简约直身,故称为旗袍;其二,旗袍被定义为“旗女之袍”,具体为“(旗袍)由满族女装演变而来……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采用传统的工艺装饰”;其三,旗袍被定义为民国时期特有的民族服装,如东华大学的包铭新教授在服装的专业词汇中,对旗袍有专门的定义:“旗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件套女服,由清代旗人之袍装演变而成,但也受古代其他袍服的影响,流行于近代,材料常选用传统的丝织物,缝制有镶滚绣等传统工艺,式样繁多,领袖、襟、衣长和开衩高低都经常变化。我们把清代女性旗人所穿之袍称作旗女之袍,而把‘旗袍’仅用于指称民国时期的实物。”
旗女之袍
旗袍
从这可以看出,旗袍定义的争议点主要为旗袍的流行起源,而关于旗袍的式样是基本一致的:单片衣料、右衽大襟、开衩、衣身连袖等,这些特点无疑都是继承了清代旗装的式样,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袍文化的历史承袭,并受到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不断地进行自我蜕变与成长,而不仅仅是一种民族服装简单的生命延续。
中国的袍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封建统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袍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是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棉絮。《礼记》曰“纩为茧,缊为袍”。
早在周代,袍是作为一种生活便装,在东周时期的墓葬品中,袍为直襟直统式、交领、右衽、长袖施缘、下摆长大、束腰带,与深衣有相似之处。军队战士也穿袍,《诗•秦风•无衣》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是描写秦国军队在供应困难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诗篇。到了汉代,袍服首次以朝服形式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代。
清末女子服装
唐代吸收了南北朝以来华夏地区流行的胡服,以及西北鲜卑民族与中亚地区国家的服饰成分,形成了唐代独特的服装形式,左右开衩的缺胯袍就是例子。到元代,袍服的样式又得到进一步的改良,交领、窄袖、腰间打成细褶,在当时称为辫线袄子。这种袍服一改宽大的样式,出现紧身的效果,便于骑射,是早期立体造型的体现。
清代满族人入关以前,生活在苦寒地带,善骑射渔猎,没有丝织品,穿着朴素以白色为主,袍身窄小;入关后强行推行满族的服饰文化,这一举动引起了汉族人的强烈抵制。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清廷吸收了明朝官服制度中的某些成分,纳入清朝的服制,采纳了明朝遗臣金之俊“十从十不从”的建议。其中“男从女不从”,使得清代的汉族妇女仍保持明代的装束,即上衣下裳或上衣下裤制。此后满族和汉族的装束也相互影响着,为了制止这种行为,清高宗乾隆帝年间曾下谕“衣冠必不可轻言改易”“所愿奕叶子孙,深维根本之计,毋为流言所惑,永永恪遵朕训,庶几不为获罪祖宗之人”。不过,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乾隆帝御用朝服和吉服上面及乾隆帝的朝服像中,都发现了汉族皇帝衮服所必需的“十二章纹样”,而且“十二章纹样”也是固定的,从这可以了解其仍是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清代形制由于受两族人民接触广泛而互为渗透融合,旗装渐趋宽大,造型上平稳而单纯,阶级表现明显,颜色和款式的应用都受限制,这些改变是任何政令都无法制止的。直至清末,袍身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略变窄小。
我国古代的袍服受儒家中庸文化思想影响,大多宽衣大袖,讲究以“服装为本、人次之”,人适应衣服,隐藏自我。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中国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新式女子教育产生和发展,辛亥革命前后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的新知识女性。她们关心国事,振兴女学,创办报刊,组建女性团体,办实业,投身反清革命,争取男女平权,呈现一派活跃景象。
妇女的思想解放促进了妇女服装的变革,人们纷纷抛弃旧制,解除对人体的束缚。衣服不仅是遮丑和身份的标榜,更是表现自我、强调平等的表现。再者,五四运动的开展也改善了服饰发展的政治与社会环境,打破了封建社会故步自封的服装格局,改变了人们的服饰观念,为近代女服发展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从而形成了我国近代服饰二三十年代的繁荣景象,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民国新女性服饰
新思潮带来了审美意识的变化,人们对于服装有了自己的新主张,讲究修饰形体的同时又要求穿着适体。当时西方的服装较符合人们的需求,但是对传统的服装服饰也不愿意全部舍弃,因此他们将新式的服装结构运用到传统的袍服上,既保留了传统又穿着舒适,使旗袍作为中国传统袍服以一种新思想新形态而广泛地流行起来。
如《妇女杂志》1921年第七卷第九号发表了一篇《女子服装的改良》,其文说;“我国女子的衣服,向来是重直线的形体,不像西洋女子的衣服,是重曲体形的,所以我国的衣服,折叠时很整齐,一到穿在身上,大的前拖后荡,不能保持温度,小的束缚太紧,阻碍血液流行,都不适于卫生原理,现在要讲究改良的法子,须从上述诸点上着想”。
率先穿着旗袍的人群不是满族妇女,她们大多受环境影响,为了保存自身利益而改穿了汉服。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女性知识分子,她们希望从长期的封建桎梏中解脱出来,追求思想解放与自由独立,效仿男子穿着的长袍,这是旗袍早期兴起的雏形。
1920年《民国日报》刊登朱荣泉写给楚伦先生的信,讨论女子着长衫的文章,列举出了四大优点:便利、卫生、美观、省钱。伴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女子穿长袍的现象在全国也越来越普遍,女子剪发、放足、穿着长袍,无论是富贵贫贱之家,年少的女子都会备一件长袍,在当时成为一种流行风气,后来旗袍兴起后,就很少能见到女子着男子长袍了。
身形姣好的民国女子
另得风气之先的是留洋女学生。她们为新女性的代表,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时髦女性都向其看齐,视为潮流领袖。20世纪初至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由留日女学生与本土教会学校学生发起的“文明新装”。青年女子多穿大襟衫袄,摆长不过臀,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袖呈喇叭形,称之为倒大袖,袖口一般为7寸;裙为套穿式,初尚黑色长裙,长及足踝,后渐至小腿上部。20年代中叶起,一种无袖的长马甲诞生,类似于无袖的旗袍,多穿于褂、袄的外面而取代裙和裤的穿法,被称为“旗袍马甲”。成仿吾曾在1926年带着幽默的口吻提到旗袍马甲:“她们为第一步的革命,先把旗袍的两个袖子不要,这是“中华民国”的女国民一年以来的第一大事业,第一大功绩”。被革了袖子的旗袍马甲与文明新装的倒大袖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旗袍的早期样式,被称为“倒大袖旗袍”。旗袍能够体现东方女性的娇柔与古典,男子长袍虽穿着方便、保暖性强,也不再是女性的最佳选择。
巾帼英雄秋瑾(来自人民网)
文明新装
旗袍马甲
也有说旗袍的流行是当时一些时髦女性为争奇斗艳,模仿满族妇女服饰的结果。她们常穿着新奇华丽、时髦惊艳,是时尚的趋附者与领先者。家庭妇女则既不像时髦女性那样浓妆艳服,也不同于女学生那样肃静雅朴,其穿着是一种介乎这二者间的服装,即各取其所爱而服用之。满族妇女所穿的分为衬衣和氅衣,衬衣和氅衣的款式大同小异,相同的地方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袖子的形式分为舒袖、挽袖,袖口内另加饰袖头。
清代氅衣
不同的地方为,满族妇女所穿的衬衣无开衩,氅衣则左右开衩高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云头,且氅衣的纹饰更加的华丽,镶滚工艺更为讲究,在领托、袖口、衣领至腋下相交处,以及侧摆、下摆都镶滚不同色彩、不同工艺、不同质料的花边、绦子边、牙子等,俗以多镶为美,为服饰的主要装饰风尚。到民国期间,镶滚工艺仍继续流行,但已不似之前那么繁复。旗袍更加平民、民主,不再有封建社会的等级标榜的性质,旗袍内不必穿长裤,开衩处可显露腿型,变得更加合体,显示身型曲线,面料也变得更加丰富。所以旗袍并非完全是时髦女性争奇斗艳的产物,但这在旗袍的演变过程中确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
民国时髦女性
刚开始旗袍鲜有穿着者,大多流行的还是上袄、下裙,人们对这种服装的反应比较淡然,甚至批判穿新式旗袍的人。但是这都没有阻挡新式旗袍的生根发芽,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后期,旗袍开始普遍流行起来,慢慢地变成妇女的日常着装,并在30~40年代发展到巅峰,引领了一种新服饰的潮流。
从此中国的服饰文明也就此开始从五千年的传统轨迹逐步与西方服饰体系并轨。旗袍的形式改变、工艺进步、艺术风格等都变化得非常迅速,有人用“时隔三年,恍如隔世”来形容旗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