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心行动:心理教练对话战“疫”
- 史占彪主编
- 8512字
- 2021-03-31 11:04:24
三、心理教练的概念与理念
(一)心理教练的概念
何谓心理教练?John Whitmore和Timothy Gallwey在《Coaching for performance》一书中提出:“教练就是释放人们的内在潜能,使他们做出极致的绩效表现。教练要帮助当事人激发潜力,培养能力,提升觉察力,增加责任感,培养自信心。”他们还提到,“教练是一种管理的方法,一种做人的策略,一种思考的模式,一种存在的方式”。
Peter Szabo在《Brief Coaching for lasting solutions》一书中提出:“教练就是陪伴一位重要的人物,从他或者她目前所在的地方到他或她想要去的那个地方!”教练就是提供一种框架,提供目标导向的提问,积极赋能的回应,全然好奇的倾听,有价值的提炼,从而达成提升觉察力,增加选择性,提高自信心,以支持当事人实现他或她自己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史占彪教授提出:“心理教练是由心及理、激发潜能、教练合一,助人成事。”具体来讲,心理教练就是围绕当事人的需求目标,通过觉察个体或团队的心理过程,借助对人性的尊重、好奇和信任,采用倾听、提问、分享、回应、反馈等技术流程,作为对话伙伴与当事人一起反思与探索,激活当事人的动力与潜能,进而达成当事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的效果!
心理教练必须要有教练意识、教练技术和教练状态三要素。教练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需要保持教练意识,时刻保持觉察。还要借助一系列技术加以实现,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营造氛围,拓展空间,保持教练状态,才能做到“引人入胜”。
在实践教练技术时,还需要把握学术、技术和艺术的平衡:灵活性、创造性、顿悟式的“艺术”意境是心理教练的魅力之所在,看得见、听得懂、说得清、学得会的技术,是心理教练大众化的前提,而从经典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等学术思想和理念,才是心理教练的基础和根基。
对于心理教练的定位,在其职业化、生活化的发展之路上,可以把心理教练看成是一种新型的思维范式、沟通形式、管理模式、生活方式。
具体说来:
心理教练是一种反思性思维范式:心理教练的过程,就是引导人们善于从固有的框架里、原有的模式里跳出来,不被过去的经验所绑架,不为概念所束缚,不为传统所局限,始终保持觉察与反思,不断探索与解构,空间就大了,视野就宽了,想法就多了!
心理教练是一种对话性沟通方式:心理教练在与人互动中,通常采用平等的、分享式的、流动的对话,在这种氛围里,没有了自以为是的独白,只留下自然而然的分享。正所谓“一个想法邀请另一个想法,生成了新的想法”。
心理教练是一种启发性管理模式:新式的管理模式是在充分倾听下属的想法后,好奇地询问对方,启发式地探询对方,始终对对方所有的做法充满兴趣,这种管理模式里,没有压力,却激活了更多的动力、潜力、创造力!
心理教练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方式:生活中不顺心的时候,我们习惯于反省、习惯于沉思默想,习惯于寻找解释。在心理教练的过程中,带给人们的想法通常是“我想要些什么?我已经有了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这种目标导向的生活,留下了充分的觉察,减少了人为的臆想,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二)心理教练的理念
1. 当事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心理教练与当事人对话的时候,他一定是对当事人充满高度的信任,他不会去替当事人做主。因为当事人有自己的生命,有他的生活。他有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他有这种能力,他更有这种权力,我们是陪伴当事人去散步的人,但是我们不能够替当事人去决定,他自己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他要主宰自己的生命,他要创造自己的未来。
心理教练的理念和我们传统的模式不一样,传统理念的模式仍是把人当成工具,人是被动的、消极的,是完成任务的工具,而心理教练的理念里,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体。如果是带着这么一个视角去看当事人,这个人他就生动起来了,他就活泼起来了。他内心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分能量,每一个优点都会被放大,都会被能量充满。因为他是自己散发的光辉,像一颗种子一样,有生命力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之后成长为参天大树,他主宰自己命运,他是鲜活的生命。
2. 当事人有足够资源和潜力
当事人来找心理教练寻求心理援助和辅导,事实上我们要特别清醒地看到,他们只是在某个方面遇到了困难,他们还有优势的地方。比如说当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可能他在事业上很有成就,在某方面他是有很多资源的,有力量的,也有很强信心的。一个有意志力的人,他的这些能量、这些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在一般的模式里,我们总觉得当事人是不够好的。而站在后现代心理学,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上,当事人是足够好的,他们有优势、有资源、有力量,蕴藏了解决其他问题的答案。
假如我们真的能够不断地看到当事人的资源,通过不断地认可,不断地接纳,不断地欣赏,不断地训练,不断地支持,当事人就会换了个心境,就会换到人间。当事人整个世界都会改变,能量满满、兴致勃勃、容光焕发、劲头十足,他就敢说敢干,他就什么都能干长了。我们要相信当事人有这个资源安全,我们要陪伴这个人,把他的资源找到,然后让他带着这份资源,带着潜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 心理教练是陪伴者和引导者
心理教练是陪伴者、引导者。心理教练是陪伴当事人一起散步的人,他是欣赏当事人的人,是引导当事人看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身最重要的特点的人,只要帮当事人有价值的一面呈现出来、表达出来、释放出来,心理教练是不需要太用力的。
心理教练会退后一步、慢一点、退一步、等一会、沉下去,他是一个营造空间的人,所以心理教练需要给当事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但是又是默默的关怀。在关怀当中,在空间里面,当事人就有机会反思自己,觉察自己,就会找到智慧,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 心理教练关注未来的可能性
心理教练能看到当事人过去的失落的地方、沮丧的地方、不满意的地方、不容易的地方。心理教练更加看重未来、更加看到希望、更加关注可能性。就像爸爸妈妈看着孩子一样,尽管孩子什么都不会,但是他活泼、可爱、好奇,他有生命力,他一定能长大成人。就像看小孩的发展一样,心理教练把当事人看成种子,他是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他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长成参天大树。心理教练要看到当事人内在的力量,看到他有爆发力的地方,他未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地方。那么当我们引导一个当事人去看到他的未来,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时候,引导他去想象这种未来的可能性的时候,那么这个未来里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蕴藏着解决问题的一个答案。
心理教练需要尊重当事人的天性,不要把当事人看作一个弱者。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比较现实的例子,当我们关注未来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淡化了现在的困惑,就是和现在的这种问题游离,换了一个视角去看当事人。当事人不仅仅是现在有困惑的人,还是未来有发展可能性的人,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里,就蕴藏了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经常会问:“假如孩子考上了大学,孩子到了哈佛,他回过头来看今天,他觉得今天有哪些地方他做得特别好,是支撑他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的点?他现在有哪些缺点和遗憾,他必须减少或者回避,或者是说控制?正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里面少做了些什么?禁止了什么?使得他在未来的发展里面真的就达到了那一步”,这样看未来的时候就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5. 觉察与反思引发新想法
心理教练与传统的模式不同,不强调“我有一个想法,用了很多年,很有经验”,不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心理教练强调的是:“我们的想法仅供参考”。一个想法邀请另外一个想法,生成新的想法,我的想法要邀请您的想法,然后我们一起去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是明白人,大家都是有思想的人,大家都是有头脑的人。经过这个过程,最后生成了更多的、新的想法。那么这里面始终要去想,始终要去思考,始终要去觉察,始终要带着一种敏感,始终要带着一种在过程里,不停歇地求索,在求索的过程当中,智慧就出来了,人的能力就来了,人的活力就出来了。
6. 专注小不同促成大转变
专注小的不同,促成大的转变。我们总觉得这个不好、不够、不足、不满意,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期待,有太高的愿望,有太完美的奢求,我们太想要一个完美的结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是有过程、有变化。一个小的变化,一旦被我们看到,被放大了、被珍惜了、被重视了,那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那么这个小的变化是怎么来的?这里面就是有很多能量和力量的流动,正是由于能量和力量的流动,这个不同的背后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值得去总结的经验。而人一旦在过去找到了宝贵的经验,那么这个经验就是垫脚石,就是前进路上的一条船。这个小的改变,里面蕴藏了解决问题的大转变。
(三)心理教练的理论
1. 后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思潮是发生在20世纪后期,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一次反思与变革。后现代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基于其对作为当事人其主体性的重视,所体现出的开放性、人文性、系统观,从而激发当事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各个领域日益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后现代心理学关注的是多元性、变化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强调我们跟当事人互动,需要深思熟虑,需要非常尊重当事人,我们需要真的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的处境。同时后现代心理学认为我们实际上要保持一种反思或者一种敏感,对于我们已经继承的、固定的或者传统思维的内容,保持充分的觉察。
从后现代心理学视角来讲,作为心理援助工作者,我们实际上现在经历所有不同情景的时候,我们都要考虑到它的背景、它的处境、它的情景和它的文化。而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去参与做出一种定制性的,对于此情此景、当地文化的一个针对性解决方案。只有这个方案才能让这个人对于他所处的情景和文化下,发展出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后现代心理学并不试图对多种的情景和多种的文化,只是简单直接采用一个固定的框架,而是面对不同的情景,发展出一系列新的假设,带来一系列新的邀请和新的合作方法。因此,我们和当事人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共创的、一起建构的关系。
站在后现代心理学视角去看当事人,当事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自己生活问题的专家。他们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到哪里去,和他们认为更理想的效果是什么。知识实际上在他们的手里。所以它实际上邀请大家进行一个重新思考,要重新思考我们所面对的当事人,然后重新思考我们这个世界,也重新思考我们自己,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去对待别人,应该怎么去看别人。
后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对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给予了更多的尊重和接纳,不会轻易地以一种结构化的观点,固定化的模式,把人给框住。现代主义太强调规则,注重结构,后现代心理学放下了规则,放下了结构,看到更加真实的人性。所以后现代心理学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系统的人、全面的人、有人情味的人。
2. 人性心理学
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1995年提出了人性主义心理学。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包涵生物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三种属性。人性主义心理学提倡我们要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系统的人、全面的人。
所谓看到人性,就是说要看到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看到人除了生物体之外,那些特别有灵性的地方。我们讲中国有学问,谈到这个身心灵,是说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他不是一个工具,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物体,他在这里面他是有独特的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味道,不管他是穷人还是富人,官员还是百姓,哪怕是有病的人,他作为人就有他独特的、值得尊重、值得信任、值得顶礼膜拜的,人性的美好的地方。所以人性主义这个概念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人、读懂人。
人性主义心理学引导我们要去看到人性的光辉的一面,看到积极的一面,或者是说在接纳那种负性的一面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积极的一面、阳光的一面、灿烂的一面、有力量和能量的那一面。
人性主义心理学提示我们在助人工作中要充满人文关怀,对人给予尊重、理解、接纳、信任,关切其多方面的人性的需求,看到每个人的不容易,给予对方足够的温暖和支持。
人性主义心理学也在提醒我们最大程度激活人格的力量。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和动力,充分相信和信任当事人的智慧和良知,不断邀请对方的资源和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对方的聪明才智。
3.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其中又以泰州学派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阳明心学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核心观点。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心”即“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 “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
知行合一:“知行如何分得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事,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致良知:“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致良知,不假外求”“若能向里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
心理教练倡导“由心及理,教练合一,激发潜能,助人成事”。所谓由心及理,就是特别看重从心出发,全身心地与客户同频、共振、合作、在一起,用心好奇客户的故事与资源,这就是所谓的心和理的关系,由心及理往前再走一步,就是“心即理”的境界。心理教练同时相信当事人智慧俱足,有足够的力量、能量,有无限的资源和潜力,注重激活其内在的良知智慧,这就是充分信任人们“良知”的价值和意义。心理教练关注成功成就,关注行动,注重看法、想法、做法、手法、心法、活法的一致性。也倡导“学出来、做出来、活出来、写出来,讲出来”,也就在扎实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
简而言之,心理教练就是阳明心学的当代实践与应用。
4. 教练学
教练起源于体育,是运动员夺冠军、拿金牌的重要支持者。20 世纪80 年代的美国,教练被引进到企业管理领域,教练是一个中立的、启蒙的、无私的支持者。教练渐次成为是一种新兴、有效的管理技术,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洞察当事人的心智模式,令当事人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团队的整体力量,从而提升整体的生产力。教练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经过教练技术帮助的企业效益普遍得到大幅度提升。“教练学”在西方已经有40多年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架构,实践证明,它是一个可以支持个人、企业、家庭和青少年成长的跨领域的技术和工具。
教练学是运动、咨询、临床和组织及健康心理学的一门整合性学科。教练学关注机体正常的当事人,借助那些有理论基础并经过科学验证的技术,帮助当事人实现个人及生活中的目标。教练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干预方法,它以结果为导向,具有切实的附加价值,是一种典型的短期或间歇性的项目,帮助当事人达到更高的标准或实现更高的目标。
教练学寻找一种受实证检验的方法来促进当事人的成长和发展。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当事人实现个人工作及生活上的目标,也通过设计和实施针对真实生活的干预方法,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人类变化和发展的心理学原理。
教练学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来提升个体、组织和社会整体的幸福感和绩效表现。教练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所生成的心理教练将逐渐为大众所接近和认可。凭借在教育和专业性上的优势,心理学家是提供心理教练服务的理想人选,也能在学术上为教练专业性的提升做出贡献。教练学能为已建立和新兴起的心理学方法的发展带来帮助,能进一步发展我们对心理学认识,包括对正常、非临床人群的有目的的改变。在教练学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和当事人的心理层面的协同合作,毕竟当事人自己才是我们做出努力的最重要的焦点。
教练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在教练和当事人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教练对话是一种启发性的对话,令当事人不断觉察问题,探索解决之道;教练对话是一种扩展性的对话,令当事人看到更多可能性,更多选择;教练对话也是一种动力对话,激发教练与当事人朝向预期的目标,并不断挑战自己,提升潜能,力争创造非凡的表现。教练学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是通过与当事人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教练关系包含相互尊重、安全、有挑战性和负责任的环境。教练关系激励当事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力争最佳,并获得非凡成就。
教练不是顾问,并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支持当事人去发现早已潜藏在心中的属于自己的最适合的答案;教练不是老师,甚至不比你懂得更多,并不灌输概念和知识,但他能支持你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智慧;教练不是心理咨询师,不会去平复你的情绪,而是支持你提升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教练不针对你的过去,而关心你的未来;“对人不对事”,不提倡“对事不对人”,因为事情是由人解决的,教练相信并支持你自己解决;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当事人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当事人有效达到目标。教练就是以教练技巧反映当事人的心态,使当事人觉察自己,激发当事人的潜能,并就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帮助当事人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他的目的是帮助你成为事业和生活上的赢家。教练的工作,就像体育教练对于运动员一样,是让当事人去达到目标,去赢。
与其他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教练针对的不是管理制度、流程、生产设备,而是针对人的。更准确地说,是针对人的态度的。教练学认为,如果执行的主体——人没有一个好的态度,无论多么好的管理制度也是难以落实的。
5. 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来探究真理和知识。比如,孔子、苏格拉底、禅宗大德都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教学,成效显著,意义非凡。对话往往是探索一定真理、知识的手段,对话还被赋予了特定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内涵。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主体变为交互主体,存在变成一种对话。巴赫金对话理论解释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指出对话是人类生存的本质。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马丁·布伯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他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它”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
英国的物理学家戴维·伯姆则认为,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对话旨在探索人类内心思维的作用方式——伯姆认为,究其本质人类的思维并非是对客观实在完全、真实的再现,它只是一种有限的媒质,生成于集体之中,并在集体中维持。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对话追求的不是单方面的胜利,而是“一赢俱赢”“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利者”。要开展这种对话很难,其关键在于要破除潜隐于我们思维假定背后的种种束缚,而当我们在对话中获得那种具有高度内聚力的精神能量时,它也许能够引领我们超越单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对话的范畴,它甚至于能够重新改变个体,乃至改变人与宇宙的关系。
对话作为心理教练语言运用的重要形式,主张透过心理教练的想法,邀请出当事人已有的想法,并且与当事人一起共创,生成更多的新的智慧的想法。正是这些新的想法,创造了新的手法和做法,形成了不一样的活法。如何邀请当事人进行外部对话和内部对话,进而生成针对难题的解决方案,就构成了心理教练完整的语言沟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