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智力

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对智力的详细解释:智力是指人的才智与勇力;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是指人类用智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1.2.1 智力的构成要素

1.2.1.1 观察力:打开知识宝藏的金钥匙

观察是大脑通过视神经获得外界事物的颜色、容度、形状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种心理过程。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艺术创造、教育实践都需要对所面临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精确、审慎的观察,从而探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科学家、发明家、改革家、教育家、艺术家等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观察力的高度发展分不开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众多发明创造,都是通过精心而深邃、长期而系统的观察所孕育的硕果。

古今中外许多成就卓著的人,都以超人的观察力而闻名于世,并以其独特、精细的观察方法取得成功。

在智力结构中,观察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大脑高级思维的启动,大部分来自观察,提高智力要抓好观察力的训练。敏锐、精细的观察力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1.2.1.2 注意力:开启心灵之窗

“注意”就是人们常说的“专心”,“全神贯注”是注意力集中的最高表现。

“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可以是外界的刺激,也可以是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如专注于思考、体验、回忆等。

“注意”是学习与成才的重要条件,该学什么,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种对内容的选择都是由“注意”决定的。在单位时间内,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心两用,故只有靠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燕国材教授认为,“注意”是智力活动的警卫,外界信息纷至沓来后,人们不能一概接受,那么究竟对何者“闭门谢客”,就靠“注意”发挥其警卫作用。而且,“注意”还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人们的智力活动,都因有“注意”的参与,才得以顺利而有效地发生、发展和形成。

“注意”对人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保证人能及时而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变化,使人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关注那些含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观察思考这些问题,根据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来采取一定的行动。

良好的注意力能使人们集中自己的精力,提高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效率,可以说,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天窗,所以注意力的培养对于开发人的智力,提高学习质量与工作效率,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1.2.1.3 记忆力:智力活动的仓库

记忆是人脑对已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行动过的事物在大脑皮质的反映,并使这些事物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回想起来,或者当它们再现时能认出来的心理过程。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素有“心灵之仓”之称。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评价人是否聪明时,也常以其记忆水平作为指标。我们把过目成诵、旁征博引、博闻强记的人称为聪明人,而把学了就忘,遇事一问三不知者,称为糊涂虫。这种看法虽然片面,但也说明了记忆水平的高低对人的影响。正因为记忆是人们学习、掌握各门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所以,记忆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成为人们十分注意的问题。

青少年时代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代,记忆力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也是影响他们智力发展的关键所在。青少年的学习大部分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经验,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内容,并通过学习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与思维力。

1.2.1.4 想象力: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力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由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构成。想象在人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想象,人们不可能有任何发明创造。科学理论的假说、设计的蓝图、作家的人物塑造、工艺技术革新等,都需要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前导,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强。想象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

想象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人想象力丰富,思路必然开阔,智力发展水平便会有所提高;反之,想象贫乏,思路狭窄。其智力就难以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过,通过它,一个人便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借助于想象,打破时空所限,信马由缰,驰骋自如。

对青少年来讲,这个时期正是喜欢幻想的年龄,对未来都有美好的憧憬;积极的幻想,可以成为学习的巨大动力,如幻想可以把光明的未来展现在眼前,就可以产生无尽的力量投身于学习之中。同时,想象可以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东西,可以打破知识的限制,把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东西联系起来,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想象的参与,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1.2.1.5 思维力:所有智力活动的中心

思维是借助言语、表象、动作等形式,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并在解决问题中加以运用的过程。

在智力的组成因素中,思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核心地位。因为观察、注意、记忆、想象都是与思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国内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及理论、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燕国材先生曾称,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方法”。智力就好比一只鸟儿,要运用和发展智力,就必须运用思维力。掌握一套智力操作的方法即思维方法,就可以在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积极加工,合理改造,去粗存精,提出各种新结论,以解决各种新问题。同时,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其他诸因素都为它服务,为它提供加工的信息原料,为它提供活动的动力资源;没有思维这一加工机器的运转,信息原料和动力资源都只能是一堆废物。

1.2.2 影响智力的因素

1.2.2.1 遗传因素

一般来说,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例如,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

1.2.2.2 母乳因素

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其智商要高出3~10分。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专家对30多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期的食谱进行对照,发现母乳喂养的孩子普遍智商较高,比吃代乳品的孩子平均多10分。奥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作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不仅能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节点的形成。与牛奶相比,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高出10倍多。

1.2.2.3 饮食因素

一般来说,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降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分。

1.2.2.4 体重因素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肥胖儿过多的脂肪进入脑内,会妨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增生。

另外,也有不少孩子骨瘦如柴,同样对大脑的发育不利,进而影响智力的发育。这些孩子中除了少部分是由于疾病因素所致,大多与挑食、厌食有关。现在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或多或少存在宠孩子的现象,不少孩子往往一日三餐不正常,零食倒不离嘴,营养不良在所难免。有研究显示,吃早餐后两小时参加高难度考试的学生,其得分明显高于空腹的考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可以从坚持吃早餐开始。早餐是体内空腹一夜之后,包括大脑在内的全身各器官获得能量补充的第一餐,吃进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高于其他两餐。

1.2.2.5 生活环境

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1.2.2.6 父母的婚育时间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为103.24,而在28岁期间生育者高达109.29,但29岁以上所生的子女智商又低于105,故专家建议24~29岁期间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至于男性,则以30岁左右为优。“早生贵子”与“晚年得子”对子女的智力发育皆是不利的。适宜的年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充沛的精力,这对加强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1.2.2.7 孩子与父亲的接触机会

与母亲相比,父爱对孩子的智力影响更大,这是美国密执安大学科研人员的结论。据调查,有较多机会与父亲接触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独立感和学习自信心具有优势。更多资料显示,常与母亲在一起的孩子对新奇事物兴趣更浓、社交能力更强,而与父亲打交道多的孩子数学成绩较高。因此,父亲不要将抚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妻子,父母亲在开发孩子智力时担当同样重要的角色。孩子无法获得父爱时,对其心灵、智力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

1.2.2.8 维生素C的摄入水平

美国营养学家曾以350多名幼儿作为检测对象,发现其每100毫升血液中含维生素C在1.1mg以上者智商高出平均水平5分。这主要是因为人脑细胞中负责向脑输送养分的神经管,容易堵塞变细,致使大脑缺乏营养而功能减退,维生素C可使神经管保持通畅,从而保证大脑的营养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