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文学家,江苏兴化人。事实上,关于施耐庵生平资料的历史记载是非常少的。很多学者对已有史料都保持怀疑态度。故而至今,人们对他的生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虽然这些已有材料的真伪有待考证,但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据《兴化县续志》载明人王道生所写的《施耐庵墓志》和发现的《施氏家簿谱》等史料载,他原籍苏州,后迁兴化,出生于船民之家。自少博学多通,才华横溢,无所不通。十三岁进苏州附近的浒墅关私塾,后中进士,任钱塘县令,因不屑阿附权贵,弃官归里,安心著书。据说张士诚发动农民起义时,施耐庵曾做过幕僚。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也曾多次召他入京为官,然他坚辞不就。

当时,苏、杭两地的民间戏剧、说书之风颇为盛行。坊巷间更是流传着许多生动的传说。正是在此风的推动下,北宋宣和年间的宋江起义故事深深烙在了施耐庵的心中。回到故里的他,一心想把这些梁山好汉的事迹统统写下来。为此,他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不仅潜心钻研了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大宋宣和遗事》,为杨志卖刀等情节的重新演绎奠定了基础,还依据南宋人龚开的《宋江三十六赞》创造了一百零八将的姓名与绰号,让整个故事更为丰富生动。此外,他还参照了《徽宗本纪》《侯蒙传》等《宋史》里的史料,充实自己的再创作。事实上,此书初名并不是此,而是《江湖豪客传》。因深觉书名欠佳,施耐庵便采用《诗经》典故,换了一个文雅的名字“水浒”。

就这样,经过多年的努力,施耐庵最终写成了有“四大名著”之一美誉的《水浒传》。在书中,他生动形象地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一系列梁山英雄人物形象,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梁山英雄的世界,不仅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与腐朽,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影响深远。

编者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