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文官而没落成商人的家庭。他自幼聪敏,好读野言稗史,尤其喜爱神话志异故事。他屡试不第,直至四十多岁才成为“岁贡生”。宦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其对封建制度和黑暗的现实社会有所不满,所谓不平则鸣,他常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晚年的吴承恩绝意仕进,潜心著述。
《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四大名著”,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伟大成就,历经数百年,仍常读常新。学界普遍认为《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70年代,它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元杂剧和一些民间传说,吴承恩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构思、整理,不断丰富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完善故事的情节内容,使之成为一部极具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师徒一行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具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孙悟空最为突出。孙悟空是一个具有强烈抗争精神的神话英雄形象,他蔑视权威,直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闯地府,闹天宫,可谓“无法无天”。这样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形象,在当时无疑寄寓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反抗愿望。《西游记》同时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和统治阶级的残酷昏庸,讽刺了宗教的虚无,但作者也并非完全地、彻底地批判,而是幻想通过推行“王道”来建立一个理想王国。这使得小说中“五圣成真”、终成正果的结局也包含了一种悲剧色彩。
编者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