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为犁

大汉与匈奴的征战,还为后世留下了汉长城。

长城的修筑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陕西西安的长城上。春秋战国战乱频仍,诸侯国都在修筑长城,互相防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十年征战之后消灭了齐、楚、燕等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五百多年诸侯割据、纷争不断的局面。随后,中国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在包括秦国在内的七国之外,还有大量的土地被少数民族控制着,它们还没有进入秦国的版图。虽然他们同样是中华子孙,但在秦始皇眼里,他们只是敌人。秦朝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秦始皇再也没有力气对付他们了。再说,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都很厉害,尤其是匈奴,他们有大量的战马,有最好的骑兵,有优秀的弓箭手,他们勇猛善战不惧牺牲。面对强大的他们,中原诸侯很少会选择进攻,大部分人都会在防守上下功夫。

于是,秦王不惜劳民伤财,连接和修缮了战国长城,将中原大地包围起来。他当然希望长城能挡住匈奴们的进攻。而客观上,长城也定然发挥了防护的作用。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有了长城,少数民族攻打中原就多了一层障碍,他们不能长驱直入,必须绕很远很远的路。至于最终的结果,这另当别论。不过,既然历朝历代都会修建长城,在此驻兵,说明长城确实管用。

西汉占领石羊河流域之后,汉武帝也修建了长城。至今,凉州境内仍能看到汉长城的遗迹,但已几乎被消磨殆尽了。

石羊河流域的汉长城起于今古浪县的圆墩子,沿着今天的长城乡一路北行,经九墩滩到达民勤。汉长城的特点是依水而踞,其走向便是河水的走向,上面筑有诸多的寨垣亭障,用来驻扎军队。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是凉州长城镇的高沟堡古城遗址,风沙掩埋千年始现于世。据说是汉唐时代的兵营,其格局十分清晰,可看出士兵的营寨、宿舍和运兵道等。

汉武帝建长城的目的当然是边防,他虽然打败了匈奴,但他还是害怕那些时时纵兵袭来的匈奴们。那些虎狼汉子,老是在沙漠对面的蒙古高原虎视眈眈着。这里毕竟曾是他们的领土,这里毕竟有丰美的水草。所以,历朝历代都很在乎这里的防守,都在这里驻过兵。那些兵将们每天都在城墙上耀武扬威,他们的吆喝声早已渗入茫茫黄沙,不知所终了。但那长城,却在客观上成了最好的防沙屏障,在日后的千年里一直守护着当地的老百姓。

两千年的岁月,早已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汉长城削剥得所剩无几了,许多地方,只剩下一线浅痕。它们或毁于风沙,或毁于人力,或毁于战火。我曾到长城一带考察,发现许多农民竟然在刨那些长城上的土,用来垫圈肥田。在他们眼中,那些曾经是战争衍生物的边墙,是最好的肥田材料。虽然这客观上破坏了汉长城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但却跟“铸剑为犁”有着几乎相同的象征意义。

与“铸剑为犁”有相似意义的,便是和亲了。

据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王朝,打下天下不久,他就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的三十万骑兵困在平城白登山上,足足困了七天七夜,历史上称之为“白登之围”。

*民勤的明长城遗址

关于刘邦的突围,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对匈奴的阏氏进行威逼利诱。传说,当时情况危急,大臣陈平就让画师画了一幅汉人美女图,派人跟大量金银财宝一起送给冒顿单于的阏氏。意思是,要是你让单于退兵,那么这些财宝都是你的;要是你不让单于退兵,我们就把画中美女献给单于。冒顿单于的阏氏一看就慌了:有了这么漂亮的美女,单于还会宠幸我吗?女人的嫉妒心顿时爆发,于是阏氏就想方设法说服单于退兵。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传说,事实如何,莫衷一是。但冒顿单于确实退了兵,刘邦终于幸免于难。但匈奴的强悍深深地刻在了汉人的心里,刘邦知道自己打不过,于是想到了和亲: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并与匈奴进行互市贸易。

这种联姻对少数民族并不陌生,在少数民族地区,部落之间经常联姻,这属于一种政治婚姻,目的是巩固联盟。因为好处很多,所以匈奴也接受了西汉的建议。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双方一直实行和亲政策。汉人把皇室的公主嫁给匈奴的太子,匈奴太子当了单于之后,他们的孩子就是汉室皇帝的外孙,汉匈就是一家人了。但即便和亲,匈奴有时也会攻打汉人,因为匈奴有时会遇到天灾,大量牲畜死亡,他们就会遭遇饥荒。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攻打中原大地。所以,中原不但把公主送给他们,还会给他们大量的岁币银,让他们有钱买汉人的粮食和牲畜,这样他们就能活下去,就不用侵略中原。

少数民族虽然凶悍,虽然时时来袭,但纵观中国历史,那每一次的袭击背后,总有一个为了生存的理由。他们每次来袭,都不会洗掠太多的东西,只要抢到足够的粮食,他们就会回去,他们没有太大的野心。当然,他们也没有进攻中原大地的力量。

所以,虽然历史上对和亲制度的好坏莫衷一是,没有定论,但历代的中国统治者都会选择和亲,这是让两边百姓能安居乐业、友好往来的最好的办法。

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其背景就是西汉。

汉宣帝年间,王昭君嫁给了匈奴王呼韩邪单于,被称为宁胡阏氏,她与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有一子。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按匈奴的习俗,她要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儿子——呼韩邪单于和大阏氏生的孩子——复株累单于。王昭君深受儒家伦理熏陶,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婚姻,所以上书汉廷,请求当时在位的汉成帝允许她返回中原,但汉成帝拒绝了她的请求,要求她“从胡俗”。于是,她就按照匈奴的习俗,嫁给了自己的继子,跟继子一起生活了十一年,生育了两个女儿。

对王昭君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坎坷的遭遇,但对匈奴来说,这却是理所当然的。在当时的匈奴,这叫收继婚制,又被称作转房、逆缘婚、挽亲、续婚、烝母报嫂等。意思是,单于死后,他的长子如果继位,就可以把父亲的阏氏——当然,自己的生母除外——收为自己的妃子。在匈奴,这是合法的,但汉人没有类似的习俗。匈奴之所以有这种习俗,是因为匈奴多战事,又崇尚战死沙场,一旦丈夫战死沙场,妻妾就成了寡妇,她们总得有人抚养。所以,收继婚的目的之一,就是抚养寡妇。再者,匈奴很重视血缘,他们想要留住父亲的“种”,否则别人就会觉得他不孝。假如死者的儿子还小,没有成年,那么死者的弟弟就必须承担抚养嫂子的责任。叔侄之间也是这样,一方战死,另一方就要承担抚养他的妻儿的责任,但前提是必须成年。

对匈奴人来说,成年是非常重要的,匈奴男子成年后,父亲就会划出一定的财产,让他另立门户,单独饮爨。但未成年的儿子只有被收继的权利,既没有继承权,也没有收继权。

现在的少数民族,早年也实行多妻制。其原因跟匈奴很像。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孤儿寡母,他们都是没人养活的,所以,活下来的人必须承担抚养他们的责任。成吉思汗之所以从战场上捡回那么多孤儿,原因也在于此。于是,少数民族允许一夫多妻,甚至允许一妻多夫。直到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类似的习俗。比如藏区,我知道的一个藏人家庭里就只有一个妻子,却有三个男人。还有一些女人虽然没有很多老公,但是会“交朋友”,这也是因为她遇到困难,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是村里人认可的,大家都不会看不起她,反而会觉得就该这样,因为她需要帮助。如果这个村子里出现一个很贫苦的寡妇,那么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帮她——当然,帮助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跟她“交朋友”,但收养她和她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是最究竟的帮助。

类似的一些习俗,都源于匈奴时期。我们要理解这样的习俗,他们不是为了欲望,而是在承担责任。

我上次去甘南藏区采访,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个女人的儿子杀了人,要赔命价,但家里很穷,根本赔不起。这个女人没办法,就交了个朋友,这个朋友拿出好几十万帮她赔了命价。注意,这个女人已经很老很丑了,如果为了欲望,那个男人是不会帮她出这笔钱的。但这个女人需要帮忙,假如他帮了,村里人都会觉得他很有义气,当地也有这种习俗。在目前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都会随喜这样的行为,觉得这很好。汉人不会做这种事,也不一定能理解这种事,但对少数民族来说,这却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