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政策法规建设】

2018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批与政务服务相关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政府发展方向,规范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环境。

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就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进行部署。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进行部署。

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办公厅,其职责包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研究提出推进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的政策建议,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要建成以中国政府网政务新媒体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造一批优质精品账号,建设更加权威的信息发布和解读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平台,形成全国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201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提出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编制办事指南,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和全国范围内互信互认等。

2019年4月,国务院发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此次对条例的修订加大了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既在公开数量上有所提升,又在公开质量上有所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体现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应用系统建设】

(一)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政务外网覆盖率和业务承载力持续提升。政务外网连接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截至2018年12月,31个省份和县(市、区、旗)接入政务外网的总数已分别达到334个和2851个,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务外网覆盖率均达到1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师(相当于地、市)和团(相当于区、县)政务外网覆盖率也达到100%。截至2019年6月,政务外网已承载全国性业务应用60项,接入中央部门和相关单位共149家,接入全国政务部门约25.2万个。此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部署,国家外网管理中心还组织开展了全国政务外网互联网区IPv6改造工作,支持中央、省级政务部门IPv6门户网站部署。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应用。截至2019年6月底,在前置接入方面,平台共接入76个中央政务部门和32个省级平台。在目录资源挂接方面,平台汇聚发布部门共享目录16497条,资源挂接率为57.19%。其中,挂接服务接口1014个,库表资源达2244个,上传文件9466个。在服务申请受理方面,累计受理60个部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共享申请6090次,授权通过申请4455次。在数据共享交换方面,通过服务接口方式累计面向27个部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查询/核验4.66亿次,通过前置区库表和文件交换方式累计提供库表交换448.99亿条、文件交换79.89TB。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我国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是构建信用信息“枢纽站”。平台累计归集各类信息约368.83亿条,收录信用目录8568条,向有关部门和地方开通查询接口67个,调用法人信息约1.5亿次,调用黑名单及双公示信息约1300万次,每周持续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更新各类黑名单、红名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经常性地为各部门提供数据叠加、校核比对、名单拆分等服务。二是促成联合奖惩“参谋部”。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法院执行案件到位金额达4.4万亿元,累计约3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1417名税务黑名单当事人主动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37名证券期货市场违法当事人主动缴纳罚没款,92名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乘客主动补足相关票款、履行法律义务。三是打造信用信息“宣传窗”。信用中国网站累计访问量超过200亿人次,日点击量稳定在5000万人次左右,Alexa全球综合排名提升到约8677名,网站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金审”工程

加强基础支撑环境和标准规范建设。基础支撑环境已基本搭建完成,设备到货验收安装部署、成品软件采购安装等工作顺利开展;审计综合作业平台、国家审计数字化管理平台、审计综合研究系统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等分(子)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工作已基本完成。编制、发布了《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应用系统支撑环境建设指南》《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应用系统部署实施指南》《金审工程审计软件开发指南》等20余项工程技术类标准规范,为工程建设明确了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编制、印发了22个审计数据规划,包括《国家审计信息资源基本规划》《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规划》等,为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审计署指导地方“金审”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多次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地方部署实施集中研讨,就应用系统建设需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深入开展讨论,逐一解答地方审计机关提出的疑问,有效解决地方审计机关工程建设的瓶颈和障碍。二是搭建地方部署技术支持研究环境,充分落实“统一规划、两级部署”总要求,形成“前方部署实施、后方研究支援”的工作模式,提高效率、积累经验。三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已完成对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审计机关的调研,摸清了地方审计机关建设进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解决了实际问题。以对口援建方式,解决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西藏自治区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问题,推进全国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一盘棋”工作。

加大审计系统政务资源整理力度。根据《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求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进小组工作安排,审计署组织完成了所承担的16家单位和地方的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督导工作,完成了8个地市级、6个区县级单位的群众办事堵点问题暗访调研工作;组织编写了《审计署关于加强信息系统审计的指导意见》,以促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安全和绩效为目标,落实《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

(三)“金保”工程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2.3亿人,普及率达88%,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完成了年度发卡任务。加快推进第三代社保卡发行和应用工作,联合人民银行在23个省份先行启动第三代社保卡建设。全国社保卡线上身份认证与支付结算服务平台上线运行,2018年4月签发了全国首张电子社保卡。截至2018年12月底,已有24个省份的285个地区接入国家平台,累计签发电子社保卡141万张。开展“提升社保卡服务能力”专项行动,提高社保卡制发效率,健全快速发卡机制,完善异地服务流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支持海南、雄安新区推动建设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步伐加快。推进全国公共招聘网联网实施,截至2018年12月底已接入292家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快推进跨地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联网应用和协作处理,进一步提升基金管理风险防控能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系统2018年累计转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33.4万次,转移医保关系2.7万次,下载军人退役养老保险信息70.3万条;养老保险参保待遇状态比对查询服务系统累计响应查询请求1.2亿人次;异地退管系统累计办理协助认证结果29.9万笔。加强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8〕102号)、《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方案》(人社厅函〔2018〕188号);制定《2018—2020年“互联网+调解仲裁”行动计划》,启动全国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建成调解仲裁信息监测系统。

信息资源服务和共享应用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就业监测数据已覆盖5.3亿名劳动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联网监测数据上报量分别达到9.2亿人、9.5亿人、1.8亿人、2.1亿人、1.8亿人。各地已上传13.5亿条实际有效人员基础信息、32.5亿条参保信息至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在国家数据共享平台上传4类18份无条件共享文件,发布社保卡状态查询等7类17个共享接口,已受理170次各部门的数据服务申请。根据国家个税改革要求,建设人社、税务数据交换平台,与国家税务总局“总对总”对接,按期落实共享任务,实现对外国人就业、职业资格、技工院校学籍等信息的查询与核验。与教育、公安、司法、铁路、民航等部门开展信息共享比对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探索社保待遇资格“数据认证”模式。充分利用国家人口库数据,完成上亿人次的异地生存状态核验及持卡人员信息核查工作。

(四)“金民”工程

2018年以来,民政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加快推进项目招标采购和建设实施,取得阶段性工作进展。

建设完成“金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围绕项目管理需要,结合国家及民政部有关项目管理规定,制定完成《金民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等6项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组织机构、管理流程、采购流程、招标规程等内容,为有序、规范、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基础。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调研交流,充分借鉴信息化领域专家和地方民政部门信息化建设经验,组织专家论证会议,召开地方民政部门人员座谈交流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化、细化招标技术需求和设计方案,强化系统建设内容,有效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为“金民”工程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保障。

全面推动系统软件开发项目招标采购,细化编制项目招标采购方案和计划,并按照民政部招标采购有关规定,委托指定代理机构组织开展招标采购工作,已完成项目监理、标准规范、系统集成、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开发、民政业务运行管理中心业务用房改造项目等17个标段的招标采购任务。

稳步推进各项任务建设,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55号令的要求,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工作,通过合理安排阶段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组织架构、人员队伍和职责任务等内容,稳步推进项目各项任务建设实施,已完成50%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建设,编制完成“金民”工程一期项目试点方案,部署推进先行先试,同步编制“金民”工程一期项目培训方案,加快系统推广应用。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管理涉及的流程、档案、资金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提高项目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开发业务流程与原型管理系统,对民政业务服务事项等有关具体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实现民政重点业务的全流程、全要素、可视化展示,为开展民政业务需求分析、流程优化再造提供技术支撑。

(五)财政系统

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得到加强。积极开展财政大数据应用,初步完成财政大数据应用规划设计,明确了未来3~5年的具体目标,以数据共享开发为突破口,持续开展财政大数据专题应用,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贯通、开放共享的财政大数据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财政信息系统集中化推进方案》,全面摸清全国财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找准问题,研究制定《财政信息系统集中化推进方案》,明确了“以问题为导向,以集中整合为手段,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全面提升财政主要业务应用”的具体路径,为着力解决分散建设问题、构建现代财政网信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修订了《财政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3.0》,制定了《财政部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印发了《财政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管理办法》《财政应用系统安全开发规范》《财政部应用系统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办法》。

加快推进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一是做好信息系统整合。优化完善门户系统功能,强化门户系统对应用系统登录的整体监测,提升系统整合能力和用户体验;持续推进报表系统整合,新增5项报表任务整合上线,同步推进统一报表系统在地方的部署实施,支撑数据采集效率和统计分析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做好信息资源共享。推进财政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财政信息资源目录支撑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实现信息资源财政部内外共享使用;开展财政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形成实施方案,明确对接内容。

推动应用支撑平台升级实施。一是完善、优化平台功能、性能。结合平台在试点和应用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完善平台基础数据管理组件、总账组件、标准存储组件、交换组件等方面相关功能,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底层技术支撑能力和运行效率。二是组织推动地方平台升级实施。加强与地方的沟通交流,掌握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各地均已完成平台新版本升级改造。

(六)税务系统

深入推进应用业务系统建设。落实“放管服”等各项改革工作部署,发挥“金税”三期工程硬核实力,保障减税降费优惠政策顺利落地。大力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拓展网上办税功能,根据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国家税务总局指导各省完成国税地税各类网上办税系统渠道、界面、登录“三整合”,进一步建成全国范围内规范、统一的电子税务局,实现界面标准统一、业务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关键创新事项统一,为纳税人提供了更丰富的办税功能和更优化的办税体验。实现决策系统机生机汇,打造减税降费统计核算铁账本。国家税务总局依托“金税”三期工程决策支持系统,采用直接获取征收系统数据的方式,真实记录减税降费的各项业务数据,统一核算口径、从源头把关数据、用报表自动生成汇总,实现逐户自动计算。

稳步推进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启动建设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启动并上线个税系统建设,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初步建成全国应用大集中模式的个税系统。其特点是“一个云平台;二个处理中心(业务中心和数据中心);三类集成方式(功能集成、服务集成和数据集成);四条办税渠道(手机端、网页端、客户端、大厅端)”。截至2019年7月,手机端累计注册8005万人,累计填报专项扣除信息7078万人。优化整合“金税”三期系统,持续开展信息系统升级完善。截至2019年4月,“金税”三期系统并库工作收官,系统性能得到有效验证。

“金税”三期系统并库通过优化系统性能、整合业务和数据,实现国税地税“金税”三期系统数据库的“两库并一库”、纳税人信息的“两户变一户”、征管模式的“两套合一套”,完成国税地税征管模式、工作流程、岗责体系的规范统一。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保费金三标准版系统。金三标准版系统包括“一个平台”“六个子系统”,具体包括社保费信息共享平台、管理子系统、征收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税库银子系统、税银子系统、单位缴费人申报客户端子系统。金三标准版系统支持“自行申报”和“核定征收”两种模式,满足各地社保费征管的基本要求,同时开发、开放特色标准接口,方便各地开展个性化业务特色软件开发工作。

(七)电子检务

2018年,检察院系统紧紧围绕服务检察办案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把电子检务工程作为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逐步推动完成建设任务并深化应用,检察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最高人民检察院本级建设情况。在全部28个项目中,网络和安全平台、运行支撑平台、智能语音云平台软件研发、智能语音云平台硬件设备及系统集成、保密平台、全国检察机关印章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平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司法鉴定云服务系统和检察科技管理系统、网上信访系统、检察办公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两法衔接”分析研判系统、检察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平台、检察专网门户网站、互联网门户网站16个项目已完成终验,应用支撑平台、队伍管理信息系统、检务保障信息系统、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教育和文献资源共享系统补充采购、网管中心视频调度管理显示系统改造工程、侦查指挥平台、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教育和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系统集成8个项目已完成初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拓展升级、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项目核心功能、离退休干部管理信息化平台3个项目正在实施,网间数据单项传输项目正在招标。同时,积极推进最高人民检察院本级工程总体验收工作,截至2019年7月,已完成工程总体初步验收,在推进各项目建设实施和验收工作的同时,正在进行总体终验准备。

各地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情况。在各级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电子检务工程总体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检察机关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显著增强,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截至2019年7月,大部分地方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进入验收阶段。在32个省级检察院中,天津、河北、黑龙江、浙江、重庆、陕西6个省(直辖市)已完成全部电子检务工程建设任务并通过了总体验收。吉林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和全部单项验收,根据本省政策不再组织整体验收。北京、江苏、广东、海南、贵州5个省(直辖市)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和分项验收,正在进行总体验收准备。山西、内蒙古、上海、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西、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大部分建设任务,多数项目通过了分项验收。辽宁、福建、江西、四川、西藏5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了部分项目建设任务和单项验收工作,部分项目处于实施阶段,正在全力推进;湖南已完成工程招标,整体处于实施阶段。

(八)政府网站

2018年,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及政务公开等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探索、狠抓落实,部委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网站整体发展持续朝着高水平迈进。

政府网站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平台。政府部门遵照政策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积极推动各级政府部门通过跨部门、跨地域资源融合、平台融合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网上“一站式”办理。生态环境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接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落地。公安系统坚持“放管服”改革与互联网科技相融合,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优化升级网站办事服务功能,切实提升网站办事服务效能,整合各层级公安机关网上办事系统,汇聚各警种在线办事服务资源,进一步健全业务种类、拓展服务范围、打通用户体系。

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特点更加明显。生态环境部建成部网站群,将部属单位共40个门户网站全部纳入部网站群,实现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技术平台、统一运维管理、统一安全防护,降低了运行成本,提升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海关总署推进机构改革期间门户网站内容和服务的整合工作,以“集中展现、全面清晰、方便查找”为目标,快速融合,服务不断,及时上线了包括检验检疫职能信息内容的新海关网站。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于2018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整合了国土资源、海洋、测绘网站等重要政务信息4.5万余条,新建栏目8506个,归类数据27.8万余条,2018年发布各类信息42万余条,实现了从形式到访问入口,再到内容、服务、页面等的统一融合。截至2018年12月,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政府网站数量较2017年年底缩减25.6%,超过2/3的网站已经或正在向上级主管网站、本级门户网站进行整合。

政府网站建设加速与信息技术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网站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地震局门户网站基于地震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同时开展地震速报预警、自动编目、分析会商、云视频、公共服务等核心应用业务验证,为后续业务应用转型升级提供范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林业和草原局等网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提供智能咨询服务功能,自动解答用户咨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网站优化搜索技术提升站内搜索效果,初步实现了错别字自动纠正、关键词推荐和通俗语言搜索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服务资源聚合,体现了“搜索即服务”的理念。

政府网站成为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重要窗口。2018年,52个部委网站共计发布解读材料、解读产品及媒体评论文章等政策解读信息7314条,平均每个网站发布解读信息140.7条;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信息1886条,平均每个网站发布回应信息36.3条。例如,公安部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听取民意、了解民愿、汇聚民智、回应民声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在线访谈、意见征集、警事咨询等,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增进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重要政策文件发布时,同步发布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图解等解读材料,方便公众更加清晰地掌握政策文件的重点内容和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