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信息化年鉴2019—2020
- 《中国信息化年鉴》编委会
- 14445字
- 2020-11-21 19:28:02
社会领域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
2018年,教育领域信息化重点工作开展顺利。推进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开通教师空间1323万个、学生空间616万个、家长空间570万个、学校空间40万个。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上线平台94个,其中省级平台21个,体系内活跃用户3676万人。推进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面向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共培训9500余人,评选出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40个、优秀学校198所。推进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面向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动,提升贫困地区厅局长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素养,在云南昆明、四川凉山、青海西宁组织了3期活动,共培训460多人,开展了对云南怒江、四川凉山、青海果洛、新疆、西藏、甘肃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活动,捐赠总价值超过1.7亿元。推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开展政务信息系统自查和政务信息资源编目工作,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接入学生学籍、学历学位、教师、机构等教育基本信息,开放中小学学籍信息查询等9个接口,支撑24个地方的136项政务服务。推进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2017—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教师370万名,晒课400万堂,遴选部级优课10070堂,公布了2018年认定的80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举办了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编辑出版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案例集。开展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教育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支持学校宽带接入和提速降费,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97.9%的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实现网络接入,93.6%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348万间,其中74.2%的中小学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推进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举办了9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培训了1007人,启动实施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制作活动等应用推广活动。
【卫生健康领域信息化】
强化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2018年6月,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信息服务与监管系统数据上报管理方案(试行)》,与此前印发的《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一起,构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的基本框架。
积极推动信息化标准落地应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的统一部署,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9个省份实地调研,形成《关于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建设及互通共享情况的调研报告》。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调研基础上起草《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意见》,推动信息化标准真正成为“硬约束”。
夯实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基础。积极推进国家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国家平台建设,共享交换平台等部分“急用先建”系统已经可以使用。积极推进省级统筹平台建设。组织各省份上报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方案,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一起,对报送的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及评审,并推荐有关省份作为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第一批试点。
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融合。起草《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2018年4月28日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召开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主动发布权威声音,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制定整体宣传工作方案,创新宣传模式,在中日友好医院、邵逸夫医院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二是加快制定配套政策。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名义印发分工方案,推动文件落地;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远程医疗专网建设、区域中心医院设备配置工程两个专项工作方案,为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基础支撑。三是推动《意见》在各地细化落地。指导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研究出台落实《意见》的具体方案,27个省份先后出台政策措施。四是积极支持先行先试。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宁夏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并与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大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一是大力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制定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内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办法(试行)》,推进委内信息统一采集和共享应用;编制落实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时间点、责任人、任务书。二是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实现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死亡医学证明信息、全员人口统筹信息、生育服务证信息与国家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共享,数据调用量在国务院各部委中排第6位;推进实现国家垂直采集的人口死亡登记信息、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数据回流到数据上报省份,促进业务协同;配合国家税务总局开展个人所得税信息共享工作。三是强化数据决策支撑。委托并指导统计信息中心完成掌上决策App移动终端研发,加快推进配发使用相关工作;汇总委内跨部委信息共享接口需求1054项,协调相关部委积极推动接口调用工作。四是疏解群众办事堵点。按照统一部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总结医院一卡通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网上预约挂号等14条需要各省级人民政府限期解决的堵点问题,有力推动了各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流程优化,大大便利了群众办事;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16个部委之一,按照国务院总体督导部署,牵头对宁夏、青海、山西、天津等省份开展堵点疏解情况实地督导,确保取得实效。
【文化领域信息化】
(一)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在2018年4月20—21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我国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名网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调动网民积极性,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互联网治理。
2018年,网络空间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年内先后发布了《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为互联网管理规范化、法治化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清朗网络空间筑牢了制度基石。
2018年,我国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违法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竭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2018年1月17日,全国公安机关、工商部门召开了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联合整治工作部署会,强调要打击整治网络传销活动,维护人民经济利益及金融秩序。1月22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四项“精确”部署,指出要打击防范网络犯罪及加强网络治理能力建设。5月18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遇到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纵深推进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加强实名认证工作、治理境外来源诈骗电话、加强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整治等9项工作。2018年2月7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净网2018”专项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各类网络犯罪案件5.7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3万余名,行政处罚互联网企业及相关单位3.4万余家次,清理违法犯罪信息429万余条,依法清理下架具有恶意程序、恶意行为的App 3.5万余款;在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网络自媒体等重点领域,依法查处相关企业104家。网信系统行政执法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全国网信系统2018年依法约谈网站1497家,对738家网站给予警告,暂停更新网站297家,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6417家,移送司法机关相关案件线索1177件;有关网站依据服务协议关闭各类违法违规账号群组232万余个。另外,国家相关部门2018年开展的“护苗”“秋风”“剑网”“清源”等专项行动,有效整治了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2018年,各级政府和媒体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正能量氛围,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中央网信办深入部署开展“网络中国节”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承;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感动系列对平凡人物的感人事迹进行网络正能量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专题专栏用事实传递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弘扬新时代主流价值观;央视网“中国梦实践者”栏目通过讲述无数平凡工作岗位故事,展示新时代奋斗、梦想、青春、励志、榜样主旋律。“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及“好人365”等一系列正能量活动以广泛的参与度、丰富的呈现形式、深入人心的渗透度在广大网民中打响品牌,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通过平台的汇聚作用,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作品得到集中展示、充分传播,同时各种新平台、新载体被运用到正能量的传播上,随着媒体不断打造新的传播形态,正能量的宣传效果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网民成为正能量的见证者和传递者,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拓宽服务渠道,推进平台建设,坚持提供有效服务。
2018年,文化共享工程进一步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渠道,广泛开展社会化合作。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两微一端”,引入喜马拉雅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包括资源内容、技术平台、服务推广、活动培训等。继续与武警部队加强合作共建,定期更新武警文化超市资源,并初步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走进武警任务一线”服务点资源更新机制,142236人次武警官兵访问了武警文化超市。
推进平台建设,助推新媒体服务落地。开展国家公共文化云试点工作,整合提供共享直播、资源点播、数图资源、活动预约、场馆导航、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服务功能,支持计算机、手机、智能一体机访问。据统计,国家公共文化云建设已发布音视频资源9905条、文化活动4168个、文化场馆1007个、各类文化活动直录播539场,全年平台总访问量达14393余万人次,日均访问量突破32万余人次。国家数字文化网完成“视听空间”改版上线。
截至2018年年底,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总库的资源量达到780.8TB,2018年新增资源50.8TB。文化共享工程坚持重心下移、服务基层,向基层配送资源40批次。其中,通过资源服务宝为1835个中西部贫困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县级以上分支中心配送电影、少儿动漫、讲座、文化微课、红色历史动漫、戏曲动漫等数字资源。继续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拓宽资源配送覆盖面,通过第三方云平台重点向乡镇(街道)一级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配送数字资源,新增10000个配送点,配送不少于5TB的文化艺术、社区生活、少年儿童、文旅超市等主题的音视频、电子书、图文、课件等数字资源,实现资源配送乡镇全覆盖。
(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2018年,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继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全面开展数字资源整合揭示工作,多渠道深化宣传推广,展示建设成果,加大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服务力度,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继续开展资源联合建设。截至2018年年底,各地累计提交政府信息数据1720.8万条、元数据仓储数据68万条、唯一标识符数据38.32万条、采集网站23600个、数字化图书652.4万页、数字化报纸92.7万版、少数民族语言书刊17万页、公开课13409节、专题20个。
加强网络书香资源检索平台部署。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37家图书馆完成API对接,85家图书馆完成定制站点部署,1家图书馆完成网站发布模块部署。继续开展平台二期建设,增加元数据总量,丰富平台功能,为地方图书馆提供模块化部署与分布式管理。
联合全国700多家公共图书馆,开展“网络书香过大年”活动,线上活动访问量超过37万人次。联合全国437家省、市、县级图书馆共同开展2018年“童音诵古韵·经典有新声”全国少儿诗词在线诵读活动,收到作品2.1万余首,线上参与量超过145万人次。联合全国省、市、县级图书馆开展公开课网络直播,全年累计完成27期38场。持续开展微信公众号运营,全年累计推送原创文章40期111篇,总阅读量超过15万人次,优质用户达57146人。在《中国文化报》开设“扫码读书”专栏推送移动阅读平台资源,全年累计发布37期。
继续开展“网络书香基层图书馆帮扶计划”,召开2018年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化帮扶工作会议,确认2018年的帮扶对象为57家基层图书馆。
“基层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完成改版与资源更新,面向帮扶图书馆推送平台和资源,开展面向东、中、西部地区共3次文化帮扶活动。面向全国开展“基层数字图书馆资源提升活动”,更新4TB资源。开展“2018年网络书香·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宣传推广”项目,完成西藏站、内蒙古站、贵州站3次活动。
(四)新闻出版信息化
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中宣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2018年,新闻出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2018年3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AR/VR、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助力业务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数字出版、信息化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研制了《数字内容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规范第1部分:对象模型》等34项国家标准,以及《数字出版业务流程与管理规范》等18项行业标准。重点标准的产业应用继续推进,确定第二批CNONIX国家标准应用示范单位29家、第二批专业领域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27家、知识服务模式(综合类)试点单位55家。
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①全国各地根据中央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坚持报网一体化发展,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享融通。《解放日报》将采编力量整体迁入上观新闻客户端,实现一支队伍、两个平台的一体化运作机制。新闻媒体机构整合,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群:北京将《新京报》与千龙网整合,实现采编、经营、管理一体化:天津成立海河传媒中心,整合《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电传媒集团资源和机构。推进县级媒体机构整合,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区域信息枢纽三大功能,建立融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②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10家出版机构与百度知道共同打造专业知识服务平台,依托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出版内容进行碎片化分类和个性化分发,实现精准匹配用户专业知识搜索需求,延展专业知识价值,驱动内容价值转化。③知识服务全面推进。传统出版单位不断推出知识付费产品,如《三联生活周刊》围绕自身期刊品牌特色,以碎片化时代的深度阅读打造的“中读”知识付费产品,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新闻出版行业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显著。中华字库工程已经形成70多万条数字化书目、1300万幅高清图像、26.5亿字左右的数字化文本和单字字图,中间字库造字规模已达75万余字,并已完成8万字的主用字体成果字库;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开展成果应用推广,相继完成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版权保护技术服务项目验收、中宣部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影片著作权授权信息公示查询系统一期开发等工作,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试用中,已完成近300GB内容资源的时间戳添加与验证、媒体指纹提取及数字水印嵌入与提取工作;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完成V3.0成果研发,整体进入初验阶段,工程成果已在多家新闻出版单位正式使用,相关产品和服务已投入市场;新闻出版大数据应用工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工程子平台——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引擎、数据审核平台建设任务,已通过项目整体终验评审,第一批22家出版及发行示范单位完成了平台的业务对接,初步实现了各类可供书目信息和EDI单证的接收、转换、处理、分发、监控和管理,以及业务数据交换,已汇聚2.5亿多条书目和库存、销售数据,实现电子单证交换2.6万余笔。
中宣部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新闻出版行业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扩展服务渠道,不断提升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的服务支撑能力。利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继续发布对行业影响较大的游戏审批结果、行政许可等政务公开信息,继续提供查询、办事、举报等服务。国家版权局中英文网、中国“扫黄打非”网等网站紧扣视觉中国图片侵权事件、“剑网”“净网”专项行动等行业、社会关注焦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国家版权局、“扫黄打非”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协同网站宣传,提升立体传播水平,单条微博阅读量最高达4156万次,转发达量27万次,留言量达26万条,点赞量达6.1万次,网络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继续推进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项目建设,整合优化已有业务系统。
(五)广播影视服务业
2018年,广播影视行业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网络视听等多个领域,以及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运营单位、系统设备生产企业等26家单位,完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两项核心标准规范的编制,并于2019年1月15日印发,为各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和省级技术平台提供指导和依据。
2018年,广播电视转型升级迈入崭新阶段。《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了智慧广电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全国智慧广电建设提供了框架思路和基本遵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设立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2018年10月在贵州召开“推进全国智慧广电建设现场会”,推动广播电视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慧化发展,从功能业务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变,加快广播电视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大力推动智慧广电建设,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制作播出、分发传输、终端消费、运行维护、监测监管、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智慧广电”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加快推进电视高清化进程,推动高清电视成为电视台主流播出模式,积极鼓励支持各地电视台实现高标清同播。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高清电视频道已批准数量达到347个,高清数字用户约1亿户。
2018年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建成并开通试运行,为有效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收视数据采集难题提供了支撑平台,对于建立科学、真实、有效的收视评价体系,以及提升广电领域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广电机构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广东、黑龙江、吉林、江西、贵州等省份建设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平台具备收视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新闻智能舆情分析等功能,广播电视台可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精准推送内容,为有关部门提供舆情分析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进一步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态势总体向好。指导各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加强安全播出保障力度,完善技术系统和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和值班值守,圆满完成各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强化网络安全管理,颁布《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从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3个方面推进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2018年,我国电影市场发展更具规范化和理性化。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其中年内新增9303块;电影产量总计1082部,其中故事片902部。2018年全国电影购票线上化率达到84.5%,较2017年稍有增长。在线票务平台推动了线上购票的普及,各城市购票线上化率均有上升,这意味着大部分中国电影观众已经形成了线上购票的电影消费习惯。截至2018年12月31日,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达3611部,其中2018年出品影片117部。
全国已建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321条,数字电影版权方达339家,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有219个,活跃放映队达45327支。
(六)数字内容产业
2018年,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产业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数字内容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审美价值取向逐渐向传统主流文化靠拢,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5G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挖掘了新的消费场景,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将带动数字出版行业成为数字经济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较2017年增长17.8%。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21.38亿元,电子书收入达56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达8.3亿元,博客类应用收入达115.3亿元,在线音乐收入达103.5亿元,网络动漫收入达180.8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收入达2007.4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791.1亿元,在线教育收入达1330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达3717亿元。移动出版和网络游戏仍然是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重要支柱;传统图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占比增幅下降态势依旧;在线教育作为数字教育出版发展最强劲的部分,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资源趋向集中化,头部效应明显;网络动漫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坚持,培育了大量付费用户,推动网络动漫的消费市场实现了良性发展。网络文学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2018年各类网络文学作品达到2442万部,较2017年新增795万部。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主流化、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现实题材作品数量持续增长,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文学的作品日趋增多,网络文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提升。网络大电影在经历了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已经逐渐进入“减量提质”的转型调整期,行业发展日趋理性成熟。2018年,全网上线的网络大电影共1526部,数量虽比2017年(1892部)有所下降,但创作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题材内容日趋丰富多样。
【民政信息化】
民政系统加快建设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出构建“互联网+民政服务”平台和网络,加快推进10项“互联网+”典型应用服务发展,相继制定出台《“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互联网+区划地名”行动方案》《“互联网+婚姻服务”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优化民政部本级社会组织网上办事大厅在线一网通办功能,建成殡葬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国家地名数据库”等平台系统,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等“互联网+”发展,不断提升民政政务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民政政务服务、公共支撑、综合保障一体化建设,完成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对接,实现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积极开展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依托“金民”工程一期项目,形成民政政务“大系统”建设框架,为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按照国务院数据共享责任清单要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自然资源部、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联等部门签署数据共享协议,通过国家数据共享平台为全国政务服务部门提供婚姻登记、低保对象、社会组织法人登记、火化证明、留守儿童、志愿者6类2亿多条信息。
加快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整合汇聚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婚姻登记等15类民政业务约3亿多条数据,有力支撑民政大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形成民政统一、集中的共享大数据库,同时借助国家人口库开展数据清洗比对提升民政政务数据质量水平。加大民政信息化标准化的统筹力度,完成3项基础性行业标准立项,编制5项行业数据资源标准规范草案。同时,依托“金民”工程、社会组织法人库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逐步开展相关标准编制工作,优先制定基础性、关键性应用标准,为民政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生态环境信息化】
2018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围绕全面推进“五个一”建设展开。全面巩固“一张网”:梳理生态环境专网覆盖盲区,会同地方生态环境机构全力推进专网接入,同步完成新转隶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专网接入。截至2018年年底,所有部属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市、区县生态环境机构已全部接入专网,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体系,首次实现“全覆盖、全联通”。持续强化“一朵云”。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加快构建“一朵云”。全面梳理生态环境部信息系统,建立系统档案。采取“上云、入库、进门”三合一方式,统筹推进系统整合“上云”。除因保密等特殊原因申请不上生态环境云的系统外,所有在用系统全部迁移上生态环境云。加强生态环境云能力建设,不断扩大计算和存储资源,云资源具备了实时监控、精确计量、按需分配、弹性扩展等功能。有效推进“一个库”。建立全国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建设“一个库”。编制完成“一个库”建设方案和技术规范。基于已有环评、排污许可、环境执法等业务数据库,初步构建了包含数十万家企业基础信息,以及生产治理设施、活动水平、行政审批、排污信息、违法和信用等主题信息的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开发了统一编码系统及数据管理平台原型,为实现固定源“统一编码、统一分拣、一源一数”,以及建成“一套数”奠定了基础。稳步实施“一张图”。加强生态环境空间数据服务,精心绘制“一张图”;完成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总体设计,编制“一张图”建设方案,明确技术架构、数据架构、服务架构及应用模式;开展环境质量、污染源、自然生态等7类空间数据规整、入库,数据量达38万条。基本完成“一张图”信息平台搭建,具备数据查询、可视化展示、空间服务等功能,重点围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管理、“7+4”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等7场标志性重大战役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等4个专项行动)等建设专题应用。不断深化“一扇门”。生态环境部综合业务门户完成50余个信息系统集成,成为生态环境部政务中心、应用中心、资源中心的统一入口,实现统一登录、统一用户、统一认证。建成生态环境部网站群,将部属单位共40个门户网站全部纳入,实现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技术平台、统一运维管理、统一安全防护,降低了运行成本,提升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生态环境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接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落地。
【气象领域信息化】
推进通信系统建设,开展国省数据协同传输。完成国内气象通信系统(CTS)2.0业务化,支持实况、智能网格等业务国省数据实时协同传输。编制《组网天气雷达数据流传输业务化方案》,于2018年12月实现了天气雷达基数据流传输。开展雷达传输基数据流在SWAN中的应用对接试验,在国家级和河北、安徽、河南、云南4个试验省份开展观测后3分钟内雷达传输基数据流在SWAN中生成全国拼图试验,并测试国家级大数据云平台对试验省份SWAN跨省雷达数据的直接支撑能力。推进风云气象卫星省级利用站数据共享工作,目前29个省份已实现风云气象卫星数据进省级数据环境,并已实现向全省用户提供服务。
完成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建设和业务运行。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达到8189.5万亿次/秒,内存总容量达690432GB,在线存储物理容量为23088TB。开展原有进口计算机业务运行模式向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移植工作,已完成GRAPES全球预报、GRAPES全球同化、GRAPES区域模式、GRAPES全球集合预报、全国风能太阳能预报业务、动力延伸预报业务系统DERF2.0、季节预测业务、S2S预测系统、北京市气象局奥运保障等模式的移植。
推进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完成省级“天镜”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硬件建设。国家级和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11个试点省份实现业务试验运行。开展与省级观测、预报和服务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对接工作。
气象数据服务能力继续提升。加强数据汇交,完成13类162种历史气象数据汇交,新增7类19种社会和互联网气象数据以提供用户使用。完成全国地面近60年分钟级降水数据数字化,为雄安新区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历史降水序列支撑。
发布《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2018年,中国气象数据网新增用户超过4.4万户,访问量近9754万人次,为1704个“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提供服务,数据量达68TB。
【地震监测信息化】
做好地震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标准规制体系工作。2018年6月发布实施《地震信息化顶层设计》和《地震信息化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了地震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确立了地震信息化建设按照“基础准备阶段”和“规模化建设阶段”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此外,按照应急部的部署,对标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在信息化顶层设计、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与应急部开展信息化对接,发挥地震信息化建设先行的优势,积极参与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步构建了由规划、制度、标准、规范等构成的标准规制体系。在标准建设方面,编制完成了《地震信息化标准体系(2018版)》,确立了6个分体系和首批223项标准清单。同时,为满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预警工程建设的紧迫需求,先行启动了涵盖地震台网、台站和通道代码、地震计接口、数据采集器通信协议、云平台和通信网络技术架构等23项急需标准规范的研制工作。
台网中心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完成基础设施整合和系统升级。实现台网中心和二测中心两个单位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统一配置,基础设施资源更加集约高效,为业务转型升级提供了硬件资源基础。二是完成地震大数据平台原型开发。解决了地震观测数据云端汇集、海量存储、统一分发服务的技术瓶颈,为开放共享、形成合力提供数据资源基础。三是全流程一体化监控平台建设取得进展,实现台站数据流、控制流和状态流的智能监控。四是开展业务应用试验,基于地震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新版地震局门户网站成功上线部署运行,同时开展地震速报预警、自动编目、分析会商、云视频、公共服务等核心应用业务验证,为后续业务应用转型升级提供范式。
面向社会公众、行业的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构建了公用服务平台,为各类服务化功能模块提供运行所需的基础环境,形成了数据库、数据总线、中间件和GIS等基本服务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主体功能建设基本完成,提供了一致的信息服务接口规范,整合了信息服务渠道资源。在服务应急响应指挥决策方面,在地震发生后,自动触发应急响应流程,快速生成灾情盲估、烈度影响场分布等信息,为应急指挥提供辅助决策建议。在社会公众服务方面,充分利用“速报机器人”和微博、微信、短信等客户端,实现了公共服务产品的全自动生产、全自动发布和定向精准服务。借助互联网平台,自动产出24种服务产品,具备了在1分钟内覆盖数亿用户的服务能力。在商铁行业服务方面,地震局目前正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合作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新技术和新机制。
【测绘行业信息化】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完成年度定期更新。2018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全国范围1∶50000地形数据库,同时联动更新了1∶50000地形图制图数据库、1∶25万地形图制图数据库、1∶100万地形图制图数据库。2018年版1∶50000地形数据库与2017年版相比,总体更新率约6.99%,涉及9个大类、53个中类、470个小类的地理信息数据。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资源稳步增加。2018年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对我国陆地范围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等进行了一次全覆盖监测,统筹获取了用于监测数据生成的卫星影像,采用内外结合的作业方法,对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进行了全面更新。建立了正射影像、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4个新时点数据库,总数据量超过540TB。
“天地图”数据资源建设不断加强。2018年新增207个城市建成区优于1米分辨率的影像数据,更新行政区划调整及有关地名地址信息,发布在线更新服务,上线用户管理系统等。在此基础上,2019年进一步加强了数据资源更新工作。例如,新增了基础设施、乡镇级行政区、地理单元等要素;地理信息要素增加27%,其中,交通要素增加16%,水系要素增加29%,居民地要素增加38%,绿地要素增加75%;更新2米的分辨率影像数据1252万平方千米,更新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230万平方千米;实时动态更新了山东等10个省份撤县改市行政区划、机构改革变更部门、新开通地铁、港珠澳大桥等相关信息。数据整体现势性达到2018年6月。
【其他社会领域】
公安部积极推进公安标准化改革,整合精简336项强制性行业标准,推进标准化机构建设,协调批复成立2个标准化委员会。推进“二维码系列地址标牌建设管理”等9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建设、验收和深度应用。确定了214个项目列入2018年度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发布公共安全行业标准206项,向国家标准委提请批准发布国家标准25项,审核并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43个,备案行业标准133项。公安系统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力度。2018年年底,公安部完成《全国公安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第一阶段工作,汇总32个省份信息资源编目,共15万多类、300多万个数据项;梳理各省市公安机关对部级数据资源需求263类;公安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签署了信息共享合作协议,为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附加扣除、整治网约车、防范“灰犀牛”、监管“独角兽”企业等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开通了至民政部、自然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武警海警部队的专用链路,与银保监会建立了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继续深入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协作。
检察院系统大力推进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8年4月完成电子政务内网顶层互联接入区建设,并于2018年8月完成了网络对接,实现了网站互访等测试应用。推动全国四级检察机关检察工作网建设,截至2019年4月底,检察工作网一级网已实现全国互联互通,二级网(省级院至地市院)已开通397个节点,覆盖率达91.2%,三级网(地市院到县级院)已开通2291个节点,覆盖率为93.7%。电子检务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大部分地区已完成建设任务,进入验收阶段。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本级方面,已完成网络和安全平台、运行支撑平台、检察办公信息系统、检察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等16个建设项目的终验工作,以及队伍管理信息系统、检务保障信息系统等8个建设项目的初验工作,工程已通过总体初验。在各地方面,除6个省级检察院尚未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外,其他地方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已完成工程验收或正在组织验收工作。
人民法院大力加强智慧法院的总体保障建设。打造集约化云网体系,基于法院专网、互联网、涉密网、移动专网、外部专网五大网系,积极构建专有云和开放云,大力提升诉讼服务大厅、科技法庭、执行指挥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等重点场所信息化水平,推进基础装备的全面覆盖和信息化场所的互联互通。建成人民法院智能语音云平台,实现了部分高级人民法院语音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模型共享,完成智能语音转写和语音模型的部署,具备为全国法院1500个科技法庭及高级人民法院2000个终端提供语音服务的能力,为后续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深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业界率先提出并建立质效型运维保障体系,建成并运用可视化运维管理工具,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常态与应急相协调的运维保障体系。2018年,全国法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群众、干警各类出行约28.42亿人次,减少出行约331.69亿千米,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64.68万吨、减少碳排放337.60万吨,通过电子签章、公文网上流转等应用推进无纸化办公,节约纸张约1794吨,相当于保护3万棵树,相比2017年成效提升67.52%。此外,2018年通过各类信息化应用节约群众办事和干警办案时间约58亿小时,相当于在传统工作方式下312万人全年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