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述评消息

述评消息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消息类型,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解释性新闻。它以叙事为基础,在叙事中进行评论,要求有述有评,夹叙夹议,叙事概括扼要,评论一针见血。述评消息的内容既可以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教等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是地方某一阶段的活动经验、工作教训或新情况、新问题,还可以是社会中的一些新思想、新思潮、新形势、新时尚。

述评消息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很强的评论色彩。无论是动态消息,还是综合消息,都侧重于“述”,而少于“评”,即使有评论,也只是三言两语。述评消息却侧重于“评”,虽然“述”的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是“评”的分量更重,具有很强的评论色彩。夹叙夹议,读后让人既有新知,又有新悟,这是述评消息的突出特点。

二、很强的针对性。述评消息的重点不仅在于讲述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通过事情揭示了什么内涵,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该如何对待,因此,它的针对性很强。

根据消息的内容,述评消息可分为事件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形势述评等。

事件述评,即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如果报道者觉得只客观地报道事件的过程和前因后果,不能使读者清楚地认识这个事件的真正本质,那么报道者就可以进行议论,一面报道事实,一面指出事件的性质、特点和意义。

工作述评,就是对某个行业、某个部门的主要工作现状进行述评的消息。它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有关单位发现问题、制定策略、采取措施,从而使工作完成得更好。

思想述评,就是对当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状态进行述评的消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往往会有一种普遍性的思想倾向,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显示着某种动向。有可能这种思想倾向是积极的,那就应该加以肯定;也有可能这种思想倾向背后隐藏着不易发现的消极因素,若任其发展,则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这时,报道者就有义务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明辨是非。

形势述评,就是对国际或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述评的消息。它的特点是视野开阔、很有气魄,既着眼于当下,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形势述评写作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对其普遍关心的重要领域的当前状态、发展前景有一个准确、全面的认识。

3.5.1 写作技巧

在写作格式方面,述评消息与一般的消息没有区别。

在写作技巧方面,述评消息的写作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述评消息在题材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要精心挑选新闻性强、评论价值高的题材。

二、述评消息的标题应概括消息的主题,高度浓缩正文的内容。同时,述评消息的标题一定要具体、生动,越具体的标题越能更好地突出主题,生动的标题更能增强标题的吸引力,提高关注度。因此,撰写者可以适当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等。

三、述评消息的正文主要具体描述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结语多对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总体的评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建议或者情感。

四、在述评的立足点上,要视野开阔,总览全局,分析矛盾,研究问题。

五、述评消息的选材要抓那些有普遍意义、有代表性的事物或现象,以小见大,突出主题,深化思想。在选材上,要打破一事一报的狭隘圈子,尽量做到面广质高。在选取材料后,要对大量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主要内容。

六、述评消息的写作要述评结合,述议交融。必须以新闻事件为依据,不能离开新闻事实发表议论,力求做到缘事发议,夹叙夹议;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仍要坚持多用背景材料烘托气氛,在说明观点时不可乱发议论,更要避免大发议论。

七、由于述评消息“评”的分量重于“述”,所以在写作时,要“评”得精彩,“评”得出色。撰写者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情感,比如,可以通过对比、设问,将自己的立场、意见、建议旗帜鲜明地提出来,烘托气氛,增强效果。

3.5.2 范文模板

“脱欧”十思

新华社伦敦1月31日电(记者 桂涛 顾震球)当地时间1月31日23时,英国将结束与欧盟47年的牵手,成为第一个脱离欧盟的成员国。“脱欧”这一标志性重大地缘政治事件,无疑将给英国、欧洲乃至世界带来深刻影响。这场耗时三年多的“马拉松”,给世界留下太多跌宕的情绪和记忆,也引发人们一连串的思索。

第一,民心思变凸显民生之困。不论英格兰北部萧索的老工业区,还是美国东北部的“锈带”,民生困顿势必引发民心思变。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衰退,社会分化,底层民众生活艰辛,对大党失去信心。英国最支持“脱欧”地区居民的年收入比最反对“脱欧”地区少40%。英国政客认识到,“脱欧”不仅是英欧关系变革的问题,更是改变国内现状的问题。

第二,“逆全球化”不是答案。从英国“脱欧”到美国“退群”,背后都有全球化“失意者”的影子。他们深感被全球化“背叛”,希望退回封闭孤立、自给自足的原始状态。然而,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英国“脱欧派”对“重新拿回主权、边界与金钱”的呼喊也没法让他们和欧盟说分就分,这才有了频频陷入泥潭的“脱欧”谈判,以及接下来可能更加艰难的英欧贸易谈判。显然,全球化带来的“分蛋糕”问题需要继续做大蛋糕来解决。

第三,民粹洪流冲击西式民主基石。“脱欧”公投曾被称为民粹主义者的胜利。面对民粹政党的迅速崛起,英国大党为赢回选票,诉诸一人一票的公投。“是去是留”的二元选择更加剧民意撕裂。而欧洲大陆上,民粹之风不仅触发政治版图洗牌,加剧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更把欧洲拖入不稳定的变革期,增加一体化难度。

第四,治理困境削弱发展动力。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的治理困境日益凸显,“脱欧”就是一面镜子,涉及重大国计民生的政治决策,往往被党派与利益团体绑架,舆论、民众、社会均被撕裂。“脱欧”不仅给英国社会留下伤痕,也给不少国家的治理弊病敲响警钟。

第五,一体化“错配”加剧离心。在加入欧盟40多年后,英国为何对欧盟失去兴趣?伴随着欧盟一轮轮东扩,欧洲一体化发展进入“深水区”。扩张虽然给一些老成员带来经济收益,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与价值观差异也导致冲突与分歧,利益博弈不断磨损团结精神。欧洲一体化之梦与民族国家自身发展之需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速英国的“离心力”。英国“脱欧”之后,欧洲一体化何去何从,欧盟也在思考和调整。

第六,程序正义未必带来实质正义。英国“脱欧”的一大特点是“合法”,从公投、“脱欧”谈判启动乃至协议达成,每一步都走过了法定程序,却一度造成机制失灵。“脱欧”进程越推进,英国民众就越迷惘也是不争的事实。“脱欧”过程中,政府与议会缠斗无休,“为反对而反对”成为常态,“越合法越失效”的怪圈令人反思:程序合法就一定能实现民众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吗?这恐怕不仅是英国人需要回答的“灵魂拷问”。

第七,“主权”危机投下分裂阴影。“脱欧”是一场向布鲁塞尔“争权”的斗争,但实际上还未得之桑榆,就已埋下失之东隅的种子。“脱欧”协议中北爱尔兰地区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可能出现的一道“硬边界”,触动北爱尔兰分离主义神经,冲击和平和解进程。支持留欧的苏格兰民族党打出“二次公投”口号,欲借“脱欧”加速“脱英”。威尔士的分离运动近来“崭露头角”,加剧国家分裂隐患……围绕“脱欧”的政治博弈正在加剧“联合王国”的离心力。

第八,“情绪政治”掩盖真相。在“后真相”时代,每一次选举和投票似乎总伴随着各种迷思与谎言。社交媒体上转发的往往是情绪而非事实,一些媒体、政客为了一己私利有意误导公众。互联网上,种种道听途说、臆想偏见共同构筑起不少人想象中的“脱欧”。而一些人正是通过量身定制的网络政治广告精准投放、操控选民情绪。令人警醒的是,这样的“无声之战”依然在互联网反复上演。

第九,盟友关系艰难重塑。英国“脱欧”是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冲击波。从危机应对角度看,英欧双方的智慧值得肯定:既避免了经济断崖式下跌,也抑制了对一体化更大的负面冲击。从长远看,英国“脱欧”是传统盟友体系在全球化新时代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脱欧”第一阶段的“拉锯”证明,即便在发达国家内部以谈判方式和平分手,传统盟友体系的改变也需付出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甚至对外影响力削弱的代价。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加复杂的贸易谈判、英欧地缘战略关系重建,依然道阻且长、充满变数。

第十,全球角色重新定位。选取宏观视角观察,英国在与欧盟牵手近半个世纪后选择离开,是主动调整自身全球定位与对外政策的一次努力。而做出这一抉择,是基于对世界格局变化的认知和判断。“后脱欧”时代的英国正面临全新考验。有专家曾表示,“脱欧”造成的影响要在20年后才能充分显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如何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全球化时代重塑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如何更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实现“全球化英国”的宏大设想?如何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维持并扩大国际影响力?人们期待,伴随着新黎明的到来、新未来的启幕,英国能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

(本文引自2020年1月31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