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王得到了当初楚国丢了的“和氏璧”,就派使者去见赵惠文王,愿拿出十五座城来换璧。赵惠文王跟大臣们商量:要想答应秦国,又怕上当,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需要派个使者上秦国去交涉。

有个宦官(太监)对赵王说,他有个门客叫蔺(lìn)相如,挺有见识。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问他。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让秦王找借口发兵打我们。大王把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就是秦国的错了。”

蔺相如又说:“要是大王没有可派的人,那我就去一趟。”

于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坐在朝堂上接见他。蔺相如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献了上去。秦昭襄王接过来,看了又看,很高兴。他还把“和氏璧”递给后宫的美人传着看;大臣们看了,发出一片欢呼,表示庆贺。

蔺相如不见秦昭襄王提起交换城的事。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朝堂上的大柱子,瞪着眼睛,气冲冲地对秦昭襄王说:“大王派使者到敝国说是愿拿出十五座城来换它。赵国的大臣们都说,这是秦王骗人的话,千万不能答应。可我说,大国的君王怎能不讲信义呢!赵王这才斋戒了五天,派我把‘和氏璧’送来。这么郑重的事,大王却拿着璧随随便便地叫左右女人们传着看。我看大王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的手里,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玉璧在这根柱子上一同碰碎!”

说着蔺相如就拿起“和氏璧”来,对着柱子要摔。

秦昭襄王连忙向他赔不是,叫大臣拿上地图来,指着说:“打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全给赵国。”

蔺相如一想,可别再上他的老当!他就对秦昭襄王说:“赵王斋戒了五天,又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送玉璧的仪式。大王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玉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答应五天后举行仪式。蔺相如就回到宾馆里歇息去了。

蔺相如拿着玉璧到了宾馆,马上叫手下人扮成买卖人,把“和氏璧”包着贴身系好,然后让他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

五天后,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参加受璧仪式。蔺相如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到欺骗,对不起赵王,已经把璧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了,非常恼怒。蔺相如面不改色地说:“秦国强,赵国弱。请大王先把那十五座城交割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块儿到赵国去取‘和氏璧’。”

秦国的大臣们听了这番话,你瞧着我,我瞧着你。秦王想:“和氏璧”已经归赵了,就是把蔺相如扔到大鼎里去煮也无用了。他只好对蔺相如说:“一块玉璧不过是一块玉璧,我们不应该为了这件小事儿伤了两国的和气。”

于是,秦昭襄王恭恭敬敬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让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