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送崔融

唐·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注释

崔融:杜审言的友人,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历城)人,唐文学家,时任节度使书记官,与杜审言有深交。

行出将:将要派遣大将出征。

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祖帐:为送别行人在路上设的酒宴帷帐。

连河阙:从京城连续到黄河边。阙:宫殿,指京城。

军麾:军旗,这里代指军队。

洛城:洛阳城。

旌旃(jīng zhān):旗帜、军旗。

朔气:北方寒冷的空气。

笳:即胡笳。一种管乐器,汉魏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军营中常用作号令。

边声:边界上的警报声。

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

烟尘:古时边境有敌入侵,便举火焚烟报警,这里指战事。

古北:指北方边境。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杜审言为好友崔融所作。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开篇交代了送别的原因以及背景,句中也暗含着对友人的赞美。“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军队出征,声势浩大,为送别而在路上设的酒宴帷帐从京城延绵到黄河边,军队行进撼动了整个洛阳城。“连”“动”两个动词,用得贴切自然,可谓一字传神。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此联是虚拟的战时状况和军营生活。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豪气四溢、志兴翻飞的气势,流露出军营严肃、高昂的士气和战场的悲壮气氛。“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尾联描绘出一幅友人稳坐军中运筹帷幄以及北疆秋风劲吹之日传来捷报的景致,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

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攻陷营州,七月朝廷命梁王武三思为榆吴道安抚大使,东征以防契丹。崔融也随军东征。崔融当时在武三思幕府掌书记。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他出征时所写。

名家点评

〔明〕胡应麟: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诗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