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魏晋南北朝篇

魏晋被普遍认为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家在创作和批评时,都更加地关注文学本身的艺术美。从曹丕《典论·论文》所言“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到陆机《文赋》所言“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云云,再到《文心雕龙》对不同文体的讨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文学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种认识反映到创作上,以诗歌而论,比较明显的是诗人们由之前的写意慢慢地转变为摹物。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创作,恰恰处在这个转变的时段,这是一个很好的观测点。

这一时期,山水诗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有曹操、陶渊明、谢灵运、谢朓、鲍照、何逊、阴铿等人。

曹操被鲁迅称作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其作品大都是乐府古题,但他并没有沿用古辞古意,而是用来写真切的现实生活,这不但需要足够的才华,也需要相当的魄力。读他的诗,这种英伟的气概、开阔的胸襟往往扑面而来。

陶渊明是“古今隐逸之宗”,他的诗往往以写意为主,而不斤斤于字词的雕琢、句法的锤炼。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在质朴之中,见出其丰厚的内涵。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也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其归隐田园之后,还是在其羁旅行役之中,他关于山水的描写都能自然轻松地使读者入其情景,达其心性。

谢灵运可以说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在他的手中,山水内容的描写不再是“淡乎寡味”地拖着玄言的尾巴,而是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转变,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谢朓的诗学创作成就,也多半体现在山水诗上。他在谢灵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进一步摆脱玄言的成分,转而抒写个人的思想情感。他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这在他的山水诗中也有所体现。

鲍照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乐府方面,但其山水描写也往往有“俊逸”之风。

何逊和阴铿也是摹写山水的高手,二人诗风相近,故后人并称“阴何”。二人在后世也多次受到称赞,杜甫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也说过自己“颇学阴何苦用心”,通过二人的山水诗创作,我们大致可以尝鼎一脔。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战争中,他统一了北方,官至丞相,被封为魏王。后曹丕代汉称帝,追封其为“武皇帝”,故世有“魏武帝”之称。他的诗歌多运用乐府旧题以描写实事,表达理想,诗风苍凉壮丽。《诗人玉屑》引敖陶孙之语,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这个评价是符合其作品风格的。明人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魏武帝集》。今有《曹操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可参看。

赏析:

全诗大意:(我)东行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的大海。水波摇荡,是多么的宽广啊,山岛高高地竦立在海边。海边的树木和百草都很繁茂,瑟瑟秋风在海中卷起滔天巨浪。太阳和月亮好像在海洋中此起彼伏,灿烂的银河似乎也在其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多么令人高兴啊,很幸运我用诗歌把它记载了下来。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北征乌桓,当年九月凯旋班师,在归来的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今河北省乐亭县的大碣石山),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全诗的前两句是出于结构性的需要,最后两句是乐府的结束语,和全诗内容并无关联,所以主体内容只有十句。全诗的描写比较多地体现出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比如静与动、近与远、狭与阔等。诗人目光所及,首先是浩渺的水波,这也符合远眺的情景,然后才涉及海边的树木、岛礁,这些“实”的描写,其场景是安静的,境界是渺小的。如果曹操的笔端至此而止,那么与他胸中的英伟之气就显得不那么相称了。曹操是想一统天下、名垂不朽的,所以接下来他又以宏大的想象之词(即“虚”)描绘了大海的壮阔,似乎日月星辰都在其中沉浮。后来杜甫在《登岳阳楼》中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的句子固然壮丽,但曹操已经表达了相近的内容,杜诗善于学习,曹诗贵在开创。

《观沧海》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这不仅表现在它对山水的集中描写上,也在于全诗雄伟的境界更愿意让读者把它作为山水诗中的第一篇。明人钟惺在《古诗归》中说此诗有“吞吐之象”,这种批评可以说是“知人论世”的典范了。

苦寒行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赏析:

全诗大意:北征途中登上太行山,山岭巍峨,多么艰险啊!羊肠小道崎岖不堪,以至于车轮在行进中被摧折。北风吹过树木,发出的萧瑟之声,听起来异常悲凉。熊罴、虎豹夹路而蹲,向我发出阵阵哀号。溪谷之中,人烟稀少,触目所见,唯有大雪纷纷。想起长途跋涉的辛劳,也只有延颈长叹而已。我的内心十分忧愁,此刻只想返回故乡。可是半路之中大水横前,桥梁断绝,我和大军人马一样,于此徘徊不前。行军途中迷失了方向,到了傍晚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旷日行军,天长日远,人马俱疲,饥渴交加。担着行囊,收拾柴薪以便生火;用斧头凿开坚冰,取水做粥。此时我想起了《诗经·东山》一诗,相似的军旅生涯使我感到悠悠的哀伤。

全诗写了由山巅到溪谷的这个行军过程,诗的前半段以写景为主,后半段以抒情为主。虽然“山水”并不是全诗描写的唯一内容,但全诗场景的转换、情感的积蓄,无不与山水有着密切联系。曹操一生戎马倥偬,这首诗便写于北征乌桓途中。在人们心中,他似乎永远是一个“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但在此诗中,曹操明确地揭示出行军路途的艰辛和久客思乡的情感,并非一味地抒发誓扫腥膻、功图麒麟的壮志,他也有悲伤和畏难的情绪。单就这点来说,曹操也还算真诚。但曹操的诗文总喜欢提到周公,大概有自诩之意,说得多了,后人的批评也随之而来,朱熹就很看不惯这点,说“曹操虽作酒令,亦说从周公上去,可见是贼”(《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比如本诗结尾的“东山”之句,指的就是周公东征之事。至于曹操本人是否这样想过,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陶渊明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最终选择归隐。陶渊明的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一百三十多首,诗歌多以五言为主,内容多写田园。虽然作品很少,陶渊明却一样可以和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大诗人平分秋色。陶渊明的伟大,在于其作品与人格的高度统一,后代大量的和陶之作也能够说明这点。其诗文通行版本,有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等。

赏析:

全诗大意:我在家乡闲居了三十年,原本也就与尘事隔绝了。诗书本就是我浓厚的爱好,而往日栖身的园林也是没有世间伪情的。我为何要舍弃田园而去遥远的西荆为官呢?新秋的月夜中,我叩击船桨,和水边的亲朋告别。傍晚时刮起了凉爽的江风,夜空也清澈明朗起来。天宇明净辽阔,江面平整皎洁。羁旅之中我未暇入睡,半夜时分还在赴任的道途中。像宁戚饭牛那样商歌以求官并不是我的事业,我只愿和长沮、桀溺一样并肩而耕。何时我才能够挂冠归隐,回到旧时的田庐,不再受虚美的爵禄的羁绊。在茅屋之下保养我的纯真,或许这样才可以使善名保存。

晋安帝隆安五年(401)七月,陶渊明销假,至桓玄幕府赴任时,在途中写了这首诗。七月之后,慢慢地进入秋天,在给行人带来凉爽的同时,秋天也容易使人产生丝丝的悲戚。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陶渊明这次“远行”江陵,正是在“新秋”之时,“临流别友生”一句,更是宋玉所言“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的场景再现。陶渊明在和亲友分别时想起了昔日的诗书和园林,这种淡淡哀伤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悲秋”范围,所悲的不仅是秋天的景色,更多的是与昔日志向的乖违。诗中的“昭昭”“皛皛”不仅指天宇和江流,它也可以指心境的皎洁、明朗。上一句“夜景湛虚明”中,“湛”“虚”“明”三字皆可作如是解读。一个内心澄明、如光风霁月般的诗人在与亲友和夙愿告别时,最好的送别礼物大概就是天上的秋月和澄澈的江水吧。

游斜川

陶渊明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赏析:

全诗大意:新岁已经匆匆过去了五天,而我的生命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归于虚无。每当念及此处,我的心中便有所触动,所以趁此良辰决定此番出游。天气晴朗和暖,我们沿着河流依次而坐。缓缓的溪流中鲂鱼自由驰骋,闲远的山谷中白鸥矫厉而鸣。游目于广阔的湖泽,凝视着远方的曾城。它虽然不像昆仑山的曾城那样高耸于九重天外,但环顾四周也没有能够和它相比的了。提起酒壶酬接宾客友侣,斟满酒杯相互献酬。不知道从今而后,是否还会有这样欢快的场景。饮酒半酣之时,我产生了遥远缥缈的情怀,借此以忘怀千载的忧思。姑且领会今朝的欢乐吧,明日的世事也不会强求而得。

这首诗前面还有一段小序:“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据此序及逯钦立先生考证,陶渊明写此诗时,已是五十二岁,距其最后一次辞官,已有十个年头。序中的内容与诗歌所写高度一致,这倒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因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于此我们或可考察两种文体在描写同一件事物上的不同。陶渊明的语言十分朴素,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是如此。比如“气和天惟澄”就是直书所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的名句“今日天气佳,可以赋新诗”,而“念之动中怀”“忘彼千载忧”等句子,和他的“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一样,都写得朴素动人。苏轼谓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确是非常恰当的概括。

夜发石关亭

谢灵运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今绍兴),名将谢玄之孙,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小名客儿,故亦称“谢客”。他门第高贵,但屡受猜忌和排挤,最终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的罪名杀害。谢灵运外任时,往往通过游玩山水来消除政治上的失意,也因此开创了中国文学中的山水诗派。此外,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还是那个“才高八斗”的典故。今人黄节有《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赏析:

全诗大意:沿着山路走了一千多里,在溪水中泛舟也将近有十个夜晚。傍晚飞鸟归宿时才将舟楫停下来歇息,群星将没的拂晓时分,便命仆夫整驾出发。高高的孤月悬挂在辽阔的天空,清冷的露水滴落在前行的道路。

此诗写于永初三年(422)赴永嘉郡途中。全诗虽然只有六句,但语言朴素,风格清丽,堪称一件用心雕刻的艺术精品。首二句泛写近来一段时间的行程状况,其中“随”“浮”二字,将人与自然的贴合处表现得相当准确,人与山水之间不再存有任何的距离,仿佛二者已融为一体,共同前进。次二句,作者的影子才慢慢清晰起来,有了具体的活动安排。从其表述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行程中,我们猜想,诗人和力田耕稼的农夫不同,他的起早贪黑不是为了丰衣足食,而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饱览沿途的风景。这种对山水的喜好,在最后两句诗中给了具体的展示,诗人虽然只写了“晓月”和“朝露”两个物象,但已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引人入胜,引人遐想,这也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鲍照谓谢灵运的五言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或许也只是就其大体而论,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精心雕刻,而非自然朴素。此外,有观点认为这首诗原本存有阙文,那样的话,读者也就不可避免地犯了类似于归有光评《史记》式的错误。果真如此,也只好无可奈何了。

石门岩上宿

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赏析:

全诗大意:早晨我在园圃中采摘兰花,因为害怕它在严霜之中凋落。傍晚我在云间住下,把玩这石峰上的明月。倦鸟归巢,发出阵阵的叫声;木叶飘落,回旋于瑟瑟的秋风。虽然周围的声音各不相同,但都能给人带来美的听觉体验。如此美妙的情境却没有人能够欣赏,斟满美酒也只有我一人品尝。美人终究还是没有出现,剩下我独自在朝阳的山坡上晾晒我的头发。

这首诗体现了古典气息与个人性情的完美结合。所谓古典气息,是指诗中有浓郁的楚辞风味;所谓个人性情,是说诗中有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总之,此诗学古而又不失个性。《离骚》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云云,都是对美好操守的培养和坚守。首句“搴兰”这个动作,经过屈原的创作之后慢慢地积淀为一种文化符号。同理,末句的“美人”与“晞发”也都是来源于楚辞中的固有元素,如“恐美人之迟慕”“望美人兮未来”“晞女发兮阳之阿”等等,所以这首诗充满了古典的气息。此外,谢诗还写有他独特的情志,比如“鸟鸣”“妙物”二句,在自然之中置入了自己,但和屈原不同,它只是写自己,不怎么有家国之思、社稷之忧。最后,此诗的语言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异音”“殊响”二句,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比照律诗分析的话,这属于“合掌”。当然,这是五言诗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探索过程,读者亦不必苛责。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赏析:

全诗大意:一日之内,黄昏和白天的气候不停地改变,山与水蕴含着它清丽的光辉。这种光辉让人感到舒适、安闲,从而忘记了回家的道路。从峡谷中出来的时候时间尚早,上船回程时日光业已微弱。长满树木的丘壑聚集着黄昏时的景色,天上的云霞和傍晚的雾霭交织如画。茂密的菱角、荷叶相互映照,香蒲和稗草也依偎在一起。用手拨开身旁的植被前行,很高兴能在东边的柴扉中歇息。思虑淡泊后,也就自然看轻了外物;内心惬意了,事理也就不再有所乖违。告诉那些志在养生的人们,应当用这种方式来推求其中的道理啊。

此诗在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自己置身山水一事的整体概述,至“林壑”“云霞”“芰荷”“蒲稗”四句,则转入具体景物的描写,最后四句是阐述对游览山水的体悟,质朴的文字与前文风格大有不同,可以看出此诗仍然拖着玄言的尾巴。全诗的好处在于前面两个部分,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如‘清晖能娱人’之类,虽非锻炼而成,要皆真积所致。”“清晖”之句自然是写得很好,后来李白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也明确地说:“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襟前林壑敛瞑色,袖上云霞收夕霏。”对谢诗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谢诗的好处。此外,诗中的“芰荷”“蒲稗”写得也颇有特点,所写景物的外形体现出周圆与细长的对比,后来王维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子,或许在构图上也参考过谢灵运的诗句。

入彭蠡湖口

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赏析:

全诗大意:客游在外,我已厌倦了在水中住宿,行途中水风江潮的辛苦实在是难以一一述说。水流拍打在洲岛之上突然分开,又突然复合,曲折陡峭的石壁下江流奔湍不息。月色之下,猿狖的哀鸣显得愈发凄楚;而野花经过朝露的滋润,也更加芳香扑鼻。晚春之时,原野一片秀丽;山岩高耸,白云时来栖息。日夜之间,胸存千种念想;朝昏之时,万感充满心头。于是我牵着树藤树叶,攀上了石镜、松门二山。此地三江、九派的往事和神理早已不复存在,灵物和异人也都随时间的流逝而不再为世人显露它们的珍怪和精魂。金膏神药已灭去它的光明,碧玉仙石也没有温润的品质。我徒然地弹起《千里别鹤》的曲子来销忧,然而到曲终弦止之时,这种感念反而愈加厚重。

这首诗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写景,至“岩高白云屯”而止,后半部分抒情,至全诗末尾。纯粹写景的内容并不多,但在写法上较有特色:“洲岛”二句,写水流撞击岩石之后的形态,这是前人很少提及的;“乘月”以下四句,作者将视觉与听觉很好地结合起来,将汉字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没有任何剩余。下文抒情部分有点向玄理靠拢的意思,但比起孙绰、许询等人,这种倾向又有好转。在整体结构上,全诗还保留较为浓厚的古诗(古文)风味,比如开篇的第二句“风潮难具论”就是为了提示下面的文字,这种写法在古诗十九首“欢乐难具陈”、杜诗“贱子请具陈”中都有表现。正是因为其浓厚的古诗气息,所以部分字句未能像律诗那样精简,比如“千念”“万感”两句,写的其实是同一个内容,这点与上文《石门岩上宿》一诗相似。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谢灵运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赏析:

全诗大意:早晨我出发于向阳的山崖,太阳落山时在背阴的山峰下休息。抛舍小船向远处的沙洲眺望,停下拄杖倚靠在高大的松树旁。侧面的山间小道窈窕曲折,四周的沙渚玲珑清秀。低头俯览山谷间大树的杪梢,抬头聆听山涧的流水淙淙。大石横分,溪水于此分流;茂林浓密,小路到此绝踪。雷雨大作,天地相感;树林生长,郁郁葱葱。破土而出的竹笋包裹着绿色的外衣,刚刚生长的蒲草抽出了紫色茸衣。海鸥在春水岸边嬉戏,天鸡在和风之中鸣啼。体会天地运化,我的内心没有感到厌倦;周览万物,我的思虑也愈发厚重。哲人远去,我并没有太多的惋惜,只是遗憾于没能和他们处在同一个时代。孤游至此,我并非无故地抒情;再也不能与好友寄情山水,欢会言笑了,天地间的玄理又有谁能相与言说呢?

此诗在结构上也是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所不同的是,此诗的写景内容占绝大部分,进一步体现出山水诗在发展中对文学本质的体识逐渐成熟的过程。在写景中,诗人的视野是极为开阔的,有侧视,有环顾,有俯视,有仰视,可谓是全景式的描写。在具体物象的描摹上,诗人也下足了功夫,比如“初篁”“新蒲”二句写植物,具体而入微;“海鸥”“天鸡”二句写动物,空灵而优美。因为此时的山水诗还没有完全摆脱玄言的尾巴,所以部分字词仍然显得过于专业,不如之后的山水诗自然,比如“解作”“升长”二词,均为《周易》的卦名,对一般读者而言恐怕就有些生僻了。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谢朓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作者简介: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与谢灵运同族,故人称“小谢”。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后又官至尚书吏部郎,故世人又称之“谢宣城”“谢吏部”。后遭萧遥光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谢朓的诗歌注重韵律,是“永明体”的代表,对唐代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有今人曹融南整理之《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可参看。

赏析:

全诗大意:江水从西南远远而来,转而向东北流走奔向大海。遥遥天际,归舟缓缓而来,云气霭霭,江树依稀可辨。羁旅已使我思绪厌倦,心中摇荡,虽然之前也有多次孤独在外游览的经历。赴任怀俸的情怀给了我欢乐,此刻我又能够在旅途之中放飞归隐沧州的意趣。尘世的喧嚣在这里被阻挡,赏心乐事在此遭遇。虽然我的才华不像玄豹的那样耀眼,但最终我还是选择归隐于南山的烟雾中。

谢朓的诗歌成就很高,除诗歌内容外,其诗题制作也十分精美。本诗中诗题共有十一字,其中“之”“出”“向”等动词的运用使诗歌的内容简洁、清晰、富有内涵。此外,他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等诗题也都是用心制作的。在诗题的制作上,后来的苏轼、陆游等人走得更远。谢朓的长篇五言诗似乎存在一种“有句无篇”的现象,谢诗多有名句,而且这种名句相当的耀眼,但除了名句之外,其他的句子逊色很多,其艺术水准显得不太对称。比如此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二句至初唐时便已成为名句,张九龄《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一诗在诗题中就将谢朓此句标出,可见其出名的程度。后来李白在路过谢朓诗中的“新林浦”时,还对谢朓的诗念念不忘,李诗《新林浦阻风寄友人》曰:“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就这点而论,也足见谢诗的魅力了。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赏析:

全诗大意:昔日王粲在灞水旁远望都城长安,潘岳在河阳县眺望都城洛阳。他们和我此时登山环望京邑大概差不多吧。白日照耀之下,远处的宫殿显得更加壮丽,它们的参差变幻的形状也都一一展现。傍晚的霞光铺散开来,就像罗绮一样绚烂多彩;澄静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犹如一条白色的绢带。喧啾的鸟声覆盖了春天的洲渚,杂乱的野花开满了芳香的郊野。走吧,在这个滞留不前的环境中;怀念啊,还是那个为我送别的宴会。佳期重逢不知尚在何时,每当想起此事我就泪如雨下。情感触发下,游子自然回望故乡,漂泊羁旅中,有谁不会白头呢?

因为诗题中有一个“晚”字,所以全诗的赏析也就可以从此入手。好的诗歌必定会紧扣题目,谢诗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本来时间已是傍晚,但诗人仍然写下了“白日丽飞甍”之句,可见春日渐长,临近傍晚时,夕阳给人的主观感受仍然是如同中午时分的“白日”。后来李白在《登鹳雀楼》中说“白日依山尽”,也就显得不那么矛盾和难以接受了。“余霞”“澄江”二句是千古名句,李白称赞前人的方式就是直接在文字上和对方发生关联,李诗“解道澄江静如练”便是一个说明。此外,谢诗的比喻还妙在以“绮”“练”作对,将二者归属在同一个范围(丝织品)之中,愈发现其设句之妙。“喧鸟”“杂英”或许不够精彩,但如果我们将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语引在这里,二者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了。好的言辞,有时是可以跨越文体而普遍存在的。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谢朓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赏析:

全诗大意:滔滔的江水流走了悠悠岁月,但却带不走我内心无止的悲伤。只是想到离京室的关山已经很近,可返回西府的道路却遥不可知。秋夜银河的光亮在拂晓时分仍然耿耿明亮,寒江的洲渚在夜色之下一片苍茫。抬头遥望京室,宫殿楼台隐约在目。金色的月光照在□鹊宫上,使它更加华丽;天上的群星仿佛也在建章宫之下。驰车来到京都门外,却还在思念荆州的阳光。流逝的时光是不可接续的,更何况我们相隔在异土他乡。天上风云辽阔,鸟儿自有它的道路;江汉波涛滚滚,却没有可以通行的桥梁。我很害怕被鹰隼这些猛禽搏击,而菊花也在秋霜之中凋落。请告诉那些展开罗网捕鸟的人们,我已经翱翔在寥廓的天空。

前人多认为谢朓的诗“工于发端”,明人杨慎在评价“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一句时也称赞其“雄压千古”。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婉转低沉、含蓄蕴藉不同,谢诗显得雄壮慷慨,力道十足。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写自己的忧愁和惶恐,其来源则是政局的风云诡谲。全诗的最后四句明显地表达了这种情感,这是除了首二句的警策之外,全诗最应该被读者认可和领会的地方。从艺术上看,末四句用了传统“赋比兴”中“比”的手法,“时菊”一句像《离骚》一样寄托遥深,“寄言”“寥廓”之句则暗用了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的典故。全诗既鲜明地表达了个人的性志,也具有着浓厚的古典气息。

行京口至竹里

鲍照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兼途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作者简介:

鲍照(?—466),字明远,东海郡(今山东临沂)人,曾任荆州刺史刘子顼刑狱参军,故后人多称“鲍参军”。后刘子顼起兵造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鲍照的乐府诗成就很高,在内容上敢于揭露现实,多慷慨磊落之气,艺术上往往以奇险取胜,和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此外,他的《芜城赋》也很出名。今有钱仲联整理之《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可参看。

赏析:

全诗大意:树枝高高地竦立在那里,尖锐的石峰纵横交错。溪水交流的山涧夹杂着阵阵松声,重叠的崖嶂包蕴着五色的云朵。冰面闭合时,寒气变得越来越凝壮;凛冽的冬风刮起,飞鸟侧倾着它微弱的翅膀。我的志向在严冬之中也变得凋零,孤独的游子恰好正逢夕阳之景的逼迫。鞍马劳顿,兼程无休;蔬食相半,无暇入口。君子应当树立美好的名声,仆隶也应用尽全力,为主效劳。没有看见黄河之水吗,无论是清是浊,全都奔向大海,永不停息。

此诗在结构上属于典型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的模式。写景占据主体,抒情的部分只有最后四句。在写作中,全诗围绕着“斯志逢凋严”展开,描摹了一幅寒冬行旅图,其色调几乎都是冷重的。视“高柯”则觉其“危”,观“锋石”则生畏惧;松声潇洒,却隐匿于涧谷之下;重崖傲岸,却为云色所伏;此时寒势方壮,归鸟侧翼,孤游之子,正值暮途:路途的风景,给人的是一种极为压抑的感觉。诗人纵有凌云之志,逢此凋落之景,亦是英雄气短矣。但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诗人是以“君子”自居的,树立令名是其终身追求,此时更要勠力向前,自强不息。全诗以河水奔流不息作结,勉励自己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前文之低落消沉,至此又复高扬振起,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积极的阅读体验。此外,从艺术层面来看,全诗对仗工稳,几乎没有闲字,显示出随着创作的深入,诗人对诗律的追求也变得愈发自觉。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

鲍照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赏析:

全诗大意:昨夜我在南陵投宿,今天早上我进入了芦州。客途之中倍加珍惜这易逝的日月,因为奔腾的江水是不可停留的啊。早晨天上的星星还没有全部消失的时候我就已在征途之中,傍晚太阳落山时我还在追赶前面的同伴。晚霞如鱼鳞一般涌起,晚风猎猎扑面而来。飞腾的黄沙像为天空布下了一层雾,翻滚的浪花扬起了阵阵白鸥。登上大船眺望淮河的岸边,遥望远方荆州的江流,我不禁掩面而泣。远视平原,直至视线的尽头,只看见远方浮动的烟雾。那里的烟雾时开时合,瞬间生成的思虑就好像过了三个秋天。如果不是离开故乡的户庭,我又怎会有此千里之游!谁让自己缺乏古人那种谢绝仕途的高节,还承受这远离故乡的忧思呢?

《论语》中讲到“父母在,不远游”,所以读书人都是不大愿意出仕的,只是《孟子》又说:“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鲍照自视甚高,不愿自己的才华被淹没无闻,这从他拜谒临川王刘义庆中就可以看出来。其于仕途之奔波或许是为贫,也或许是为困吧。当出身贫贱的他踏入仕途之后,现实很快将其梦想击碎,留给他更多的是对出仕的后悔与哀叹。所以本诗之中,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同样是在后四句。鲍照文采的确很好,比如“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一句,将外物两两组合在一起,越是分不清界限,越能显出诗句的美。扬起的是翻腾的浪花,还是彼时正在飞起的白鸥呢?王勃在写“落霞与孤鹜齐飞”是否想到了鲍照的句子也不得而知了。何焯谓此诗“字字清新句句奇”(方东树《昭昧詹言》引),正是从其“俊逸”处着眼的。

登黄鹤矶

鲍照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赏析:

全诗大意:木叶飘落时,江边的渡口生起阵阵寒意。大雁南归之时,天风送走了秋天。面对流水,琴弦已绝,商歌已断;俯视长川,船歌四起,心生悲凉。向荆州进发的方向没有朝东行驶的车子,去西夏的方向却有一艘艘的浮舟。三山之中隐隐透露出红色的阶梯,众多的支流汇入后,更显江水的苍茫广阔。看见湘竹上泪痕斑斑,更伤感于离别的时刻;把玩明珠,更怀想于汉江之游。难道说有了灵妙的药饵之后,就可以消除我内心的忧伤吗?

诗人登高往往都是为了消解忧愁的,《诗经·卷耳》中的女主人公“陟彼崔嵬”“陟彼高冈”,都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愁绪,希望能够达到“不永怀”“不永伤”的目的。鲍照在赴荆州任所的途中,登上黄鹤矶,其实也是为了安抚自己旅途中的满腔愁绪。首句十分精彩,沈德潜赞其“发端有力”(《古诗源》),登高而即见木落,先从视觉写起,与杜诗《登高》先写“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听觉不同,但在动人处,却与“无边落木萧萧下”相似,可见鲍诗首句即将秋势写足,为全文的情感基调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与此相似,但劲道仍有不及。“适郢”“还夏”两句其实是一个意思,这是古诗“合掌”的一个常见的例子。末句直抒胸臆,反而显得质朴诚实。

慈姥矶

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作者简介:

何逊(?—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建安萧伟记室,又入幕成王萧秀,后官至尚书水部郎,世称“何水部”。他的诗作受永明体影响比较大,声律谨严,遣词造句皆有法度。其诗作善于写景,往往景中含情,语言流畅,自然朴素。今有《何逊集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可参看。

赏析:

全诗大意:遥远的水岸旁,暮烟袅袅升起。夕阳斜照,江水脉脉东流。和你一同欣赏今晚这美景,可以暂时缓解远离故乡的忧愁。荒野的江岸边,沙痕渐渐拢合;连续的山峰外,烟雾缥缈浮动。作客在外,内心悲伤不已;苍茫的大江上,我一一地遥望着去往故乡的归舟。

全诗也是写其离乡之思、羁旅之愁,但在写法略有特色,不再是之前常用的那种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的模式,而是将写景和抒情平均地夹杂在整个诗歌的结构中。前两句写的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晚江夕照图,风景恬静而美好,但接下来两句渐渐转入离乡索居的忧思。作者在写其忧思之时,并没有一味地表达这种低沉的情绪,而是说“同心赏”可以“暂解”忧思,避免了直接的呐喊,将情感多元立体地表现出来。接下来又开始写身边的风景,再次寄希望于风景之中消解背井离乡的哀愁,但这些终究无济于事,悲伤的情绪慢慢地萦上心头,只有这种写法才是真实的,因为它符合人们的情感生成和发展过程,所以才能让读者一唱三叹,品其余味。诗中“野岸”“连山”二句,诗景清新,对仗工整,已是千古名句,杜甫“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秋野五首》其四)之句或是受此句之影响。沈德潜曰:“水部名句极多,然渐入近体。”(《古诗源》)于此即可见其端倪。

晓发

何逊

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

水底见行云,天边看远树。

且望沿泝剧,暂有江山趣。

疾兔聊复起,爽地岂能赋。

赏析:

全诗大意:早晨的霞光使朝阳更加的美丽,清风吹来消散了层层薄雾。水底能看见天上行走的云彩,天际之外远树若隐若现。不妨暂且观看沿溯而上的船只,急流之下方见精彩,如此才略有吟赏江山的乐趣。远处的野兔忽然疾奔而过,那高爽之地的风光又岂是目前的我所能赋咏的呢?

何逊的诗也是工于发端的,起句“早霞丽初日”便将临江晓发的情景带入其中,第二句“清风消薄雾”似乎只是江景常见之象,但它对第三句的描写至为重要,若不是薄雾消除,又怎能在水底见到天上的行云呢?正如明陆时雍《古诗镜》所言:“‘水底见行云’,此语亦何足道?缘雾消水白,故出此景。”此处也正可见古人读书之细致,不肯放过一字一句。五、六句写“江山”之“趣”正在于急流争溯之时,可见水平如镜的江面虽是江山之一面,但不是全面的风光,也不是最美丽的所在。末句于视眼之外,写到了远处疾奔而去的野兔,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视角和诗域,由此及彼,未经描写的风景反而更加诱人前往。此诗的好处并不在末句,然而末句亦有传神处。

还渡五洲

何逊

我行朔已晦,泝水复沿流。

戎伤初不办,动默自相求。

睠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

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

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

以兹南浦夜,重此北门愁。

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赏析:

全诗大意:从月初到月末,我每天都在路途之中,有时逆流而行,有时顺江而下。此番出行不为戎事,亦非经商,出处之间,只是自求所适而已。这一次于五洲回程,要返回到九江之地。晚烟迷雾一片萧散,江汉的秋天异常凄清。夜色降临,沙汀之上一片沉寂,岸旁的芦苇笔直挺立。今晚南浦的夜色,更加重了我回想《诗经·北门》时那种仕不得志的忧愁。世道多圆而吾执其方,龃龉不合之下,一生贫贱的我难道还会怨天尤人吗?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能够将情感带入其中,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比如“沙汀”“芦岸”之句,“暮寂寂”是从听觉上着笔的,而“晚修修”则是从视觉上描写。视与听的配合,很自然地把五洲晚景呈现了出来,但仅仅如此分析,并不能完全见其好处。诗人用“寂寂”一词,除了指江野暮景之外,也是指其此时的内心活动。全诗的基调亦可谓之“寂寂”,诗人的情绪也是低沉的。为何会有此种情绪,其实答案就在“北门愁”三字,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解《北门》一篇题旨曰:“此贤人仕卫,而不见知于上之所作。”何逊虽然入庐陵王幕,但并没有得到重用,何逊死于庐陵王任所,但迎柩殡葬、抚其妻子的却是南平王,于此即可见其平生不得志之状矣。

晚出新亭

阴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作者简介:

阴铿(511?—563?),字子坚,其先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高祖时迁居南平(今湖南蓝山)。铿年少聪颖,博学多识。先后历任梁朝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后,任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见赏于陈文帝,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其诗五言尤佳,多写景、酬赠之作。虽气格稍弱,但文辞绮丽,多有佳句。因其诗风与何逊相似,故世多以“阴何”并称。今有刘国珺《阴铿集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可参看。

赏析:

全诗大意:大江浩荡东去,离别的悲伤就像江上的波涛一样,一重离去,一重又来。潮水落下的时候,远远望去犹如车盖,乌云逼近,已看不清山峰的模样。远方的边戍只有鼓声传来,寒山之外也只见青松的身影。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天涯苍茫渺远,归途又在何方呢?

首句发端颇为警策,与谢朓《夜发新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有异曲同工之妙,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评论道:“二作突然而起,造语雄深,六朝亦不多见也。”将离别之悲,寄托于滚滚江水之中,足见其胸襟之大、气格之雄。第二句“潮落犹如盖”亦为佳句,盖者,车盖也。枚乘《七发》写潮水曰:“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诗人于此当是有所借鉴,一个“犹”字,从侧面将潮水之汹涌反衬出来。“远戍”“寒山”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傍晚所闻所见,“唯”与“但”字,突出了诗人此时百无聊赖的心绪,本想多听到一些,多看到一些,如此庶能排忧释愁,但视听毕竟有限,愁绪难以排遣。至此,则末句感叹漂泊之情就有了情感的生发基础,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渡青草湖

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赏析:

全诗大意:洞庭湖已经蓄满了春水,平静的湖面上彩色的船帆已然张起。沅水之上已满是桃花之色,湘江之水缓缓流来杜若的香气。隐居的洞穴距离茅山非常近,长江连着巫峡延伸向远方。远天江水混为一色,碧流澄清;浮光涌起,上下波动,白日倒映其中。远树慢慢靠近,好像与行舟逗留玩耍;倦飞的鸟儿停留在危樯,歇息一下它劳累的翅膀。江水滔滔,难以测量,是谁说一叶芦苇就可以渡过它呢?

首句即写出青草湖的好处,“春溜满”“平湖”写春水蓄满洞庭,将一幅水天相接、水平如镜的景象带给作者想象,但这是春水,与庄子笔下的秋水大不相同,如何突出这一湖春水呢?诗人在三、四句从“色”“香”两个角度突出“春溜”的特殊性,而且这里的“色”与“香”与一般的文字也有不同。“色”是“桃花色”,这很容易让读者联想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香”是“杜若香”,和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也有天然的联系。诗人写湖水虽然基于现实,但仍带有文学意义上的超脱。“行舟”“度鸟”两句以诗人的视角写水行所见,因为具体,所以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逗”字将“行舟”与“远树”写活了,仿佛二者是有生命的个体在相互嬉戏一样,这也体现出诗人高超的炼字艺术。杜甫所赞扬的“佳句”于此可见一斑。

蜀道难

阴铿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赏析:

全诗大意:王尊忠心耿耿侍奉汉朝,丝毫不惧怕那灵官峡的艰险遥远。看这高高的岷山上,长年累月的积雪难以融化,而那阴翳的栈道,到底经过了多少次战火的烧毁啊!坚固的车轮在九折的山路上被摧折,七星桥又阻挡着骁勇将士所带领的车骑。蜀道是如此的凶险,功名又哪里是可以邀取的呢?

相传,汉朝王阳为益州刺史的时候护送母亲灵柩路过此地,怕出意外,托病辞官。而王尊行至这里却说:“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全诗以此典故发端,中间四句写岷山、栈道、九折路、七星桥等恶劣环境时,所用的“长”“屡”“摧”“阻”这四个字,自然朴素而又蕴意丰富。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曰:“阴子坚诗声调既亮,无齐、梁晦涩之习,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寻常景物,亦必摇曳出之,务使穷态极妍,不肯直率。”诗人正是抓住“长有雪”“屡经烧”“轮摧”“骑阻”这些特点,简洁有力来极尽刻画蜀道之艰难。结尾再一次点题回应,隐含对王尊的赞赏,结构完整,坦言蜀道之难,以反问收束全诗。本诗与李白的《蜀道难》对应,结尾“功名讵可要”与李诗“不如早还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风格有所不同,一者清新流丽,一者豪迈浪漫;一者立足现实,处处有克制之感;一者任由想象,情感丝毫不加限制,此诗虽不及太白成就卓越,但不可否认它在同类主题中有开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