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模式及影响因素

截至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开展了两年多,两年多的时间总结经验为时过早,但对于今后发展的理念与目标却可以有多种设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两年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发展,给我们带来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教育模式、教育类型、教育培养、教育结构谈谈此方面的问题。

1.教育模式——西方与本土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模式如何表述,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答案。但笔者认为我们暂可以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作为切入点,这就涉及西方与本土的关系问题。关于此问题王思斌教授曾经做过专门论述。对于本土化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常有不同的选择:是建立一套纯粹土生土长的社会工作模式,还是吸收国外的经验并化为自己的东西,两种本土化观各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当我们讨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时,有必要明确我们指的是什么”(王思斌,2010)。

笔者认为本土化应该涉及两个重要概念,本土化社会制度结构与本土化文化结构,这两个应该是体现本土化最重要的因素。要建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模式,首先要依据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明显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在其助人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走的是助人实践——专业教育——职业服务的道路(方青等,2007)。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是由“引入”起步,起点是专业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超前于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实践(熊跃根,2005)。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两种不同路径,不同路径的背后便是不同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社会工作本身是作为一种外来制度创新在中国推行和发展,那么其在推行过程中与本土文化层面的契合度如何,存在何种矛盾?

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经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在这本书里,韦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命题,即文化传统与社会经济和制度具有关联性。社会工作的引入不论是作为一种教育制度还是一种社会制度,都与本土的文化结构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社会工作教育与理论的文化差异上。其一,中国社会文化传统强调家庭依赖和尊重权威,从而弱化个人权利,而西方国家传统的社会工作是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前提,很难适用于中国社会,因此,中西双方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关于“照顾”的概念理解就完全不同。其二,各个社会面临的问题与情况不同,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是相对富裕,并且积极提供一系列国家福利服务。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不发达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和健康要求都难以满足,直接引入西方社会工作方法就存在适用性问题。例如,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贫困社区,如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扶贫活动等,就存在本土化问题。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十分必要。我们要立足中国现实,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致力于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

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研究教育模式首先体现在我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所谓教育制度,体现在教育的政策、规章、法规制定方面,要立足本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所谓教育方向,体现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培养何种人才方面,中国社会工作的教育方向要适合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表现在课程设置上,一是体现学校自身教育特点,二是体现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特点。例如中国农村贫困与发展、中国社会福利现状与发展、中国社会社区服务与养老模式、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研究、中国企业社会工作研究等课程,都能够充分体现社会工作本土化教育。在探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教育前景方面,要努力构建本土化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本土化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与方法。上述种种大致能够体现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的模式。

2.教育类型——研究与实践

对于什么是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类型,是研究型还是实践型,至今我们难以做出回答,但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教育已经相当成熟,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信任危机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打破西方原有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原有的教育模式,建立纯粹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相当困难。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一开始便进行的是专业教育,不同于西方国家由助人实践到专业教育再到职业服务的发展路径,我们教育的重点往往是如何进行助人实践,如何把专业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到具体的社工实务和技巧之中。这种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按照有些学者的观点便是以实证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技术理性为出发点,技术理性注重理论知识,认为理论知识是经由科学研究证明的原则和规律,具有普遍性。技术理性把实践视为具体运用理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实务操作过程。因此,按照技术理性的教育理念,社会工作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童敏,2004:34-39)。对于技术理性的教育理念,实用主义经验学习与社工行动反思学习包括解释学的批判性学习均给予了批判,试图突破传统技术理性教育理念的限制,突出行动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这种选择。选择之一,研究生教育仅仅是传授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与知识,还是建立自身本土化理论体系。如果是建立自身理论体系,其路径和方法是什么?选择之二,研究生教育是突破所谓传统的技术理性教育理念,培养实际并具有行动能力的专业人才,还是继续循着理论知识方向,不断研究其普遍性和规律性,抑或是两者的结合。如果是两者的结合,其结合的切入点是什么,怎么结合?此类问题,并非一篇论文能够解决,这涉及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问题,需要经过漫长的探索之路。

我们暂且先来回顾一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方案规定在讲授几十门专业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同时,完成不低于800小时的社会工作实习课程。同时对毕业论文选题也做了明文规定,即实习报告、政策研究及项目设计与评估均可作为毕业论文范畴,避免文献型和学术型毕业论文。这两项规定就已经表明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体现的是实践型而非研究型培养类型。其中要求实习报告和项目设计与评估注重的是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过程训练,包括800小时的社工实习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做法是800小时分成三个实习阶段,每个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和评估标准不同。每个实习阶段有专职实习督导老师带领去完成,并以实习日志、学生本人和督导的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为评价学生实务操作和行动能力的标准。社工实习场所有若干类型:老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专门机构,如妇女工作中心、协作者中心,同时包括社区、基金会、政府机构等,其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纯粹的实践或理论的社会工作教育并不存在,也非技术理性教育理念或实用主义经验学习的教育理念。在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中研究与实践或理论与实践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并行关系。作为研究生,理论知识必不可少,而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实务操作能力是必备技能,显然双方不能非此即彼地存在。既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又具备实务操作能力应该是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目标。因此,为体现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教育人才,这应该是其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理念与目标。

3.教育结构——择业与就业

教育结构与就业状况密切相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问题。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社会工作研究生就业过程十分复杂,既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从经济学视角看,求职和就业过程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通过劳动力市场得到配置的过程,属于劳动经济学范畴。而在社会学范畴中,个人的求职和就业是一个职业流动和职业地位获得的过程,属于社会学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研究领域。

上述角度的就业分析,似乎都很难适应社会工作研究生的就业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源于国家需要转变教育学位结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并与国际教育接轨培养应用型、实践型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源于国家需要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由此延伸出两种培养路径:一种是从专业教育角度培养应用型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另一种是政府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矛盾,从制度层面培训大批职业社会工作人才,两种人才队伍的培养方式和路径完全不同。从而“形成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社会工作培训队伍和教育界、实务界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机制”(柳拯等,2012)。

上述情况涉及这样几个问题,即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在结构上是否是单一的专业教育,它与职业教育存在何种关系?抑或专业教育渗透职业教育?在此情况下社会工作研究生的就业过程更多的表现在择业还是就业?就业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除了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还涉及与社会资本有关的各种资源、信息、影响、关系以及与人力资本有关的专业背景、个人能力、技能、知识、素质等,这些因素都对研究生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生就业不是个人的简单行为,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针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结构,社会工作研究生更多的表现出就业与择业的统一。一方面研究生在就业时受到地域、单位性质、薪酬和工作满意度的限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和国家与地方的就业政策,包括个人因素都对研究生择业有重大影响,在就业过程中择业往往被就业代替,先就业再择业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工作研究生就业状况,也表现出类似问题。尽管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政府一再考虑市场中的社会工作岗位,但社会工作研究生就业去向仍不容乐观,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只占少数(见表1、图1)。这就给我们提出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当然社会工作研究生毕业能否大多数从事本专业工作不能完全归结到社工研究生教育结构上,但与教育结构不无关系。

表1 2012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工作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统计数据

图1 2012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工作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统计

说明: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2012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的社会工作研究生共57名,图中的百分比为就职于该类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社会工作研究生总人数的比例。

4.教育培养——专业与职业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职业教育,两者不可分割。专业学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一般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主要授予受到专业训练的人才,它反映高层次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邓光平,2004)。此外关于专业学位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也将其定义为:“学位类型之一。亦称职业学位……专业或职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差异。授予专业学位的要求一般是: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从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并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秦惠民,1994)在此谈论的专业学位教育,对应的是特殊职业领域研究生教育,而不是普通社会职业,强调的是专业化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是“在知识基础与技术水平上非常成熟的职业,”英文称为profession。因此,并非所有的社会职业都是专门职业。专业与一般职业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高深知识性,是学术性与技能性的高度统合(袁广林,2011)。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

上述关于专业学位的论述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借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属于典型的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不是普通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而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练实务操作技能、鲜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专业人士”或者专家。从这个角度出发,专业学位教育又体现出鲜明的职业特点,在教育结构上从生源要求到课程设置都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特性。例如报考者的职业背景,突出实务和案例教学,论文选题的操作性、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从而为特定职业领域培养人才。可以说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应该有更高标准。有学者认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学术性和研究性是其三大特征,三者缺一不可。职业性是学术水准保证下的职业性,学术性是体现职业性的学术性,而研究性则是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本质要求(刘国瑜,2005)。因此说,社会工作研究生学位获得者首先要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其次要精通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较高的从业道德和专业价值观,因此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个目标决定了我们目前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社会工作研究生就业的专业性与职业性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