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俗化与当代英国基督宗教
- 孙艳燕
- 9923字
- 2021-01-05 11:34:53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观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世俗化”问题
国外对“世俗化”问题讨论较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已形成诸子百家式的理论体系。它首先成为宗教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但此问题的重要程度绝不仅限于宗教社会学这一个领域,它涉及历史学、神学、文化人类学等各学科领域,正在引起学术界和神学、宗教界等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虽然“世俗化”一词的出现早在17世纪,但对它的普遍接受和广泛讨论还是在20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专门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主要为宗教社会学家,此后历史学家逐渐参与进来,并在许多问题上与社会学家进行争论。
当代对“世俗化”问题的集中讨论有一个大致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一个使问题不断复杂化和细化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宗教社会学家提出“世俗化”命题(Secularisation Thesis),其基本立意为:现代化(包括社会结构分化、理性化、工业化、城市化等方面的发展)必然导致宗教在社会和个人精神两个层面上的衰退。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彼得·伯格(又译彼得·贝格尔,Peter Berger)(早期观点)、英国的大卫·马丁(David Martin)、斯蒂夫·布鲁斯(Steve Bruce)和布莱恩·威尔逊(Bryan Wilson)等。他们对宗教未来的发展趋势持悲观态度。比如,彼得·伯格在《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5]一书中表达了这种看法:宗教如同一块能为世界提供共同的秩序和意义的“神圣的帷幕”,而世俗化使其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再能够为整个社会进行神圣的论证,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因此,宗教的命运处于危机之中。
这一所谓传统的世俗化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被广泛接受,但由于它的结论过于绝对和消极,随后便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针对它的各种批评纷至沓来。“宗教经济”(Religious Economies)理论便属于对世俗化理论批判较为极端的例子,它在80年代以来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其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宗教社会学家罗德尼·斯达克(Rodney Stark)和罗杰·芬克(又译罗杰尔·芬克,Roger Finke)等。他们证明了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活力之间的积极关系,认为宗教的变化与现代化进程无关。他们认为,世俗化理论“毫无用处,就像旅馆中只能下行的电梯一样”[6],甚至发出了“世俗化,愿你安息”[7]的感叹。宗教经济理论得到国际学术界,尤其是美国学者的大力支持,以至于有学者声称,从传统的世俗化理论到宗教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国际宗教社会学研究领域出现的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宗教社会学家格雷思·戴维(Grace Davie)提出了“没有归属的信仰”(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和“欧洲例外”论。她的观点集中体现在《1945年之后的英国宗教——没有归属的信仰》[8]《现代欧洲宗教——记忆的转变》[9]和《欧洲例外——现代世界中信仰的决定要素》[10]等书中。由于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反映宗教实践和个人信仰两方面的指标走向不相匹配,戴维认为,虽然欧洲的入堂率等指标的下降趋势不可否认,但大多数人心中仍保持着对神圣彼岸的坚信。具体到英国来说,宗教信仰并未衰落,只是其性质发生了变化。不属于任何教会并不等于世俗化,欧洲的情况并不一定全球适用,现代化也并不必然导致世俗化。同时,戴维指出,虽然世俗化理论越来越难以支撑,它仍为研究当代社会中的宗教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框架。相对于芬克和斯达克的尖刻批判,戴维的评价则客观、温和得多了。同时,戴维也对宗教经济理论持批评态度。她认为,在后现代,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理论范式。不同的地区有自己不同的现代性,因此,也应有不同的社会解释模式。这种“多元的现代性理论”进一步延伸了传统的世俗化理论,成为“新世俗化理论”,其支持者大多为欧洲学者。[11]
在世俗化理论饱受攻击之后,新的“非世俗化”(desecularisation)和“反世俗化”(counter-secularisation)的概念诞生了。一部分曾经为世俗化理论摇旗呐喊的学者提出这一理论需要被逆转。例如,经过对欧洲、美国、俄罗斯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基督宗教和其他各种宗教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亲身体验之后,彼得·伯格的观点发生了几乎是180度的大转向。在《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一书中,他明确指出,以往“被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随意地标注为‘世俗化理论’的所有著述本质上都是错误的。……现代化必然导致宗教在社会层面和个人精神层面的衰落,这个观点已被证明是不恰当的。现代化的确造成了一些世俗化的结果……但它也同样掀起了强烈的反世俗化运动。社会层面上的世俗化与个人意识层面上的世俗化也没有必然联系。……至少可以说,宗教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12]。“现代性并不必然会导致世俗化。现代性必然会导致的,是多元化。”[13]他还作出预测:“没有理由认为21世纪的世界会比今日更缺乏宗教性。”[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学者仍在不断充实和修正自己先前的理论或观点。如英国宗教社会学家大卫·马丁继20世纪70年代详尽阐述其世俗化理论[15]之后,在其后来的著作中深化了关于世俗化的讨论,着重强调世俗化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中变迁的多元轨迹和发展模式,如世俗化在新教与天主教社会背景之下的差异,以及在欧洲、美洲和亚非拉第三世界中的差异[16],即具备了一种全球视野。
历史学家参与“世俗化”问题的讨论基本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宗教社会学家相比,历史学家的特点是倾向于关注人类历史前进的足印,即针对史实进行具体分析,如研究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城市在某段历史时期内的世俗化状况,或者将几个国家或几个城市的情况进行比较,阐明某些因素对促进世俗化形成的重要性或某些历史事件的关键作用。例如,英国历史学家休·麦克劳德(Hugh McLeod)在其著作《1848~1914年西欧的世俗化》[17]中,研究了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从欧洲1848年革命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麦克劳德认为,世俗化在西欧三个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表现各不相同,而且不存在造成世俗化的“主宰因素”(master factor)。麦克劳德在其他一些著作和文章中也分析了关于世俗化成因的复杂性,表达了世俗化是多种因素混合作用之结果的观点,但同时他比较强调社会政治冲突方面的原因。
历史学家们不像社会学家那样惯于构造宏观理论模型,他们对社会学家偏好的指标量化的研究方法和对未来的预测也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并不是所有历史现象都可能被量化为各种指标进行研究的。根据过去所发生的事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来推断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也必须十分谨慎。人类历史的发生发展虽然有一定的逻辑规律可循,但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并存。一个突发历史事件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走向。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非常有限。
在此,还应提到人类学家的贡献,如当代英国人类学家马丁·斯特林格(Martin Stringer)。他另辟蹊径,并未直接参与“世俗化”问题的讨论,而是通过针对普通英国人和宗教团体的信仰状况、崇拜行为,在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地进行的田野考察,探讨“宗教”的本质,并由此表达对“世俗化”等问题的看法。[18]
时至今日,无论是关于“世俗化”的主干问题还是一些枝节问题,各派学者仍争论不休。可以说,关于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不太可能形成定论。
无论是社会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在讨论世俗化的形成原因时,大都偏重于强调其中的某一个侧面,从而引起持不同观点学者的争论。其不足之处是:第一,易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觉;第二,未足够重视导致世俗化各因素的适用时间、空间范围和条件;第三,未能发掘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本书试图说明世俗化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根本性的“主因”及其“子因”、内因与外因各方面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合力的结果,同时各个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进而分析这些因素之间连环相扣的逻辑关系,最终达到对其进行全方位综合把握的目的。
2.关于英国基督宗教发展状况
英国宗教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神学家们对其本国基督宗教发展状况的研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介绍英国基督宗教发展历史的专著包括著名神学教授、历史学家艾德里安·黑斯廷斯的《1920~1990年英国基督宗教史》[19]、谢里丹·吉利和W.J.谢尔斯编辑的《不列颠宗教史——从前罗马时代至今的宗教实践与信仰》[20],等等。
分析英国基督宗教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著作有保罗·贝德海姆编辑的《现代英国的宗教、政府与社会》[21]、休·麦克劳德的《1850~1914年英格兰宗教与社会》[22]、斯蒂夫·布鲁斯的《现代英国宗教》[23]、S.J.D.格林的《新教英格兰的消逝——1920~1960年世俗化与社会变革》[24]和大卫·古德休编辑的《1980年至今英国教会的增长》[25]等。他们探讨了基督宗教在英国社会发挥的作用和重要性,基督教会在现、当代英国衰落及增长的表现和原因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杰拉尔德·帕森斯在其编辑的两卷本著作《1945年之后英国宗教多样性的发展》[26]中着重论述了英国传统基督教社会的衰落与宗教文化多元社会的形成之间的关联。一些著作涵括了欧美宗教世俗化以及基督宗教与社会发展状况等内容,其中以英国为分析重点之一。类似著作包括休·麦克劳德的《20世纪60年代的宗教危机》[27]《1848~1914年西欧的世俗化》《1789~1989年西欧的宗教与人民》[28],休·麦克劳德和沃勒·尤斯朵夫共同编辑的《1750~2000年西欧基督教王国的衰落》[29]以及彼得·伯格、格雷思·戴维和埃菲·福卡斯共同撰写的《宗教的美国,世俗的欧洲?——主题与变奏》[30],等等。
一些学者在集中讨论英国基督宗教世俗化的著作中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艾伦·吉尔伯特的《英国在后基督教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世俗化历史》[31],从英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证世俗化的过程。卡勒姆·布朗在《基督教英国之死——理解1800~2000年的世俗化》[32]一书中则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灾难性和剧烈的文化变革使英国核心宗教文化遭受了沉重打击,驳斥了世俗化是长期渐进发展过程的观点。布朗尤其强调,理解英国世俗化的关键在于女性宗教忠诚度的降低。格雷思·戴维认为,不能绝对地宣称英国人被世俗化(secularised)了,他们只是不去教堂或不再属于任何教会了(unchurched)而已,因而对英国基督教的发展并不持过于悲观的态度。与此相对,斯蒂夫·布鲁斯在上述《现代英国宗教》等著作中使用各种数据说明,不仅是入堂率这一项指标,与宗教性相关的其他所有指标在英国均显示出同样的衰落趋势。
一些英国学者注意到新兴宗教运动和对宗教灵修的追求近年来在英国的发展动向。随着近年来英国境内外来移民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升温,英国人对东方的宗教信仰逐渐了解并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这一背景下,新兴宗教运动和“新时代”灵修复兴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英国宗教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们表现出了脱离西方主流基督教文化的意向,同时也被一些学者看作对英国社会世俗化倾向的对抗,在这些运动中甚至显现出社会重新神圣化的迹象。他们认为,青年一代并没有放弃对终极意义的关切,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这种关切的形式发生转换了。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著作包括保罗·希拉斯的《新时代运动——自我的褒扬与现代性的神圣化》[33],布莱恩·威尔逊和杰米·克莱思威尔编辑的《新宗教运动——挑战与回应》[34],保罗·希拉斯和琳达·伍德海德等的《灵修革命——宗教缘何让位于灵修追求》[35],戈登·林奇的《宗教之后——60年代生人与意义的探询》[36]《理解神学与大众文化》[37]《新灵修——21世纪的革新主义信仰导论》[38],等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世俗化”问题
我国学术界(包括港台地区)近年来已逐渐意识到“世俗化”对西方传统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冲击作用,一些学者投入到对它的研究当中。这方面比较显著的成果首先是一批译著,介绍国外研究动向并进行评论,如翻译彼得·伯格的三部著作:《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39]《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再发现》[40]和《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41],以及罗德尼·斯达克和罗杰·芬克作品的译著《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42],等等。
为探究基督宗教在现代世俗化氛围中的生存状况和方式,中国学者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研究专辑。[43]学者们就世俗化对基督宗教的影响,以及基督宗教在世俗化处境和语境中的适应与回应的问题,从各自的视角进行了广度与深度兼备的探讨。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涉及基督宗教的历史世俗性、世俗化处境中的人与上帝、基督教人本主义与世俗人本主义、当代神学世俗转向的认知意义、希望神学对世俗化处境的应对与超越、基督教伦理对世俗社会道德/素质教育的贡献、自然的世俗化与神圣化、基督教的灵智传统与世俗化、世俗化与圣经研究、世俗化背景下的俄国宗教哲学,以及基督教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双重意义、从中国教会大学看世俗化处境中的基督宗教、新时期小说中基督教的世俗化色彩等方面;从微观个案的角度来看,相关论题则包括“罪的概念的世俗化:从当代北美酗酒治疗谈起”“宗教与社区:香港教会及其社会服务的历史经验与反思”“英华书院:要踏上世俗化之路吗?”“在传统与世俗之间——对世俗化处境下磨盘山基督徒的考察”和“世俗化处境中的河北基督宗教”等。学者们不仅保持着对世俗化与基督宗教研究的全球视域,亦重视该问题在中国的适用性。
我国学者在其他多篇论文中也表现出对“世俗化”问题的关注。首先是对世俗化相关理论的探讨,如《贝格尔的宗教社会学思想》[44]《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彼得·伯格宗教社会学思想特征及其演变》[45]《世俗化、反世俗化与“消解世俗化”——评伯格的宗教复兴与政治伦理》[46]《世俗化理论的旗手 神圣化理论的鼓手——Peter Berger的宗教社会学理论》[47]《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并存》[48]《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理论述评》[49]《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50]和《查尔斯·泰勒与世俗化理论》[51]等。另外,一些论文大致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对世俗化的含义、表现、原因及其作用的反思,如《世俗化是一种全球性的进程吗?——概念史中的一场学术争论》[52]《世俗化及其倾向性》[53]《关于世俗化问题》[54]《略论罗马天主教的世俗化》[55]《论近百年来基督教的世俗化趋向》[56]《世俗化时代的神学反思》[57]《宗教的世俗化与世俗化的宗教》[58]《论宗教的世俗化及其问题》[59]和《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60]等;关于世俗化与世界宗教宏观发展趋势的看法,如《世俗化与宗教热》[61]《宗教的世俗化与人类文明的未来》[62]《世俗化进程与后宗教时代的来临》[63]《世俗化与宗教的未来》[64]《宗教世俗化及其未来》[65]和《浅谈宗教世俗化及其发展前景》[66];关于中国宗教世俗化问题的探讨,如《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的世俗化倾向》[67]《宗教世俗化的中国式解读》[68]和《当代中国宗教世俗化的探讨》[69];以及关于宗教教育、宗教艺术等领域的世俗化问题。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对世俗化进行了很多探讨,成果颇丰。
总的来说,学者们对“世俗化”问题的讨论还不是十分集中,视角相对宏观,对“世俗化”这一概念的使用比较模糊和笼统。一些文章在介绍某一神学家或哲学家的思想过程中,提到“世俗化”的词源和含义等相关问题,或某神学家在此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等时,对于“世俗化”的讨论则又显得过于微观。再者,学者们对“世俗化”的讨论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展开,在基督教神学和哲学方面进行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几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其内容涉及关于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理论、美国世俗化的宗教与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谢列贝克斯的思想与世俗化问题、英国的自然神论思想以及世俗化与基督教的关系等相关研究。通过历史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对于基督宗教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这一重要领域亦涉猎不足。
2.关于英国基督宗教发展状况
我国目前已有一些关于英国基督教会历史的研究。这方面的专著如《英国中世纪教会研究》[70]。该书介绍了英国从12世纪英格兰教会组织基本形成,直至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夕这段时期内英国教会的情况,对包括教会组织结构、教堂、教士、教会法庭、教会税收以及宗教信仰与宗教实践活动等各方面内容作出了全面描述。对于英国基督教会的研究还有一些译著,如《英吉利教会史》,由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的“可尊敬的比德”(Bede)以拉丁文写成,两位译者根据其英译本(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Nation)译成中文。比德被英国老一辈史学大师评价为“英国学者的第一位、英国神学家的第一位和英国历史学家的第一位”[71]。该书论述了从奥古斯丁受命到不列颠传教起,直到罗马天主教在不列颠各地取得胜利这一个世纪左右的历史。又如《不列颠宗教改革思潮》[72](British Presbyterianism and Puritanism),介绍了从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末期“不列颠化”了的加尔文主义和清教主义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地区的发展情况。
可以看出,我国对于英国基督宗教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集中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教会史领域,对现、当代英国教会发展现状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国内期刊上还有一些摘译或编译文章,概括介绍了英国宗教状况以及关于圣公会的形成发展和组织特点,世界史方面的研究涉及英国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的政教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英国通史》[73]在论述每一时期的英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简要介绍了当时的宗教状况。书中关于英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件为我们了解和把握英国宗教的发展线索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
总之,国内目前尚缺乏对“世俗化”问题的系统梳理、关于英国当代基督宗教发展状况以及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的相关著述。本书将对此展开初步研究和个案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些许贡献。
[1] 本书所使用的“欧洲”一词主要指以信仰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为主的欧洲国家,而没有包括东正教国家。
[2] 本书所使用的“基督宗教”和“基督教”,均指基督宗教各宗派的总称。
[3] 众所周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包含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而“不列颠”(Britain)指的是除北爱尔兰以外的其他三个地区,其中英格兰无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中心地位。英国是历史上传统的基督教国家,但各个地区的宗教信仰状况有所不同。在英格兰,英国国教会(Church of England)即圣公会(Anglican Church)占据主导地位;在威尔士,自由教会(Free Churches)即非国教会较其他宗派势力更为强大;在苏格兰,属于加尔文宗的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被确立为苏格兰国教(Church of Scotland);在北爱尔兰,最大的单一教会是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但基督新教各宗派(Protestant Churches)的影响相当大。本书在谈到英国基督宗教状况时,主要指“不列颠”,即主要信奉基督新教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其中又以英格兰地区作为研讨的重点对象。
[4] http://www.anglicancommunion.org/resources/acis/index.cfm,2013年2月5日下载。
[5] Peter L. Berger,The 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Doubleday and Company,Inc.,1969.
[6] Rodney Stark and Roger Finke,Acts of Faith: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p.78.
[7] Rodney Stark and Roger Finke,ibid,p.57.
[8] Grace Davie,Religion in Britain since 1945: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Blackwell Publishers,1994.
[9] Grace Davie,Religion in Modern Europe:A Memory Mutat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0] Grace Davie,Europe:The Exceptional Case:Parameters of Faith in the Modern World,Darton,Longman and Todd Ltd.,2002.
[11] 魏德东:《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2] Peter L. Berger,ed.,The Desecularisation of the World:Resurgent Religion and World Politics,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and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pp.2-3.
[13] 曾强:《皮特·伯格论当代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走向》,《宗教与世界》2008年第6期。
[14] Peter L. Berger,ed.,ibid,p.12.
[15] 参见David Martin, A General Theory of Secularisation,Basil Blackwell,1978。大卫·马丁当时已指出,世俗化过程在不同历史处境之下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16] 参见David Martin,On Secularization:Towards a Revised General Theory,Ashgate Publishing Ltd.,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USA,2005。
[17] Hugh McLeod,Secularisation in Western Europe,1848-1914,Macmillan Press Ltd.,2000.
[18] M. D. Stringer,Contemporary Western Ethnography and the Definition of Religi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8;M. D. Stringer,“Towards a Situational Theory of Belief”,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Oxford,xxvii,(3),1996,pp.217-234;M. D. Stringer,On the Perception of Worship:The Ethnography of Worship in Four Christian Congregations in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Press,1999;M. D. Stringer,“Rethinking Animism:Thoughts from the Infancy of Our Discipline”,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NS)5,(4),1999,pp.541-556;M. D. Stringer,“Introduction:Theorizing Faith”,in E. Arweck and M. D. Stringer(eds),Theorizing Faith:The Insider/Outsider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Ritual,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Press,2002,pp.1-20;M. D. Stringer,A Sociological History of Christian Worship,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9] Adrian Hastings,A History of English Christianity 1920-1990,SCM Press,1991.
[20] Sheridan Gilley and W. J. Sheils,ed.,A History of Religion in Britain:Practice and Belief from Pre-Roman Times to the Present,Blackwell Publishers,1994.
[21] Paul Badham,ed.,Religion,State,and Society in Modern Britain,the Edwin Mellen Press,1989.
[22] Hugh McLeod,Religion and Society in England,1850-1914,Macmillan Press,1996.
[23] Steve Bruce,Religion in Modern Britai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4] S. J. D. Green,The Passing of Protestant England:Secularisation and Social Change,c. 1920-196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25] David Goodhew,ed., Church Growth in Britain:1980 to the Presen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England and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USA,2012.
[26] Gerald Parsons,ed.,The Growth of Religious Diversity:Britain from 1945,Volume 1:Traditions,Routled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1993,Volume 2:Issues,1994.
[27] Hugh McLeod,The Religious Crisis of the 1960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8] Hugh McLeod,Religion and the People of Western Europe,1789-1989,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9] Hugh McLeod and Werner Ustorf,ed.,The Decline of Christendom in Western Europe,1750-200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30] Peter Berger,Grace Davie and Effie Fokas,Religious America,Secular Europe?A Theme and Variations,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England and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USA,2008.
[31] Alan D. Gilbert,The Making of Post-Christian Britain:A History of the Secularisation of Modern Society,Longman Group Limited,1980.
[32] Callum G. Brown, The Death of Christian Britain:Understanding Secularisation 1800-2000,Routledge,2001;Callum G. Brown, The Death of Christian Britain:Understanding Secularisation 1800-2000,Second Edition,Routledge,2009.
[33] Paul Heelas,The New Age Movement:The Celebration of the Self and the Sacralization of Modernity,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34] Bryan Wilson and Jamie Cresswell,ed.,New Religious Movements:Challenge and Response,Routledge,1999.
[35] Paul Heelas and Linda Woodhead,with Benjamin Seel,Bronislaw Szerszynski and Karin Tusting,The Spiritual Revolution:Why Religion is Giving Way to Spiritualit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36] Gordon Lynch,After Religion:“Generation X” and the Search for Meaning,Darton,Longman and Todd Ltd.,2002.
[37] Gordon Lynch,Understanding Theology and Popular Culture,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38] Gordon Lynch,The New Spirituality:An Introduction to Progressive Belief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 B. Tauris & Co Ltd.,2007.
[39] 〔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0] 〔美〕彼得·贝格尔:《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再发现》,高师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1] 〔美〕彼得·伯格等:《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李骏康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2] 〔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3] 卓新平、许志伟主编《基督宗教研究》第6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4] 高师宁:《贝格尔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载刘小枫主编《基督教文化评论》第1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第88~146页。
[45] 李向平、黄海波:《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彼得·伯格宗教社会学思想特征及其演变》,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多元一体的美国宗教》第2辑,时事出版社,2004,第275~298页。
[46] 陈村富:《世俗化、反世俗化与“消解世俗化”——评伯格的宗教复兴与政治伦理》,《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47] 李顺华:《世俗化理论的旗手 神圣化理论的鼓手——Peter Berger的宗教社会学理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8] 孙尚扬:《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并存》,《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49] 王璇、王青:《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理论述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0] 汲喆:《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51] 吕绍勋:《查尔斯·泰勒与世俗化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2] 〔德〕幼阿希姆·马瑟斯:《世俗化是一种全球性的进程吗?——概念史中的一场学术争论》,辛岩译,《世界宗教资料》1992年第4期。
[53] 郎友兴:《世俗化及其倾向性》,《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
[54] 高师宁:《关于世俗化问题》,《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第4期。
[55] 朱锦章、朱锡强:《略论罗马天主教的世俗化》,《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56] 邓前成:《论近百年来基督教的世俗化趋向》,《云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57] 杨庆球:《世俗化时代的神学反思》,载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第3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第101~133页。
[58] 尚建新:《宗教的世俗化与世俗化的宗教》,载卓新平、许志伟主编《基督宗教研究》第4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56~69页。
[59] 张荣、李喜英、李娟:《论宗教的世俗化及其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0] 刘永霞:《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61] 高师宁:《世俗化与宗教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1994年第6期。
[62] 张钦:《宗教的世俗化与人类文明的未来》,《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63] 康健:《世俗化进程与后宗教时代的来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64] 高师宁:《世俗化与宗教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65] 崔晓天:《宗教世俗化及其未来》,《学术交流》2002年第4期。
[66] 王凤、葛斐然:《浅谈宗教世俗化及其发展前景》,《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18期。
[67] 冯丹:《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的世俗化倾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68] 杨凤岗:《宗教世俗化的中国式解读》,《中国民族报》2008年1月8日。
[69] 厉承承:《当代中国宗教世俗化的探讨》,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0] 刘城:《英国中世纪教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1] 〔英〕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中译本序言第8页。
[72] 〔英〕W. S. 赫德逊(Winthrop S. Hudson)编《不列颠宗教改革思潮》,许牧世、赵真颂等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1。
[73]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