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料分类

(一)史料载体或形制分类

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

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纸、杂志等。还有出土文献,如甲骨文、金文、简帛、封泥、碑刻等。

2.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

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3.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

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二)史料学术价值分类

1.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

含义: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

特点:相对来讲比较接近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公文档案、日记、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可信度最高)。当然,由于牵涉个人利益和学识专业背景不同,当事人或接近事件的人,他们的叙述也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说谎话。例如,清代戊戌政变的发生是因为西太后发现康有为、梁启超有谋反迹象。康有为计划让袁世凯把颐和园包围起来,由毕永年带一百多人去冲进颐和园把西太后抓起来,把她杀掉。史学家长期不知道这件事情,清朝政府讲过康梁谋反,人们不相信。梁启超发表《戊戌政变记》为自己辩诬,也说没有谋反的事。1985年,中国的一位学者杨天石到日本去访问的时候,在日本外务省的档案里边,把毕永年的日记找出来了。这是第一手材料,所以这个材料在国内公布以后,现在可以说99%的历史学家都已经把这个事情确认了。过去我们都认为,凡是进步的人,他的话一定可靠。梁启超是改良派,当时是代表进步潮流的,所以梁启超否认谋反是对的。而袁世凯呢,他发表了《戊戌日记》,他是讲了这件事情的,他是讲了谭嗣同怎么劝他去“除此老朽”,他是写了的。但是人们都认为,袁世凯是个大坏蛋,大坏蛋讲的话一定是假的。而梁启超恰恰是讲了假话,把我们大家都欺骗了,袁世凯倒是讲了老实话,可是没有人相信。

2.第二手史料(非最原始史料)

含义: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人的记载,或“非当事人”的转述,或后人改编的史料。

特点:讹误概率高,学术价值低,有第一手材料一般不引二手材料。当然,在没有一手材料的情况下,二手材料就比较重要了。

《管子·禁藏》中有一段话:“夫叙钧者,所以多寡也[2]。权衡者,所以视重轻也。户籍田结者,所以知贫富之不訾也。故善者必先知其田,乃知其人,田备然后民可足也。”有学者引用这段话时说:

所谓“田结”是指单位面积田亩的产量,“户籍”自然是指每户的人口,了解了这两项数字后,就能知道每户的贫富状况是否符合规定的数额。[3]

这个解释并不正确。首先他的解释与《管子》原注文有矛盾。《管子》这段话据文渊阁版《四库全书》所载,明人刘绩《管子补注》解释为:“谓每石置籍,每田结其多少,则贫富不依訾限者可知也。”上述观点很可能与此注文有关。经考证,刘绩注文中“石”字当为“户”字之讹。唐人尹知章在注释《管子》中的“户籍田结”时说:“谓每户置籍,每田结其多少,则贫富不依訾限者可知也。”[4]刘、尹两人后面又均有“田多则人多,田少则人少”的注文。盖古代按人授田,每户人多则授田多,人少则授田少。而“每石置籍”如理解为产量登记,则对后面“田多则人多,田少则人少”的注文无法释通。实际上,田结就是记载每户土地多少的账册,后世称为“田凭”或“土地证”,是与亩产量没什么关系的。之所以出现错误的解释,很可能是参考了错误的二手材料,又断章取义,以致形成错误观点。

当然,一手材料、二手材料的区分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绝对化,一手材料也有做假的,二手材料也可能反映真实情况。有时还需要将一、二手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从差异中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