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术挑战之三:外交和内政之间的平衡

“一国的外交是其国内政治的延伸,这句话多少被视为外交学的一条‘公理’。”(章百家,2006:2)红绿联合政府执政时期,德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交愈来愈受到内政的驱动。这首先与红绿联合政府领导人的成长路径有关,例如就任总理前长期担任州长的施罗德外交经验缺乏,曾被称为“内政总理”(Kanzler der Innenpolitik)(参见Egle,2003:131)。同时,德国红绿联合政府特殊的组阁形式也导致内政因素权重的上升,红绿联合政府的诞生源于绿党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的崛起,终结于社民党的势微和分裂。德国的政治调色盘在红绿联合政府时期经历了从“两个半党制”到“流动五党制”的转变(参见冷慧,2010:14)。这同时意味着德国外交面临更多不同党派之间利益的平衡。选择的多样性导致了摇摆选民的增加,摇摆选民的增加又加大了两大全民党的竞选压力,这也导致红绿联合政府在进行外交决策时必须考虑民意、国内经济形势等各种内政因素。此外,欧盟的不断深化使得内政和外交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德国外交需要在外交和内政之间进行平衡。本书将在第二章第二节选取以下三个典型案例论述红绿联合政府外交在外交与内政之间的平衡术:

案例七:派兵参加阿富汗战争与信任案

案例八:伊拉克危机与德国2002年大选

案例九:《欧盟宪法条约》遭公投否决

第二章第三节将在分析这三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论证以下观点:红绿联合政府的外交打上了较深的内政烙印,部分颠覆性的外交决策(如派兵阿富汗,实现首次跨北约防区作战)借助于内政手段才得以完成,内政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德国外交传统,制约了德国外交成果的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