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思想交汇: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术沙龙辑录(第3辑)
- 梁景和 李志成 芦玮
- 4825字
- 2020-11-29 16:49:24
主讲人简介
蒋竹山,清华大学(新竹)历史博士。现任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任人文社会学院大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热门网站“新文化史部落格”及“大众史学部落格”。著有《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五南,2012)、《岛屿浮世绘:日治台湾的大众生活》(蔚蓝文化,2014)。
余华林(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蒋竹山老师能来给我们做报告。蒋老师目前担任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任人文社会学院大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蒋老师今天的报告题目是《接触历史的新趋势:从〈岛屿浮世绘〉谈我的大众史学书写》,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蒋老师!
蒋竹山(主持人):
一般所谓的大众史学(public history)有三个概念:大众的历史、历史是写给大众的、历史是由大众来书写的。
当代大众史学的新趋势是历史已成为消费的商品,消费者可以透过物质媒介,公开地接触过往的工具、人工制品及文本。大众不仅可透过学院史家掌握历史知识,也借由大众文化发展趋势下的虚拟转向(virtual turn)与视觉转向(visual turn)来接触历史,以及发展他们自己的叙事、故事及历史经验。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教授杰罗米·葛罗特(Jerome de Groot)即认为在历史商品化之后,有愈来愈多的人得以更方便地接触过去、论述过去,及建立自己的历史。我们常见的几种大众史学类型计有日常生活史、数位历史、历史扮演、历史纪录片及历史电影。[1]
近来大众史学的趋势之一是名人史家当道,带有学院身份的史家逐渐增多,他们的学院成就可能还往往比不上他们在消费市场上的个人风格及魅力。新世代的史家相当依赖书籍来建立他们的权威,发展他们的形象。大众史学著作的诉求是满足于那些不被专业史家关注的大众读者需求。
西方的大众史学出版品的主题涵盖了事件、纪念日、记忆、传记、军事、地方史、文化史、艺术史及边缘史。书店及图书馆的大众史学区块有日渐扩增的趋势,好满足大众对过往叙事的需求。其风格类型的复杂性也相当大,范围从基础入门数据——例如为英国人所熟悉的系列World War Ⅱ for Dummies、民众史,到BBC所主导的国家解释系列。
大众史学的书籍系列作者大多是学院学者、记者、独立作家、政治人物及小说家等。尽管新的大众史家当道,但老牌作家依然持续出书不断,例如台湾读者最熟悉的西方史家之一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若以英国大众史家著作内容的时代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史及大英帝国时期等都是较受重视的主题。
在大众史学作家中,戴瓦·索贝尔(Dava Sobel)的《寻找地球刻度的人》(Longitude)可视为是这方面的代表者。该书于1996年出版后,书评家及读者好评不断,不但成为欧美畅销书,翻译成20多种文字,并屡获国际大奖。近来,这个故事又出现了插图本,还被拍成纪录片及迷你影集。此后,索贝尔又写了《伽利略的女儿》,仍荣登畅销书排行榜之列。Longitude一书讲的是一个决定霸权兴衰与国家贫富的科学谜题,历史上的伽利略及牛顿都以为无解,最后竟让一个未受教育的无名表匠解开,破解了400年来科学精英的疑惑。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赛门·夏玛(Simon Schama)则称当前是大众叙事史学的“黄金时期”,有许多平易近人的作品是由专业史家所写,愈来愈多的史家将学院的研究与叙事技巧相结合,例如近来在台湾颇受瞩目的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等作家的作品。
Web3.0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大众对于历史的接触、互动、认知、理解及使用。它开拓了以往大众与过去产生联系的局面,其中较特别的是Google,Facebook,Youtube及Wiki的出现。
简言之,大众与历史的关系是互动的,web3.0时代改变了以往的知识架构及阶层,这种巨变较少受到传统史家的注意。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及与过往有关的知识现在都变得有实时性,技术的转变改写了以往史家所扮演的角色。
以英国一位历史教师拉斯·布朗沃思(Lars Brownworth)为例,他所制作的拜占庭君王的“博客(Podcast)”数字文件,就在网络上大受好评,曾获“New York Times”最受欢迎的大众史家之一,目前至少在网络上已有十几万的读者/听众。2009年,他透过网络上的人气,将其成果发展成实体的书籍,名为Lost to the West,更是一路畅销。
受到这样的史学风潮的影响,近年来,我也开始尝试思考怎么将现有的史学研究成果让更多民众知道。2011年的12月,在当时东村出版社总编林宜澐的邀约下,我开始策划台湾的大众史学书系,第一波主要推出的是近代台湾史系列。
回想当时,一共规划了12本书,有“全球史下的金门”“八七水灾的文化史”“日治台湾的咖啡店与女给”“台湾棒球的社会文化史”“阿妈的魔法学校”“微观吴新荣日记”“近代台北城的日常生活史”“唱片与近代台湾社会生活”“近代台湾的酒家与饮食文化”“乐生疗养院的文化史及日治时期台湾的修学旅行”等。这些题目,都是我搜集了许多日本统治时期台湾的研究书目之后,特别感兴趣的文化史课题,在这里头,有已经很不错的研究成果,也有的则是白纸一张。
为了要示范给邀稿对象看写作方向,我还认领了吴新荣那本,打算好好来读这套日记。当初会选这主题,完全是几年前读到这套日记的一点点印象。直到那次策划,才又好好阅读。心想,这人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他的日记简直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文青生活的百科全书,什么样的日常生活细节,都记录在他的日记里。
密集阅读几个月的结果,从这套日记中,观察到1930年代的一些生活特色。我随手笔记下来,观察出许多常出现的“关键词”。像:打麻雀、公会堂、传书鸠、乐春楼、佳里座、宝美楼、温泉、种痘、内地旅行、公学校、地震、自动车、旅馆、始政四十年、百货公司、世界馆、博览会、台南神社、国势调查、森永、吃茶、银座、咖啡店、电影、纳凉会、台南铁道旅馆、女给、市区改正、西子湾观光馆、林献堂、飞机、麻疹、水痘、灯火管制、国防献金、爱国妇人会、吴凤庙、唱机、医院、虱目鱼等。
这样的一套日记,开启了我之后的关键词研究。2012年暑假,我将日记扩展到报纸《台湾日日新报》及《大阪朝日新闻台湾版》。我尝试用在《吴新荣日记》中所观察到关键词,透过报纸的阅读,开始找寻更多的大众生活线索。
刚开始的构想是透过关键词,进行日本统治台湾社会的30个文化观察。拟定的主题有:博览会、南京虫、肥皂、国立公园、行道树、市区改正、赛鸠、修学旅行、果子业、始政纪念日、富士号、内地旅行、纳凉会、空袭警报、温泉、打麻雀、竞马、台湾八景、银座、新公园、野球、映画、种痘、公会堂、卫生展览会、台湾红茶、广告。这名单和最早读《吴新荣日记》的关键词相比,明显做了许多调整。
经过一年半的阅读写作,有些课题暂时搁下了,也新添了一些关键词,最后选定七大主题,我完成了《岛屿浮世绘:日治台湾的大众生活》(台北:蔚蓝文化,2014)。这七个主题分别是:“鸟瞰台湾”“帝国之眼”“地景与记忆”“空间与休闲”“性别台湾”“舌尖上台湾”“身体与卫生”。希望透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呈现出不同以往刻板印象里的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的大众生活。
鸟瞰日本统治台湾的方式有很多,在第一部分,我们通过博览会、鸟瞰图及岛都台北来观看大众生活。在展示台湾方面,当时很多民众的生活,是在帝国的视线下进行的。像是,台湾民众常有被动员去奉迎日本皇族的经验;民众会通过轮船去日本旅行,体验现代化的建设;学生会利用课余进行另类的户外教学“修学旅行”;殖民政府习惯透过“始政纪念日”塑造国家认同。
在“地景与记忆”的主题方面,我们了解到新式空间对大众文化的形塑及历史记忆的影响。例如,通过一座地方庙宇可以看出市区改正的影响力;日本曾通过行道树打造都市新景观与南岛风情;圆山动物园既是休闲,又是权力宰制的空间;台湾有三座国家公园的规划;公会堂是民众集会的新空间;民众票选新八景可是各州厅大力动员而成的;原来1930年代有过史迹及天然纪念物的调查活动;花莲吉野移民村是官营移民的最佳范例以及台湾早就有大地震的集体记忆。
空间、休闲与大众文化是本书的重点部分,有相当多有趣的主题可以探讨。台北铁道旅馆与制度化旅游的关系;咖啡店不是喝咖啡的场所,而是喝酒及有女给作陪,顾客找寻摩登与恋爱感觉的新式消费空间;纳凉会有点像是现在的夜市;1920年代时,北台湾的避暑胜地,最热门的是新店;内台航空计划最后在民众的请愿下,终于过关。饲养传书鸠成为民众新嗜好,甚至与战争有关;文青的最爱是进行方城之战“打麻雀”;台湾时期曾有支嘉农棒球队打进甲子园拿到亚军;古伦美亚的唱片业,曾红到市场上有过仿冒唱针十万支的案例。当然,有些主题碍于时间,暂且不用,像竞马、映画、体育、广告、跳舞及海水浴场,都是相当有趣的关键词。
此外,从性别来看,女学生的确是个特别的群体。我们谈论女学生的理想对象的问卷颠覆了传统;女学生登新高山和培养新国民身体有关;1930年代,有过改良式旗袍的流行风。饮食文化是近来学界研究的重点,例如西餐、台湾料理、酒楼、茶都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在这部分,我们探讨以下重点:江山楼是台湾料理的首选;果子业的出现带来民众味觉的新感受;吃茶店是台湾茶闻名国外的大功臣。味素的发明,改变了许多家庭关系。
在公共卫生方面,历来大多从医疗制度的变革或对疾病的防治,来看殖民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往所做的癞病、疟疾、种痘都是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则尝试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看,像是药剂、肥皂与药房,这些可能更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例如南京虫曾是台湾时期人人喊打的害虫;化学肥皂影响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屈臣氏原来最早是间药房。
阅读这些关键词,就好像在看一幅岛屿的“浮世绘”。既是微观,也是宏观。
当然,要用这36个关键词来描绘整个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的大众生活,并非易事。每个关键词的背后,若深究下去,都能发展成一篇篇重要的研究论文。要在这么短短不到4000字的篇幅里,写出一个个关键词,我们采取的作法是深入浅出,尽可能地有学术上的依据,而又能将大众生活的图像有趣地呈现。
因而,在结构上,我们看似没有框架,但篇章安排上却隐含着这些生活是如何在日本统治时期的政治措施的影响下,慢慢成形的意味。读者可以从头读起,也能随性地挑选感兴趣的主题切入。每篇文末,列有关键词,提供读者新的链接。此外,还有推荐的延伸阅读书目,可提供读者,能进一步地做深度阅读或问题思考。
首先,担任我们这趟历史时空之旅的导游是林献堂。我整本书要谈的关键词,大多数都在这趟“博览会之旅”中出现。我所做的事,就是将学术的研究转化为大众可读的语言,透过这一条条的关键词,让读者体验当时民众的大众生活,找寻那些消失已久的历史记忆。
就如同我前面所提到的英国状况,英国史家逐渐明白近年来我们参与过去的方式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经由消费与商品化的过程,我们如何公开地参与过去及与过去互动变得更有可能。历史知识和产品可以在线或在博物馆的商品区购买;历史可以被估价成为有价值的古物及财产;或者历史可以包装成电视、戏剧及电玩游戏的方式来贩卖。我们要了解英国大众的历史消费现象,除了要了解物质的用语之外,还要知道与过去接触的方式一样是可以象征的及有感染力的。
总之,史家需要重新思考他们对于“过去”的研究取向。长期在美国关注大众史学发展趋势的王希教授的研究提供给我们另外一种思考面向,他认为:“与传统的专业历史学家相比,公共历史学家所面对的受众是不同的。他们必须同时面对学术界和学术界以外的‘公共领域’中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研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追求,而是必须满足现实的需求提供线索与答案。公共历史学家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多元的、开放的,而不仅仅限于文字史料。许多学校的公共史学教学大纲都反复强调学生需重视照片、电影、文物、口述历史、建筑结构图、环境状况记录等,并将它们作为历史研究的分析材料。此外,公共史学的研究方法也必须是多元的、跨学科的。许多公共史学的训练项目都特意增加了历史地理、艺术史、民俗学、商业管理、政策研究、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训练。”[2]
以此角度来看,葛罗特(Jerome de Groot)《消费历史》所描述的英国大众史学的发展现况,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当前的民众接触历史的管道已经相当多元,在这个消费历史的年代,不管是大众史家或专业史家,都有必要更进一步地去接触了解这个数字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