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与社会(第14辑)
- 谢耘耕 陈虹
- 8字
- 2020-11-29 17:14:19
专题策划 本刊专访
数据新闻中国本土化研究
秦静
立足于新闻史的纵向发展,从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新闻、数据库新闻到大数据新闻,随着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数据新闻实现了由萌芽到逐渐勃兴的过程。作为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的新闻表达方式,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和整个运作体系,给传媒业注入新的理念,成为新闻界创新发展的趋势。
本期专题访谈邀请财新传媒、《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网易、腾讯等媒体负责人、业界专家以及环境数据库创建者,共同关注数据新闻现象,解读数据新闻潮流兴起的背景、数据新闻对传统媒体实践的影响,展示国内媒体在数据新闻报道实践中的探索、经验及最新成果,并就当前数据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本期的六位访谈嘉宾是:
黄志敏财新传媒CTO,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负责人
秦红 《上海观察》副主编
黄志强 澎湃新闻绿色报道组主编
许秋里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主管
杨博 腾讯网新闻资讯部产品经理
刘春蕾 上海青悦环保主任
数据新闻的内涵与勃兴
问:关于“数据新闻”概念,目前学界和业界众说纷纭,尚无统一界定,您如何理解数据新闻?您认为一篇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应具备哪些要素?
黄志敏:数据新闻是在精确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加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由此构成了数据新闻。除了一般新闻要素之外,数据新闻还包括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可视化呈现等特征。传统新闻报道主要基于面对面的采访来获得报道素材,在表现形式上更偏重于艺术,主要以文字方式呈现,而精确新闻报道以及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数据新闻则主要是基于权威渠道或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新闻生产,更多的是把新闻报道变成一种科学,朝科学方向发展,现有的报道更像一篇研究报告。
一篇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我认为其数据、设计、技术都要能够充分统一:在数据方面,数据的使用要准确,引用要注明,整个推导过程没有漏洞,能够用数据推出想要表达的结论。在设计方面,产品设计要美观,图表使用要准确,并且要恰当处理图表使用的必要性和充分性问题;在技术方面,新的技术是数据新闻报道的基本保障,需要用技术的地方一定要处理好,包括网页的兼容性等,没有必要用技术的地方也不要滥用。
许秋里:目前,我们所谈的“数据新闻”还只是一个涵盖性的总称。无论学界业界,中国美国,对数据新闻概念的界定都有较大差异,更多的是相关表述者把其定义往自己熟悉的知识或业务背景靠拢。对我而言,数据新闻是“资料新闻”,即对信息、数字、数字载体(如图片、音视频)等资料素材进行全新的新闻叙事的报道,当主要新闻素材或新闻来源是数据,或新闻的结构和报道工具是数据时,都是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尝试的数据新闻类型。
数据新闻产品应不应该以这种形式报道的标准是这个选题有没有数据呈现或可视化报道的必要。而做得好不好的标准,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在《中国传媒科技》发表过相关文章,观点是“可视化新闻策划,不能徒增用户的阅读成本”,即采取这种形式时,需要比纯文字叙述、采访佐证或文本呈现来得更简明扼要且有针对性,用户用这种方式阅读这个题材的内容时,是能更方便看得下去的。
黄志强:数据新闻是在新闻采访、新闻调查、新闻呈现的过程中,以数据信源作为新闻的核心,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呈现,把选题或新闻呈现出来。新闻叙事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图片故事、人物特稿等,数据新闻其实和这些是一样的,也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是好的数据新闻?就是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个新闻它就适合通过数据来呈现,而不是为了用数据表达而表达,也不是仅仅把数据当作新闻报道的附属品、调剂品。一个好的数据新闻它应该能够单独讲一个故事,除了一些必要的文字、图片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把一个故事、一个新闻事件讲好、讲完整,并且数据新闻是最佳的表现方式。有时用图片、文字报道新闻呈现得不到位,但如果用数据来表达,例如用数据动态图表在数据的变化之中,通过对比、时间的变迁等把时间、空间的变化表现出来,这时利用数据新闻形式可以把新闻呈现得更为直观、更为有力量。其实,很多数据和信源一样,当拿到关键材料时,如何把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挖掘出来,这是数据新闻最核心的部分。满足以上这几方面,数据新闻才能算是好的新闻报道。
杨博:数据可视化主要是借助于图形化等视觉表现形式,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而数据新闻就是要以数据可视化这种方式来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我们在讨论数据新闻或者数据可视化时,始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信息传达和新闻价值的传播才是数据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而可视化只是一种手段,不可本末倒置。因此,我认为评价一篇好的数据新闻报道首先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即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新闻基本属性。其次要看报道是否获得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媒体行业之外普通民众中的传播。最后还要看新闻产品是否具有富有表现力的美学形式和友好的交互体验。
秦红:现在对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等基本概念的见解各异,有学院派的,也有实战派的,有的把简单几组数据组合在一起就把它叫作数据新闻,有时就感觉“数据新闻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就我的理解,数据新闻是依托大数据背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寻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故事,找出数据背后隐含的关系。我在评价一篇数据新闻报道时,首先看它有没有传递新的信息,有没有把故事讲好。其次看它有没有把想要表达的主题诠释好。要诠释好报道主题,一方面要有强而有力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要有严密的逻辑表达,包括数据逻辑和叙事逻辑。最后看它的表达力、表现力。有了强而有力的数据支撑,并把可视化做到最佳,这则数据新闻就会更令人信服,更加形象。另外我想强调一点,我们要更加重视数据新闻在移动端的表达、适配。目前,很多数据新闻的开发主要还是依托PC端,而通过手机屏幕观看会受到很多局限。
问:2009年初,英国《卫报》在其网站上创建“数据博客”栏目,被认为是数据新闻实践领跑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数据新闻实现了由萌芽到普及的过程,您认为推动数据新闻蓬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黄志敏:数据新闻的发展依赖技术上的支持,近几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成熟是推动数据新闻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09年起,国外媒体开始陆续尝试数据新闻报道。2013年,《纽约时报》关于“雪崩”的数据新闻报道获奖,引发国内外媒体对数据新闻报道的关注。从2013年开始,国内一些媒体开始从事数据新闻探索。与此同时,国内新闻院校也开始注重数据新闻报道相关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结合学界、业界这些因素,现在数据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黄志强:当前,数据新闻呈爆发式发展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第一,新媒体为数据新闻发展提供了平台,使得媒介呈现手段越来越丰富,新闻传播效果越来越受重视,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在媒体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今天,数据新闻因其信息传达的高效性被认为是媒体打破困局、获得报道先机的重要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数据新闻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由于国内新闻素材较为丰富,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也较多,在国外数据新闻报道起步较早的情况下,国内媒体积极尝试学习,数据新闻报道在短期内形成了爆发式增长。
秦红:关于数据新闻的蓬勃发展,我认为,首先是精确新闻奠定了基础。我们以往很多报道都是定性的,精确新闻使得定量的数据分析报道方式、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数据素养、精确新闻的普及教育起到了启蒙作用,成为当前数据新闻兴起的推动力量。其次依赖于当前的大数据浪潮推波助澜。大数据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新闻源,帮助我们去探析新闻背后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以及隐含的一些规律。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则为数据新闻提供了技术支撑。正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当前获取数据的渠道越来越多元,除了政府部门以外,还有很多调查研究机构,数据获取的便利性为数据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以往数据只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点缀,如今人们对于数据新闻的理解及其价值越来越认可,数据新闻可以施展的舞台越来越大。
当然,我认为数据新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具有相关。一般来说,越是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对外交流频密的地区,对数据新闻的重视程度和需求相对会越高。正如同科技新闻、健康新闻、环保新闻等的细分一样,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于数据的渴求、对于探寻数据背后千丝万缕关联的兴趣,乃至于对于可视化表达的需求会极大释放。技术推动和受众需求相匹配,两者达成共振,就会打造数据新闻发展的良好环境。我理解是上述几方面综合的推动作用,促成了当前数据新闻的蓬勃发展。
刘春蕾:数据是数据新闻的基础,开放数据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据新闻的发展。“上海青悦”作为一个环保非政府组织,主要聚焦于水质、空气质量以及污染源排放信息的收集,推动政府环保部门开放更多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公开。数据只有开放,才能从多种视角和方向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2012年,我们建设了面向公众的“危险地图”网页版,包含污染源信息查询等。2013年,我们又建立了“青春地图”,任何用户都可以登录创建个性化环保地图。2014年,我们相继建立“空气质量历史数据库”和“水质历史数据库”,并积极致力于推动政府环境数据开放。2015年初,我们又发布了“危险地图”APP版,用户使用更加方便。我们会开放这些数据给一些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安全机构,大家可以利用这些环境数据做更多的宣传、推动工作。
数据新闻实践——讲述动人故事
问:在新闻生产实践中,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采用数据新闻形式进行报道有哪些优势?
黄志强:生动呈现是数据新闻报道相较于传统新闻报道所具有的最大的优势。有些事物它就适合以数据形式呈现,用传统的文字报道方式呈现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对此做出判断并对症下药。应该说,利用数据新闻形式更能够揭示问题本质,展现事实细节,而不是为了通过可视化手段将其呈现得更好看、更绚烂。我们从事新闻报道,采访是不断做加法,但写作是不断做减法,采访的素材与报道主题无关就要舍弃。有了数据新闻这种方式,我们就会把重要素材累积起来,用数据可视化形式呈现会比单纯用文字呈现更形象、有力量。
许秋里:对网易新媒体实验室而言,数据新闻产品需求发起有多种,既有主题驱动,也有数据驱动。当该选题或该新闻内容最合适的叙事就是数据新闻或数据可视化时,使用数据新闻或数据可视化的报道模式,自然就显出它的优势。网易曾做过一个H5专题策划——《走近尼泊尔震区》,把地震最新消息、捐款、传递祝福、图片和音视频融合在一个H5页面上,这个单靠文本稿件和传统的移动端专题确实无法做到高度集纳,基于Html5页面的数据可视化报道就是它的重要模式,除了提供轻量化的融合新闻阅读体验,还能增加用户跟帖、用户捐赠等功能,在分享等方面还具有社会化媒体传播能力。要让时政新闻变得“有趣”,我们就要不断去探索这些喜欢时政新闻“有趣”的用户喜欢的是哪种类型的“有趣”。比如,2015年两会期间,网易的可视化报道尽量从内容表达、交互样式等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使相对严肃生硬的时政新闻变得更好玩和适合多种类型用户的口味。我们在《传媒评论》发过文章《硬时政新闻的软包装对年轻用户的吸引》,结合案例做了一些探讨。
杨博:“新闻百科”(http://news.qq.com/newspedia/all.htm)是腾讯新闻以数据新闻为主要特色的一个产品。产品定位是“新闻说明书”,即更直观、清晰地向用户阐释热点新闻事件。与同类媒体产品相比,腾讯新闻在数据新闻领域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备强大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团队,可以保证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二是具备腾讯新闻客户端、手机QQ和微信新闻插件等多渠道海量用户推广平台;三是产品创新意识强,并且注重情感化的产品设计,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新闻阅读体验。以腾讯新闻制作的数据产品《老兵不朽——一键搜寻你身边的抗战老兵》(http://news.qq.com/zt2015/soldier/index100.htm)为例,产品的基础是龙越慈善基金会提供的经过核实的6000个抗战老兵的数据,这个数据产品的首要功能是展示6000名老兵的信息,但我们不想像常规报道那样,只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群体来描述和展示,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能被一个群体性数字或称号代替。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实现愿景提供了可能,我们利用GPS自动定位等手段,先确定用户位置,展示一个具体的用户身边的老兵人数,然后利用数据查询技术,把用户身边的老兵的信息展示出来,包括姓名、出生年份、现居住地、生活条件以及每个人的故事等。但仅仅展示显然不够,用户看到这里必然会有一种情绪表达的欲望。所以,我们就设计一对一的、为老兵擦亮勋章的互动。网友通过为老兵擦亮勋章,拭去历史蒙尘,表达心中敬意。整个产品将史料数据展示和互动有机结合,唯一宗旨即引起人们对老兵的关注,表达对老兵的崇敬,是情感化设计的典型数据产品。
秦红:《上海观察》是《解放日报》创办的新媒体,党报组织优势、采编优势为《上海观察》挖掘政府数据提供了良好平台,也因此《上海观察》的数据新闻中不少是与时政报道相关。2015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观察》制作推出《图解“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图解2015上海市政府“账本”》《“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图解》等一系列H5图解产品,对上海预算草案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去粗取精,将热点、亮点、难点数据梳理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并以形象、生动的视觉手段呈现,反响非常好。其实政府部门也希望把更多的数据信息有效传递给老百姓,也有数据新闻产品开发的潜在需求。未来《上海观察》可以在党政机关数据新闻产品开发、传播方面进一步发挥优势。
问:真实、客观的数据是数据新闻产品的基石,您所在团队在数据新闻生产实践中主要的数据来源有哪些?
黄志敏: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数据有的是从官方网站直接采集,有的是通过邮寄调查获得。关于受众参与的数据,我们也有考虑,但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因为还要衡量数据源的可信度以及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影响。
杨博:在进行数据新闻报道时,腾讯新闻首先会根据新闻价值来筛选出更有意义、更重要、更能引发公众关注和兴趣的议题,然后评估是否能够获得与之相关的足够的、具有权威的可公开数据。一般而言,腾讯新闻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机构的公开数据、权威媒体公开报道过的数据以及自己或合作机构采集的第一手数据。
许秋里:网易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引用权威信源的、权威统计部门的、权威文献的几种。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结合几个数据新闻选题的案例,在《数据的准确和叙事的严谨是数据新闻的生命》一文中谈了一些关于数据使用的想法,知网上能找到相关文章。
秦红:《上海观察》以公务员、党政干部为主要受众群体。数据新闻产品的数据主要来自党政机关,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文件、统计资料等。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比较全面、权威、准确,但往往是一些初级数据,也有一定的滞后性,想要进一步了解更个性化的数据比较困难。政府机关庞大的数据库如果开放程度再高一些,如果能做进一步的开发整理,甚至于能够实现个性化订制,按需获得数据,那对于数据新闻的开发无疑是最好的。
要做好数据新闻,除了强调主动挖掘数据、主动创意等之外,对于数据敏感性和热点性的把握也很重要。对于数据新闻从业者来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不是什么数据拿到篮子里都是菜。要有数据敏感性,要知道公众对哪方面数据比较关注,知道哪些是热点,比较关注。
刘春蕾:“上海青悦”建成的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主要为政府公开数据,也有部分来自网民收集的数据。在政府数据收集方面,像空气质量等一些加密数据或是采用了技术手段处理的数据,我们会与一些具备技术能力的机构合作,他们把这些实时数据拷出来,我们把这些数据整合、整理、累积起来,对外开放。水质数据是我们自己采集,自己发布。在数据整理时,我们是对数据格式进行统一规范,但对数据本身不会进行任何修改。我们开发的数据库和应用全部在网上公开,公众均可自行下载。很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都会来问我们要这些数据。目前我们已经累计给30多个学校、科研单位提供数据支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数据新闻:一时流行or发展趋势
问:数据新闻是目前新闻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您认为数据新闻仅仅是一阵潮流还是确实会对整个新闻业有切实影响,成为今后新闻业的发展趋势?
秦红:国外媒体对数据新闻的探索、研发较早,我们现在很多数据新闻产品都是学习、借鉴国外的。我觉得国内数据新闻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学习、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我们的特色和优势产品。数据新闻确实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叙事逻辑、呈现方式,但也没必要神化它的功能和作用。数据新闻只是新闻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已,只是传统媒体转型或改革无数探索中的一朵浪花。不能对数据新闻无动于衷,也不必一窝蜂似的大干快上。
探讨任何事物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性,关键要看这种模式是否有生命力,是否契合了需求。数据新闻最终是通过需求来驱动发展的。我对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数据新闻今后会更细分化、个性化,甚至会出现定制化,数据产品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可视化呈现,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今后数据新闻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它并不会昙花一现,但可能也会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出现。
黄志敏:数据新闻本身是一种很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就像以前有文字报道、图片报道、视频音频报道等,现在又多了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可以肯定的是,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和运作体系,是新闻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数据新闻不是万能的,哪些题材和内容适合以数据新闻形式报道,哪些不适合,这都需要准确地衡量与运用。数据是数据新闻的基础和核心,并不是所有媒体或报道议题都适于以数据新闻的形式呈现,关键还是要参考具体数据。理论上来讲,数据越多,新闻报道表现力越强;但反过来,数据越多,新闻报道的表现难度也随之越大。
杨博:今后数据新闻仍然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将会为信息传达提供更好的手段,而数据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在一些调查性报道或者环境报道中,采用可视化的方法予以报道呈现则可以更加直观、有效地传递数据信息,客观公正的数据可视化可以充实产品内容,更有说服力,优美的视觉表现形式则会让报道产品更加引起用户的兴趣,进而产生传播的欲望。当然,数据可视化只是一种形式而并非万能的良药,因此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报道目的或产品特点来选取合适的手段。
问:数据新闻给新闻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目前国内数据新闻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您认为当前数据新闻生产存在哪些突出问题需要予以注意?
黄志敏:我们在进行数据新闻报道时,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这是最重要的。就当前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来看,容易出现以下一些误区:第一,数据新闻报道追求“大而全”,做出一堆数据分析,但其价值十分有限。实际上,只要抓住一个点深入下去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就会是一篇好的数据新闻报道。第二,技术滥用问题。要知道如何去充分使用技术、数据,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数据而数据,应把握好数据与设计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黄志强:当前数据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但其实很多新闻从业者并不了解数据新闻的内涵与特征,就开始盲目地跟随潮流做数据新闻,很多时候往往是在重复报道,或者就是一个图表上堆砌一大堆文字,这并不是真正的数据新闻。很多人把数据新闻理解为讲故事、讲新闻的辅助品,往往在前端采访、搜集的过程中不介入,不运用数据思维,数据采集之后再从里面找,往往找不到要找的数据,没有办法呈现。数据作为一个陪衬,作为一个可视化,并没有包含必要的内容。我觉得这是比较集中的问题。
秦红:国内对“数据新闻”的开发探索仍在路上,涌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新闻产品,但是还有很多数据新闻都是似是而非,为数据而数据,有数据新闻的外衣却缺乏数据新闻的精髓。人们常常被这类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所迷惑,以为制作得很炫,噱头很大,但华而不实,新闻报道的实用性和价值有限,这并不利于数据新闻的发展。我觉得数据新闻还是在于发掘和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发掘和发现远远重于表现。当然表现也很重要,好的切入角度、表达方式、表现手段对于一则好的数据新闻会加分不少。如何使用好技术手段,找到数据背后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做数据新闻的追求。
杨博:目前媒体的数据新闻报道主要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数据来源不明,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依据,数据新闻报道没有明确的数据来源就没有充足的说服力。二是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有些数据新闻产品为了看上去绚丽多彩,在制作形式上追求复杂化,反而会淹没了要传播的信息。在应用可视化手段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要时刻不忘产品设计的初衷。首先,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客观。若不是第一手的数据,数据来源一定要可靠、可追溯。其次,数据处理时要保持公正,不能通过视觉手段误导用户。在数据可视化处理过程中可能会过滤掉部分信息,需要重新考虑这部分信息的意义。
许秋里:数据新闻生产中的问题,在我看来跟其他报道形式出现的问题一样,都是素材能否支撑传达的新闻、新闻能否传达真实的主题的问题。这主要是新闻行业和具体操作团队的问题,跟载体本身无关。我们作为业界,更欣喜发现各家在数据新闻的各种小突破,对一些瑕疵持观望态度。
记者转型与新闻教育
问:数据新闻的兴起对传统记者带来了哪些方面的要求和挑战?新闻传播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提升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黄志敏:以前传统的新闻记者主要是文字工作者,以采写新闻报道为主。随着数据新闻的兴起,对记者的能力要求更加全面,现在的记者除了基本新闻采编技能外,还需要掌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需要懂一些设计知识。媒体在数据新闻实践中最弱的环节是技术人才的稀缺,因此,如果要建立专业数据新闻报道团队,首先要补充技术人才,另外要加强人员数据新闻培训,使新闻从业者掌握基本的数据新闻知识。基于当前数据新闻的发展,新闻传播院校在此类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注重学生数据素养、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开设一些代码编程课程以及产品设计课程,以提升学生数据新闻产品开发、设计能力。
黄志强:这其实是两套思维。比如我们最初做新媒体时,一直强调文字记者要学会摄影、摄像,这就是两套思维,一个画面思维,一个文字突破思维,这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但是二者间的矛盾肯定是要花一段时间来克服的。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现在的记者更像是一个项目经理人,你要懂得如何去挖掘数据、呈现数据,要求记者对报道的最终呈现、对报道的效果要有把握、可控制。这对传统记者在思维方式、报道模式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在新的环境中,如何培养满足新闻实践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尤为重要。传统新闻教育更多关注学生如何在新闻采访、写作方面有所突破。而在当前这种新趋势下,数据新闻成为大势所趋,或者说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它跟传统的新闻报道是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第一,新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思维。文字采访和数据采访是两种思维,现在很缺乏既能采访,又能搜集素材,还能数据可视化呈现的记者。第二,要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性。数据可视化呈现的方式千千万,关键看你能否在一大堆数据中找到报道亮点以及最佳的呈现方式。
许秋里:前段时间“简书”上出现一篇文章,引用了网易新媒体实验室的案例,称网易等涌现的团队作战的产品式新闻报道,或许预示着“精英办报”时代的重新到来。因为一个数据新闻产品的完成,需要兼顾内容、应用研究、传播等多方面,同时部分选题又需涉及统计、设计、前端等技能。以网易新媒体实验室为例,目前在人员构成上大致是有重大新闻专题策划经验的、对数据统计和分析敏锐的、熟悉插画和平面设计的、对可视库软件代码熟悉的、偏向应用研究或行业分析的几种人员,且在专业背景方面通常是有交叉复合背景。当然,根据不同平台对数据新闻的理解和所完成产品的不同,人才需求也不甚一致。另外,当数据新闻这种报道模式被越来越广泛应用时,“新闻无学”这种说法可能越来越趋于薄弱。没学过或不懂得哪一块技能,确实不好操作和做不来。所以,反过来,热爱新闻的同学在哪一小块切口有优势,都有机会发挥。
杨博:数据新闻或可视化应用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编程开发以及文案编辑等多个专业。因此,人才培养应该首先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切忌单打独斗。然后,在这些环节中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环节去深入学习。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建议院系间可以跨学科组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选题,这应该会是一种很好的实践锻炼提升的方式。最终,优秀作品也可以联系媒体平台进行推广,这不仅能体现作品的价值,对学生也是很大的鼓励。在这方面,腾讯新闻就可以为传媒学子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期待与新闻院校更多的合作交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