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本章小结

防御性进攻主义理论假定,体系主导权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支配地位竞争的零和性与利益分配的赢者通吃原则。因此,在区域安全复合体的主导权竞争中,当两个高速崛起的区域大国间形成势均力敌且均有机会赢得支配性权力时,“趋势焦虑方”可能更倾向于发动防御性进攻。优势转移与地位焦虑共同塑造了趋势焦虑方发动防御性进攻的意愿。在双方互主性建构的敌意螺旋中,趋势焦虑方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要么主动放弃对区域主导及其附带利益的追求,而甘愿沦为任由对手支配的小国中的较大国家;要么在与对手权力位差进一步拉大之前,越早地促成战争,越可能避免在日后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防御性进攻主义与前景理论的共性在于,战略竞争双方更关注彼此相对实力的发展预期;它们之间的差异则在于,防御性进攻主义认为在特定条件下,趋势占劣方发动战争并不意味着非理性或注定失败。在严格控制两强竞争权力结构并赢得霸权国支持的前提下,趋势占劣方发动防御性进攻有着可观的获胜几率。

当某一地区的权力格局基本呈现出“两极”竞争主导权态势的时候,还可能出现“双重焦虑”这种防御性进攻主义理论模型的特殊形态。其中,不论是守成国,还是崛起国,都有可能得出自身属于“趋势占劣方”的主观判断。一方面,如果崛起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双方权力位差的逐年收窄,守成国会得出自身属于“趋势占劣方”的结论;另一方面,如果守成国从地缘政治到地缘经济领域加紧对崛起国的全面遏制,那么后者可能将被迫面临“降维”的痛苦和崛起遇阻的困境。最终导致双方都倾向于认为自身面临“趋势占劣”的“双重焦虑”。这种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双重焦虑在无政府状态消极效应影响下可能进一步放大双方的冲突意愿。限于篇幅有限,对于防御性进攻主义的这种特殊情况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做进一步讨论。

防御性进攻主义理论认为,如果霸权国成功地对崛起国实现遏阻并得以继续充当区域安全复合体中的“实力较强,且趋势占优方”,那么崛起国则会因短期内权力升势出现暂时(或永久)中断而沦为“实力较弱,且趋势占劣方”。从霸权国“趋势焦虑与冲突意愿”角度讲,一旦崛起国从“趋势占优”转为“趋势占劣”,霸权国的遏制意愿也将随之降低。这可能是崛起国发展放缓带来的一项安全收益。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霸权国积极扶持地区大国并在区域层次构筑“多极”格局态势,对崛起遇阻大国的“趋势焦虑与冲突意愿”会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冷战期间,美国积极促成西欧国家扮演美苏之外的“第三极”对抑制苏联的战略冒进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

大国崛起进程并非是一条简单的单调递增函数。当崛起国因战略围堵而出现“趋势占劣”的困境时,能否有效地规避因“趋势焦虑”所引发的“冲突意愿”是决定大国崛起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蛰伏的战略忍耐期内,崛起国一方面要避免陷入布鲁图式的防御性进攻主义战略逻辑[60],另一方面要积极促成“多极”格局的出现,这将有利于为崛起国重拾升势寻找到新的担责对象。在战略低潮期,坚持以“战略保底”的心态积微速成,通过收缩的方式降低对外不必要的战略消耗并耐心等待重大国际局势的转机,将成为崛起国避免无可挽回的战略透支的根本方法。只要崛起国能够避免因“趋势焦虑”而产生的消极影响,那么就仍有机会在重大事态发生后重拾和平崛起的势头。诚然,上述观点不能确保成功,但可以提高大国在区域安全复合体主导权竞争中的成功概率。


[1]参见Susan Shirk,China:Fragile Superpowe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p.4;John J.Mear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1,p.56; Blainey,The Causes of War,New York:Free Press,1988,p.53; Richard Smoke,War:Controlling Escalation,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pp.268 - 277; Paul M.Kennedy,Strategy and Diplomacy:1870-1945,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3,pp.163-177;[美]理查德·勒博:《国家为何而战?过去与未来的战争动机》,陈定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问题研究室翻译组译,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2]参见Abramo Fino Kenneth,Organski,Jacek Kugler,The War Ledg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p.364 - 367; Shepard B.Clough,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za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0,p.263; 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p.186-201; Dale C.Copeland,“The Origins of Major War”,Foreign Affairs,Vol.80,No.2,2001,p.167;[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徐松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美]格雷厄姆·艾利森等:《决策的本质:还原古巴导弹危机的真相》,王伟光等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48页。

[3]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114页。

[4]熊炜:《“借权威”妥协的领导——德法合作的欧盟领导权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6期。本章认为,法德形式上分享的欧洲主导权并非实际上的安全主导权,欧洲安全主导权仍然掌握在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不论是欧洲一体化,还是北约,它们的建立均有赖于美国的政治支持与安全保证。若没有美国的强烈要求,法国甚至不会允许德国参与到欧洲政治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在“冷战”期间,北约的主导权实际上掌握在美国手中,华约的主导权实际上掌握在苏联手中。“冷战”结束后,与俄罗斯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既非法国,也非德国,而是美国领导下的北约。今天的法德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分享欧洲主导权的形式,正是源于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安全。倘若抽离了北约的安全保证,德法主导的欧洲一体化机制有可能出现退化,欧洲有可能重新陷入安全疑惧的困境。同时,德法作为美国的盟友,它们之间在欧洲政治与经济一体化的分权既有利于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也有利于美国在安全层面的主导权护持。参见Obama,“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in Address to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Sep.24,2013,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3/09/24/remarks-president-obama-address-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

[5]Nicholas J.Spykman,American Strategies and World Politics,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42,pp.21-22.

[6][美]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7]Robert Jervis,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7,p.77.

[8]Michael Brecher,“Crisis Escalation:Model and Finding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17,No.2,1996,p.219.

[9]John Lewis Gaddis,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nd of Cold War:Implications,Reconsiderations,Provoc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215; Jack Snyder,The Ideology of the Offensive: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Disasters of 1914,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pp.104 -105;[美]亚历山大·乔治、戈登·克雷格:《武力与治国方略》,时殷弘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9页。

[10]Rolf Hobson,Imperialism at Sea:Naval Strategic Thought,the Ideology of Sea Power and the Tirpitz Plan 1875-1914,Leiden:Brill,2002,pp.254-255; William L.Langer,The Diplomacy of Imperialism 1890 - 1902,New York:Knopf,1953,pp.434 - 435; Gordon A.Craig,Germany 1866-194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pp.303-314.

[11]Irving L.Janis,Leon Mann,“Decision Making: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onflict,Choice and Commitment”,Public Relations Review,Vol.4,No.1,1978,pp.60 -61; Richard Ned Lebow,Between Peace and War: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Crisi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1,p.32; Richard Ned Lebow,A Cultu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9,p.539; Robert Jervis et al.,Psychology and Deterrenc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pp.1 -3;林民旺:《国际关系的前景理论》,《国际政治科学》2017年第4期。

[12]Andrew F.Krepinevich,“The Eroding Balance of Terror:The Decline of Deterrence”,Foreign Affairs,Vol.97,No.2,p.69.

[13]Russell Hardin,Collective Action,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or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982,p.145.

[14]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了一个条件,即只许挑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无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15]G.F.Hudson,The Far East in World Politics:A Study in Recent Hist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37,p.198.

[16][英]巴里·布赞、[丹]奥利·维夫:《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潘忠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38页。

[17]样本选取的时间说明:选择1635年作为起点的原因在于,1635年是法国介入“三十年战争”的年份,如果说丹麦与瑞典介入战争的原因是二者均属于新教国家,那么作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介入“三十年战争”,则是从权力政治角度开启了近代国际关系中争夺欧洲主导权的防御性进攻主义先河。选择1945年作为结点的原因在于,两极格局时代,美苏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均呈现出绝对的一元优势和主导权。尤其是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达成后,更加固化了美苏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主导权。因此,在两极高压下,区域主导权之争为全球主导权之争所长期压抑和掩盖。1991年后,两极解体,国际体系的区域主导权之争再度回潮,对中国与周边大国的区域主导权竞争问题,本章选择在文章第四部分予以详细分析。

[1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83页。

[19]哈布斯堡家族仍然控制着庞大的欧洲版图与海外领地,同时对法国形成着长期的包围态势:法国南边是西班牙;西南边是由西班牙控制的意大利北部地区;东边是由西班牙控制的法朗奇康德区(Franche Comte);北边是西班牙属地荷兰。彼时的阿尔萨斯、洛林公国等莱茵河沿岸地区均效忠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20]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30页。

[21]Memo by Butterworth,4,March 48,FRUS,No.6,1948,p.1139.

[22]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New York:Random House,1987,p.99.

[23]David Singer,Melvin Small,National Material Capabilities Database,1816-1985,Ann Arbor: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February,1993.

[24]任思源:《欧洲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235页。

[25]Alexis de Tocqueville,Democracy in America,New York:Bantam,2000,p.142.

[26]姜鹏:《海陆复合型大国崛起的“腓力陷阱”与战略透支》,《当代亚太》2018年第1期。

[27]俞天任:《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大日本帝国海军兴亡史》,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6—77页。

[28]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New York:Random House,1987,pp.199-202.

[29][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30]俞天任:《有一类战犯叫参谋》,语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31]Richard Connaughton,The War of the Rising Sun and Tumbling Bear: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1904 -1905,London:Cassel,2004,pp.77 -79; Ian Nish,The Origins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London:Longman,1985,p.172.

[32]俞天任:《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大日本帝国海军兴亡史》,语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33]1914年德国煤炭产量为277(百万吨),英国为292(百万吨); 1914年德国钢产量为14(百万吨),英国为6.5(百万吨),法国为3.5(百万吨),俄国为4.1(百万吨)。参见Richard Ned Lebow,A Cultur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p.347; 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848-1918,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3.

[34]Wolfgang J.Mommsen,Imperial Germany 1867-1918:Politics,Culture,and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London:Bloomsbury Academic,2009,pp.84 -91; 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848-1918,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p.528-529.

[35]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New York:Random House,1987,p.199.

[36][美]威廉森·默里等主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37]Hew Strachan,The First World War,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2005,pp.62 - 63;Lieven,Russi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1,p.111.

[38]Gordon A.Craig,The Politics of the Prussian Army 1640 - 194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6,p.243.

[39]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59页。

[40]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848-1918,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522; Konrad Hugo Jarausch,The Enigmatic Chancellor:Bethmann Hollweg and the Hubris of Imperial Germany,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p.96.

[41]Dong Sun Lee,Committing Suicide for Fear of Death:Power Shifts and Preventive War,Washington:East-West Center,2006,p.18.

[42]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848-1918,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501.

[43]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08页。

[44]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848-1918,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567.

[45]Niall Ferguson,The Pity of War:Explaining World War I,New York:Basic Books,2008,pp.336-338.

[46]为了避免日本对苏采取防御性进攻的“北进战略”,1941年之前苏联是给予中国抗日战争援助最大的国家。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的4年间,苏方向当时的中国政府提供信用贷款共3笔,总额2.5亿美元。1939年初,苏联向中国派遣军事专家3665人,派遣飞行员700人(其中200人牺牲在中国战场)。仅1939年,苏联就为中国培养飞行员1045人。1941年,当日本大本营讨论对苏“北进”战略时,参谋总长杉山指出:“现在对中国的战争使用了很大兵力,北进实际办不到。”强大的中国战场有效地抑制了日本对苏联采取防御性进攻冲动。参见王家福《世界六强国盛衰战略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47]1941年后,因苏联深陷欧洲的卫国战争,美国逐渐成为与日本争夺亚太主导权的竞争者。彼时,由于美国奉行“先德国后日本,先大西洋后太平洋”的战略次序,同时,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美日海军主力舰吨位之比约5∶3,但美国海军需担负“两洋战略”,而日本海军仅追求太平洋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日本的海军就不声不响地突破了这一规模限制。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拥有10艘航母,包括吨位世界之最的“大和”级战列舰。其海军航空兵部队拥有3000架先进战机和3500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因此,直至中途岛海战之前,日美在太平洋区域的态势为日本处于“实力较强,但趋势占劣方”。

[48]王家福:《世界六强国盛衰战略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49]Paul Schroeder,The Axis Alliance and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8,p.53.

[50]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New York:Random House,1987,p.302.

[51]1938年日本通过强制配给制命令工厂、船只与机动车辆的燃油消耗分别降低37%、15%和65%。Pempel,“Japanese Foreign Economic Policy:The Domestic Bases for International Behavio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1,No.4,1977,pp.172 -173; Michael A.Barnhart,Japan Prepares for Total War:The Search for Economic Security,1919 -1941,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p.32.

[52]Alex Gliksman,“Behind Moscow's Fear of‘Star Wars'”,New York Times,February 13,1986.

[53]Irving L.Janis,Leon Mann,Decision Making: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onflict,Choice,and Commitment,New York:Free Press,1979,pp.46-81.

[54]孙学峰教授认为,均势秩序下的核心挑战是两线或多线同时遭遇制衡,主动维持均势不但可以规避这一核心约束,而且有助于崛起国利用均势瓦解塑造权威秩序,走出崛起困境。参见孙学峰《地区安全秩序与大国崛起》,《当代亚太》2018年第6期。

[55][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上),史雪峰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81页。

[56][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何抗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47页。

[57]唐世平主编:《历史中的战略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1页。

[58]唐世平主编:《历史中的战略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1页。

[59]英美对苏联的支持并不仅限于《租借法案》所提供的武器与财政援助,更多的是西线的战略牵制。1943—1944年间,为了抵抗英美轰炸,德国战斗机部队65%部署在德国本土、西欧和南欧。鉴于空中力量对地面战争的重要支撑,这对于德国在苏联战场攻势多有削弱。同时为了对付英美在西线战场的轰炸,德国不得不加大战斗机与高射炮等防空武器的生产,这耗费了德国军工生产50%以上的原料。参见梅然《战争、帝国与国际政治变迁》,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7页。

[60]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公元前85—42年10月23日)晚期罗马共和国的一名元老院元老。他组织并参与了对恺撒的谋杀。最广为人知的恺撤的遗言是:“Et tu,Brute?”(还有你?布鲁图!)遂以衣袍遮面不再抵抗。布鲁图因遵循此逻辑于公元前42年春率军队打回了罗马。但最终却败于安东尼与屋大维联军并自杀。布鲁图的战略逻辑部分切合了防御性进攻主义的观点,其战略逻辑的核心思想如下:“时机已熟我兵强,敌势日增需谨防。纵处高峰防滑落,潮涨潮落有文章。随潮进取操胜券,错过机缘饮恨长。而今正是适航日,抓紧时机旌旗扬。”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