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
1.社会责任品质研究的概况
社会责任品质是个体所应具有的一种道德品质和人格特点,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推动的建设性力量。同时,也会逐步形成一种共同约束,一种社会规则。这种社会规则,卢梭称为“共同意志”[7],涂尔干称为“集体意识”[8],在卢梭那里称“社会契约”精神[9],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社会责任品质。关于个体的社会责任研究,我国最早公开发表的成果见于1998年,陈再义赴美考察回国后对城市建设中必须唤醒的公民社会责任进行了相关论述。在现有的研究中,围绕企业、组织、媒体的社会责任的学术成果较多,如崔开华于2008年出版的《组织的社会责任》、童兵于2012年出版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欧阳峣等于2009年出版的《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张兆国于2014年出版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沈奇泰松于2016年出版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莫文斌于2009年出版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郑石明于2009年出版的《企业社会责任构建 公共责任研究的新视野》、李伟阳和肖红军于2012年出版的《走出“丛林”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探索》等。围绕个体的社会责任,现有学术成果大多聚焦于个体的“社会责任感”研究。例如:魏海苓于2016年出版的《责任与担当——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魏进平等于2015年出版的《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魏娜于2015年出版的《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陈柒叁于2014年出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包雅玮和程雪婷于2017年出版的《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吴玲于2014年出版的《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等。
在已有成果中,程东峰于2014年出版的《责任与自由——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研究》一书以责任和自由为研究内容,从青少年的成人之道与成才之方两个维度,系统地研究了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理论、成长目标和成长途径,构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青少年主动成人与成才的理论范式。崔欣伟于2012年出版的《学校责任教育论纲》以“责任”和“责任品质”培养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伦理学史上关于责任的理论,探讨了人的本质与责任教育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构建了学校责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框架结构。张建荣于2015年出版的专著《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研究》,依据我国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四种分类,考察了防范自然灾害型、社会安全型、公共卫生型以及事故灾难型公共危机中公民责任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责任教育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公民责任教育的实践路径。郑士鹏2014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研究》根据青年社会责任感形成的过程和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阐述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方法、途径、载体、模式和环境,构建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吴康妮2016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的现状与理论分析,提出了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念、原则和路径。
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篇名直接包含“社会责任品质”的专著没有,但是相关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概况,本书还将对中国知网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会责任品质研究相关文献的时间分布、资源类型分布以及主题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
(1)文献的时间分布。在中国知网中,以“社会责任品质”为篇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相关期刊进行文献搜索,截至2018年12月,共检索获得文献37篇。以“责任品质”为篇名搜索,共检索获得文献244篇(包含了以“社会责任品质”为篇名的搜索结果)。为了对文献进行较为广泛的分析,研究以“责任品质”为篇名的搜索结果进行文献分析。我国关于“责任品质”的研究成果最早见于1999年,学者张琴对企业家所应具有的责任品质进行了论述。从总体上看,文献发展速度较慢,成果的数量不多。如图1—1,从数量上看,“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责任品质”的发文数量很少,均为个位数。第二阶段为2003年至2018年,从发文的趋势上看,随着现代生活公共性的日益凸显,学者们对“责任品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这一阶段“责任品质”的发文数量迅速增长。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研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吁求、是现代教育的需求,更是激发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因此,从文献的时间分布上看,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实践的不断探索,未来与社会责任品质的相关研究将不断增长。
图1—1 责任品质论文发表趋势图
(2)文献资源类型的分布。图1—2“责任品质文献资源类型图”表明当前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期刊领域,这一类型的研究占检索文献数量的59.8%;发文资源中的报纸数量占检索文献数量的38.1%;学位论文及国内、国际会议的发文数量在检索的文献中所占比例不到3%,显示出对责任品质的关注度还较为欠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以“社会责任感”为题名的博士论文有两部,但是以“社会责任品质”为篇名的博士论文及专著尚无,这也折射出当前学者们对社会责任品质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仍然非常缺乏。
图1—2 责任品质文献资源类型图
(3)文献的主题分布。通过责任品质相关论文的主题分布图,可以透视出与责任品质相关研究的视角和内容。从图1—3可以看出,当前学者们对责任品质的研究主题包括责任意识、责任品德及道德品质等内容;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中,体现在对企业、公司、银行等的责任品质研究中。从图1—3也可以看出,当前学者们对责任品质的研究还较为分散,没有聚焦,也没有深化。
2.社会责任品质研究的主题
社会责任品质是一个含义丰富、内容复杂的现代性概念,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综观近年来我国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可以发现该领域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责任品质的内涵、结构、现状、制约因素及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路径等。
图1—3 责任品质主题分布图
(1)社会责任品质的内涵。第一种观点侧重从伦理道德层面,认为社会责任品质是一种道德品质。崔欣伟认为,作为社会性个体间联结的内在基础,责任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它既是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个体道德品质中较为核心的基础性品质。[10]作为一种基础性的道德品质,责任品质具有天然的道德属性,它的养成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等心理过程。第二种观点侧重从社会生活规范的认可与维护的角度界定,认为人的社会责任是社会规范对人的一种规定和使命,是人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1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不仅具备绝对真理的知识权威性(作为是非的判断标准),而且具有绝对完善的价值权威性(作为善与恶、进步与倒退的判断基准)。凡科学者必善,凡符合科学精神者必为进步。现代科技的这种知识权威性和价值权威性对现实世界和人类道德生活造成严重挤压。[12]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宏大社会发展战略构想的达成,迫切需要个体的道德支撑,要求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第三种观点从企业的角度进行阐释。郑孟状等人在分析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进行了评价,从中抽取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并从法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角度系统阐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13]关于社会责任品质内涵的具体表述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具有一致性。研究者们一般都认同以下观点:社会责任品质既是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2)社会责任品质的结构。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社会责任品质也有其特定的结构。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责任品质的结构模型,才能更加准确地总结出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已有的研究中,直接对社会责任品质结构进行研究的文献暂未见到,大部分学者都是对责任和社会责任感的结构进行研究。但是,从对社会责任感研究的内容上分析,已有的研究存在将社会责任感泛化的倾向,将其内涵泛化为包含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情感、社会责任意志和社会责任行为四个部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表1—1所呈现的关于责任及社会责任感结构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可以为建构社会责任品质的结构模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表1—1 关于责任与社会责任感结构的代表性观点
续表
从表1—1的内容可以发现,目前对社会责任感的结构有从社会责任承担的主体和客体角度进行的划分;也有从约束程度和具体内容的角度进行的划分。每一种划分,从内容上看有详有略,从构成要素上看有多有少。我们的任务是要在理解这些观点的同时,建构出结构明确、界定清晰的社会责任品质结构模型。既关照到对社会责任品质不同要素的理解,也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和深化对已有研究的认识。虽然研究者们的视角与观点不一,但是他们大多都认为社会责任品质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
(3)社会责任品质的现状探讨。社会责任品质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坚守着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中保留下来的优秀责任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的包围下及社会转型期的巨变中,在社会功利主义、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及自媒体等因素的影响下,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又呈现出一些问题。第一,社会责任品质的主流形态。魏进平等人基于对全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2014)报告,认为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得分为83.09分(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占93.2%,80分以上占70.1%。[14]孙慧认为,大部分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爱国热情较高,能够认真响应祖国的新政策,拥护党的领导;大部分大学生热心公益,表现欲和参与意识较强。[15]于洪良认为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家和国际大事上,大学生的态度基本上积极明确;过半学生热心参加社会公益事业;82.3%的大学生自觉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76.2%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检举或制止犯罪活动等等。[16]第二,社会责任品质存在的问题。王友明从大学生自我意识结构性缺失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以下问题:在理想追求上,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责任观念上,重自我责任轻社会责任。[17]有学者从新媒体背景出发研究公民社会责任品质淡化的主要表现:如自我责任的迷失、价值取向扭曲、缺乏合作意识、公德行为失范等。也有学者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指出当前文化正由传统的政治—启蒙文化向娱乐文化转型,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文化追求体现出个性化与多样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的自我意识浓重,社会责任淡化。赵丽霞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诚实”“守信”“遵守公共秩序”及“语言文明”等道德品质进行测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一年里,半数以上的学生向父母说过谎,有过抄袭作业行为;超过30%的学生缺乏惜时守诺意识;30%左右的学生缺乏遵守公共秩序意识;近40%的学生说脏话。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有弱化倾向,而现代意识与文明行为有待加强。[18]
(4)社会责任品质问题的归因分析。有学者认为,当前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存在问题,其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包括个体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偏差、自我意识的不足及缺乏奋斗目标等方面。外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教育因素三个方面。于璇从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自我意识教育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青年责任心缺失的原因。[19]也有学者认为,青年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既有来自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渗透、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挑战、网络传媒的消极影响等因素,也有来自青年自身主体性弱化的因素。[20]还有论者从网络社会的角度寻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指出网络文化所产生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导致了大学生社会责任的缺失。[21]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堪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不可忽略的社会根源,也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根源,更体现出了个体成长发展的现状。因此,研究应进一步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野,透过现象探究其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5)社会责任品质培育的研究。社会责任品质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有效地提升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综观学者的相关研究,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机制和科学的教育策略。就环境机制而言,包括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诚信友爱的道德环境;就教育策略而言,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实践的有效整合与互动才能推动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形成。①关于社会责任品质培育的环境机制研究。第一,制度环境构建。制度是人类文明的航线。就社会而言,应加快制定科学合理,奖惩分明的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惩恶扬善的作用。对于负责任的行为,社会应及时给予宣传和表彰,更好地激励和引导社会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相反,对于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坚决处置,决不姑息。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培养所需的制度环境构建,即加快构建约定俗成的道德制约机制和强有力的法律制约等监督制约机制。只有在规范、健全的制度监督制约下,社会成员的各种失范行为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文化环境创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社会责任品质则像是散落在河流中的珍珠,让人终身追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个体成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和践行者。校园文化也是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品质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张丽还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应通过加强网络立法,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栏目来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作用。[22]第三,道德环境营造。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离不开道德环境的熏陶。因此,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坐标的道德环境对于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②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策略研究。邱伟光认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是多方面的,是认知教育、道德情感培养与行为养成教育相互结合的过程。[23]胡婷认为,全球化时代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核心内容应包括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信念、全球伦理及英雄主义人格四个方面。[24]杨勇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认为,要通过社会实践方式探索、社会实践内容探索和社会实践机制建设等途径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5]
(二)国外相关研究
社会责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其研究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希腊时期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责任伦理的论述。到了近现代,德国哲学家康德、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等也论及责任伦理方面的内容。从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以政治为业》的演讲中第一次提出“责任伦理”概念,到1979年德裔美籍著名哲学家约纳斯出版《责任原理》,再到2001年底在法国里尔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上通过《人类责任宪章》,西方责任伦理研究从萌芽到成熟,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北美、欧洲等国伦理学界都相继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关于责任伦理的论著,例如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肯尼迪的《学术责任》、约翰·马丁·费舍等著的《责任与控制——一种道德责任理论》、伦克(Hans Lenk)的《应用伦理学导论:责任与良心》、汉斯·昆的《全球伦理》、B.维纳的《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英国学者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人生的真谛——品质·责任·家庭·财富》,澳大利亚学者皮特·凯恩的《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等。“责任”成为应用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之一,这既是伦理学理论发展需要的反映,也是当今现实社会对伦理规范和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的积极回应,更是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生存和发展境遇的必然所需。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使得各国之间文化融合,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趋势逐渐增强,社会责任品质作为责任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成为了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与社会责任品质相关的文献概况,有必要在全球学术界最具权威的索引型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进行文献检索,其涵盖的SCI、SSCI、CPCI三大数据库,是内容最全面、覆盖学科最广泛的学术数据库,有利于全面地掌握一个研究课题的起源、发展脉络及最新进展,并提供最相关的、高质量的学术文献。笔者将检索日期截止至2018年12月,将检索目录分两种:一是以social responsibility quality为篇名,检索得到论文125篇,其中研究方向分布如图1—4(1)所示,年度发表数量分布如图1—4(2)所示。二是以social responsibility为篇名,匹配virtue主题,检索得到论文43篇,其中研究方向分布如图1—4(3)所示,年度发表数量分布如图1—4(4)所示。由这四个图可以发现,国外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研究相对较少。
图1—4(1) 以social responsibility quality为篇名的研究方向分布柱状图
图1—4(2) 以social responsibility quality为篇名的年度发文数量柱状图
图1—4(3) 以social responsibility为篇名匹配virtue主题的研究方向分布柱状图
图1—4(4) 以social responsibility为篇名匹配virtue主题的年度发文数量柱状图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国外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内涵
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内涵,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类是目标论。目标论将社会责任品质视为个体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个体由片面走向整体,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责任品质是一种价值目标取向,它植根于民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关怀和正义的道德原则。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个人社会责任品质发展的根源在于道德、能力、情感、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增长。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努力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应强调对社会行为的践行,对他人的关注。[26]社会责任品质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的培养目标。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一直努力制定清晰的战略,以便在特定的学科背景下开发和评估毕业生的属性。将社会责任品质作为研究生的社会属性,并在评估任务中明确地嵌入需要考虑社会责任在实践经验中发展的情况,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社会责任品质这一目标的实现。[27]此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也使得我们开始考虑将协同(a)社会责任(SR)、(b)创新、(c)(辩证)系统理论,作为实现必要的整体论(RH)的理论。没有社会责任(SR),所有人的利益都很难产生。没有社会责任(SR),当前的文明将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社会责任(SR)是一个人的属性,相互依存使人诚实,使人从片面走向整体。[28]
第二类是要素论。这种观点将社会责任品质作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倡导通过要素的完善来促进系统的优化。Paolo Popoli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社会创新的基本要素,同时指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功能。在超越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探讨链接企业社会责任(CSR)和企业社会创新(CSI),指出社会创新范式如何以及为什么通过克服CSR的传统“给予”逻辑来创造商业机会,从而使社会价值创造与经济价值创造携手并进。[29]Christina Keinert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国际战略,指出当前公司负责公共项目的管理和执行。因此,企业是有高度“社会责任”的,因为它们是代表公共利益行事的(尽管这不是他们做出的选择)。[30]迈克尔·波特和马克·克莱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商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把企业增长和社会福利视为一种零和游戏而将社会责任看作是一种机会。[31]社会责任品质也是市场营销人员取得更大收益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32]
第三类是管理论。这类学者将社会责任品质作为提升管理效能,解决社会、经济等领域危机的手段。《社会和组织信息安全责任研究手册》[33]揭示了当代社会管理和人力方面的信息安全问题,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手册提供了对相关责任问题的评估与策略,例如雇员监控、信息安全策略和口令身份验证等。芝加哥大学校长Hutchins Commission的“社会责任论”论述了美国新闻媒体的自律精神和伦理道德底线。所谓媒介社会责任,是指“媒体需要响应社会的需求和期待,而负责任则是社会责成媒体需要履行责任的准则,在责任必须被适切地执行时,负责任正是强调责任实践的工具”。“社会责任论”主张新闻自由应受社会制约,新闻传播要对社会负责的新闻理论,这有利于更好地实行“有控制的新闻自由”。[34]社会责任品质的提升同时也为管理社会经济危机提供一种新的非技术方式。社会经济危机可以通过社会责任(SR)、人类必要的整体论(RH)和幸福(WB)来解决。SR可以通过减少人的片面性来帮助解决危机,同时SR和WB都支持RH行为,它们之间的创新协同作用有利于危机的解决。[35]
2.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目标
国际上一些国家将培养“责任公民”置于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明确把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负责任的公民。这种负责任的公民需要具备负责任地和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中的政治生活和公民生活所需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主动担当责任的意识,明辨责任的归属并掌握分析责任冲突的方法。[36]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NCC)的报告《公民教育》将公民教育描述为“在民主社会中探索,做出知情的决定和锻炼责任与权利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具体来说,合格的和负责任的公民是:充分了解和关注民主的原则和实践。通过加入非官方的公民社团参与到社区中,在政治方面能采取行动促进公共目的的达成,拥有道德上和公民意义上的美德,具有促进公共善的责任感。[37]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教育的目标强调公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培养社会参与意识。1991年,新加坡经全民讨论并由国会通过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注重利用道德规范来塑造国民的共同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培育国民的社会责任品质。通过共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并在新加坡的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加坡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正确价值观念,即能及时对自己、家庭、邻居和国家尽自己义务的,能明辨是非的良好而有用的公民”。[38]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好公民》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的公民。[39]1947年,日本在《教育基本法》中规定教育的中心目标是“充分发展个性,大力培养有责任感和充满独立精神的人”。这些国家以公民教育为中心,通过对国家忠诚、对社会责任的教育,培育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
3.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内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公民群体中暴力犯罪、仇视偏见、道德滑坡等现象愈演愈烈。1983年,由美国教育委员会发布的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指出公民责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要求公民遵守法律且承担法律责任。美国公民中心编写的公民教材以权威、隐私、责任和正义为主题,其中在《责任》课文中,列举了责任常见的九个来源:教养、承诺、分派、任命、职业、法律、传统、公民原则、道德原则。[40]围绕这些责任的来源,美国公民责任教育在内容的编排上,主要围绕两难的社会、政治等问题,遵循什么是责任、责任的重要性如何、履行责任的得与失、如何解决不同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你认为谁是责任人的内容有序展开。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使公民在责任分析时能够将价值观的判断行为化,并将思维的训练程式化,从而更好地提升公民责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加坡十分注重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1990年新加坡国会提出并通过了全体新加坡人认同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效率”的新加坡精神。[41]韩国主张把“弘益人间”(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的建国精神,意指广为人类谋利益)作为教育理念,强调民族的德育第一,表现为自主性、公益性、协同性、勤勉性、奉献性、效率性,以此强化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42]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促使青少年个性自由、人格发展、自我完善。德国教育家鲍勒夫(O.Bollnow)提出的“朴素道德观”,主张重视人格教育,提倡负责任、坦诚、正直、同情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等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43]
4.关于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方式
美国学者L A Bryan,H J Mclaughlin认为社会文化及学校环境对学生社会责任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倡通过将责任养成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生活中,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品质。[44]英国学者Tineke Broer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责任品质的三个方面:优化、自治和脆弱性,提倡通过制定社会政策话语来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品质。[45]澳大利亚学者Ramon(Rom)Lewis认为,要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策略,包括解释不良行为的影响、提前预警及后续的对话。[46]荷兰学者Daniel Brugman等人通过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PMA)研究,探讨了学校对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学生如何感知学校的道德氛围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内外的行为。经过对752名学生的调查研究,结论显示学生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和道德判断有助于预测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对道德氛围的感知与亲社会行为频率呈正相关。[47]在美国,社会责任品质培育通常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融入到各个基础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法律类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懂法、守法、护法意识;在社会类课程中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履行公民责任;在顶石课程[48]中以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评估、总结和整合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公民责任感。基于实用主义的原则,遵循价值澄清理论,美国的公民责任教育在教学中注重通过责任情境的冲突与化解来促使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通过道德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并明晰责任的归属、深化学生对责任的认知,增进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的课程通过鲜活的社会生活实例和逻辑紧凑的教学过程逐步呈现,在思辨与互动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安(Kevin Ryan)总结出品格教育的5E法,即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ence)、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49]品格教育代表人物里考纳提出了多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对个体责任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50]英国的公民责任教育还注重通过社会公共活动、加入非官方的公民社团、社区活动等形式来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品质。通过这种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教育的方式,提升公民责任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综观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学者对社会责任品质的关注在不断增强,有关社会责任品质及其培养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这对进一步深化对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认知,完善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形成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但是社会责任品质的探究并非传统道德教育的拓展和延伸,也不是多学科的简单拼凑,而是多学科相互影响、多因素相互联系的动态发展、综合促进的工作。因此,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更深入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探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理的深度:社会责任品质认知的科学精神
古今中外关于“责任”伦理的智慧为当前社会责任品质的深入探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然而我国对于“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深化。第一,“社会责任感”概念的使用存在泛化的倾向。社会责任感,其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所要履行的责任的自觉意识以及对自身在道德实践中完成道德目标情况是否符合道德需要的情感体验。然而在已有研究中存在将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泛化,将其理解成包含知、情、意、行诸方面内容的道德品质。因此,本研究从“社会责任品质”的视角出发,以社会责任品质的概念厘定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化。第二,“社会责任品质”的界定缺乏可操作化的建构。以往的相关研究对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认识较为模糊,原因是没有建构起相应的模型,对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的内在结构认识不清。因此,在深化社会责任品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还应剖析新时代人的社会责任品质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将“社会责任品质”的概念进行可操作化的结构呈现,以便进一步明晰其内涵。第三,“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对象与目标缺乏差异性的考量。社会责任品质的培育在不同对象、不同培养阶段,其目标和内容都应有所侧重,凸显层次性和递进性。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分别探讨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培育目标的基本内容和个体发展不同阶段社会责任品质培育目标的阶段内容。第四,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形成机制探讨有待深入。需要进一步明晰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培育的内容,包括各阶段的共同内容和每个阶段的差异内容;进一步探讨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形成机制的历史特点与时代特征、明确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弱化或缺失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社会责任品质形成路径的有效落实。
2.研究的角度:社会责任品质探究的系统整合
综观现有的研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责任品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第一种是主体道德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具有很多优越性,将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问题归结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通过这一框架,可以有助于从个体角度分析社会责任的担当问题。然而,这种分析框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客体理论是不相吻合的,对影响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社会因素还应进一步深入探究。第二种是现代化分析框架,美国哈佛大学的塞缪尔·亨廷顿教授在《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成功地用这一框架分析了英美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将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放在社会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中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理论研究的时代性与实践性,但是对个体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因此,今后的研究要重视多视角的整合,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的成果应当是包含社会、经济、法律和伦理道德责任、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研究。社会责任品质探究应具有全景式视阈,包含三个基本的向度,即社会多元道德文化的历史性向度、社会道德生活现实的事实性向度以及社会多元整合的道德理论向度。其次,研究的对象应突破原有主要集中在中学生或大学生群体的局限性,将其他群体纳入研究视野,旨在探求人的社会责任品质的共同性。从新的视角对人的社会责任品质现状与趋向进行探究,为新时代个体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本书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伦理—治理的分析框架,观照个体的道德发展需求与社会治理需求,立足于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聚焦新时代人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关注个体社会责任品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3.实践的维度:社会责任品质发展的时代脉搏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观点,揭示了现实人的实践存在方式表现为人是受动与能动、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存在,这种双重存在决定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统一性体现于人的实践中,并以出于责任和合乎道德的方式去生存和发展。[51]因此,未来的研究只有关注实践,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责任品质发展的时代脉搏,才能在历史浪潮中、在社会生活中、在时代进程中更好地培育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通过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公民服务的常态化、社会化提升社会责任品质的内发性,丰富社会责任品质的外源性,将社会责任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落到实处。总之,社会责任品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责任品质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随着责任概念的产生而出现在人们的视域里,在不同的社会治理形态下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社会责任品质的研究也需要坚持动态的原则,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责任品质的内涵、特点及形成机制等进行动态的考察,以发展的思想、实践的维度来审视社会责任品质的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准确把握社会责任品质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诉求,基于此才能更好地培育个体的社会责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