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田赋的收支结构与银纳化进程

田赋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干,也是财政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就明代江南地区的田赋而言,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江南重赋与漕运。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长距离的转漕造成运输费用的增加,进而导致原本就存在的官田重赋愈加困扰江南农民。[1]因此,明宣宗曾两次下达减免官田税粮的命令,并派遣周忱巡抚江南,具体贯彻之。[2]此次调整共减免税粮2777300石,国家田赋总额由3000万左右下降到2700万左右,并形成最终的正赋定额。不仅如此,周忱改革基本确定了明代江南地区正项钱粮的收支结构,虽然兑运总额和改兑法都是在成化年间才最终确定下来,但基本都是在周忱确定下来的财政结构内进行的调整。不过,漕运所带来的地方负担并没有因为田赋的减免而彻底解决,其给地方政府和卫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一直存在。

就本书所关注的财政转型问题而言,“金花银”项目的确立无疑是周忱改革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明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是明代田赋货币化的开端,但该说为万明所质疑,她认为官俸折银是暂时行为,“京库折粮银”一直要到成弘之际才出现,这是国家适应民间用银频繁而做出的调整。她的论点虽然存在争议,却提醒学者重新思考明代田赋折银的推动力问题。

笔者在本章试图解决三个问题:首先以浙江布政司各府田赋数据为例,分析田赋的构成及各项目的银纳化进程,观察明代田赋银纳化进程的特点和改折动因;其次以卫所为中心,分析江南各府存留税粮与卫所的财政互动情况;最后集中分析地方政府存留粮的支出结构,从而说明存留粮的财政功能。总之,本章试图理解明代地方财政体系中“赋”的内涵,以及在定额财政制度下“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