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1978—1994年国有经济的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针对国有企业实施的放权让利,不断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和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放权让利后,国企改革的方向转变为以制度创新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政企分开,完善国企内部的制度建设,提高资源配置和经营的效率。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目标。随着放权让利以及制度创新的推进,1978—1994年,国有经济无论在资产总量、工业总产值,还是经济结构中的地位、经济贡献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也恰是实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重要背景。

受益于放权让利和制度创新的政策驱动,1978—1994年,国有资产总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速度。1978年,国有资产总量为6849.0亿元,1994年,国有资产总量为42920.0亿元,增长526.66%,年均增长32.92%(见图1-1)。

图1-1 1978—1994年国有资产总量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笔者整理。

随着国有资产总量的逐年增加,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维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1978年,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为4488.2亿元,1994年,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为33006.0亿元,增长635.40%,年均增长39.71%。在国有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是中国国有经济的“精华”和国民经济实力的主要代表[6],因而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为3042.2亿元,占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67.78%,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为19620.3亿元,占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59.44%。1978—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增长544.94%,年均增长34.06%,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中比重下降8.34%,但是国有工业企业在国有经济中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见图1-2)。

图1-2 1978—1994年国有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笔者整理。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进程的推进,工业企业单位的数量逐年递增,1978年,工业企业单位个数为34.8万个,1994年,工业企业单位个数为53.2万个,增长52.87%,年均增长3.30%。其中,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单位个数为8.4万个,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单位个数为10.2万个,增长21.43%。1978—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单位占工业企业单位个数的比重从24.14%降低至19.17%,减少4.97%(见图1-3)。

图1-3 1978—1994年工业企业单位和国有工业企业单位的个数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笔者整理。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政策背景下,非国有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贡献逐年增加。197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4237.0亿元,199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70176.0亿元,增长1556.27%,年均增长97.27%。其中,国有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3298.2亿元提高至1994年的26200.8亿元,增长694.40%,年均增长43.40%。尽管1978—1994年,国有工业总产值维持了增长的趋势,但是其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77.84%降低至1994年的37.34%,减少40.50%(见图1-4)。

图1-4 1978—1994年工业总产值和国有工业总产值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笔者整理。

国有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贡献逐年递减,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作用不断增强,说明1978—1994年,我国市场化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在鼓励其他经济主体发展的政策驱动下,非国有经济获得发展。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推进对于国有工业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1978—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逐年递增,并且高于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针对国有企业实施放权让利和制度创新均取得一定成效,促进国有企业发展(见图1-5)。

图1-5 1978—1994年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和总产值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笔者整理。

然而,在政策引导下国有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整体亏损额也在逐年提高。1978年,国有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115.3亿元,1994年,国有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624.5亿元,增长441.63%,年均增长27.60%。国有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在1990年增长至932.6亿元后,1991—1993年出现急速下滑至479.4亿元,但是在1993—1994年再次上升。针对国有亏损企业的制度创新,仅仅维持了短暂的成效。1978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额为44.3亿元,在1984年降低至22.9亿元后,逐年递增,1994年增加至273.8亿元。1978—1994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年亏损额提高了229.5亿元,增长518.06%,年均增长32.38%(见图1-6)。

图1-6 1978—1994年国有亏损企业和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额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笔者整理。

除了亏损额的逐年提高,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面也在逐年增加。1978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面为23.9%,1981—1985年逐年下降至9.6%,1988—1990年又递增至30.3%,1994年亏损面为32.6%。1978—1994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面增加8.7%,说明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在整体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有近1/3的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尽管亏损面出现阶段性的减少,但是又快速回升,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见图1-7)。

图1-7 1978—1994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面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笔者整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的数据,在分别对1994年36个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进行计算后发现:资产比重在80%以上的行业有7个,占比19.44%,在50%—80%的行业有15个,占比41.67%,在20%—50%的有10个,占比27.78%,在20%以下的有4个,占比11.11%。可以发现,国有经济广泛地分布在所有的工业领域,其中有13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占比36.11%,盈利的行业有23个,占比63.89%。为了进一步测度盈利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本书对1994年盈利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进行计算,并分别将各个盈利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比重除以资产总额的比重得到效率值(E)[7](见表1-2)。

表1-2 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经营效率值

E大于1.0的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较高,E在0.8—1.0的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良好,E在0.5—0.8的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适中,E在0.5以下的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不佳。在对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盈利的23个行业进一步计算后发现:E大于等于1.0的行业有4个;E在0.8—1.0的行业有3个,占所有工业行业的8.33%;E在0.5—0.8的行业有2个,占所有工业行业的5.56%;E在0.5以下的行业有14个,占所有工业行业的38.89%。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值能够达到适中的工业行业仅有9个,占比25.00%;在其余27个工业行业中,国有工业企业经营效率不佳甚至亏损,贡献率不及非国有工业企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和产值保持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以及亏损面也在逐年提高,说明国有企业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之间的经营状况却已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受益于经济体制转轨进程,非国有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至1994年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单位个数和产值已经超过国有工业企业,仅从工业产值来看,非国有工业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率已经高于国有工业企业;从1994年国有经济在工业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国有经济广泛地分布于36个工业行业,有3/4的行业经营效率不佳甚至亏损,贡献率也不及非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在工业领域的分布过于广泛,削弱了国有企业本身的整体优势,导致亏损的不断扩大,对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国有经济在多个行业的经营效率低下,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限制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在国民经济水平有限的时期,市场突出地表现为长期的供不应求,国有经济通过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布局,在较短的时期内有力地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供求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国有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经过放权让利,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亏损额与亏损面逐年扩大的趋势。依托于经济政策的刺激,非国有经济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凭借自身灵活的运作机制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一些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强化的改革背景下,随着国有经济规模的逐年递增,通过对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降低国有企业亏损,发挥国有经济的整体优势,并且为非国有经济提供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强化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有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化解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